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湘潭县高二上生物期末模拟试题(理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2016湘潭县高二上生物期末模拟试题(理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一)(理科)‎ ‎ ‎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红细胞和肝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浆 D.血浆和组织液 ‎ ‎ ‎2.如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可以进人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 D.①②④组成了体液 ‎ ‎ ‎4.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就是膜电位为零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 ‎ ‎5.感冒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发烧、打喷嚏等.人体内对付被病毒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记忆T淋巴细胞 C.记忆B淋巴细胞 D.致敏T细胞 ‎ ‎ ‎6.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C. D.‎ ‎ ‎ ‎7.人在幼年期由于某种激素的分泌量过少而引起呆小症.这种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 33‎ ‎ ‎ ‎8.在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星星,你好》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 A.躯体运动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 ‎ ‎9.许多种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因此常取用同种鱼的垂体经研碎注射到鱼内,使之能正常产卵.这主要是何种激素的作用(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 ‎ ‎10.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 ‎ ‎11.人的下丘脑受损可能影响(  )‎ ‎①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 ‎②体温恒定的维持 ‎ ‎③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 ‎④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 ‎12.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 ‎ ‎ ‎13.如图所示,a、b、c、d四个琼脂块中,a、c含生长素,下列不生长的胚芽鞘是(  )‎ A. B. C. D.‎ ‎ ‎ ‎14.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提供的信息是(  )‎ A.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作用效果不同 B.茎对生长素最敏感,根对生长素最迟钝 C.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可能有同样促进效果 D.不同器官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 33‎ ‎ ‎ ‎15.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 ‎ ‎16.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 ‎ ‎17.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 ‎ ‎18.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联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有机物 B.在生物体内含量都很少 C.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 ‎19.下列哪一种疾病不是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  )‎ A.过敏性鼻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糖尿病 D.艾滋病 ‎ ‎ ‎20.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 ‎ ‎21.下列关于激素的斜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激素是有机小分子物质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可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可借助内环境实现对靶器官、靶细胞产生靶效应 ‎ ‎ ‎2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33‎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 ‎23.下列关于神经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在突触小体中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 ‎ ‎24.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会导致其pH明显下降 B.激素在人体内具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机体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D.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 ‎ ‎25.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 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 ‎ ‎26.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 ‎ ‎27.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的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 ‎ ‎ ‎28.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 ‎ ‎29.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 ‎ ‎30.人类大脑皮层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 A.运动中枢 B.视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听觉中枢 33‎ ‎ ‎ ‎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细胞能通过      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      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 ‎ ‎32.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带芽的枝条30支,分甲、乙、丙三组,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三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5×10﹣5g/mL 的IBA溶液 ‎5×10﹣1g/mL 的IBA溶液 清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三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      .‎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果是:      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      .‎ ‎(4)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正确处理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 ‎ ‎33.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      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      (填“较长”或“较短”)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      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      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是      .‎ ‎ ‎ ‎34.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33‎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 ‎(2)正常情况下,图中      (填字母)中的CO2浓度最高.‎ ‎(3)一般情况下,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A中      含量较少.‎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      .‎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      内存在着      物质.‎ ‎ ‎ ‎ ‎ 三、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35.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标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则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甲分泌a,乙分泌b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a过程只发生在高尔基体中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甲为效应T细胞,乙为靶细胞,丙为抗体 ‎ ‎ ‎36.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 ‎ ‎3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②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③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④喝牛奶,进入胃中  ⑤口服抗生素药物   ⑥肌肉注射青霉素.‎ A.①②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⑥‎ ‎ ‎ ‎38.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 ‎ 33‎ ‎3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 ‎ ‎40.