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7中2016届高三化学3月月考试题(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济南27中2016届高三化学3月月考试题(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济南第二十七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鲁教版,解析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表面皿、蒸发皿、圆底烧瓶都能用酒精灯加热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无气泡,则测定结果将偏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表面皿不能用酒精灯加热,A错误;B.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B错误;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C正确;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无气泡,导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增加,则测定结果将偏大,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在‎100℃‎时,将甲醇.甲烷.氧气的混合气体放入一装有过量Na2O2固体的密闭容器中,不断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测得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为零,则原混合气体中甲醇.甲烷.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 )‎ A.1:1:1 B.1:2:‎1 ‎ C. 1:3:2 D. 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3.常温下用铂电极电解‎2L含KCl和KNO3的混和溶液一段时间,若导线上通过了n mol电子的电量,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pH与n的关系是( ) ‎ A.pH=-lg B.pH=14+lg C.pH=-lg2n D.pH=14-lg ‎【答案】B ‎【解析】‎ ‎4.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或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 B.常温下,金属铝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而能做导线 C.二氧化硅属于硅酸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D.Al2O3熔点很高,可用作熔融NaOH的坩埚材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的原料都用到了石灰石,故A项正确;金属铝能做导线的原因是能导电,B项错;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材料,C项错;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所以不能作熔融NaOH的坩埚材料,D项错。‎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及用途。‎ ‎5.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1,c(Y2)=0.6 mol·L-1,c(Z)=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2X2+3Y22X2Y3 B.3X2+2Y22X3Y2‎ C.X2+2Y2XY2 D.2X2+Y22X2Y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X2)=(1-0.4)/t mol/(L·min)=0.6 mol/(L·min),v(Y2)=(1-0.6)tmol/(L·min)=0.4/tmol/(L·min),v(Z)=0.4/tmol/(L·min),因此反应为3X2+2Y22Z,原子守恒,则Z为X3Y,因此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原子守恒等知识。‎ ‎6. 若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中和,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 ‎ A. 10(a+b-12) % B. 10(a+b-14) % C. 10(12-a-b) % D. 10(14-a-b) %‎ ‎【答案】A ‎【解析】设两溶液的体积为V,氨水的电离度为a NH3·H2O + HCl = NH4Cl + H2O V·10(a-14)/a = V·10-b a=10(a+b-14)= 10(a+b-12) %‎ ‎7.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质子数为 NA B.等物质的量的氮气和氧气,都含有2NA个原子 ‎ C.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因此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氮气和氧气,不一定都是1mol,因此不能确定二者含有的原子个数,错误;C.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因此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正确;D.由于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所以不能确定微粒的多少,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知识。‎ ‎8.若‎20 g密度为ρ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 g 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2.5ρ mol·L-1 B.mol·L‎-1 C.mol·L-1 D.1.25ρ mol·L-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硝酸钙电离方程式是:Ca(NO3)2=Ca2++2NO3-,‎1 g Ca2+的物质的量是n(Ca2+)=‎1 g÷‎40g/mol=1/40mol;则n(NO3-)=2 n(Ca2+)=1/20mol,由于溶液的质量是‎20g,溶液的密度是ρ g·cm-3,所以溶液的体积是V=‎20g÷ρ g·cm-3=20/ρmL=0.02/ρL,因此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NO3-)=1/20mol÷0.02/ρL=2.5ρ mol·L-1,所以选项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的知识。‎ ‎【名师点睛】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产生离子,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等于电解质的浓度与该电解质化学式中含有的该离子浓度的乘积。电解质的浓度或其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根据、、和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的关系进行有关微粒的浓度的计算。‎ ‎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的O2和NO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0.5×6.02×1023‎ B.1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C.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6NA D.‎6.4g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 ‎ 试题分析:A.O2和NO会发生反应:O2+2NO=2NO2,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11.2L的O2和NO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少于0.5×6.02×1023,错误;B.1mol的羟基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错误;C.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是CH2,式量是14,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最简式的物质的量是3mol,所含极性键数为6NA,正确;D.‎6.4g SO2的物质的量是0.2mol,由于其与氧气反应生成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反应后转移电子数小于0.2NA,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结构计算的知识。