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阜盛(bù)‎ 伺候(cì) 惴惴(zhuì)‎ B.谬种(miù) 呜咽(yè)‎ 簇拥(cù) 宫绦(tāo)‎ C.敕造(chì) 烟霭(ǎi)‎ 嫡亲(dí) 驯熟(xún)‎ D.杜撰(zhuàn) 模样(mó)‎ 忖度(cǔn) 门槛(kǎn)‎ ‎【解析】 A项,“阜”应读“fù”;C项,“驯”应读“xùn”;D项,“模”应读“mú”。‎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暄  雕梁画栋 ‎ 走头无路  内帏厮混 B.诡密 百无聊赖 彩绣辉煌 寻死觅活 C.蹙缩 文彩精华 咀嚼赏鉴 腮凝新荔 D.倒霉 俊眼修眉 抄手游廊 轩竣壮丽 ‎【解析】 A项,“头”应为“投”;B项,“密”应为“秘”;D项,“竣”应为“峻”。‎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________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______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______________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_________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  绚丽多彩  顽固  框定 B.滋养  绚丽多彩  稳固  锁定 C.滋润  多姿多彩  稳固  框定 D.滋养  多姿多彩  顽固  锁定 ‎【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滋润:湿润;不干燥;用食物或营养品供应。滋养:犹养育,培养;①供给养分:~品 ~身体。②养分;养料:吸收~ 丰富的~。绚丽多彩:指色彩丰富。多姿多彩:丰富多彩,形容很多种形状和颜色。顽固: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固执己见。稳固:安稳牢固,巩固。框定: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锁定:使固定不动,紧跟定。综合考虑,本题应选D项。‎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7‎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解析】 A项“禁止……不得……”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应删除“不得”,错误。B项成分残缺,应在“报告书”之后加“的现象”等作“存在”的宾语,错误。D项“维护……合理要求”搭配不当,应为“维护……的合法权益和满足……的合理要求”,错误。故C项正确。‎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武夷山地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红色岩石堆积而成的山脉形状多变,曲折的溪水沿着山谷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同类的丹霞地貌中,武夷山最为秀丽,山与水相依相拥,有“碧水丹山”的美誉。‎ ‎①两岸是奇崛的三十六峰 ②水不深却清丽旖旎 ③昂首矗立于奇山秀水之中 ④九十九岩风格迥异,千姿百态 ⑤一条绵长幽静的九曲溪缠绕于丹崖群峰之间 ⑥山不高却雄伟秀丽 A.①⑥②④⑤③ B.②⑤④⑥①③‎ C.⑤②④①③⑥ D.⑥②⑤①④③‎ ‎【解析】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此题可按空间顺序和逻辑对应关系找答案,空前面是分说山脉和河流,所以接下来应是⑥②分别承接前面的山脉、河流,③中的“昂首矗立”应该承接前面的④中的“九十九岩”。由此得到答案D。‎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似乎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则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比起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 ‎《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鹃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鹃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于《红楼梦》。 ‎ 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将第一回中“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 7‎ ‎,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撰的《陶庵梦忆·自序》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这里有几分忏悔、反语、不平,有几分无奈、自嘲、自傲。“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语并非《红楼梦》中那块被女娲遗弃的不能补天亦不能自由行动的顽石的伤心哀叹,而是作者的愤世之语、牢骚之语,是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的伤心之语,是冷眼观世、白眼看人的狂傲之语,是洞察古今、彻悟人生的佛道之语。总之,《红楼梦》是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 ‎(选自红学馆《黛玉形象:中国古典诗 史最后的象征者》,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忧世乐天”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熙载认为,诗人的忧伤与快乐超过普通人,“忧世乐天”是诗人本来就具有的情怀。 ‎ B.《红楼梦》里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 ‎ C.鲁迅认为宝玉“喜聚”,又是独自领会“悲凉之雾”的人,他的身上反映了“忧世乐天”的诗人性情。 ‎ D.“忧世乐天”是对立统一的,宝玉、黛玉展现出的不同精神,实质上构成了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 ‎ ‎【解析】 C项理解不符合文意。“宝玉喜聚”是本文作者的观点,不是鲁迅先生“认为”的。‎ ‎【答案】 C ‎7.