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试卷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考前冲刺(二)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全国新课标试卷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考前冲刺(二)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全国新课标试卷考前冲刺试题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 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灵魂的栖息处 灵魂是一个科学、哲学、宗教、文学和传说等都在描述和解释的现象。现在,从科学的意义来看,灵魂是由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生命现象。如果说存在灵魂,那么它依靠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的存在而存在。‎ 既然灵魂是一种生命现象,而且被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就是人和高级动物大脑的一种功能,而且也有产生它的物质基础,因此它一定有存在的位置和空间。过去和新的研究表明,灵魂在大脑中的确有藏身的位置。‎ ‎1962年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与詹姆斯·沃森和莫里斯·维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在2003年称,灵魂是存在的。人的灵魂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的细胞产生的,灵魂和意识就是由这些细胞产生的。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产生和控制的。因此,人的灵魂不是像宗教人士所说的,“人具有永恒的灵魂,肉体只不过是灵魂寄居3.的场所”。‎ 灵魂只能存在于有生命的躯体中,可能在大脑中,也可能在胃肠道中,因为除了大脑有约500亿个神经元外,胃肠道的肠神经系统中还有千万个神经元。但是,克里克认为,人类的意识和灵魂仅仅只由大脑中一小组神经元来表达,说得更精确一点,这组神经元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沿的一小块区域。‎ 不过,到底灵魂在人的大脑哪个确切的部位,克里克也没有解释清楚。现在,另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灵魂可能存在于大脑屏状核(大脑中心下方一个较薄的神经组织)及其周围的神经组织中,因为,这个地方好似灵魂的开关,如果对这个地方进行电脉冲刺激,能够使癫痫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一旦停止对大脑刺激,患者会脱离睡眠状态,同时,患者无法回忆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研究人员是在使用低频深度脑刺激去治疗癫痫患者时发现这一区域的特殊作用的。研究小组负责人穆罕默德·科贝西发现低频深度刺激在不损害患者记忆力的前提下,能够减少92%的癫痫发作。‎ 研究人员对一位54岁女性癫痫患者大脑屏状核进行高频电脉冲刺激时发现,患者失去知觉并处于昏迷状态。她无法对外界指令产生反应,而且两眼发直和呼吸减慢。但是,对屏状核的高频刺激停止后,这位患者恢复了知觉,同时对于刚才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 此后的两天,研究人员每次对患者的屏状核进行刺激实验,都得出了相同的情况。研究 也证实,这并非是癫痫的副作用。因此,科贝西认为,这就是大脑灵魂或意识的开关,就像汽车的点火装置,它可以启动汽车。‎ 既然屏状核类似灵魂或意识的开关,这也意味着它离灵魂的部位很近,所以屏状核及其附近的大脑组织可能是灵魂的栖息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灵魂存在于生命躯体中,但到底存在于脑中何处,科学家还不能做出最精确的解释。‎ B.如果灵魂存在,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其形态与一般生命现象的存在方式有相近之处。‎ C.人的灵魂由大脑的一些特定的细胞产生,由一小组神经元控制,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 D. 现代科学证实了灵魂的存在,也证实宗教 “肉体只不过是灵魂寄居场所”这一说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因为对灵魂研究有重大突破,克里克医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B. 灵魂的发现,对于治疗一些困扰人类很久的疾病有很大益处。‎ C. 通过电脉冲刺激研究,科学家发现屏状核可能是灵魂的开关。‎ D. 灵魂的存在使得一位癫痫症患者对曾经的高频刺激一无所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灵魂奥秘揭开使哲学、宗教、文学与传说对灵魂的描述失去意义。‎ B. 如果是生命现象,则必定有其物质基础,也有其存在位置和空间。‎ C. 目前,对灵魂的研究还只处在初级阶段,因此研究空间非常广阔。‎ D. 对灵魂的科学研究,可以使人们对生命的奥秘有更多更深入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颜真卿,少孤。开元中,举进士。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玄宗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史思明围饶阳,真卿惧不敌。