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 ‎41.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以维持电位差 ‎ ‎ ‎42.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 ‎ ‎43.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1、2、3和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a、b、c和零的生根数量.下列a、b、c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大于b、b大于c B.a小于b,b小于c C.a与b均小于c D.b与c均小于a ‎ ‎ ‎4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33‎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 ‎ ‎ ‎ 四、简答题:(30分)‎ ‎45.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该变化是由      引起的.‎ ‎(2)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      (填写丙图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      (填写丙图中的数字),所以兴奋的传递具有      的特点.‎ ‎(3)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2)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 实验思路:      .‎ 结果预测:      .‎ ‎ ‎ ‎46.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 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      免疫功能,其特点是      .‎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 33‎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 ‎ ‎ ‎ 33‎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一)(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红细胞和肝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浆 D.血浆和组织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据此答题.‎ ‎【解答】解:(1)红细胞是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 ‎(2)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明确红细胞是血细胞,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 ‎ ‎2.如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可以进人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 D.①②④组成了体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细胞內液,④是淋巴,A是毛细血管,B是红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①②④构成内环境.‎ ‎【解答】解:A、,②是组织液,可与血浆和细胞内液间相互渗透,也可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A正确;‎ 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液体是细胞内液,B正确;‎ 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①的成分,C错误;‎ D、①②④构成内环境,①②④和③构成了体液,D错误.‎ 故选:C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血浆中的成分,准确分析题图明确各部分结构和液体的名称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组成、各种组成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 ‎ ‎4.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33‎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就是膜电位为零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分析】本题是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考查,回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静息状态,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同时通过主动运输维持膜外钠离子高于膜内,A错误;‎ B、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就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错误;‎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传递兴奋,不是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以电信号的方式进行传导,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对兴奋神经纤维上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其中对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理的理解是本题的难点,A、B选项往往因对该过程的理解不透彻而误选.‎ ‎ ‎ ‎5.感冒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发烧、打喷嚏等.人体内对付被病毒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记忆T淋巴细胞 C.记忆B淋巴细胞 D.致敏T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为靶细胞.‎ ‎2、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答】解:A、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 B、记忆T淋巴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但其本身不能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B错误;‎ C、记忆B淋巴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但不能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 D、致敏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并将靶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 ‎ ‎6.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33‎ A. B. C. D.‎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足够强的点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的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电位为内负外正,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膜外的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 ‎ ‎7.人在幼年期由于某种激素的分泌量过少而引起呆小症.这种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过多会得巨人症;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幼年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人体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得糖尿病,过多会得低血糖.‎ ‎【解答】解:A、人在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患侏儒症,A错误;‎ B、缺乏胰岛素会患糖尿病,B错误;‎ C、人在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症,C正确;‎ D、缺乏性激素,不会患呆小症,D错误.‎ 故选:C.‎ ‎【点评】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的内容比较琐碎,要认真比较记忆.激素的作用的研究方法就是研究缺乏这种激素的个体,然后观察会出现什么症状,所以启示我们学习激素的作用一定不要离开具体的病例.‎ ‎ ‎ ‎8.在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星星,你好》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 A.躯体运动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聋哑人的听觉中枢受损,不能形成听觉,主要靠视觉感知外界的变化.‎ ‎【解答】解:人的大脑皮层上有很多重要的中枢,如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聋哑人首先要通过视觉中枢看到指导教师的“手语”,最后是将“手语”对应为一定的意义,与语言中枢有关.‎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大脑皮层上重要的中枢,结合分析聋哑人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的过程,即可总结出参与此过程的神经中枢.‎ ‎ ‎ 33‎ ‎9.许多种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因此常取用同种鱼的垂体经研碎注射到鱼内,使之能正常产卵.这主要是何种激素的作用(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 ‎【分析】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但只要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生长和分泌性激素,另外促进生殖细胞生成.‎ ‎【解答】解:A、雌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但由卵巢分泌,A错误;‎ B、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但只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B错误;‎ 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C错误;‎ D、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进而促进产卵,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垂体的功能和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 ‎ ‎10.