‎ ‎10.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①3s23p1 ②3s23p2 ③3s23p3 ④3s23p4,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C.①Na、K、Rb ②N、P、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增的是④‎ D.某元素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 ‎【答案】D ‎【解析】A项中4种原子依次是Si、N、C、S、r(Si)最大;B项中依次是Al、Si、P、S,I1(P)最大;C项中①②③组电负性逐渐减小,Na、P、Cl的电负性逐渐增大;D项中I2≪I3,最可能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X2+。‎ ‎11.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给碳酸氢钠加热时,导管口应该稍稍向下倾斜,避免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进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碳酸钠反应,故B错误;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试管中的试剂为乙酸、乙醇、浓硫酸,吸收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该实验装置正确,药品合理,故C正确;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插入试管底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 ‎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H+、SO42-、OH- B.Na+、K+、CO32-、NO3-‎ C.Na+、H+、Cl-、CO32- D.K+、Cu2+、SO42-、OH-‎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中H+和OH-不能共存;B中Na+、K+、CO32-、NO3-可大量共存;C中H+和CO32-不能共存; D中Cu2+和OH-不能共存。‎ 考点:离子共存 ‎13.奥运吉祥物福娃,其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 B.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 D.聚酯纤维属于纯净物 ‎ ‎【答案】B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是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其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C不正确,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D 不正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不正确。分子中含有正极,能发生水解反应,B正确,答案选B。‎ ‎14. 现有等物质的量的铜和银的混合物17.‎2 g,与50.0 mL的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48 L(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的气体是0.2 mol NO2‎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L-1‎ C.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要使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需要通入氧气0.075 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设铜和银的物质的量为x,则64x+108x=17.2,解得x=0.1mol,生成的气体共4.‎48L÷22.‎4L/mol=0.2mol,假设生成的气体含有NO2和NO,根据电子守恒可得:2×0.1mol+0.1mol=n(NO2)+3×[0.2mol-n(NO2)],解得n(NO2)=0.15mol,错误;B、作氧化剂的HNO3为0.2mol,根据铜和银的物质的量可求出酸性作用的HNO3为0.1mol×2+0.1mol=0.3mol,所以HNO3共0.3mol+0.2mol=0.5mol,所以c(HNO3)=0.5mol÷0.‎05L=10mol•L‾1,错误;C、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为0.2mol,未被还原的HNO3为0.3mol,所以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2:3,错误;D、根据4NO2+O2+2H2O=4HNO3,0.15mol的NO2消耗的O2为0.15mol×1/4=0.0375mol,根据4NO+3O2+2H2O=4HNO3,0.05mol的NO消耗的O2为0.05mol×3/4=0.0375mol,所以共需要O2为:0.0375mol+0.0375mol=0.075mol,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 ‎15.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气体A(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100m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V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L,质量为:VM/‎22.4g,溶于100ml水后溶液的质量为:100+(VM/22.4)g,溶液的体积为:[100+(VM/22.4)]g÷d g·cm=[100+(VM/22.4)]×10-3/d 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22.4)÷[100+(VM/22.4)]×10-3/d=1000Vd/(MV+2240)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6.(10分)有下列几组反应:‎ A.Zn+2HCl===ZnCl2+H2↑ B.CO2+H2O===H2CO3‎ C.S+O2点燃SO2 D.Ba(OH)2+H2SO4===BaSO4↓+2H2O E.Na2CO3+2HCl===2NaCl+H2O+CO2↑ F.CaCO3CaO+CO2↑‎ G.CH4+2O2点燃CO2+H2O H.2KClO32KCl+3O2↑‎ 以上反应中,属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属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A BC FH DE ACGH ‎ ‎【解析】 ‎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分类方法分析,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所以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C,属于分解反应的是FH,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DE,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GH。 ‎ 考点: 化学反应的分类。 ‎ ‎17.(本题共12分)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CuSO4∙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圈。‎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少量浓硝酸(可加热),在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2)、根据反应原理,硝酸与硫酸的理论配比(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已知: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称取‎0.1000g提纯后的CuSO4∙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28.00mL,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20.16mL,则‎0.1000g该试样中含CuSO4∙5H2O g。‎ ‎(4)、在滴定中,眼睛应注视 ;滴定终点时,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所对应的刻度。