下列各项,对“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两句诗的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句看似顽石之语,实则为曹雪芹的内心表白,是曹雪芹对世态的不满与憎恶愤慨的情感表露。 ‎ B.此句表面上充满自怨自艾,实际上却是反映了曹雪芹狂傲的性情,即对俗世俗人持冷蔑的态度。 ‎ C.此句寓含佛道色彩,是曹雪芹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古今红尘的洞察,以及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 D.此句说曹雪芹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济世,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只好坠入红尘,虚度流年。 ‎ ‎【解析】 D项的错误在于“没有才能”“虚度流年”,这是曹雪芹的愤世之语。‎ ‎【答案】 D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离恨天”“灌愁海”等名目、“元”“迎”“探”“惜”的谐音、“绛珠”“紫鹃”的寓意都证明《红楼梦》是一曲悲歌。 ‎ B.林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力,足可见出她的内心有许多哀怨不平之气。 ‎ C.林黛玉是曹雪芹半生中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化身之一,作者写林黛玉,无非是想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 ‎ D.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读来让人觉得“心绪苍凉,话语沉痛”,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相同。 ‎ ‎【解析】 B项“惊天地,泣鬼神”的表述属夸大其词,“哀怨不平之气”的结论属于无中生有。见第3段。C项,曹雪芹借助林黛玉表达的情感不仅限于“痛悼红颜”,还有对自己的哀叹等复杂情感。见第4段。D项,错在“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相同”,文中只是说“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并未推究原因。‎ ‎【答案】 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5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7‎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9.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7‎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解析】 A项中“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评价有失偏颇,不恰当,因为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B项中马兰花的丈夫的种种行为是对马兰花人格高尚的一种反衬,丈夫虽然境界不高,但不能说“世故圆滑,反复无常”。D项中麻婶女儿的通情达理与马兰花相似也是作者所赞扬的。‎ ‎【答案】 CE(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10.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中已说明有两条线索。而本文主要是以马兰花这一主要人物借款之事引起的种种冲突展开叙述,这是文章的行文线索,通过阅读文章很容易找到。而暗线要从非主要人物身上寻找,麻婶的去世、麻婶女儿的出现及女儿还款的整个过程是文中另一条行文线索,这条线索需要理解文章及作者行文思路,而作用则可以从行文的条理性等方面总结。‎ ‎【答案】 明线:马兰花一家为借钱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好处: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11.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要求对马兰花的性格特征进行归纳,分析时,要在文中找准对她进行描写的文字,如对她听到麻婶住院消息,想到那六百块钱的反应;她去看麻婶却没有提钱的事;她与丈夫因为这件事情闹得不愉快等,都可以成为分析的对象。‎ ‎【答案】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提借钱的事;对丈夫的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12.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要求对马兰花三次流泪的情形进行分析,并由此挖掘其内心世界。思考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每一次流泪时的关键语句,如第一次,是在麻婶死后,男人生气时伤心地哭;第二次是在对男人不明事理的一种伤心地哭;第三次则是在收到汇款单和信后的哭。理解了每次哭的内容,对其进行归纳,得出哭与心情的关系即可。‎ ‎【答案】 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每点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三、语言表达(11分)‎ ‎1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2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7‎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①________,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②________,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②________,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解析】 由“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推断出①的内容;由“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可以推断出②强调的是说明书的“内容的准确性”;③作为一句总结性的话,根据“现在关注产品质量……”和“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便可推断出它的内容。