会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归,真卿欲坚其意,遣贾载越海遗军资十余万,以子颇为质。颇甫十岁,军中固请留之,不从。‎ 肃宗已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至德元载十月,弃郡度河,间关至凤翔谒帝。帝自陕还,真卿请先谒陵庙而即宫,宰相元载以为迂,真卿怒曰:“用舍在公,言者何罪?然朝廷事岂堪公再破坏邪!”载衔之。后摄事太庙,言祭器不饬,载以为诽谤,贬峡州别驾。‎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遣李元平说之,真卿叱曰:“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希烈大惭。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真卿见希烈曰:“死生分矣,何多为!”……‎ 终缢杀之,年七十六。‎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果以为书生,不虞也 虞:担忧。‎ B.颇甫十岁,军中固请留之 甫:刚刚。‎ C.后摄事太庙,言祭器不饬 饬:整治。‎ D.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 致:导致。‎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C.真卿请先谒陵庙而即宫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希烈遣李元平说之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颜真卿任职监察御史期间,为五原地方的冤情昭雪,当地老百姓十分感激。‎ B.颜真卿未雨绸缪,在“安史之乱”中守护平原城有功,因此受到玄宗赏识。‎ C.颜真卿奉诏前往规劝叛贼李希烈,虽然面临巨大压力,但他仍然不畏艰险。‎ D.颜真卿身在叛军控制下依然忠于朝廷,怒骂李希烈为倡优,最终以身殉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 ‎(2)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 ‎(3)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8.此诗抒写了思妇对游子的深切怀念之情。从内容来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思妇的这种相思之情的?(5分 )‎ ‎9.本诗语言亦很有特色,试加以赏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 ‎(2)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 ‎ ‎(3)青冥浩荡不见底, 。霓为衣兮风为马, ‎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陈 灰 父亲猝然去世,蓉娜竟没有马上飞回中国奔丧。亲友们去安慰她母亲时,有的就不免啧有微词。但母亲却非常旷达。母亲理解并谅解她。适逢一家大公司约定蓉娜去面试,那是她实在不能放弃的机遇。父母含辛茹苦,满怀期望,将她送到大洋那边深造,好不容易获得了学位,经过几番曲折,终于有被这家大公司录用的可能,若放弃最后的面试,那就等于将那职位拱手让给了另一位竞争者。她知道从最初的十几个面试者中,最后筛得只剩下他们两个,而那一位并没有再被约会,只被告诉——“必要时还会联系”,如果她回国奔丧,公司就必要那一位候补者了。‎ 获得了那薪酬待遇不错的职位,给人家干出了个样儿,父亲辞世三个月后,有了假期,蓉娜这才回到北京,扑进母亲怀里相拥大哭后,她问母亲父亲有什么遗言,母亲告诉她,父亲曾说,蓉娜先在那边获得工作经验是好的,但是过几年还是应该回中国来,为国效劳。她本来想跟母亲说,父亲既然已经辞世,那等她买妥了房子,转换好了身份,就立即把母亲办过去,让母亲享享住单栋小楼带草坪花坛的清福。母亲捧着她的脸,看她的眼睛,她没说什么,母亲已经看明白女儿想的是什么。她也望着母亲的眼睛,她知道母亲看穿她定居那边求发展的心思,即使回来,也是以外籍身份在外国公司驻华机构里做事;母亲永远不会认同她的这一选择,但母亲又深刻地意识到,她已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生命,必须尊重她,跟她做朋友。‎ 蓉娜父母都是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聪明才智做出丰厚成绩的知识分子,经历过许多磨难,晚婚晚育,母亲快四十岁才剖腹生下她。二十年前,她还没上小学, 那时候叫落实政策,父亲所在机构分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单元房给她家,结果其中两间都成了书房,到她漂洋过海去留学时,家里就到处堆满了书,现在回到家里,连原来她住的那间屋里也全是书,她更感觉是进入了一座图书馆。她对母亲说,父亲仙去,您退休多年,为什么不处理掉多余的 书报杂志呢?母亲说已经分几批赠给了郊区学校,现在你看到的,哪本也不是多余的了。‎ 蓉娜去翻动父亲的书架,有的书其实很多年都没使用过了,上面有陈年老灰。母亲的藏书也有这种陈灰。她问,为什么不雇小时工来清理清理?母亲说请过的,也很愿出力,但从书里抖落出纸片,见发黄薄脆,立刻扔掉,你父亲从垃圾袋里拣回来,已经无法补救——母亲说出那纸片文字的落款,一个文化史上永远流芳的名字。她说,你们多嘱咐,让小时工处理任何东西前都问一声,不就行了吗? 母亲举出更多例子,防不胜防,如用吸尘器吸坏了线装书、用湿抹布擦脏了大画册……她又与母亲对视。母亲看穿她要问“那陈灰下的东西都留着给谁”,她看穿母亲想说“除却陈灰是金子,都留着等你接收”。母亲叹了口气,仿佛也在替父亲叹,叹的是她虽有了一个那样的可融入西方社会的前程,却很难再接续那些被陈灰覆盖的本土文化遗产。她也叹了口气。