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时 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C.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
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
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 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
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 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
3.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A.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B.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C.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朱熹说:“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佐证二人都主张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6.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 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C.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7.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8. 有学者认为:“
7
古希腊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各领域.而其中很突出的便是在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与中国秦代的‘书同文’极为相似,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学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体发祥地 B.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
C.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相同 D.思想文化专制曾盛行于东西方
9.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
10.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11.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12.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3.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表格数据突出反映了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农学
水利
兵器
项数
22
25
25
25
7
8
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B.儒家重人伦轻自然
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
14.《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5.
7
孙中山以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为此,孙中山
A.反对学习欧美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主张平均地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16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B.《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9.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20.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1.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到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激进之处突出表现为
A.追求个性解放 B.重视现世生活 C.提倡生而平等 D.构建理性王国
22.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
23.《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大卫——《马拉之死》 B.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格尔尼卡》
7
24.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反对上帝的权威 B.尊重教皇的权威
C.否认《圣经》的地位 D.主张服从政府的权威
25. 有位美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他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4分)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进一步剥夺本国民众的基本权利,还包括焚诗书、禁游学诸文化政策,……扩张国土和增固君主的权力,而西方古代社会有关人民取得平等权利的改革内涵,在战国变法中完全找不到相应的影子。
---引自《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
材料二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7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阅读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变法和古代西方改革的内涵有何不同?并结合材料概括出战国时期变法的相应措施? (8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索伦改革的原则,并举出两点“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的差距”的史实。 (7分)
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1689—1755)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遍游欧洲,考察各国制度,潜心著述。他认为,专制就是君王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完全按照自己一个人一时的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法律等于零”。专制君王依靠唯上是从的官吏做爪牙,借助庞大军队和严峻刑罚进行统治,可任意征收重税、没收个人财产。在此制度下,“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与惩罚”。
——摘编自路易·戴格拉夫《孟德斯鸠传》
材料二 严复(1854—1921)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的主张在哪些方面与孟德斯鸠相同,有何主要差异。(7分)
答案:
ACABB BABAD DDCCC BCDDA DACDC
26.(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3分)
7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3分)
(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
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2分)
27.(1)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有关人民取得平等权利,或建立公正的政体(4分)文化专制、剥夺国民基本权利、加强中央集权等(4分)
(2)折中或中庸(3分)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或者具体政策(4分)
28.(1)孟:欧洲启蒙运动兴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法国专制制度日趋腐朽,
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发展;广泛的调查与比较研究,英国制度经验的参照等。
(答出任意2点即得4分)
严:西方入侵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制度没落,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严复受过系统西学教育,立志救国等。(答出任意2点即4得分)
(2)相同:将君主置法律之下;自由、民主;建立议会制度;实行三权分立;
开启民智等。(答出任意2点即得4分)
差异:认为当时国家的独立自由高于个体自由。(3分)
7
答案:
ACABB BABAD DDCCC BCDDA DACDC
26.(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3分)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3分)
(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
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2分)
27.(1)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有关人民取得平等权利,或建立公正的政体(4分)文化专制、剥夺国民基本权利、加强中央集权等(4分)
(2)折中或中庸(3分)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或者具体政策(4分)
28.(1)孟:欧洲启蒙运动兴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法国专制制度日趋腐朽,
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发展;广泛的调查与比较研究,英国制度经验的参照等。
(答出任意2点即得4分)
严:西方入侵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制度没落,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严复受过系统西学教育,立志救国等。(答出任意2点即4得分)
(2)相同:将君主置法律之下;自由、民主;建立议会制度;实行三权分立;
开启民智等。(答出任意2点即得4分)
差异:认为当时国家的独立自由高于个体自由。(3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