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2015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枣阳市2015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白水高中2015年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 ‎ 时间:150分钟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 ‎ ‎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不能走工业化的道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 11‎ B.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而它们的宗旨和追求是完全一样的。‎ C. 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主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事,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荀子、王夫之等人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要尊重自然规律,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相等的。‎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演变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C.从某种角度上说,全球金融危机也是中国谋求更好的发展的一个机遇。‎ D.一个“度”字不仅表现了中国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因而也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B.“度”体现出的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民族特别伟大的原因。‎ C.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D. 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它比工业文明更为先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能理剧,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案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岁余,征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鞫人。常称曰:“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闻之者皆感激自励。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建初八年,迁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皆恨之。弘因大言激励虞曰:‎ 11‎ ‎“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虞廷叱之,伦及大鸿胪韦彪各作色变容,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阁訚衍衍,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君何尤而深谢?其各冠履。”帝竟从安议。‎ 明年,代第五伦为司空。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 ‎(选自《后汉书?袁安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B.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C.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D.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B.“典边”在文中的意思是册封、奖励边防将士,甲骨文中的“典”字上边是“册”,下边是“手”,作动词意为“以圣贤古籍为据主持事务”。‎ C.“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客以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D.《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安甘于清贫,严于自律。有一年大雪成灾,大家都在扫雪开路,有人出门寻食,袁安却僵卧在床,他不愿在大雪天人人挨饿时影响别人。‎ B.袁安执法严明,宽厚仁慈。在做楚郡太守处理楚王英阴谋叛乱的案件时,他把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逐一上奏,救出了四百多家人。‎ C.袁安清正廉明,爱惜名声。袁安任河南尹,政策号令严明却没有因窝藏贿赂罪审讯过人,他的言行感动激励了很多人,在朝廷上下很有名气。‎ D.袁安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孟云上书请求将俘虏发还北匈奴,而公卿们不同意,只有袁安胸有大局,力排众议,最终皇帝也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5分)‎ ‎(2)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水仙子。客乡秋夜 赵善庆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注:嵯峨:山高峻貌。檠:灯台,灯架。‎ ‎8.曲辞中哪些景象增强了诗人的“归兴”?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5分)‎ ‎9.曲辞最后三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两种加以赏析。(6分)‎ 11‎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岁月流逝,英雄的业绩不见的诗句是“ , ”。‎ ‎(2)苏轼《赤壁赋》 “ , ”二句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3)杜牧《阿房宫》中用比喻的手法写阿房宫内桥的气势句子“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 青龙偃月刀 ‎ 韩少功 ‎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 11‎ 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梁,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工,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奇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侈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11‎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4)怎样看待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面对传统技艺的衰落,你对当今逐渐失势的传统文化有何思考?(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 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传全民族抗战。‎ ‎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胡秋原一生著作等身,达100余种3000余万字。