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本题是对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和分类、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的考查,回忆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和分类、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等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错误;‎ B、艾滋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 C、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C正确;‎ D、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D正确.‎ 故选:A.‎ ‎【点评】对于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注人体健康的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 ‎ ‎11.人的下丘脑受损可能影响(  )‎ ‎①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 ‎②体温恒定的维持 ‎ ‎③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 ‎④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据此答题.‎ ‎【解答】解:①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因此下丘脑受损会影响内分泌活动的协调,①正确; ‎ ‎②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因此下丘脑受损会体温恒定的维持,②正确; ‎ 33‎ ‎③躯体运动中枢是脊髓(低级中),受到相应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下丘脑受损不会影响躯体运动的精确性,③错误; ‎ ‎④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因此下丘脑受损会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④正确; ‎ ‎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因此下丘脑受损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⑤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下丘脑的相关内容,能结合本题对下丘脑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 ‎12.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顶端优势是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解答】解: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顶芽优先生长.去掉顶芽,则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利于其生长发育成枝.‎ 故选:D.‎ ‎【点评】本题学生容易出错,关键要求学生理解清楚顶端优势的原理,就可以准确回答.‎ ‎ ‎ ‎13.如图所示,a、b、c、d四个琼脂块中,a、c含生长素,下列不生长的胚芽鞘是(  )‎ A. B. C. D.‎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据图分析:a中的生长素能够运输到b;c中的生长素不能够运输到d.故a、b、c、d四个琼脂块中,只有d不含生长素.‎ ‎【解答】解: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据图分析:a中的生长素能够运输到b;c中的生长素不能够运输到d.故a、b、c、d四个琼脂块中,只有d不含生长素,将a、b、c、d四个琼脂块放在切了尖端的胚芽鞘上,不生长的胚芽鞘是放置d的,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 ‎ ‎14.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提供的信息是(  )‎ A.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作用效果不同 33‎ B.茎对生长素最敏感,根对生长素最迟钝 C.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可能有同样促进效果 D.不同器官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芽和茎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图中A、B和C分别对根、芽和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 ‎【解答】解:A、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A正确;‎ B、由该曲线图可知: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B错误;‎ C、据图所示,在促进的曲线过程中,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可能有同样促进效果,C正确;‎ D、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 ‎ ‎15.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低温时,通过体温调节使体温维持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但由于低温时散热量大,故产热量也多,低温时出汗少,尿量多.‎ ‎【解答】解: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散热量增多,通过调节增加产热,故耗氧量增加;同时汗液蒸发减少,使尿量增加,因此抗利尿激素减少;由于体温保持不变,故酶活性不变.‎ 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解题关键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机体维持稳态.‎ ‎ ‎ ‎16.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33‎ ‎2、体液免疫是指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故A选项正确;‎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故B选项正确;‎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故C选项正确;‎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防卫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 ‎17.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同时也可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高级中枢可以分级调控调控低级中枢.‎ ‎3、水平衡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过程(负反馈):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解答】解:A、下丘脑是枢纽但都受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B、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C正确;‎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事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液量,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 ‎ ‎18.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联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有机物 B.在生物体内含量都很少 C.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动物激素的调节.‎ 33‎ ‎【分析】生长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生长激素是动物体内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产生部位为:垂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解答】解: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它们均属于有机物,A正确;‎ B、激素在生物体的含量多很少,B正确;‎ C、激素都是有活细胞产生的,C正确;‎ 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异同点,考生要能够识记两种激素的化学本质;识记产生两种激素的部位;明确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难度不大.‎ ‎ ‎ ‎19.下列哪一种疾病不是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  )‎ A.过敏性鼻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糖尿病 D.艾滋病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解答】解:A、过敏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功能异常,A错误;‎ B、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功能异常,B错误;‎ C、糖尿病属于激素异常病,不属于免疫功能异常病,C正确;‎ D、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属于免疫功能异常,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稳态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 ‎ ‎20.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人体的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人体血糖平衡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A、草莓的自然成熟是乙烯作用的结果,A正确;‎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到甜味,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与激素无关,B错误;‎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是生长素作用形成的顶端优势现象,C正确;‎ 33‎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动物的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首先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五大类激素的功能和动物激素的种类及功能,能判断选项中各种现象是否是激素作用的结果,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 ‎21.