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ID:157458

大小:43.1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5-05-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一、基础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对峙/仗恃  憧憬/灯影幢幢  拜谒/断碑残碣  B.请帖/字帖 当真/安步当车 模板/装模作样C.载体/下载  连累/罪行累累  稽首/无稽之谈  D.联袂/抉择  提防/金榜题名  疏浚/提前竣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痉挛 破天荒 坐无虚席 剑拔弩张     B.蕴藉 水蒸气 一筹莫展 集腋成裘C.般配 度假村 至死不渝 以德抱怨     D.松弛 白内瘴 斐然成章 察言观色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蜡梅,暗香____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C.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D.杭州的西湖、温州的雁荡、金华的双龙洞......浙江的山山水水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6.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与《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在写法上有明显的不同:“杜甫”篇是传记文学,来自于历史史料,是以旁观者和研究家的身份走进人物的,因而陈述性较强,在生活细节上显得粗略;“鲁迅”篇是回忆录,作者自身融于人物的生活,对作者的生活经历有深入的观察和深切的感受,因而纪实性较强,描绘细腻。B.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她的作品《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    C.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主要传记作品有《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D.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社科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人生的四种境界 文/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7.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8.对于 “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B.“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D.“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三、文言文阅读 王子安 文/蒲松龄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绐①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②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怳③,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入,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④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失笑哉?顾得志之况味,不过须臾;词林诸公,不过经两三‘须臾’耳,子安一朝而尽尝之,则狐之恩与荐师等。”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子安》,有删节)    注①绐(dài):哄骗。②措大:过去对贫寒读书人的轻慢称呼。③惝怳:恍惚,神志不清。④嗒(tà)然:失魂落魄的样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怒,骤起扑之            骤:急忙。    B.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      炬:用火烧毁。    C.时作一得志想              想:梦想。    D.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    唱:写名字。   11.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是王子安翘盼金榜题名之写照的一组是    (    )    ①痛饮大醉,归卧内室              ②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③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        ④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    ⑤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⑥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热衷功名的王子安,久困考场多年,由于担心辜负了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使得他在放榜前,先用酒将自己麻醉,以逃避等待结果时的煎熬。    B.“草木皆惊”,形容情绪紧张。意谓但有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报马到来,这种变态心理,实在可怜可悲可笑。    C.王子安梦中想到的是“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这说明当时的士子图谋的乃是个人名利和虚荣。    D.王子安本是视青紫如拾芥的名士,偏偏屡考不中。乡试后,为求精神解脱,他喝得大醉如泥,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个体心灵的扭曲和摧残人性的本质。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3分)译文:                                                                        (2)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4分)译文:                                                                        (3)子安一朝而尽尝之,则狐之恩与荐师等。(3分)译文: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6分)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做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我微笑着调侃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Why not?”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得知她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14.关于《金色笔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作为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作者在对莱辛有更多的了解的基础上,翻译了《金色笔记》。B.作者拜访莱辛的目的是再次提出请她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情。C.莱辛主张不要随意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D.莱辛拒绝为《金色笔记》写序,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其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15.关于文本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详细地叙写了她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以便开启宾主的对话。