她意识到自己心有余力不足,她所供职的跨国公司可以给她带来很不错的物质生活,还有西方一般水平的文化享受, 特别是旅游文化的乐趣,但是要想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实质上接收父母欲她接续的那份本土文化却很难——尽管双亲收藏的书籍里也有不少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和一些西文原版书,但就连那书上的陈灰也仿佛在告诉她,那到头来还是中国本土的,在广泛吸纳中发展着的,需要下一代去承传的文化。‎ 蓉娜回那边去了。她没有告诉母亲,也不想告诉任何其他人,她用小首饰盒装去了一些父母藏书上的陈灰。哪一天,谁,会来非常小心而且不出纰漏地扫除那些陈灰,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实质上继承下北京家里的那一份文化遗产?那天她选定了分期付款的单栋小楼,家具都还没有运到,她将那只小盒郑重地搁到壁炉上,望着那只小盒,透过泪水,对面仿佛有父母的眼光射过来。 ‎ ‎(取材自刘心武同名小说)‎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对于蓉娜不能回国奔丧,母亲给予了充分理解,因为她深知国外竞争之艰难、女儿生活之不易。‎ B.母亲说家里已经没有一本多余的书,是为了强调家中每一本藏书有其独特的价值,很值得珍藏。‎ C.蓉娜父母经历不少磨难,但仍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聪明才智并且做出丰厚成绩,一生痴心不改。‎ D.父亲为了保住一个文化史上永远流芳的名字,不惜到垃圾堆中去寻找纸片,但却始终未能如愿。‎ E.因为蓉娜从小很少接触并且不了解传统文化,因此,她认为继承家中文化遗产心有余而力不足。‎ ‎(2)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8分)‎ ‎①阐释本文题目“陈灰”的含意。(4分)‎ ‎②如何理解母亲想说的“除却陈灰是金子,都留着等你接收”这句话?(4分)‎ ‎(3)本文第二段写了母女两人对家庭未来的沟通,作者这样写想表现什么?(4分)‎ ‎(4)文章结尾,写到蓉娜将书本上的陈灰悄悄带走,并郑重地收藏。你如何理解蓉娜的内心世界?请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金立群:执掌亚投行 ‎8月25日‎,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第六次谈判代表会议上,亚投行各意向创始成员国以共识方式推选66岁的金立群为亚投行候任行长。‎ 亚投行实行三级领导机制,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一般由各国财长组成,平时的主要决策由执行董事会执行,但具体运作则由行长等高管团队来管理。亚投行在未来国际金融秩序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将是摆在金立群面前的头号问题。‎ 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全球多边金融组织,其挑战可想而知。由于创建期间所要面临的复杂局面,要求亚投行的首任掌门人必须具备丰富的国际金融组织工作经验才能应对。“同龄人中,金立群是为数不多的国际金融人才和金融外交家,流利的外语和全球化视野,是无可替代的优势。”‎ 所有接受采访的人提起金立群,第一印象都是“英语好”。‎ 金立群这一过人才能的形成,与他的家庭培养和亲人的影响分不开。金立群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对英文十分着迷。早在初中阶段,金立群在英语方面的过人天赋就已显露出来。‎ 金立群的高中选择了南菁高级中学,这里有两位英语名师:廖慕禹和何吉人。这两位教师对他的成长也的确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尽管在英语方面有超出常人的优秀,金立群其他学科的成绩也并没有落下。他在回忆中写道:“我在文科上花的力气固然很多,但是绝对不忽视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课程。”在高中打下的数学基础,令其日后在经济方面的学习、研究都游刃有余。‎ 金立群除了拥有过人天赋外,还表现出了超常的勤奋。课余时间,图书馆是金立群时常出入的地方。在学习之余,他也爱长跑。虽然他每次都不能拿到名次,总是掉在队尾,但一定是坚持跑完的那一个。‎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知识基础和十年知青生涯中形成的系统知识积累,使没有读过大学的金立群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熟知他的同学、老师都不感到意外。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在金立群的身上得到了应验。‎ 研究生学习期间,得到王佐良、许国璋等大师的指点,金立群的知识变得更为系统和扎实。临近毕业的时候,许国璋力荐这位得意门生进入急需外语人才的财政部,他说:“我们中国有100个英国文学专家差不多也够了,但是缺少财经专家。我相信你是能做好的。”本有些犹豫的金立群,最终选择了财政部。‎ 翻看金立群的履历,世界银行是一条绕不过去的主线,其国际化背景贯穿始终。从一踏进财政部大院开始,他就被派去美国参加有关世界银行工作的培训,回国后又一直在外事财务司工作,负责与世界银行的援华项目打交道。1989年金立群开始担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的副司长。‎ 从1994到2003年,金立群分别担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和分管对外交流的副部长。直到现在,一谈起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中国政府对其贷款资金监管的超常严格。“世界银行很愿意跟中国合作,因为中国的项目资金使用是最严格的,这也是金立群先生从一开始就奠定的基础。”‎ 曾担任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对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金立群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世界银行的研究成果特别感兴趣”。