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1988年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9月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 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1988年9月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50年的国民党党籍。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长达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10月18日凯旋返台。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 11‎ 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1990年5月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80寿辰演讲会,时年91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①胡秋原(1910-2004)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生平著作等身,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②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骨。郑学稼先生曾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谢远笋《胡秋原——大家精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胡秋原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C.1988年9月,胡秋原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从高层到民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反对,但也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2)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作为“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身上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 ,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 ,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 ,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 A. 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 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 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 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去年以来,从歌手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到四川男子捐献器官救活七人,器官捐献这个对普通人比较陌生的词,不断被人们关注。 ‎ B.时局动荡,政治黑暗,让长大成人后的阮籍喜欢上了《老子》《庄子》,有时他也会对自己遵从的儒家礼法嗤之以鼻。‎ 11‎ C.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蜂产品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青岛、烟台等地,进入了一些大中城市的超级市场。‎ D.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儒家思想或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以民本为用,它构成伦理与政治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 , , 。 。弘扬传统仁德的价值体现在:弘扬爱人之积极情感,可以唤醒我们的道德良知,提升我们的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 ‎①爱不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意志、行动和义务 ‎②为所爱的人奉献、尽义务,关心他、爱护他 ‎③从仁爱来说,“仁者爱人”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核心 ‎④这奠定了中国伦理的利他主义价值导向 ‎⑤亲亲、仁民、爱物,以至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从而达致“民胞物与”‎ ‎⑥心中有了爱,就必然为爱所驱使 A①⑥②⑤④③. B. ②④①⑥③④ C. ③④⑥②①⑤ D.③④①⑥②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__①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__②__。__③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17.描述“马蹄踏花十里香”的意境,不少于4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家电维修工很快就修好了某日资企业总经理办公室的空调。总经理破例让秘书给维修工在公司餐厅安排午饭。吃完饭,维修工把不锈钢盘子送回餐厅窗口,同时按照午餐的价格,付了十元饭钱。有人问,不是总经理请客吗,为什么还要付钱呢?维修工说:“他请我吃饭,是他对我的尊重。我付十元饭钱,是我对自己的尊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11‎ ‎1.C(A. “工业化”不等于原文说的是“工业文明的老路”,偷换概念;B.它们都在追求某一样东西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其他的追求,以偏概全;D.“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相等的”无中生有,原文是二者要协调发展。)‎ ‎2.C(A. “洋务运动”学技术没有使中国摆脱困境,导致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然后就彻底否定自身。因果倒置。B.“佛教演变成为禅宗”有误;D.原文为递进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3.B(因果关系不成立)‎ ‎4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意,然后再根据一些标志词语加以判断。答案 A ‎5解析 B项,典边,“典”有主持镇守之意。“典边”在此文中意为“镇守边疆”。‎ ‎6解析 C项,“没有因窝藏贿赂罪审讯过人”错,原文“然未曾以臧罪鞫人”中的“臧罪”是“贪污受贿之罪”。‎ ‎7答案 (1)袁安说:“如处理不当,我自当由此获罪,不会拿这来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关键字词:合、坐、以 各一分,语句通顺两分)‎ ‎(2)公卿都说夷狄诡诈,贪心从不满足,得到俘虏以后,还会胡乱炫耀自高自大,(因而)不能开口同意。(关键字词:谲诈、厌、生口、开许 各一分,语句通顺一分)‎ ‎【参考译文】‎ 袁安字邵公,是汝南郡汝阳县人。祖父袁良,学习《孟氏易》,汉平帝时,因明经而被举荐,做了太子舍人;建武初年做了成武县令。袁安少年时继承祖父袁良的学问。为人很庄重,有威信,深受州里人敬重。开始做县功曹,有一次,捧着檄文到州从事那里办事,州从事托袁安捎封信给县令,袁安说:“你是为公事,自有邮驿替你传送,如果是私事就不应找我功曹。”