B.莱辛不懂中文,坚持不为中文译本写序,不敢妄下断语的行为,反映她的严谨、踏实的写作精神。C.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了国际版权组织,已经走上了正轨,盗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莱辛对是否盗版却不是十分在意。D.文章开头用类比的手法,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之类比,突出莱辛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作铺垫。16.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语言不通”与“语言相通”矛盾吗?为什么?(4分)                                                                                                                                                                                                                              17.作者在文中凸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分)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办大事,作高官”是李鸿章对盛宣怀一针见血的刻画,也可以说是对他一生发展道路的指引。盛宣怀是按照这条道路和程序走的,李鸿章也是照此方针培植他的。盛宣怀所经营的近代企业及与之相应的新式教育事业,在当时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大事”,但因为有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而取得成功,并被李鸿章多次保举,直至官拜邮传部尚书。他因办“大事”卓有成效而至“高官”,反过来又利用“高官”的地位和权力来促进“大事”的发展。可以说,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盛宣怀实际上已经全部或部分地控制了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轮船、电报、铁厂、铁路、矿务、纺织、银行等大型企业。他在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新式人才十分重要,没有与这些新兴企业相适应的新式人才,将一事无成。那些皓首穷经的学究们绝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科举所取之士对此一窍不通。那么,新式人才从何而来?盛宣怀认为,必须立足于自己培养,聘用洋师只是暂时的、短期的。之所以如此,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基于这种认识,盛宣怀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往往创办附设于企业的带有训练班性质的学堂。比如办电报局时,他在天津、上海等地办有电报学堂;督办汉阳铁厂时,也办有附设的学堂。这些学堂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只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则不求系统,属于非正规的训练班。盛宣怀是一个有心人,“精细为群僚之冠”,他对这些训练班及时总结经验,作为以后办正规学堂的准备。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持,在其权力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办教育时也以“学以致用”为准则。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他说:中国过去学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盛宣怀这一观点的形成,不仅源于他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他自己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后来当他的天津海关道继任者李少东请求将60名学生分别改学法语、德语和日语时,他毫不留情地加以阻止了。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设立南洋公学”。他非常慷慨地提出“学堂基地由臣捐购”,常年经费也由他所经营的轮、电两局岁捐十万两。此时正是盛宣怀大展宏图之际,因而主张南洋公学“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显然,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盛宣怀办学思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他说:“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所以南洋公学陆续设立了师范院、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院(大学)和特班。郑观应赞誉说:“此乃东半球未有之事,真非常不朽之功业也。” (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18.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盛宣怀认为,开采矿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让外国人插手其间,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因而主张完全自主开采。B.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与奋力开拓,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大型企业,都已处于盛宣怀的全面或部分掌控之中。C.盛宣怀认识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认为科举所取之士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必须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所需要的人才。D.盛宣怀在天津、上海等地办的电报学堂和在汉阳铁厂时办的学堂,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E.传记通过对盛宣怀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的记述,表现了他作为实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我国近代学校创办前后的社会背景。19.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请简要说明。(4分)                                                                                                                                                                                 20.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4分)                                                                                                                                                                                  21.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李鸿章的培植。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8分)                                                                                                                                                                                                                                                                                                            五、语言运用22、假如你碰上一名外国游客,请用60字左右向他介绍一位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成就。