‎ ‎【答案】 ①商品如果没有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 ②说明书的文字内容要非常准确 ③可很多消费者不太关注产品说明书的质量问题 ‎14.下图是北京市控烟协会遴选的两个劝阻吸烟的手势,分别是“我介意”和“不可以”。请写一段话分析这两个手势的劝阻效果。要求语意完整,前后连贯,不少于50字(含标点符号)。(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描述本幅图片的内容,可以从两个动作指向的对象——一个指向自己,一个指向吸烟者,从含蓄和直接的角度来分析其劝阻效果即可。‎ ‎【答案】 “我介意”的动作手势指向自己,对吸烟者的劝阻效果相对较弱;而“不可以”的动作手势直接具体地指向了吸烟者,劝阻效果较强。‎ 四、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刘宁,考入国内某名牌大学。大家都觉得他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刘宁大学毕业后,不断应聘、辞职,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低,连续几年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像大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很无聊,很没意思。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父亲不理解,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本身能力也不弱,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对于刘宁的悲剧,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材料中所说的刘宁是县理科状元,又考入名牌大学,但毕业后因对工作不满意,多次辞职;刘宁也认为像大多数人那样生活很无聊,没意思,最后沉迷网络,四处流浪。父亲不理解他怎么会这样。由此我们可以从下列角度进行分析。在找工作时,他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不好,所以可以立意为: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刘宁认为,一般的工作无聊,平凡的生活没有意义,他忘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为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人应该有高远的追求等。所以可以立意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奉献自己的青春。刘宁的悲剧折射的是教育的失败,家族教育不能再以出人头地为荣,学校教育也不能唯分数论,所以可以立意为: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教育功能。‎ ‎【佳作展台】 ‎ 风光无限好,只是在绝顶 武奕霖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不仅是杜甫的才情与抱负的体现,更是所有志向高远的人的共同追求。正如材料中,刘宁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他找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低;同时他又觉得像大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很无聊,没意思。于是他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刘宁忘记了,人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才能懂得生命的意义,获得人生的幸福。人除了吃饭之外,还要活着,还要高雅地活着。‎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五花八门的物质诱惑,让人们逐渐淡化了高雅,远离了纯真。不是吗?那些本来应该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的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站起身来,以最便捷、最省事的方式将文化和知识放在通俗的拼盘里,大剌剌地向社会张开了空虚的胸膛。构思荒诞离奇的网络文学、旋律捉摸不定的流行音乐、内容大相径庭的历史讲述,搞得整个文化空间庸俗不堪。或许他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但他们在无形中破坏了美好的传统。‎ 然而,在这喧嚣与浮躁的氛围之中,也有一些默默无闻的追梦者,用他们最执着的行动演绎着丰富的人生。如“80后”女孩孙影,她放弃了城市的繁华与舒适的生活,毅然走进了大山深处,多年来一直从事着艰苦的支教工作。没有人理解她为什么这样做,没有人支持她这样去做,但是,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恶劣的环境没有将她征服,却教会了她积极面对人生。在这里,她找到了最大的快乐,她领略了最美的风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时,我想到了荀子笔下的那只蚯蚓,想象着它执着地蠕动在坚硬的泥土中的情形,那么执着,那么专一,那么生动。而看着大街上一张张神情麻木的面孔,又仿佛感受到了那只螃蟹寻找寄所时的无所适从。人是需要不断求索的,这样,才能到达绝顶,欣赏美景。或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会像宋玉一样曲高和寡,然而,当你真正达到了他的境界时,你便再也不会为这种狭隘的思想而计较了。站在绝顶的人,会拥有像苍穹一样宽广的心胸,会在不断拓宽人类生活空间的过程中体验震撼的感觉。‎ 世俗而浮躁的心,需要用一份高雅的气质和冷静的情绪来平息,希望对生活缺少感情的人们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摒除内心的杂念,一心一意地做些事情,不断去探索最丰富的人生。‎ ‎【名师点评】 文章在充分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之上构思立意,拟定“风光无限好,只是在绝顶”这一标题,并围绕这一写作中心展开论述。具体运用素材时,先在开头引述材料,然后以当今社会的喧嚣与浮躁引出孙影支教这一素材,通过正反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态度。而“宋玉曲高和寡”这一素材,则是在对荀子《劝学》内容的想象与思考中自然引出,巧妙自然,没有雕琢痕迹。‎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