当时中方和世行有意将世行一些关于中国的研究集结出版,也包括杜大伟自己的研究在内,该书的合著者就是金立群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国际金融机构一线工作给金立群带来了深切的体会和观察。世界银行僵化的体制被人诟病已久;但美国一个国家就拥有16%的投票权,也就是拥有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因此,喊了多年的世行改革,到现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自从肩负起筹备亚投行的任务开始,金立群就在每一个公开场合表达中国的开放心态。若严格按照GDP比例来计算,中国将拥有更大的投票权,但中国并不谋求一票否决权,目前拥有的26%的投票权很有可能随着将来新国家的加入而相应减少。对于金立群来说,终于在晚年迎来了一次真正执掌一家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机会,如何平衡各个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保证亚投行的高效运行与共赢局面,都是摆在他眼前的挑战。‎ ‎(1)下面各项对金立群的介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金立群年少时就认真学习数学,立志成为国家需要的金融人才。‎ B.金立群爱长跑,虽然每次都跑在队尾,但一定会坚持跑完全程。‎ C.金立群考研成功身上应验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哲理。‎ D.金立群担任行长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中国的经济利益。‎ E.金立群在世行和亚开行的工作经历,使其决心担任亚投行行长。‎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① 金立群能够学有所成考上研究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② 金立群能够在毕业时进入财政部的原因是什么?(3分 )‎ ‎(3)文中说,世界银行是金立群履历一条绕不过去的主线,试概括金立群与世界银行有什么?(4分)‎ ‎ (4)结合全文分析,金立群能够担任亚投行行长的主客观原因。(10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 赤膊 赌博 气势磅礴 B.寒暄 喧泄 渲染 宣宾夺主 C.淬火 荟粹 憔悴 鞠躬尽瘁 D.彷徨 张惶 皇恐 灯火辉煌 ‎1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连日来,因计算机操作技术人员失误和招办相关工作人员 直接导致的高考统分出错事件,在省内 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昨天下午,省教育厅厅长表示,将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把处置工作和责任追究一抓到底, 姑息。‎ A.失查 以致 决不 B.失察 以致 绝不 C.失查 乃至 绝不 D.失察 乃至 决不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全世界最大的F1赛车场——上海国际赛车场上,一辆辆赛车飞驰而过,其速度之快,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B.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来在世界乒坛立于不败之地,得益于不断培养新人,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大好局面。‎ C.来到大漠戈壁,满眼都是荒凉的景象,既看不到一个人影,也听不到一声鸟鸣,真是如入无人之境。‎ D.新来的班主任是位态度十分温和的女老师,即使批评同学,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连语调都是软软的。‎ ‎16.下列句子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小李诚恳地对厂长说,既然自己做错了事,那就要认真检讨,改正错误,而不能找借口推卸责任。‎ B.经考证,云南省千家寨二号古茶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惟一一棵比它树龄长的茶树现在已经濒临死亡。‎ C.据报道,为迎接奥运,清末民初时体现前门大街市井风俗风貌的鸟笼式、冰糖葫芦式路灯,目前已经开始试灯。‎ D.中国文化在与异域文化的来往交融中,不仅没有失去自身的精神内涵,反倒因为包容和吸纳而越发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17.说话要讲究方式,“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在下图四句话中,选出不是采用“婉言”方式的一句( ) ‎ A. 孩子,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你的熊皮手套她戴不到了 ! ‎ B. 这次我趋访贵宅,一是向齐先生问候,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 C.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 D .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 , 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 ‎18. 我们即将结束高中语文学习,假设你应邀请参加自己学校组织的高中新生语文学习座谈会,向学弟学妹们介绍自己高中学习的经验或教训,你将如何介绍呢?请写一段座谈会发言,介绍你高中语文学习的经验或教训。