介绍对象必须在下列人物中选取。(4分)        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罗贯中、曹雪芹     23、根据下列内容为校广播室拟一则广播通知。(不超过40字)①某校团委、学生会准备举行庆“五一”文艺晚会;②全校各班全部参加;③晚会时间为2009年5月1日20:00(晚自习上课时间);④晚会地点在学校礼堂。   六、作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的确,“我”很渺小,置身芸芸众生之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可“我”又很重要,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关乎人生的成败。请以“读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答案    1.选A   B项,tiě/tiè,dànɡ,mú;C项,zài,lěi,qǐ/jī;D项,mèi/jué,dī/tí,jùn。2.选B  A项,“坐无虚席”应为“座无虚席”;C项,“以德抱怨”应为“以德报怨”;D项,“白内瘴”应为“白内障”。3.解析:选B。“钟爱”指特别疼爱;非常喜爱;“喜爱”指对某人或事物有好感或者产生兴趣。“喜爱”符合语境。“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来很畅快。“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或接二连三。句中是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用“纷纷扬扬”最恰当。浮动:飘浮移动;流动。飘动:随风摇动或飞扬,此处用“浮动”最恰当。好像:有些像,像。犹如:如同,此处用“犹如”最恰当。4.解析:选D。“指日可待”指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的语境中。A项,“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C项,“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5.解析:选C。A.搭配不当,“旺盛的国内需求”和“市场”不搭配。B.语义重复,“愈发”和“弥”重复。D.的记忆”多余,“不可磨灭”与“深刻”语序不当。6.选C7.选C  【解析】A项:表述不符原文。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D、“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8.选B  【解析】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9选D 【解析】A“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B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 。10.D  (唱:喊,呼。唱名,点名。)    11.B  (②④⑤是作者对科举应试之人种种行为的评论。)    12.A  (“由于担心辜负了家人对自己的期望”,文中无据。)13.见“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王子安是东昌的名士,一直在科举中失利。这次结束考试后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到接近放榜时,他痛饮后大醉,回来躺在卧室中。忽然有人说:“报马来了。”王子安踉踉跄跄地起来说:“赏钱十千!”过一会又有人进来说:“你中进士了!”王子安大喜,起来大喊:“赏钱十千!”又过不久,一个人急急地走进来说:“你殿试后出任翰林,长班在此恭候。”果然看见二人拜倒在床下,衣冠整整齐齐的。王子安喊赐给他们酒食,家里人又哄骗他,却暗自笑他喝醉了而已。过了好一段时间,王子安心里想道,既然高中了就不能不到乡里夸耀一番,就大喊长班,喊了几十遍没有人答应。家里人笑着说:“你先躺着等候,我们找他去。”过了许久,长班果然又来了。王子安捶床跺脚,大骂说:“你这蠢奴才到哪里去了!”长班发脾气说:“穷酸无赖!先前同你开个玩笑,你当真要骂呀?”王子安发怒了,急急忙忙起来扑过去,打落了他的帽子。王子安也跌倒了。     异史氏评论说:“秀才考试,有七种比喻:刚入场时,光着脚提着篮子像乞丐一样。点名时,官员呵斥随从责骂,像是对待囚犯。等到进了号房,每个洞口都伸出个脑袋,每个房间都露出一双光脚,好像秋后的冷蜂。到考完试出场时,神情萎靡不振,感到天地也变了颜色,好像出笼的病鸟。等到期盼捷报时,风吹草动都心惊肉跳,梦想幻出,一会儿作中举得意的梦想,则顷刻间楼阁都建成了;一会儿作落第失意的假想,则瞬息间自己的骸骨都已经腐烂了。这种时候坐立不安,真好像被拴起来的猴子。忽然间报信的骑马飞快传入,报条中没有自己,此时神色,突然变得像死人一样,就像是吃了毒物的苍蝇,弄他也没有感觉。刚失意时心灰意冷,大骂主考官没长眼睛,应考失败了,势必把桌上的文具物件都烧毁;烧毁了还不解恨,再用脚踏碎;踏碎了也不解恨,再把碎物扔到臭水沟中。从此以后披散头发入山,面向石壁,心想今后再有拿人‘且夫’、‘尝谓’这样的文章给我看,一定抄起枪棒来把他赶跑。没过多久,考试后的挫折感淡忘了,气也渐渐消了,手又渐渐发痒了,于是又像一只倾巢覆卵的斑鸠,重新衔木营巢,从头孵窝。这种情况,置身其中的人痛哭欲死,而在旁观者看来,没有比这更可笑的了。王子安的内心,顷刻间千头万绪,想来鬼狐早就偷着笑了,所以乘着他喝醉酒时戏弄他。他妻子醒来看见,怎么能不哑然失笑呢?看起来中举后得意的滋味,不过就是这样的短短时刻;各位真正的翰林学士们,一生中也不过经历了两三次这样短短时刻罢了,而这种滋味子安在一天之内都尝到了,如此看来,狐狸的恩德等同于录取他的老师了。14..A 解析:因果倒置,是因为翻译了《金色笔记》,然后才进一步了解了莱辛。15.C 解析:“盗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绝对化,注意原文作者说话的语境,是一种玩笑口吻。16.参考答案:不矛盾,“语言不通的陌生人”是指自己和莱辛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相通的人”是指作者与莱辛有着相同的家庭出身,心理上有相通之处。解析:两个“语言”意义不同,第一个是实实在在的语言,二者是“不通”的;第二个是虚指,这里主要指两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17.参考答案:①谦虚随和,平易近人;②热爱读书,热爱写作;③态度诚恳,治学严谨;④爽朗大气,慷慨无私。解析: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注意要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内容全面。18.AD 解析:A项,文中提到盛宣怀担心外国人长时间参与,会分得大量利润,没有提及“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D项,这些学堂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求系统。这是一种办学思想,至于学员实际情况原文未提及。再者,不求系统,意味着不全面,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理论和基础,也可能很扎实。19.第一问:①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②重在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第二问:体现了盛宣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20.第一问:①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②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第二问:①为国家培养政法人才;②为新式人才打下扎实基础。21.①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办训练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②教育思想先进,学以致用,重视基础教育;③经济实力强,控制许多大型企业;④李鸿章的培植,保举做高官,支持办学。22.略23.参考答案:5月1日晚六点半,在学校礼堂举行庆“五一”文艺晚会,请全校同学准时参加。解析:符合广播稿的特点,内容要全面准确,语言要简练,时间与地点要具体。 、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