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历史中国外交知识点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中考历史中国外交知识点总结》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十三 中国外交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一)秦汉时期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2、西汉丝绸之路 ‎【考点详解】丝绸之路 ‎① 开通条件: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为开辟奠定基础C.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从此,这一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的版图。‎ ‎②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罗马)‎ ‎③作用:经济上: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文化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隋唐时期 ‎1、社会特点:中西互通,胡汉交融 ‎2、日本派“遣唐使”并派学生到长安留学 ‎3、鉴真到日本传播佛教文化,玄奘天竺取经 ‎【考点详解】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1.玄奘西行:(1)唐朝玄奘去印度取佛经.(2)作用:促进中印往来和文化交流.‎ ‎2.鉴真东渡:(1)东渡:唐代大师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2)影响:带去的先进文明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 ‎4、波斯商人把珠宝业发展成为长安的第三大行业,唐都城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 ‎(三)宋元时期 ‎1、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宋元时期),中国陶瓷开始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元代的泉州是一个国际性的海港。‎ ‎2、作用: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 ‎【拓展】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比较 丝绸之路:陆路,以丝绸为主,贸易国少 陶瓷之路:海路,以瓷器为主,贸易国多 ‎3、宋元时期“四大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 ‎① 条件: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 6‎ ‎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 目的:宣扬国力、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 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④ 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 B.局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2、清朝:前期对外开放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后期闭关自守 ‎【考点详解】闭关自守 ‎(1)闭关锁国原因:‎ ‎1.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2.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 ‎(2)闭关锁国表现:‎ ‎1.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2.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 ‎(3)影响: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 ‎(五)被迫开放 ‎1、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2、郑成功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3、英占香港岛,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4、日本占领台湾。‎ ‎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对外事务。‎ ‎【拓展探究】中国古代外交特点及原因 ‎1.总特点:极其频繁、开放,到末期转为闭关自守;友好交往是主流。‎ ‎2.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经济繁荣,社会稳定;(2)对外交通发达;(3)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 ‎【联系拓广】‎ ‎1.古代中外交往中,中国运往国外的货物主要是丝绸,漆器,茶叶,瓷器 ‎2.外国输入中国的货物主要有:香料,药材,珠宝 ‎3.古代中外交往意义:促进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与发展 ‎【材料题点金】‎ 6‎ ‎1.关于中外古今对外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并谈判对我有何启示的综合分析题时,主要是从原因和影响角度分析,即古代中国实行比较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时就出现繁荣局面,如汉唐盛世,现代中国实现对外开放的政策也带来了国力的强盛;而近代中国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是则导致落后挨打。谈对我们当今中国的启示时则应该从坚持正确对外开放政策,反对闭关自守、保守的对外政策。‎ ‎2.理解我国汉、唐、宋、元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古代经济的繁荣稳定,另一方面又由于政府采取了比较开明的外交政策,再加上对外交通的发达,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繁荣。尤其是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反过来也会更加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丰富。‎ ‎3.理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主要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无需更多的商品交流,从而产生的自高自大的心理,另外也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往来滋事;客观上也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尤其要记住其消极影响是阻碍了中外联系和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4.理解我国现代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它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能够顺利收回香港和澳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中国当代的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① 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 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 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 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 ‎⑦对外开放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七) 近代中国开放通商与当代中国开放的区别 近代中国开埠通商是战败被迫开放,而当代中国开放是独立自主的主动开放。‎ ‎【学习认识】‎ ‎1.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崛起意义:维护世界和平,平衡世界多极化),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 ‎2.闭关要落后,落后要挨打;开放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3.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 6‎ ‎4.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5.弱国无外交 ‎(八)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外交关系 一.中美关系 ‎1、“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2、抗日战争结束后,扶蒋反共。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3、新中国成立后 ‎50年代,美国对华奉行全面遏制政策——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一方面威胁中国安全,出现了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局面;一面派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台湾。‎ ‎4、20世纪70年代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① 中美建立的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考虑改善对华关系对美国有利。‎ 中国方面:‎ A.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 B.改善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② 中美建交经过:‎ A.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 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正常化。‎ C.1979年1月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5.当今 现在中美同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还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6.中美关系变化 合作 敌对 合作与竞争并存 6‎ ‎7.中美建交原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高,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意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8.启示 ‎①国际关系:国家强盛,国际地位就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②国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中日关系 ‎1、第一阶段:汉、唐、宋元、明清(前期):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遣唐使、鉴真东渡)‎ ‎2、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 A.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影响)‎ 影响:‎ ‎▲对中国:‎ A.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B.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引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引起各阶级的强烈反抗,农民阶级自发形成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中一部分人转为立宪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武装推翻清政府。‎ ‎▲ 对日本: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迅速成为东方帝国主义强国,加快了对远东侵略步伐。‎ ‎▲ 对远东局势: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斗,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反映了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上既互相勾结又互相斗争。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势力增强。‎ B.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攻占沈阳、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C.抗日战争 ‎3、第三阶段:建国后: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 ‎4、第四阶段:当前阶段——中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异及日本某些领导人的错误的历史观,导致中日关系的严重倒退。(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 ‎5.中日合作意义 A.有利于改善中日关系,增进友谊B.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 6‎ ‎ C.促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加强合作 D.有利于世界走向多极化 E.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促进世界发展 ‎6.热点:日本钓鱼岛“国有化”‎ 中方态度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B.坚决维护我国领土完整 C.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D.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E.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F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 G发展国防现代化,维护领土主权.‎ H.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与日本经济文化友好合作,学习日本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复活 日方态度 A.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B.走和平发展道路 C.承认历史,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友好合作 ‎【启示】中国应该牢记历史,大力发展国力军力 三.中俄关系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带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思想准备 ‎2. “二战”期间,中俄合作。‎ ‎3.热点:习近平访俄,表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4.中俄合作意义 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有利于增强两国友谊,促进世界走向多极化 四.当今各国寻求发展方式 平等互利,寻求合作发展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