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例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例题》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L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L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L1 41.(12分)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以“英语的________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答案】答案:以下提供三种参考答案;‎ ‎(1)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3分)‎ 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的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的必要,清政府要求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此后的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20世纪末,英语水平与职称挂钩,这意味着学校以外的许多人士也必须要学习英语。总体来讲,自清末以来,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反映出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9分)‎ ‎(2)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3分)‎ 洋务派招收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培养翻译人才;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大学中开设英语课,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外交人才。民国初年,英国教育的目标是了解并能运用外国的语言文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习英语的目标超出了语言文字自身,扩展至学习西方文化。“文革”之前,英语学习的目标局限于阅读书籍。“文革”以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综上,我国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国家形势的变迁密切相关。(9分)‎ ‎(3)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3分)‎ 近代以来,英法美俄等西方列强纷纷侵华,为与列强交涉并学习其科学技术,近代学堂开设众多语种,英语只是其中一种。民国时期,外语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因为中国实行“一边倒”‎ - 2 -‎ ‎(倒向苏联)的政策,英语丧失了第一外语的地位。中苏关系恶化后,英语又恢复了第一外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英语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高考科目。综上,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百年来我国外交关系的变化。(9分)‎ 解析:类似小论文。(1)要求从材料中提取其中的一个主题;(2)再用史实来证明所提取的主题;(3)选取的史料要与所选取的主题一致。‎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理解。‎ 历史选考题: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L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201501)】21.1869年,万国邮政联盟建立,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这主要是因为 A.交通工具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知识点】L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A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于二战后,与题干时间1869年不符;电气时代的到来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发展,故本题选项为A。‎ ‎【思路点拨】在2015年高考复习中应注意:‎ ‎(1)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为线索,明确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两大因素对其起到的推动作用,该内容可能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2)工业革命的影响仍是复习和考试重点,要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 2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