下列关于激素的斜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激素是有机小分子物质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可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可借助内环境实现对靶器官、靶细胞产生靶效应 ‎【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激素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激素是有机物,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发出器官,激素的作用进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解答】解:A、激素的本质是小分子有机物,A正确;‎ B、激素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B正确;‎ C、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只是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C错误;‎ D、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但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D正确v.‎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激素的概念和本质、激素的作用和作用特点等知识;回忆激素的概念和本质、激素的作用和作用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 ‎ ‎2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 ‎23.下列关于神经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在突触小体中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 33‎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答】解:A、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 B、神经纤维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B正确;‎ 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突触小体中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 D、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 ‎ ‎24.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会导致其pH明显下降 B.激素在人体内具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机体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D.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1、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4、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解:A、剧烈运动后,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液中有缓冲物质,不会将导致血浆pH明显降低,A错误;‎ B、激素在人体主要调节代谢,酶的作用是催化作用,B错误;‎ C、机体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C正确;‎ D、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内环境稳态、激素的作用、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 ‎ ‎25.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33‎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 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据此答题.‎ ‎【解答】解: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A错误;‎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B错误;‎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C正确;‎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相关激素及分泌细胞和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 ‎26.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节.而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 图示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据此答题.‎ ‎【解答】解:A、图示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错误;‎ B、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 C、结构乙受到甲和丙的共同调节,C错误;‎ D、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 ‎ ‎27.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的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33‎ 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摘心等措施能使侧芽处的生长素降低,促进侧芽生长,从而打破顶端优势.‎ ‎【解答】解: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顶芽能产生生长素,且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处,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抑制侧芽生长,因此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两重性、顶端优势现象及应用,重点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能理论联系实际,解释自然界的顶端优势现象,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 ‎ ‎28.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青香蕉变黄的过程是香蕉的成熟过程,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 ‎【解答】解:成熟的黄香蕉会释放乙烯,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成熟的黄香蕉释放的乙烯会促进未成熟的香蕉成熟.‎ 故选:A.‎ ‎【点评】对于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 ‎ ‎29.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解答】解:A、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血清属于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 B、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中,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确;‎ C、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后进入血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氨基酸属于营养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点的积累,难度不大.‎ ‎ ‎ ‎30.人类大脑皮层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 A.运动中枢 B.视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听觉中枢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 33‎ ‎【解答】解: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是因人类特有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细胞能通过 胞吞 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防卫、监控和清除 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 受体(特异性受体) 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淋巴因子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细胞 免疫.‎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免疫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 ‎【解答】解:(1)DC细胞能通过胞吞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发生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T受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发生细胞免疫过程.‎ 故答案为:‎ ‎(1)胞吞 防卫、监控和清除 ‎(2)受体(特异性受体)‎ ‎(3)淋巴因子 细胞 ‎【点评】本题结合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 ‎ ‎32.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带芽的枝条30支,分甲、乙、丙三组,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三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5×10﹣5g/mL ‎5×10﹣1g/mL 清水 33‎ 的IBA溶液 的IBA溶液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三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 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起对照作用 .‎ ‎(3)实验结果是: 甲 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 甲枝条由于IBA浓度适宜,大量生根 .