氧气专题检测(含解析)
1、有一首赞美某物质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赞美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C
2、如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
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
答案 分析:
可以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3Fe+2O2Fe3O4).
3、研究氧气的性质,我们知道①木炭 ②硫 ③磷 ④铁等物质都能在纯氧中燃烧。
(1)请你写出上述四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 ; ② ;
25
③ ; ④ 。
其中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 _.
(2)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上述反应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在横线处填写完整:
①示例:从物质类别分析,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每一种都是纯净物。
②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都会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③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分析,都属于 反应。(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答案 (1)表达式略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2)放出; (3)化合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的左端内有空气,右端管口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厘米处.实验开始时,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水与生石灰反应能产生大量热使白磷燃烧).则:
(1)白磷燃烧能放出热量,并且产生大量的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室温后,活塞应停在约 厘米处.
(3)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此实验中能否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为什么? .
答案 分析:
白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5
解答:
解:(1)白磷燃烧能放出热量,并且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填: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室温后,活塞应停在约4厘米处,这是因为活塞左端内的空气中含有约五分之一的氧气.
故填:4.
(3)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实验中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这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的气体占据了装置中氧气的空间,会导致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填:不能,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5、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右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答案 C
6、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答案 D
25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生锈的铁钉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铁锈消失,溶液为无色
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蓝色
D.向盐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
答案 D
8、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微弱的红色火焰,产物有刺激性气味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点燃一氧化碳时,会产生蓝色火焰,产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并且放热
答案 A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燃烧后,集气瓶内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本实验可推测出氮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4)实验中发现进入集气瓶里的水未达到预定高度,请分析原因 (答一种可能的原因).
答案 解:(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故填: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2)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5
故填:水倒吸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3)燃烧后,集气瓶内气体主要是氮气,根据实验可推测出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里的水未达到预定高度.
故填:红磷不足.
10、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C ;D ;
(2)写出A的一种用途 ;
(3)反应B在A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
答案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D是二氧化碳;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B是硫,A是氧气,生成的刺激性气体C是二氧化硫,据此解答.根据氧气的性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判断其用途.
解答:
解: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D是二氧化碳;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B是硫,A是氧气,生成的刺激性气体C是二氧化硫;
(1)C是二氧化硫;D是二氧化碳;
(2)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被登山、潜水的人员携带,还可以用于急救.
(3)B硫在A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故是化合反应;
故答案是:(1)SO2 CO2;
(2)登山、潜水、抢救病人等;
(3)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答氧化反应或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均不扣分)
25
11、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据图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任写一个).
(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 (写一条)
(3)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正面 ,反面 .
答案 分析:
(1)根据制取氧气的方法写出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
(2)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反应的特点分析解答;
(3)举例氧气的利与弊.
解答:
解:
(1)三种方案都能够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中较简单环保的方法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的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放出热量);
(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正:CH4燃烧,提供能量 反: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合理即可).
答案: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放出热量)
(3)正:天然气燃烧,提供能量 反: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
12、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25
A. 空气中含有能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
B. 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说明生成了固体小颗粒
C. 实验中要保障装置气密性好
D. 这个实验还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答案 分析:
A、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红磷燃烧进行解答;
B、根据烟是指固体进行解答;
C、根据实验中要保障装置气密性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进行解答;
D、根据该实验还不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具体物质组成的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红磷能够再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能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故A正确;
B、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说明生成了固体小颗粒,故B正确;
C、实验中要保障装置气密性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故C正确;
D、这个实验只能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还不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D.
13、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②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③氢气的燃烧产物可以用干冷的烧杯检验④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⑤一些元素在同一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① ③ ④ ⑥ B.② ⑤ ⑥ C.③ ④ ⑤ D. ② ③ ⑤
答案 D
1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作用分别是:
甲中:
乙中: .
25
答案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可以根据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甲中加入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从而炸裂集气瓶.
乙中加入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气.
15、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答案
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25
A 、B 、C 、D 、E 、F 。
16、对下列图示实验,有关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产生的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不会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实验测得O2的体积分数小于,其原因可能是红磷太少了.
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与O2的接触面积,充分利用热量.
点燃收集的H2发出爆鸣声,可能是收集时集气瓶中的水未灌满.