‎ ‎(5)、若上述滴定操作中,滴定管加盐酸之前未进行润洗,则测得试样中所含CuSO4∙5H2O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如果l‎.040g提纯后的试样中含CuSO4∙5H2O的准确值为‎1.015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1.000g,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 ‎【答案】(共12分)‎ ‎(1)、产生无色气体与空气变为红棕色、溶液呈蓝色 (2分)‎ ‎(2)、2:3 (2分),‎ ‎(3)、0.0980 (2分,未保留小数点后4位扣1分)‎ ‎(4)、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1分)粗细交界处(1分)‎ ‎(5)、偏小 (2分)‎ ‎(6)、-1.5%(或-1.48%)(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 ‎.Cu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少量浓硝酸后,则溶液中存在稀硝酸,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硝酸铜、水,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所以会看到先生成无色气体,后变为红棕色,溶液变蓝色;‎ ‎(2).若有1molCu参加反应生成1mol硫酸铜,则需要1mol硫酸,转移电子2mol,而生成NO气体时,硝酸中的N元素得到3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需要2/3mol硝酸,所以硝酸与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1=2:3;‎ ‎(3).根据题意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体积是28.00mL-20.16mL=7.84mL,所以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7.84×10‎-3L×0.1mol/L/2=3.92×10-4mol,则CuSO4 ∙ 5H2O的质量是3.92×10-4mol×‎250g/mol=‎0.0980g;‎ ‎(4).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读数时应读取滴定管上蓝线的粗细交界处;‎ ‎(5).盛有盐酸的滴定管未润洗,则盐酸的浓度减小,造成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多,则用于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少,所以硫酸铜的质量偏小;‎ ‎(6).相对误差=(测量值-准确值)/准确值×100%,所以该实验的相对误差=(1.000-1.015)/1.015×100%=-1.48%。‎ 考点:考查反应现象的判断,物质的计算,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18.下列是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500mL 0.5mol∙L-1的稀硫酸的实验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中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 ‎(2)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的量筒,应选_______规格的量筒最好,如果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_。‎ ‎(3)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少量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洒在桌子是,则最终所配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_。‎ ‎(5)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______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容量瓶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答案】(1)13.6mL;(2)20mL 偏高;‎ ‎(3)使稀释时产生的热尽快散失,防止因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 ‎(4)500mL容量瓶 偏低;(5)胶头滴管。‎ ‎【解析】‎ 试题分析:(1)98%的浓H2SO4(ρ=‎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由于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根据稀释公式c1·V1=c2·V2可知用该硫酸配制500mL 0.5mol∙L-1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V=(500mL ×0.5mol∙L-1)÷18.4mol/L=13.6mL;(2)为了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准确,根据选择仪器的标准是“大而近”的原则,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的量筒,应选20mL规格的量筒最好,如果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取得浓硫酸的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3)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少量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而且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这样就可以使稀释时产生的热尽快散失,防止因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4)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引流转移注入500mL容量瓶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洒在桌子上,会导致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则最终所配浓度将偏低;(5)加水至距刻度线1~‎ ‎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容量瓶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选择使用、化学操作、误差分析的知识。‎ ‎19.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b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mol·L-1‎ ‎【答案】500b/9V ‎【解析】‎ 试题分析:bg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bg/‎27g/mol=b/27mol,根据硫酸铝的化学式可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铝离子物质的量的3/2倍,所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b/27mol×3/2=b/18mol,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b/18mol/(V×10-3)L=500b/9V mol·L-1.‎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式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8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II)‎ S(s)+Na2SO3(aq)Na2S2O3(aq) (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 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有 。‎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常见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答案】(18分)答案:(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即得分)‎ ‎(2)2:1‎ ‎(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 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 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即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D为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为期中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作用,所以选用NaOH。(2)根据题目给的3个反应,可以得到关系为2Na2S-2H2S-3S-3Na2SO3,所以烧瓶C中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2:1。