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测试时间:45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下面的甲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R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图,乙图为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甲、乙两图完成1~2题。
1.R最大时是在近郊区,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D)
A.环境 B.地租
C.交通 D.技术
2.据乙图判断,有关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A)
①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②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③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合理的是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④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造纸厂与自来水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解析:第1题,近郊区靠近城区,交通便利,且土地租金低,
- 7 -
适合布局制造业。与市区相比,近郊区环境相对较好,但技术水平不高。故选D。第2题,对比两图可知,该城市城区的发展主要沿交通主干线发展,故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受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读图可知,该城市大型超市位于市区,且位于两条公路干线的交会处,接近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城市周边、公路干线旁,土地租金低,且交通便利,布局合理;自来水厂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故布局合理。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3~4各题。
3.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D)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3~4.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会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的时间,A对。其他时间段12∶00或14∶00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第4题,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
- 7 -
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D)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解析:第5题,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D对。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少的,A、B错。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错。
6.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D)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呈明显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城市功能区出现明确划分,中心区由于地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B错。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对。但不能表示城市等级提高,C错。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提高的标志,A错。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完成7~8题。
年代
城区
郊区
- 7 -
常住人口(万)
就业人口(万)
常住人口(万)
就业人口(万)
1980年
150
200
50
10
1990年
250
350
100
50
2000年
350
450
250
70
2010年
500
700
350
80
7.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C)
A,产业外迁 B.环境因素
C.住房价格 D.农村工业化
解析:表格中城区就业人口数大于常住人口数,郊区常住人口数大于就业人口数,不论城区或郊区,数量之差越来越大,说明一部分人口在郊区住,在城区上班,最可能是由于住房价格导致他们住在郊区。
8.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是(B)
A.就业压力增大 B.交通拥堵加剧
C.人均绿地减少 D.社会治安变差
解析: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大幅度增加,并且集中在城区,交通拥堵成为最突出问题。
出行期望路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线段。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力的大小。读图回答9~10题。
9.出行期望量(D)
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并性
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
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
- 7 -
解析:本题考查出行期望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距离近的城市之间、规模较大的城市之间的出行期望量较大,距离较远的城市之间、规模较小的城市之间的出行期望量较小,说明出行期望量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
10.实际交通线的建设依据是(D)
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
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
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
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出行期望量受人口数量、聚落规模、聚落远近等的影响,出行期望量越大的道路,人们对其需求量越大,则该道路修建的越早且级别较高。
11.上海世博园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主要体现了(C)
A.科技含量差异 B.经济水平差异
C.地域文化差异 D.国家政策差异
解析:世博园里有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场馆,体现了各国家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综合题(共45分)
12.(25分)读下图,根据所学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地域功能形成的经济因素
(1)甲图反映的是________这一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城市内________的影响。(4分)
(2)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分)
- 7 -
(3)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图中的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因而地租最高,离市中心越远,则地租越低。乙图中的交通线两侧由于交通通达度高,因而地租较高,而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较低。由于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因而甲、乙两图的市中心均为商业区;在乙图的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远离公路,租金较低。
答案:(1)距离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2)商业 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虽然位于市中心附近,但远离主要公路,通达度较低,因而地租较低,会出现住宅区
13.下图为北京和纽约两城市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两城市中____________市的发展历史较长,____________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填字母)。(2分)
(2)1850年以后,B市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两城市在其国家中的主要职能: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4分)
(4)20世纪70年代以来,A市人口的变化态势为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20世纪50年代以来,B市人口的增长态势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保证其城市职能的正常运行,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 7 -
解析:此题的难点在于正确判断A、B所代表的城市。分析A市城市人口变化曲线可知,A市在1820年以前城市人口数量极少,说明它是发展历史很短的城市;A市的人口总数比B市多,由此可以判断A为纽约市。1850年以后,B市(北京)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应从历史知识入手进行分析。A市(纽约)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数量有明显的下降态势,不能认为其原因是“ 控制人口政策的实施” 。
答案:(1)B A
(2)帝国主义侵略和近代战乱的影响
(3)最大的工商贸易中心和港口 政治、文化中心
(4)不断减少 城市环境、交通、住宅等问题恶化,致使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
(5)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 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控制重工业的规模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