A.A B. B C. C D. D
答案 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红磷的量太少、装置漏气等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使铁丝顺利燃烧,应把铁丝绕成螺旋状;
D、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
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说法错误;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红磷的量太少、装置漏气等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说法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使铁丝顺利燃烧,应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与O2的接触面积,充分利用热量;故说法正确;
25
D、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否则收集的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收集的H2会发出出爆鸣声;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7、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人类生活离不开它.它通过电解生成气体B和气体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一种红色粉末D在B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E,并放出大量的热.当B和C点燃时又生成A.试推断它们是什么化学物质(写化学式):
A ;B ;C ;D ;E .
并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分析:
根据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推测A为水,它通过电解生成气体B和气体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B是氧气,C是氢气;一种红色粉末D在B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E,因此D是红磷,E是五氧化二磷,带入验证符合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水,它通过电解生成气体B和气体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B是氧气,C是氢气,A是水;一种红色粉末D在B﹣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E,因此D是红磷,E是五氧化二磷,因此:A为 H2O;B为 O2;C为 H2;D为 P;E为 P2O5.B和D为磷和氧气的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P2P2O5.
故答案为:H2O;O2; H2; P; P2O5;5O2+4P2P2O5
18、将一种无色溶液A装入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明显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燃着木条燃的更旺的气体C,使红热的金属D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E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F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①无色溶液A中加入黑色粉末B,产生气泡: 属于 反应.
25
②金属D在气体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属于 反应.
答案 分析:
根据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C是氧气,将一种无色溶液A装入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明显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红热的金属D伸入盛有氧气、瓶底有少量液体E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结合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可知,D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E是水,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
解:(1)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C是氧气,将一种无色溶液A装入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明显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红热的金属D伸入盛有氧气、瓶底有少量液体E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结合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可知,D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E是水,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缓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会迅速生成氧气,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C是O2,F是Fe3O4;
(2)①无色溶液A中加入黑色粉末B,产生气泡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属于分解反应;
②金属D在气体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H2O2,O2,Fe3O4;
(2)2H2O22H2O+O2↑,分解;
3Fe+2O2Fe3O4,化合.
25
19、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
B.实验过程中气球始终变瘪
C.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
答案 D
20、小明同学对“木炭燃烧和木片燃烧及其现象有什么不同”进行了探究.
探究步骤:①分别在空气中点燃木片和木炭,观察到的现象:
木炭燃烧: ;
木片燃烧:
②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发现红热木炭上方罩的烧杯壁上没有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没有生成 ,生成了 .而罩在木片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倒转过来,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片燃烧既产生了 ,又产生了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木片和木炭的成分 (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解: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热.而木片在空气中燃烧有火焰,放热,同时产生少量黑烟.
②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红热木炭上方罩的烧杯壁上没有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没有生成水,而生成了二氧化碳,罩在木片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倒转过来,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片燃烧既产生了水,又产生了 二氧化碳.由此说明木炭中不含氢元素,而木片中含有氢元素,
故答案为:①a.发红光,放热b.有火焰,放热,产生少量黑烟②水 二氧化碳 水 二氧化碳 不同
21、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填空:
(1)A图中水的作用是 ;
(2)B图中水的作用是 ;
25
(3)B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
答案 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所以集气瓶里加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2)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灼热的四氧化三铁,所以集气瓶里加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3)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答案为:增大与O2反应的接触面积.
22、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瓶子容积的,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填2种):
① ;② .
答案 解: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五分之一.
25
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红磷量不足;未等到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3、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基本反应类型。
(1) 氢气的可燃性
(2) 红磷燃烧的反应
(3) 火星四射的反应
(4) 紫黑色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5) 一种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 化合反应
(2)4P + 5O2 2P2O5 化合反应
(3)3Fe + 2O2 Fe3O4 化合反应
(4)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应
(5)S + O2 SO2 化合反应
24、小明、小东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冲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如图所示).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的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东猜想是氧气.
25
(1)小红小明都认为小东猜想最不合理,原因是 .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
(3)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
(4)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 ,② .
答案 分析:
(1)食品可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
(2)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3)若小明猜想正确,则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利用信息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来分析.