‎ ‎(4)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正确处理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专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根据表中吲哚丁酸(IBA)的浓度不同,可以推知,该实验的课题是: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的影响.清水组起对照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组大量生根,乙组生根很少,丙组生根较多.这是由于甲组IBA的浓度适宜,促进作用明显,枝条大量生根;乙组中IBA的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丙组为对照组,枝条生根正常.‎ ‎【解答】解:(1)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条),则子课题名称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2)清水组没有用吲哚丁酸溶液处理,起对照作用.‎ ‎(3)甲组IBA的浓度适宜,促进作用明显,所以甲组枝条大量生根,数量最多;乙枝条中IBA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所以数量较少.‎ ‎(4)根据柱形图可知,甲组IBA的浓度适宜,促进作用明显,所以甲组枝条大量生根,数量最多;乙枝条中IBA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所以数量较少;丙组清水中,由于芽能合成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枝条生根数量较多.‎ 故答案为:‎ ‎(1)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2)起对照作用 ‎(3)甲  甲枝条由于IBA浓度适宜,大量生根.‎ ‎(4)‎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5×10﹣5g/mL的IBA溶液 ‎5×10﹣1g/mL的IBA溶液 清水 预期的实验结果 生根很多 生根较少 生根较多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图文信息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 ‎ ‎33.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 神经和体液 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 较长 (填“较长”或“较短”)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 产热和散热 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 渗透压 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是 大脑皮层 .‎ 33‎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2、体温调节的原理:产热散热.‎ ‎3、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解答】解:(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较长的特点.‎ ‎(2)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大量出汗会导致机体缺水,造成血浆渗透压升高.‎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这是运动员的意志在支撑,因此控制该行为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故答案为:‎ ‎(1)神经和体液 较长 ‎(2)产热和散热 渗透压 ‎(3)大脑皮层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 ‎ ‎34.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内环境 .‎ ‎(2)正常情况下,图中 D (填字母)中的CO2浓度最高.‎ ‎(3)一般情况下,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A中 蛋白质 含量较少.‎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组织液 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 水肿 .‎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 血浆 内存在着 缓冲 物质.‎ 33‎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专题】模式图;内环境与稳态.‎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分析题图:题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D液为细胞内液.‎ ‎【解答】解:(1)根据分析可知:题图中的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液体环境共同构成内环境.‎ ‎(2)正常情况下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所以正常情况下,图中A、B、C、D四种液体中,D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最高.‎ ‎(3)题图中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B血浆和A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A组织液中蛋白质较少、B血浆中的蛋白质较多.‎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受阻,引起图中A组织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因图中的B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值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 ‎(1)内环境 ‎ ‎(2)D ‎ ‎(3)蛋白质 ‎ ‎(4)组织液 水肿 ‎ ‎(5)血浆 缓冲 ‎【点评】本题结合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考查内环境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 ‎ 三、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35.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标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的 33‎ B.如果该图中的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则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甲分泌a,乙分泌b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a过程只发生在高尔基体中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甲为效应T细胞,乙为靶细胞,丙为抗体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基因表达和免疫调节,图中其中甲、乙、丙应表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或细胞,a、b表示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图解,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解: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的方式进行传导的;而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通过电信号方式传导的,A错误;‎ B、如果该图中的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则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甲分泌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起负反馈调节作用,B正确;‎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甲代表DNA,乙代表RNA,丙代表蛋白质,a代表转录,b代表翻译,所以a过程可发生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C错误;‎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甲为抗原,乙为效应T细胞,丙为靶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免疫、神经调节和激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具备识图能力,并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 ‎ ‎36.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 ‎【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同一神经元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能由树突→细胞体→轴突;在不同神经元之间,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能由轴突→树突→细胞体或由轴突→细胞体→树突.不论在同一神经元中,还是在不同神经元之间,都不能由细胞体→树突→轴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 ‎3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②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③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④喝牛奶,进入胃中  ⑤口服抗生素药物   ⑥肌肉注射青霉素.‎ A.①②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⑥‎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33‎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解答】解:①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存在于血浆中,①正确;‎ ‎②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存在于血浆中,②正确;‎ ‎③递质小泡存在于突触小体中,③错误;‎ ‎④牛奶进入胃中,胃液不属于体液,也即不属于内环境,④错误;‎ ‎⑤口服抗生素药物,药物进入消化道,消化道中的液体不属于体液,也即不属于内环境,⑤错误;‎ ‎⑥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注射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⑥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解题的关键是对内环境中的成分要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分为营养物质、调节物质、代谢废物,结合各自的作用进行识记.‎ ‎ ‎ ‎38.