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二中2016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银川二中2016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4.《寿县志》载:“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吴占寿地;贞定王二十二年,复入于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置寿春县。”对“寿地”沿革理解正确的是 A.行政级别由州降县 B.诸侯争霸影响地方沿革 C.中央集权由强到弱 D.贵族政治决定沿革结果 ‎25.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年代 年商税额 ‎995-998年 ‎400万贯 ‎1064-1068年 ‎846万贯 ‎1004-1008年 ‎450万贯 ‎1077年 ‎879万贯 ‎1058年 ‎700万贯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⑤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 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时章程规定“本会拟妥筹经费,设立商务学堂,造就人才,以维商务”,1906年商部对此批示:创设中等商业学堂,系属振兴商业要义,自应准予立案。这体现了 A.新式学堂创办受到扶持 B.实业救国思想成为潮流 C.政府改变传统经济政策 D.商会增强地方自治实力 ‎27. 史学家韦尔斯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政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这表明 A.罗马法的实质是公民权 B.罗马法的拓展捍卫了罗马文明的延续 C.万民法是公民权的扩展 D.罗马的武力征服属于法律征服 ‎28.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29.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改,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30.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31. 20世纪初,西学的进一步传播,给沉闷的中国思想界带来清新的空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西学宣传者也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反对……甚至部分知识分子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反对“醉心西化”。这一现象表明 A.反对之人在思想上较为保守 B.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仍占主流地位 C.西学不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 D.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仍存在不小阻力 ‎32.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 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 D.红军长征战略的重要 ‎33.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而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l/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34.“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 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35.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D.萧伯纳的《苹果车》‎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洪武后期开始,明代官方的户口统计数字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即便是在“仁宣盛世”时,官方的户口统计教字也只有900多万户,5000余万口。较洪武十四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事实上,明代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尤其是中叶后商品经济的相对繁荣,使明代的实际人口一直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从洪武二十六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150年中,北方五省的实际人口即1550万人增至2670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3.4‰。南方地区虽然农业可开发土地的数量不如北方,但由于农业生产力的相对提高、商业的繁荣以及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对人口的承栽能力也相对增强,并促进了人口的潜在增长。‎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对欧洲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人口的进一步增长。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增长早已开始。尽管19世纪期间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1914年时欧洲大陆的人口却是1750年时的3倍以上。此时农业和工业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在农、食、住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生活资料的增长。俄国以西的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饥荒己成为对过去的回忆。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运输工具也保证了来自外界的充分供应。此外,死亡率也因预防或治愈疾病而急剧下降。接种覆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障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所有这一切都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因而,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1900年的40100万和1914年的46300‎ 万。欧洲的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以致改变了世界的人口平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垒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西方人口变化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引发中、西方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启示。(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时间 礼物说明 ‎1405-1433年 郑和代表皇帝,“赏赐丝绸、金银、瓷器等珍贵礼品”,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夷归附、万国来朝”,“贡品”包括象牙、宝石、珍禽异兽 ‎1793-1794年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岁件,蒸汽机模型等贺礼被清政府柬之高闰;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逾3000件 ‎ ‎1853-1867年 ‎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流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7年美国政府将一副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台 ‎1941年11月 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猫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 ‎1943年2月 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 ‎1949-1950‎ 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联回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 ‎1957年11月 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走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 ‎1972年2月 中国赠送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向美国赠与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 ‎1986年11‎ 中关金融市场研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月 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岱司股票,对方则赠送了纽约证交所证章 ‎2014年9月 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 表格反映丁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1853年发表的《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建立现代文官制绘制了蓝图。