(3)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能与亚硫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但在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小,所以选c;二氧化硫为70%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的,所以为了使二氧化硫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反应(III)相对较慢,所以烧瓶C的反应终点的现象为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蒸发皿和试管可以直接加热,烧杯和锥形瓶加热时需要使用石棉网,所以选a、d。(4)检验溶液中的硫酸根即可,方法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考点: 气密性的检查,中和滴定,硫酸根检验 ‎【名师点睛】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CO32-‎ ‎①BaCl2溶液、稀盐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②稀盐酸、Ca(OH)2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放出的气体通入使澄清的Ca(OH)2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放出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的Ca(OH)2溶液变浑浊 CO32-+2H+=H2O+CO2↑‎ Ca2++2OH-+CO2=CaCO3↓+H2O SO42-‎ BaCl2溶液、稀硝酸或稀盐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SO32-‎ ‎①BaCl2溶液、稀盐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盐酸,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32-+2H+=H2O+SO2↑‎ ‎②稀盐酸、品红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放出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 SO32-+2H+=H2O+SO2↑‎ Cl-‎ AgNO3溶液、稀硝酸或稀盐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Ag++Cl-=AgCl↓‎ Br-‎ AgNO3溶液、稀硝酸或稀盐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的浅黄色沉淀 Ag++Br-=AgBr↓‎ I-‎ AgNO3溶液、稀硝酸或稀盐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 Ag++I-=AgI↓‎ ‎②新制氯水,淀粉溶液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 滴入新制Cl2,振荡后再滴入淀粉溶液,变蓝 Ag++I-=AgI↓ 2I-+Cl2=I2+2Cl- I2遇淀粉变蓝 ‎21.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可能是Cu与Cu2O的混合物,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单质铜。现有‎8g CuO被H2还原后,得到红色固体‎6.8g。‎ ‎(1)‎6.8 g上述混合物中含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若将‎6.8 g上述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 g;‎ ‎(3)若将‎6.8 g上述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568 L的气体(不考虑NO2的溶解,也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则该气体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是 ;‎ ‎【答案】(1)2︰1;(2)4.8;(3)NO、NO2 之比为 4︰3;‎ ‎【解析】‎ 试题分析:(1)n(CuO)==0.1mol,氧元素的物质的量=n(CuO)═铜元素的物质的量=0.1mol;固体由CuO生成Cu和Cu2O,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即‎8g‎-6.8g=‎1.2g,减少的氧元素的物质的量==0.075mol,所以Cu2O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0.1mol-0.075mol=0.025mol,所以n(Cu2O)=0.025mol,根据铜元素守恒得n(Cu)=0.1mol-2×0.025mol=0.05mol,所以单质铜与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答案为:2:1;‎ ‎(2)n(Cu)=0.1mol-2×0.025mol=0.05mol,所以m(Cu)=0.05mol×‎64g/mol=‎3.2g,‎ 氧化亚铜的质量=‎6.8g‎-3.2g=‎3.6g.‎ 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设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x.‎ 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u2O+H2SO4=CuSO4+Cu+H2O ‎144g‎ ‎‎64g ‎3.6g‎ x x=‎‎1.6g 所以可得到固体的质量=‎3.2g+‎1.6g=‎4.8克,故答案为:‎4.8克;‎ ‎(3)①通过②分析知,‎6.8克的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相当于‎4.8克的铜与硝酸反应.‎ 设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体积为:‎ Cu+4HNO3=Cu(NO3)2+2NO2 ↑+2H2O ‎ ‎64g ‎‎44.8L ‎4.8g‎ ‎3.36L ‎ 设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的体积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192g‎ ‎‎44.8L ‎4.8g‎ ‎‎1.12L ‎ ‎1.12L<‎1.568l<‎3.36L,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混合物.‎ 设生成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ymol,生成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zmol.‎ ‎3Cu+8HNO3=3Cu(NO3)2+2NO↑+4H2O ‎ ‎192g‎ 2mol ‎ 96yg ymol Cu+4HNO3=Cu(NO3)2+2NO2 ↑+2H2O ‎64g‎ 2mol ‎32zg zmol 解得:‎ 所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故答案为:NO、NO2; 4:3‎ 考点:考查了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 ‎22.已知:共轭二烯烃(如1,3-丁二烯)可以发生如下两种加成反应:‎ 请以苯酚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合成,写出正确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设计合成路线。‎ 考点:考查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23.A、B、X、Y、Z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B与A同周期,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X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 =578 kJ/mol,I2=1 817 kJ/mol,I3= 2 745 kJ/mol,I4 =11 575 kJ/mol;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Z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请回答下列问题:‎ ‎(1)A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为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存在 个σ键。‎ ‎(2)X形成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超高导热绝缘耐高温纳米XB在绝缘材料中应用广泛,其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属于 晶体。B的最简单氢化物容易液化,理由是 。