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为增强重庆未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B.在山区大规模进行格栅坝建设
C.将山区全面改造成梯田
D.为保护山区,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答案 A
解析 植树造林、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通过改变地表状况,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提高未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
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答案 C
解析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植被覆盖率的保持与增加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3.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抵御的灾害是( )
①台风 ②暴雨 ③风暴潮 ④寒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灾害是台风和风暴潮。
4.下列属于治淮工程目标的有( )
①提高发电能力 ②提高防洪标准 ③改善航运条件
④提高供水保证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治淮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
5.为减少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危害,需要对台风进行监测、及时预警,才能防灾减灾。能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手段是( )
A.RS B.GIS
5
C.GPS D.人工观测
答案 A
解析 RS可以对台风进行监测、及时预警;而GIS则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查询;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故本题A项正确。
6.不属于GIS系统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是( )
A.可以建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
B.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
C.对防灾减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D.可以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
答案 D
解析 及时发现灾情应用的是遥感(RS)技术,发生的地点则由全球定位系统(GPS)来确定,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无关。
7.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发生时所能利用的躲避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的时间
答案 C
解析 地震来临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
8.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为及时获得震后汶川地图,及时采取救援,我国地震人员迅速采用哪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得三维图像 ( )
A.RS B.GPS
C.GIS D.SOS
答案 A
解析 在抗震救灾中,我国地震人员是通过RS技术快速获取灾区三维图像的。
9.“混凝土谷坊”是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该工程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5
答案 A
解析 混凝土谷坊是水土流失地区的山沟治理工程之一,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应是黄土高原。
10.读下图(图中数字1代表工程性措施,2代表岩体,3代表不透水层),该工程性措施主要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 B.泥石流
C.地震 D.海啸
答案 A
解析 图示为防止滑坡的工程性措施——防滑桩。
“三北”防护林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对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的三北是指 ( )
①北京 ②西北大部分 ③华北北部 ④东北西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三北”是指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地区。
12.下列不属于“三北”防护林树种的是 (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硬叶林 D.灌木丛
答案 C
解析 硬叶林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区的树种,分布在大陆西岸,故我国不可能有。
13.四川省交通厅宣布对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运输抗震救灾物资的车辆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凡持有县级以上民政局或红十字会开具的运输抗震救灾物资通行函告单的车辆一律免费通行。“绿色通道”的开启,说明在受灾时应该( )
A.提高运速 B.优先保障应急交通线
C.恢复灾区的对外通讯 D.提倡用空运
答案 B
解析 灾害发生后,灾区生活、医疗用品告急,应急交通能力的恢复尤其重要,开启绿色通道可以优先保证救援物资、救灾人员到达灾区。
14.关于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正确的是( )
5
A.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B.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
C.制定了《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D.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答案 D
解析 1989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读“世界某区域某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等值线图”(数字越大表示频率越大),回答第15题。
15.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飓风 B.台风
C.风暴潮 D.寒潮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什么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答案 (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5
(2)位于鞍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位置较高。
(3)不可采纳。遥感。 (4)② 顺河谷的溪水流向走
解析 本题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能力,以及在野外应具备的地理自救和互救知识。
17.2008年5月16日上午10时位于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天池乡的绵远河(31°28′58″N,104°09′02″E)的滑坡阻断河道(如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影像图像的获得,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特点?
(2)图中滑坡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救灾工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哪些自然灾害吗?
答案 (1)遥感 具有探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特点。
(2)摧毁房屋,加剧人员伤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诱发洪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阻碍交通,增加救援难度,延长救援时间
(3)台风、寒潮、暴雨、雪灾、洪涝、沙尘暴、海冰、森林火灾、赤潮、蝗灾、泥石流、海啸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遥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不难答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