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A错误;‎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错误;‎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C错误;‎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意义和调节机制,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对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 ‎ ‎3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 33‎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4、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故A选项错误;‎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故B选项正确;‎ C、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C选项正确;‎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 ‎ ‎40.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解答】解:A、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A选项正确;‎ 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B选项正确;‎ 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故C选项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 ‎ ‎41.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33‎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以维持电位差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解答】解:A、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神经纤维上通过局部电流传递信号,所以兴奋由细胞B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A正确;‎ B、刺激b处,效应器会做出反应,但不是反射活动,因为反射弧不完整,B错误;‎ C、刺激皮肤A,兴奋到达电流计两侧接线柱时间不同,所以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 D、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引起,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理解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是解题的关键.‎ ‎ ‎ ‎42.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解答】解: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静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的静脉血管,即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再出血浆,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A、药液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后,直接作用于靶细胞,A错误;‎ B、吊针(静脉注射),药液首先进入静脉的血浆中,经过血液循环,进入组织液,直接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 C、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靶细胞,C正确;‎ D、静脉注射药液首先进入的是血浆,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 ‎43.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1、2、3和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a、b、c和零的生根数量.下列a、b、c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大于b、b大于c B.a小于b,b小于c 33‎ C.a与b均小于c D.b与c均小于a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4是对照组,3组生根数少于4组,所以3组起抑制作用,浓度最大,1和2都起促进作用,但无法判断两者间的大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 ‎ ‎ ‎4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分析曲线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也不断提高,成熟叶片的脱落率是先增加后减少;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提高,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逐渐降低.‎ ‎【解答】解: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提高,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逐渐降低,A错误;‎ B、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不断增加,但成熟叶片的脱落率是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 C、生长素浓度较低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和叶片脱落率均增加,C错误;‎ D、由图可知,高浓度生长素可降低叶片脱落率,因此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本题要注意的是C选项.‎ ‎ ‎ 四、简答题:(30分)‎ ‎45.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该变化是由 Na+内流 引起的.‎ 33‎ ‎(2)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 4 (填写丙图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 6 (填写丙图中的数字),所以兴奋的传递具有 单向传递 的特点.‎ ‎(3)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2)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 实验思路: 刺激甲图中的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 .‎ 结果预测: 刺激②,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④,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静息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动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分析题图: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其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图乙是传出神经在静息状态和动作状态膜两侧的电位情况的放大;图丙是突触结构图,其中1是突触小体、2是线粒体、3是突触小泡、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 ‎【解答】解:(1)以上分析知,甲图中的④是传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所以刺激甲图中的④,④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引起的.‎ ‎(2)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这是因为甲图中的③是一突触(丙图为该突触的放大图),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丙图中的4)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丙图中的6),所以兴奋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甲图中兴奋由右向左传递).‎ ‎(3)以上第(2)小题中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在甲图中兴奋通过突触③只能从右向左传递,若要进行实验验证,可刺激甲图中的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实验结果若为刺激②时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④时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即可证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故答案为:‎ ‎(1)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Na+内流  ‎ ‎(2)4 6 单向传递 ‎(3)刺激甲图中的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 刺激②,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④,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点评】本题结合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间传递的相关知识,识记反射弧的组成、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盛景苑之间的传递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 ‎ 33‎ ‎46.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 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 非特异性 免疫功能,其特点是 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淋巴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抗体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 ‎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体液免疫过程:‎ 细胞免疫过程:‎ ‎【解答】解:(1)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 ‎(3)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故答案为:‎ ‎(1)非特异性 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淋巴 B 抗体 33‎ ‎【点评】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 ‎ 3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