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练习卷(有解析鲁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练习卷(有解析鲁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可持续发展之路 ‎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第1~3题。‎ ‎1.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 D.环境属性 ‎2.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3.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②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 ③毁林开荒,增加粮食产量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解析:第1题,从题干“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可知主要偏重经济属性;第2题,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第3题,毁林开荒,增加粮食产量会造成生态问题,塑料袋购物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1.C 2.C 3.A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 b.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c.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d.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A.a、b ‎ B.a、c ‎ C.b、d ‎ D.a、d ‎5.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10‎ ‎6.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解析:第4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在这个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第5题,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第6题,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答案:4.D 5.A 6.C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此完成第7~9题。‎ ‎7.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8.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 A.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9.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解析:本组题以我国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考查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理解和认识,题目难度不大,但贴近现实,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第7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较低,老龄人口比重较大,但目前就业人口正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农业资源虽然日趋紧张,但因为还有大量的中、低产田,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农产品增产的潜力还很大,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的说法不确实;环境污染局部虽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环境仍在日趋恶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还将迅速增加,但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第8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首先是公众的接受与参与,只有全体群众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9题,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首先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其中也隐含着地区之间的公平,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答案:7.D 8.A 9.D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紧张,大力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产是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国家发改委却紧急叫停了玉米加工乙醇的项目审批。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第10~12题。‎ 10‎ 某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 ‎10.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分析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 ‎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 D.清洁生产 ‎11.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  )。‎ ‎①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程度 ‎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⑤带动粮食生产和粮食深加工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2.国家停止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审批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用玉米生产乙醇比用其他生物原料的成本高 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③我国玉米生产供不应求 ④会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0题,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从产品的源头到末端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11题,可用排除法。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与汽车需求量有关,与燃料的种类关系不大。第12题,用玉米加工乙醇使玉米的需求量增多,种植面积增大,必然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会导致粮食数量减少,从而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答案:10.D 11.B 12.D ‎(2013·福建文综,1~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第13~14题。 ‎ 10‎ ‎13.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14.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3题,从图中所给的循环农业模式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水稻、甘蔗种植和沼气等信息,所以最适宜该模式的是位于亚热带的闽浙丘陵。第14题,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是对乡村的作用,而②是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故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 答案:13.D 14.B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16.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 解析:读三角形坐标图知,1985~1995年间环境污染指数下降,资源能源消耗指数维持在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指数上升。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经济发展指数高、环境污染指数小的时期。‎ 答案:15.B 16.C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第17~18题。‎ 10‎ ‎17.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合理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18.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的是(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解析:第17题,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对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第18题,读图可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和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均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外,注意图中没有体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答案:17.B 18.C 结合以下材料,完成第19~20题。‎ 温室 气体 浓度 ‎(mg/m3)‎ 年增长 率(%)‎ 生存 期(年)‎ 温室效 应强度 ‎(CO2=1)‎ 对全球气 候变暖的 现有贡献 率(%)‎ ‎1750‎ 年 ‎1990‎ 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烃 ‎0‎ ‎0.000 85‎ ‎2.2‎ ‎50~102‎ ‎3 400~1 5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 ‎0.000 29‎ ‎0.000 31‎ ‎0.25‎ ‎120‎ ‎270‎ ‎6‎ ‎19.“用爱温暖世界,而不是二氧化碳”。四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最大,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10‎ ‎20.摈弃传统增长模式,倡导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下列符合“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思想的做法是(  )。‎ ‎①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②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③推广节能技术和无氟产品 ④保护植被,积极植树造林 ⑤讲究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⑤‎ 解析:第19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直接比较数据即可。第20题,石油和煤炭都属于化石燃料,使用中均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一次性用品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答案:19.D 20.B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 ‎(1)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2分)‎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 ; ‎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4分) ‎ ‎(3)N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是 ‎ ‎         。(4分) ‎ 解析:第(1)题,直接解读图像信息,描述即可。第(2)题,M地区是我国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主要的瓶颈是资源的短缺。第(3)题,关键在于定位,新疆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当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 ‎22.(12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 消耗资源 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 ‎1994年(%)‎ ‎2003年(%)‎ 铁矿石 ‎29.8‎ ‎34.8‎ 氧化铝 ‎10.0‎ ‎21.4‎ 10‎ 铜 ‎6.9‎ ‎19.9‎ 原油 ‎4.7‎ ‎7.6‎ 能源 ‎17.8‎ ‎31.1‎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图 图甲 材料二:‎ ‎1990~2009年中国铁矿石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变化图 图乙 ‎(1)由材料一看出,我国经济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          等问题,加剧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2分) ‎ ‎(2)近年我国钢铁企业布局呈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5分)‎ ‎(3)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5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总结出相关的结论。第(2)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调整主要从交通、原料、市场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答案较为开放,可以开源、节流两个大的方向来考虑。‎ 答案:(1)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 ‎(2)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原料(铁矿石)主要来自海外(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向沿海地区转移有利于原料(铁矿石)进口和产品(钢材)出口,降低运输成本;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邻近市场)。‎ ‎(3)今后应该加快清洁能源、新能源(水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降低化石能源(煤炭)消费比重,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2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10‎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矿产地是   ;D处是   山脉。(2分) ‎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   ;乙    。 ‎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4分)‎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3分)‎ ‎(4)柴达木盆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4分)‎ 解析:此题从循环经济出发,紧扣节能减排和西部大开发热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资源丰富,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这个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现实的选择。因此,选择这样的地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共赢,对于西部乃至全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是国内面积最大、唯一布局在藏族聚居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是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的全国第二个实验区。在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有着重要的位置。本题综合考查了地形(地势最高的盆地,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之间)、气候(独特的高原气候、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光照强、晴天多、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资源(察尔汗钾盐、茶卡的池盐、锡铁山铅锌矿、涩北等地的油气资源)、生态保护(柴达木盆地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它具有较为独立的水系,与三江源地区无直接的联系。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会对该地区以及周边的其他地区,包括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工业(柴达木盆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化工循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圈)、农业(种植业以耐寒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春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油菜、蔬菜等)、能源(除常规能源外,今后要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对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分析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答案:(1)察尔汗 祁连 ‎(2)①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②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 10‎ ‎(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24.(1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4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3分)‎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中内容。(4分)‎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比较内容对比区域 加利福尼亚 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 农业生产活动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R地夏季的气温比旧金山高,主要是因其地处海岸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第(2)题,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大小的比较,主要考虑地形雨的影响。第(3)题,注意图示的冰川消退、大盐湖地区地处山脉背风坡而导致降水少、蒸发强烈等信息的思考。第(4)题,主要考虑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的区别。‎ 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4)‎ ‎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10‎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等栽培)‎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