解答:
解:(1)因食品可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故小东的猜想最不合理;
故答案为:氧气能与食品发生氧化反应使其变质;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用注射器抽取该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
(3)若小明的猜想正确,则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要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则所充气体不能和食品反应,且本身无毒;
故答案为:无毒;不能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
25、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25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细铁丝代替红磷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负极产生氧气
答案 B
26、右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 ,
(2)集气瓶中放水的作用是 ,
(3)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4)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5)如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则可能的原因是(写两条) , 。
答案 (1)\引燃铁丝 (2) 防止高温下生成物熔化炸裂瓶底 (3) 燃烧放热, 火星四射, 产生黑色固体 (4)表达式 略 ⑸ 铁丝表面有锈未除, 铁丝未绕成螺旋状. (或氧气量不足 或 未用火柴梗引燃铁丝等)
27、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25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溶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往往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
28、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上,进行实验。
向烧杯内加入氧化钙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冷却后,活塞停留在刻度 (填数字)的位置,白磷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25
由此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与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相比较,该实验具有哪些优点?(至少答一点)
答案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玻璃管内有空气,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白磷能燃烧;利用化学反应放热,节约能源;白磷在封闭环境中燃烧,不污染环境等合理即可。
29、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答案 A
30、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两个空集气瓶,在空气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另取两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两
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
步骤二: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的样品中,观察
步骤三: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25
步骤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
A. 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氮气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
B. 步骤三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
C. 步骤四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D. 步骤二中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
答案 分析:
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步骤二:是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的样品中,是为了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多余呼出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三: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蒸气遇冷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步骤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呼出气体中均会熄灭,步骤二中不能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 (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制取和收集氧气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将药品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25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氧气
C.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D.待集气瓶充满氧气,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E.收集完成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F.收集完成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3)收集完成后,该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该同学用燃烧匙放少量硫,加热,直到燃烧,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答案 分析:
根据发生装置确定所用药品,利用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及氧气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1)发生装置中用酒精灯加热,说明反应物是固体,所以用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氧气时应该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当导气管口有均匀连续气泡时在收集氧气,立即收集氧气会不纯,收集完成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会使水倒流入试管炸裂试管,所以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现象越明显,硫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
答案:
(1)KMnO4 2KMnO4K2MnO4+MnO2+O2↑
(2)BF
25
(3)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导致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
(4)氧气的纯度
32、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
A. 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B. 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C. 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白磷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 实验③和实验④说明白磷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答案 分析: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
解:A、实验①和实验③中,用的都是冷水,白磷都不燃烧,而实验③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实验②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实验③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实验①中,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实验②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25
D、实验③和实验④中的白磷都与氧气接触,实验③中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实验④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能够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即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3、如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钟罩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 ;③ 钟罩内液面上升 .现象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现象②或③出现的原因是 (任答一项).
某同学用上述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结果发现与理论数据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 .(提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答案 分析:
两只蜡烛都是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当将其中的氧气消耗掉时就会因满足不了燃烧的条件而熄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随石灰水的变浑浊,钟罩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进入钟罩.蜡烛燃烧不能耗尽钟罩内的氧气,会造成测定氧气体积偏小.
解答:
解:②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上升,积聚在上层不能扩散,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导致上层的蜡烛先熄灭.
③澄清石灰水在本次试验中的作用就是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最终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使瓶内气体减少,因此出现钟罩内液面上升.
现象①的出现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现象②则是由于生成的蜡烛燃烧时消耗氧气生成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上升,积聚在上层不能扩散;(现象③是由于石灰水吸收CO2后,钟罩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使液体进入钟罩;)
25
蜡烛熄灭时钟罩内O2没有消耗完,或生成的CO2没有被石灰水全部吸收,都会致使进入钟罩内的液体偏小;
故答案为:
②高处蜡烛先熄灭,低处蜡烛后熄灭;
③钟罩内液面上升;
CO2+Ca(OH)2═CaCO3↓+H2O;
蜡烛燃烧时消耗氧气,而生成的CO2由于受热密度减小,聚集在钟罩上部(或石灰水吸收CO2后,钟罩内压强减小);
钟罩内O2没有消耗完,或生成的CO2没有被石灰水全部吸收等.
34、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1)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A中发生的现象是 ,请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三个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氧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2)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Cl2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名称),该反应属于(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
答案 分析:
(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回答第一空;根据铁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书写方程式;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中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回答.
(2)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以及化合反应的定义回答.
解答:
25
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3Fe+2O2Fe3O4;氧元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由0变成了﹣2,都降低了.
(2)在2Na+Cl22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成了﹣1,化合价降低了,而氧化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有氧化性;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
故答案为:(1)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Fe+2O2Fe3O4;降低;(2)氯气;化合.
35、小明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 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3、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
c.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红磷,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①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5
②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 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填“偏大”或“偏小”)。
③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________.
答案 (7分)(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1分)P+O2点燃P2O5 (2分)
(2) 上下移动B管与A有液面差。(1分)12cm(1分)偏大(1分)
(3)环保,气密性更好等,合理均可(1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