辞谢不肯接信,从事害怕,就不托他了。‎ 有一年大雪在地上积了一丈多,洛阳令出外考察灾情,见家家户户都扫雪开路,出门谋求食物。县令来到袁安的家门外,见大雪封门无路可走,便认为袁安已经冻饿而死,就命人扫出雪路破门而入,见袁安正僵卧床上。洛阳令问他为何不出门寻求食物。袁安说:“大雪天人人都又冻又饿,不应该再去打扰别人。”洛阳令赞许他的品德,就推举他为孝廉。‎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案交由郡里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认为他能处理复杂的案件,朝廷命他为楚郡太守。这时受楚王刘英的供辞牵连收押的有数千人,显宗大怒,官吏追查此案十分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理清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列条上奏,让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处理不当,我自当由此获罪,不会拿这来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感动酲悟,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一年以后,袁安被征为河南尹。政令非常严明,但从来没有因贿赂罪来审讯人。他常常说:“凡做官的人,高则望当宰相,下则希冀当州牧太守。在圣明之世禁锢人才,这是我不忍心去作的事。”听到这话的人,都很感动,并勉励自己要廉洁奉公。袁安在职十年,京城吏治清明,他也深得朝廷上下敬重。建初八年,升任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然已经和亲,可是南部又去抢掠,北单于说汉朝欺骗他们,谋划想进犯边疆。我们应该将俘虏归还,来安抚他们。”皇常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诡诈,贪心从不满足,得到俘虏以后,就会胡乱炫耀自高自大,不能开口同意。唯独袁安说:“北虏派使者进贡请求和亲,又能将在边境掳去的汉人俘虏交还汉朝,这表明他们畏惧我朝威严,而不是首先违背条约。孟云以大臣身份守卫边疆,不应对夷狄不讲信用,让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对他们的优待宽容,而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宁,确实是有利的。”‎ 11‎ 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等都不满。郑弘就大声激怒桓虞说:“凡是主张应该释放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桓虞当场叱责他。第五伦和大鸿胪韦彪都恼怒得脸上变了神色,司隶校尉把全部情况奏明皇上,袁安等都把印绶交给皇帝请罪。肃宗下诏回复道:“议政久而不决,各持己见。朝廷大事应该多听议论,计策靠大家商定。说话时态度中正和悦,符合礼节,固然很好,但遇事不敢吱声,决不是朝廷的福气,你们有什么过错而引咎自责呢?你们还是把帽子戴上,鞋子穿上吧!”最终皇帝还是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第二年,袁安代替第五伦做了司空。章和元年,他又代替桓虞做了司徒。‎ ‎(二)诗歌鉴赏 ‎ 8.秋天晴空飘下的梧桐叶,明月高悬的夜晚耳畔传来的千家砧杵声,万里关山的距离,寒夜一盏孤灯,孤雁哀鸣,都增强了诗人要归乡的念头。‎ ‎9.①烘托渲染,三更时分,诗人梦中醒来,眼前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耳畔听到数声离群孤雁的悲鸣,渲染出清冷寂静的氛围,表达诗人离乡在外内心的孤单、凄苦。②动静结合,眼前寒灯,耳畔孤雁数声悲鸣,一静一动,两相映照,表达诗人孤苦的心境。(其他答情景交融、铺排、虚实相生,言之成理即可按点给分,答对两种即可满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1)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5分)‎ ‎ (2)答:①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煽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 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 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 (3)答: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2分) ②“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2分) 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2分)‎ ‎ (4)答: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2分) 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2分) 要耍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E,D(A.“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他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的精神”。B.强加因果,前后是并列关系。C.应是“台湾高层人士”。)‎ ‎(2)①台湾和大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唇亡齿寒。(或台湾是大陆的屏障,大陆是台湾的根)②在国际强权环境下,台湾搞分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不允许,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③‎ 11‎ 统一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筹谋,是走向民族富强之道。(每点2分)‎ ‎(3)①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担任荣誉主席。②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赴大陆访问,成为“两岸破冰第一人”。③不顾困难,奔走四方,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每点2分)‎ ‎(4)①有坚定信念,勇敢无畏,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和“开除党籍”“法办”等威胁;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一生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③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公开去内地,公开发表演说,光明地回去,坦然面对一切;④高瞻远瞩,胸怀天下,能放眼民族未来,清醒认识到两岸统一的历史意义。(每点2分,必须有概括,没有概括酌情扣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 ‎14、B (A主客颠倒,应改为“器官捐献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陌生的词”C主谓搭配不当,去掉“的生产量”D语序不当,“不但”应该移到“这种精神”之后)。‎ ‎15.D ‎ ‎16.(6分)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17.答案示例:‎ ‎ 一片花丛,繁花似锦,芳香扑鼻。一匹马从远处奔来,从花海中踏过,马尾上留住了几个花瓣。马跑得很远很远了,尾随它的还有一群蜜蜂哩。是花的香气吸引了这些小精灵。,(一定要答出“花香”“很远”“蜜蜂”)‎ 六、(60分)‎ 立意参考角度:①真正的自尊;②细节体现素质;②以精彩赢得尊重;②要学会尊重 11‎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