‎ ‎(3)X、氧、B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 ‎(4)Z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元素Z与人体分泌物中的盐酸以及空气反应可生成超氧酸:Z+HCl+O2=ZCl+HO2, HO2(超氧酸)不仅是一种弱酸而且也是一种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活性。下列说法或表示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氧化剂是O2‎ ‎②HO2在碱中不能稳定存在 ‎③氧化产物是HO2‎ ‎④1 mol Z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5)已知Z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又知Z的密度为‎9.00 g/cm3,则晶胞边长为 cm。ZYO4常作电镀液,其中YO42-的空间构型是 ,Y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杂化。‎ ‎【答案】(1)非极性分子 2(2)2Al+2OH-+2H2O=2AlO2-+3H2↑;原子;分子间形成氢键(3)O>N>Al(4)[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 ③(5);正四面体(1分);sp3‎ ‎【解析】‎ 试题分析:A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该单质为金刚石,则A为C元素;B与A同周期,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B为N元素;根据X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可知,X原子的第四电离能剧增,则X表现+3价,所以X为Al元素;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Y为S元素;Z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则质子数=63-34=29,故Z为Cu元素,则:(1)AY2化学式是CS2‎ ‎,其结构式为S=C=S,为直线型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其分子中每个双键中含有1个σ键,所以CS2分子存在2个σ键。(2)X是Al元素,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XB是CN,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属于原子晶体;B的最简单氢化物是NH3,N原子电负性大,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容易液化。(3)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Al、O、N元素的电负性与非金属性一致,则三种元素电负性大到小顺序为:O>N>Al。(4)Z为29号Cu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①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H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5价,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①正确;②HO2为超氧酸,应具有酸性,可与碱反应,故HO2在碱中不能稳定存在,②正确;③还原产物是HO2,③错误;④1molCu参加反应生成+1价铜离子,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④正确,答案选③。(5)Z为Cu元素,铜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每个晶胞中含有铜原子的数目为:8×1/8+6×1/2=4,晶胞中含有4个铜原子,则晶胞的质量为:设该晶胞的边长为xcm,则该晶胞体积为:x‎3cm3,其密度为:ρ==‎9.00g/cm3,整理可得x=;硫酸根离子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为:(6+2)÷2=4,孤电子对数为:(6+2-2×4)÷2=0,故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S原子杂化方式为:sp3。‎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晶胞的计算等 ‎24.A、B、C、D、E、F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由1~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常温下A为有色气体。‎ ‎①当F是一种金属单质时,请写出一定浓度的B溶液和适量F反应生成C与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当C为直线形分子时,E具有漂白性,物质F焰色反应呈黄色,则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D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淡黄色固体,D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且A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中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总数的,将B和D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按恰当比例混合,可得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请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Fe+4H++NO3—=Fe3++NO↑+2H2O ‎②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2)Al3++3H2OAl(OH)3+3H+‎ ‎(3)Mg3N2+6H2O=3Mg(OH)2+2NH3↑‎ ‎4NH3+5O24NO+6H2O ‎【解析】‎ 试题分析:(1)①若F是一种金属单质,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变价金属,应为铁,B与铁反应生成铁离子,由于A为有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B和E,则A为二氧化氮,B为硝酸,E为一氧化氮,C为硝酸铜,D为硝酸亚铁。B与适量F反应生成C和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3++NO↑+2H2O ‎②A为有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B和E,E具有漂白性,则A为氯气,B为盐酸,E为次氯酸,物质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C为直线型分子,结合转化关系可知,F为碳酸钠,C为二氧化碳,D为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D为碳酸氢钠,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2)A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则A为过氧化钠,物质A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B为氢氧化钠,C为偏铝酸钠,F为铝盐,D为氢氧化铝,E为氧气,铝盐显酸性是因为铝离子水解造成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3)若物质A中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总数的1/5,则该元素为镁,B和D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按恰当比例混合,可得一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为铵盐,A含有氮元素为氮化镁,则B 为氨气,F为氧气,C为一氧化氮,D为硝酸,E为氢氧化镁,A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 B到C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考点:无机推断 ‎【名师点睛】无机推断有很多的突破口,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一个,‎ 其中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 ‎20:Ne 、HF;‎ ‎28:N2、C2H4、‎ ‎44:C3H8、CO2、N2O ‎56:Fe 、CaO、KOH ‎40:Ar 、Ca、MgO ‎60:CH3COOH、CH3CH2CH2OH、HCOOCH3‎ ‎64:SO2、 Cu ‎78:Na2O2 、Al (OH)3‎ ‎98:H2SO4、H3PO4‎ ‎100:CaCO3 、KHCO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