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历史《经济和社会生活》单元练习题(新人教有答案)
第I卷(选择题)
1.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D.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2.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是
A.张骞 B.张之洞 C.李鸿章 D.张謇
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实业。”此处省略的人物应为
A.严复 B.张骞 C.张謇 D.詹天佑
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此民谣出现的时间是 ( )
A.辛亥革命以后 B.共产党的成立以后
C.北伐开始之后 D.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6.“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
A、洋务运动之后 B、戊戌变法之后
C、辛亥革命之后 D、新文化运动之后
7.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8.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9. “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
A. 注重时事新闻报道 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
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 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
6
10.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11.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 )
A、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
B、北洋军阀分裂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
D、"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2.在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知识问答”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是“清末状元、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
A.胡适 B.陈独秀 C.严复 D.张謇
13.201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一百年多前,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马路天使》 B.《渔光曲》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14.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15.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改变了过去洋面充斥国内市场的状况。
请回答:
(1) 从上述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6
(3) 依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6.【悄然转变 新旧交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词:“……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惧舆论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溥仪离婚。
材料三: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 联系材料一、二,说说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2) 有人说,材料三中的现象在当时中国农村非常普遍,对此观点你如何理解。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来偿还外国贷款,从1874年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亿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共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种以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度混乱。以国统区米价为例,1947年1月初,每担为6万元,6月份涨至50万元,7月份又涨至65万元。物价飞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工薪阶层,如教师等。……最终导致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6
(1) 材料一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经济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经济状况对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造成的共同影响。
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
——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
材料二:革除“老爷”、“大人”等前清官场的称呼……。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
——按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三:2005年的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⑵材料一、二的变化与材料三的变化有何相同之处?
⑶
6
材料三的变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综合三则材料折射了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A
6.C
7.D
8.B
9.B
10.B
11.D
12.D
13.C
14.D
15.(1)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3)地区分布不均衡,基本在东南沿海,内地较少 工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滞后 受到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16.(1)当时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改变;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男女平等观念逐渐形成;(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变化)婚姻观念开始转变,提倡婚姻自由
(2)该观点是正确的。当时中国广大农村仍深受封建守旧思想的束缚,广大农民思想仍愚昧落后;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思想对广大农民影响有限;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使中国广大农民获得思想解放;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民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封建守旧势力顽固强大;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遭遇。
17.(1)入不敷出。
(2)抗战时期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内战。
(3)使政权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或成为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
18.
⑴表现:洋词的出现;官员称呼的改变;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透;辛亥革命的影响;崇洋风气日盛;
6
⑵都是受外来因素影响引起变化;
⑶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