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15年高二历史12月检测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邢台市2015年高二历史12月检测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邢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 ‎1.《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字发明的影响 A. 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繁露》                                          D.《四书章句集注》‎ ‎3.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4.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 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 B.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 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 D. 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 ‎5.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最符合李贽原意的是 ‎ A.统治者必须以果断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政策 B. 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服务于政治的统一 C. 李斯作为宰相,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 10‎ D.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6.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7.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 客观真实性 B 突出主观意兴的诗情画意 C 书画同源性 D 注重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8.“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朱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9.邢台一中高二小王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了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不觉得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请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A.《全汉赋》 B.《全唐诗》 C.《宋词三百首》 D.《元曲欣赏》 ‎ ‎10.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1.“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12.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13.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14.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 10‎ 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 ‎15.近代某乡绅有感于时事写了《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判断此诗写作时间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当是 A.“新制初更 ” B.“帖子”、“新样”‎ C.“家家彩胜” D.“三民”、“五权”‎ ‎16.1912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的演说中指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B.平均地权,土地国有 C.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D.推翻满人统治,建立民国 ‎17.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B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都是官办企业 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D 同盟会的《民报》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 ‎18.中国近代史上,各派人士在是否向西方学习和学习什么的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斗争激烈,下列观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是 A.“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B.“中国文明未进步,工商未发达,故社会革命易”‎ C.“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D.“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19.我校高二历史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20.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21.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这段话意在说明 10‎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 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 ‎22.“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新民主主义论》‎ ‎23.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4.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 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 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 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 ‎25.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国 别 人 物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10‎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 ‎26.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27.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 A.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的堡垒 B.资产阶级要求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D.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28.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29.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体现他主张 A.通过分权制衡以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 B.“人民的主人”和“人民的办事员”永远对立 C.“受托人”只要服从就不需要社会契约 ‎ D.官吏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30.《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31.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32.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他们忠实于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材料表明浪漫主义 A.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 B.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 C.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 D.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10‎ ‎33.拿破仑1807年在致其兄弟杰罗姆的信中写道:“我在信中附上了为你的公国制定的宪法。你必须忠诚地执行。……《拿破仑法典》中的优点……将成为你的政体中的主要特点。为了扩张以及稳固你的统治,我更依赖它们的成效,而不是依赖军事胜利。对你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政策。”与这种“政策”精神实质最接近的是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法律至上 D.自由平等 ‎34.“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35.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 ‎3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37.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C.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3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 ‎39.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 10‎ 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A. 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B. 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C. 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 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40.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B.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 D.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原因。(5分)‎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有何不同?请从思想来源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其本质目的何在? (4分)‎ 10‎ ‎42.(8分)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 科学技术发展史大事记(节选) ‎ ‎1604年,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 ‎1687年,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 ‎ ‎1765年木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 ‎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 ‎1785年理发匠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到1800年,英国棉纺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火车 ‎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 ‎1838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制成电动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 ‎ ‎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发明汽油内燃机,1882年,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厂,1887年,迪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1858~1947)提出量子论学说。 ‎ ‎1903年,莱特兄弟设计了第一架飞机。 ‎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意相对论 ‎ ‎1945年,以原子能的研究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核能利用的新时代。 ‎ ‎1955年,以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进军。 ‎ ‎21世纪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 ‎ (人民版教材必修三整理) ‎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6分)任选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史实简要概述其影响。(2分) ‎ ‎4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张澜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人士,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10‎ 材料二 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澜的思想主张。(6分)‎ ‎(2)材料二中张澜先生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5 BBDCB 6--10 ABADC 11--15 ACDDD 16--20 BABBB ‎ ‎21--25 CDDCB 26--30 BCADB 31--35 DDCBB 36--40 CBAAD ‎41.‎ ‎(1)表现:克己复礼(2分)原因: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统治者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儒家思想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3分)‎ ‎(2)不同: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君权神授)来加强君主专制;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4分)‎ 原因: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家等具有神学(神秘)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家等学说。(4分)‎ ‎(3)思想:以理性观、道德观、自然观治理天下和国家。(2分)目的: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分)‎ ‎42.‎ 特点:科学与技术逐渐结合;科学发明的时间和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从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愈来愈短);科技含量(层次)越来越高,科学研究与产品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逐渐增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每点2分,答到3点即得6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 例如: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瓦特改进蒸汽机使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成为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机,大量工厂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 ‎43.‎ ‎(1)关注民生;普及教育;公平公正;反对革命;主张改良。(6分)‎ ‎(2‎ 10‎ ‎)变化:赞同民主集中制;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主张人民主权。(3分)‎ 原因: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制,镇压民主运动;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张澜对民主政治的追求。(6分)‎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