注意,观点明确,有适当阐释,不必面面俱到,谈一两点即可,同时注意发言的对象和语言得体。(不少于80字,不超过300字。)‎ 六、写作(60分)‎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创作一副对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小疑必问,大事必闻,才算学生。”这副对联我们的学习、做人乃至成长各方面都有启示。你对这副对联有何看法或感受,请结合自己的成长体会或经历,写一篇文章。题目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60分)‎ 全国新课标试卷考前冲刺试题二参考答案 ‎1.(3分) D 现代科学证实的灵魂的存在文中并无明确信息,证实宗教 “‘肉体只不过是灵魂寄居场所’这一说法”更是无从谈起 ‎2. (3分)C B 文中没有信息说明灵魂的发现对于治病有益处。 A 克里克不是因为发现灵魂而获得诺贝尔奖。 D “灵魂的存在”与“癫痫症患者对曾经的高频刺激一无所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3. (3分) A 灵魂奥秘揭开不一定使哲学、宗教、文学与传说对灵魂的描述失去意义 ‎4.D (“致”的意思为“献出、倾尽”)‎ ‎5.A (A项中的“以”均为表目的的连词。B项中前“乃”为副词“竟然”,后“乃”为表判断的动词“是”。C项中前“而”为表承接的连词“接着”,后“而”为表转折的连词“却”。D项中前“之”为指示代词“他”,后“之”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6.D (依据上下文语境,李希烈安排倡优斥侮朝廷,因此颜真卿陈述的意思是说,人臣不应该有如此作为。因此,“怒骂李希烈为倡优”不符合原文意思)‎ ‎7. (1)颜真卿辨明冤情并作判决后就下了雨,郡人都称其为“御史雨”‎ ‎(2)颜真卿是四方信服的人选,如果他前去晓谕李希烈,不用劳动军队就可以平定叛乱。‎ ‎(3)用带武器的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大坑,说要活埋他 ‎8.(5分)通过对游子前后相思之情的变化来抒写(1分):先写离别之悲,次写相隔之远、难会之痛,再写忘本之怨、相思之苦,最后以慰解自己、劝戒游子作结。(4分)相思之情共7点,写出三点即可得4分。‎ ‎9. (6分)要点一:诗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 要点二: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 要点三: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 以上三个要点答出两要点并加以阐释即可以得6分。‎ ‎ ‎ ‎10.(6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 ‎(3)日月照耀金银台,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 ‎11. (1)D E (D父亲是为了保住名人的纸片,而不是保住名字。 E “蓉娜从小很少接触传统文化”于文无据)‎ ‎(2)①“陈灰”在这里是双关,既指家中传统书籍上的陈年老灰,也比喻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障碍和萧条冷漠的状况,作者以此为题,形象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传承困境的担忧。‎ ‎②这句话表明母亲对藏书承载的文化价值的自豪,和对女儿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期待,也表达出她对女儿还不能继续发扬传统文化的深深遗憾。‎ ‎(3)①表现了蓉娜父母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坚守。‎ ‎②写出母女之间深厚的爱、理解与默契。‎ ‎③写出两代人价值观的不同,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后文写到的文化传承遇到困难的原因。‎ ‎(4)答案略 ‎12.‎ ‎(1) B C ‎ ‎ A 金立群少年时没有立志学金融 ‎ D 金立群上任后首先考虑的不是中国的经济利益 ‎ E 世行与亚开行的工作经历与担任亚投行行长不构成直接因果关系。‎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① a个人天赋好与家庭条件好 b求学欲望强,勤奋刻苦 c 名师指点 d中学时知识基础好 ‎ ②金立群知识系统扎实,数学基础好;得名师指点、欣赏和推荐;国家需要懂外语的财经专家 ‎(3)a.在财政部任职时与世界银行有密切交往b.确立中国严管世界银行资金的基础 c.对世界银行的研究成果感兴趣。d.世界银行的经历为其担任亚投行行长打下基础 ‎(4) a金立群是为数不多的国际金融人才和金融外交家,流利的外语和全球化视野,是无可替代的优势。b有着丰富国际金融工作经验并且有深切的体验和观察。c能够理解中国政府建立亚投行的战略意图并坚决执行。d中国国际地位与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 ‎ ‎ ‎ ‎13.A(B宣泄、喧宾夺主,C荟萃,D张皇、惶恐)‎ ‎14.D(①失察:在所负的督察责任上有疏失;失查:缺少检查。②乃至:甚至;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③决不:一定不;绝不:绝对不)‎ ‎15.B(A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C如入无人之境:好像进入了没有人的地方,比喻勇猛无敌,通行无阻;D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声势大,行动少,说得好听,做得很差)‎ ‎16.D(A“自己”歧义;B“最古老”与“比它树龄长”矛盾;C语序不当,应为“体现清末民初时”)‎ ‎17. C ‎18.略 ‎19.略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