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隆中对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
(1)时人莫之许也( )
(2)先主器之( )
(3)此人可就见( )
(4)宜枉驾顾之( )
(5)凡三往( )
(6)欲信大义于天下( )
(7)不可胜数( )
(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
2.一词多义
(1)信
(2)遂
(3)诚
(4)已
(5)谓
(6)然
(7)用
3.古今异义
(1)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照管;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危险;几乎。
4.句子翻译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型默写
(1)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隆中对》中,有一个比喻句恰当地写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的欣喜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内容理解
(1)文章前三段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什么要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课文第4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可争”与“可图”,次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诸葛亮认为只要占据了荆、益二州,“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侧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汝素寡悔 素:________________
(2)卒为良民 卒: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盗“卒为良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4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可是(我)智短谋浅,就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隘,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4
23 隆中对
【优化提能】
课内精读
1.(1)承认、同意 (2)器重、重视 (3)接近、趋向 (4)拜访 (5)总共 (6)通“伸”,伸张 (7)尽 (8)亲自
2.(1)形容词,确实 名词,诚信 (2)副词,于是,就 副词,终于,最终 (3)副词,的确,实在 (4)副词,已经 (5)动词,说 (6)代词,这样 (7)介词,因此 动词,任用
3.(1)拜访 (2)大概
4.(1)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
(2)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3)(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4)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5)可是(我)智短谋浅,就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5.(1)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2)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
(3)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6.(1)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意思对即可)
(2)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3)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D 解析:A项,应是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B项,占据荆、益二州只是“霸业”的根基;C项,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
延伸阅读
1.(1)向,平时。 (2)最终。
2.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4.因为于令仪的宽容和周到,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盗本身也不是穷凶极恶,是因为生活贫困才去偷盗的。
[参考译文]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做生意的人。他为人宽厚,不损人利己,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个小偷到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儿子。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时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何苦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铜钱,便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很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
课改前沿
1.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