1870年的枢密院令以此为蓝本建立文官制,规定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的依据。文官制的建立纠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不因政府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 ‎——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才,传统的科学制度必须改革,这是有识者的共识。 …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学生也“一体考验奖励”。……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12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据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整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中英两国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并指出改革的本质有何不同。(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廷废除科举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 (7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下面是有关1836年至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两段材料。‎ 材料一 ‎ 一、凡年满21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 四、议员支薪。以便一个诚实的商人、工人和其他等人,能离职充当其选区的代表,为国家的利益服务。‎ 五、选区平均分配。按照选民人数产生代表,不让小的选区侵占大区的选票。‎ ‎——摘编自英国《人民宪章》(1837年)‎ 材料二 ‎ 英国的宪章运动历经1839年、1842年和1848年三次高潮,都以失败而告终。从主观上来说,参加运动的人员成分复杂,意见存在分歧,步调不统一,没有坚强的、统一的领导和强有力的组织,特别是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斗争经验,等等。从客观上来看,宪章运动的参与者提出的要求过高,很多不切合当时的社会实际;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晚期是工业生产及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时期,工人的困难有所缓和,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工人对政治斗争的兴趣大减;英国统治阶级实行一些劳工立法,对工人阶级进行让步,这也促使许多工人离开运动。‎ ‎(l)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宪章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归纳宪章运动的目的和失败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宪章运动在民主宪政发展史上的主要作用。(7分)‎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两国人民很有智慧,完全能够看到俄国人今天所杀死的德国人和所摧毁的装备比你我两国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即使还没得到全盘的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 ‎——据1942年4月罗斯福致丘吉尔的信整理 材料二 穿过英伦海峡,像一道闪电——第二战场开辟了,像一声破裂地球的巨雷,告诉全世界: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过去良久苦思冥索的第二战场,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今天,终于开辟了,终于拿事实表现了出来!‎ ‎——《新华日报》评论1944年6月7日)‎ ‎(1)据材料一,指出岁斯福希望开辟第二战场的战略意图。(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9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04年张謇致信袁世凯:“不变政体.枝枝节节之补救,无益也。不及此日俄全局未定之先,求变政体,而为揖让救焚之迂图,无及也。……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令全球完全专制之国谁乎?一专制当众立宪,尚可幸乎。”‎ ‎——摘编自《北洋军阀史话》‎ ‎(1911年张謇说)“三年以来,内而枢密,外而疆吏,凡所以违拂舆情,摧抑士论,剥害实业,损失国防之事,专制且视前益剧。……人民救护矿权无效,求保国体无效,求速开国会无效,甚至求救灾患亦无效。……人心决去,大事可知。令则兵祸已开,郡县瓦解,环观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者,趋势然也。”‎ ‎——摘编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材料二 “每一个未被吸收到政治体系中的社会阶级都具有潜在的革命性……挫败一个集团的要求并拒不给它参与政治的机会,有可能迫使它变成革命的集团。”‎ ‎——(美国)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 ‎(l)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张謇政治主张的变化及原因。(8分)‎ ‎(2)请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7分)‎ ‎(1)西方:工业革命后人口大幅度增长;死亡率不断降低;向海外移民较多。(10分)‎ ‎(2)中国:明朝前期经济尚处于恢复期;而中后期受社会稳定、经济政策、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农业生产力提升和商品经济发展,刺激了人口增长。(6分)‎ 西方: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经济(农业、工业)大发展;政策和社会环境宽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升;人口素质和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降低。(6 分)‎ 启示:人口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人口的适度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应协调。(言之成理可给3 分)‎ ‎41.41-1【答案】‎ 示例1‎ 趋势:从性质看,从赏赐品、贡品逐渐转变为国家间交流的媒介。(4 分)‎ 原因:近代列强侵华,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崩溃;欧美文明传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8 分)‎ 示例2‎ 趋势:从构成看,送出礼品凸显传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品牌,从送初级产品发展到送高科技产品;对国外科技成果型礼品从轻视到重视。(4 分)‎ 原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民族工业水平提高;“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实行改革开放。(8分)‎ ‎(说明:选取一种角度,史论结合即可。)‎ ‎45.【答案】‎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4分)‎ 本质:英国,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中国,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4分)‎ ‎(2)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加速革命思想的传播。(7分)‎ ‎46.【答案】‎ ‎(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目的: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2分)‎ 失败的原因:第一、宪章运动提出的实行政治、经济变革的条件尚未成熟;第二、工人阶级本身的局限,缺乏组织性,没有统一的政党,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让步。(4分)‎ ‎(2)使资产阶级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促进了工人权利的扩大;促进了英国国内选举改革运动的兴起;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英国的代议制逐渐完善。(7分)‎ ‎47.【答案】‎ ‎(1)东西夹击德国,减轻苏联压力,加速德国法西斯灭亡。(6分)‎ ‎(2)它的开辟打击和消耗了德军的军事力量,加强了苏美英之间的团结合作,减轻了苏德战场上苏军的压力,增强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保证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9分)‎ ‎48.【答案】‎ ‎(1)变化:从主张君主立宪到主张民主共和。原因:君主专制危害的加剧,新政、立宪运动的破产,人心所向,大势所趋。(8分)‎ ‎(2)清政府没有笼络具有强烈参政欲望的立宪派,使立宪派对现存秩序失望,而最终转向了革命。由此可知,事实上是清政府把立宪派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7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