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2.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和18O的质量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
B.16O和18O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3.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4.如图表示某有机反应,该反应的类型为( )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化合反应
5.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4018□、4019□、4019□+、4020□2+、4120□(□内元素符号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
B.硒的氧化物以Se2O3形式存在
C.硒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
7.某烷烃分子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CH3 B. C. D.
8.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C.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D.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N2 B.HClO C.CH4 D.BF3
10.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D.如果将铜片换成银片,LED灯仍正常发光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12.向甲、乙、丙、丁四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在500℃时,10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做催化剂,10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丙.在45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丁.在50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14.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15.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
A. B. C. D.
16.二噁英是一类物质的统称,这类物质的母体是,其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如果被氯原子取代,所得物质的毒性是KCN的100倍.当两个氯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时,所得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18.根据反应:2Ag++Cu═Cu2++2Ag,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银或石墨
B.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
C.Y是硫酸铜溶液
D.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1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族序数
B.第2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均为6
C.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呈酸性
20.将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21.在①178O、1②188O、③2311Na、④2412Mg、⑤146C、⑥147N中:
(1) 和 互为同位素(填序号,下同);
(2) 和 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2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Q、R、T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R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式为 .
(2)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
(3)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有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是H2O和CO反应生成CO2和H2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CO2
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2O和CO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
(2)t1~t2时间段,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t2时,生成M的速率与消耗N的速率 (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D.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25.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
(2)有机物A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3)0.5mol 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L;
(4)该物质能发生的反应有 (填序号).
①能与NaOH溶液反应②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③能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④可以燃烧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
A.水B.稀硫酸
C.溴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则A的结构简式是 .
(3)某同学在学习A的知识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为:
①在试管里加入2mL A;
②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
③立即将铜丝插入盛有A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④闻生成物的气味,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第④步操作中,铜丝表面的变化是 ;写出第③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成乙酸,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
27.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接 ,接 , 接a.
(2)U形管中所盛试剂为 .
(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装置③之后再连接一个装置③.当观察到现象时,确保结论正确.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 ,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8.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请计算:
(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原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体积比.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考点】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分析】狼毫为动物的毛;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砚台成分为无机盐.
【解答】解:狼毫为动物的毛,属于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台成分为无机盐.
故选C.
2.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和18O的质量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
B.16O和18O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核素.
【分析】A、16O和18O的质量数分别为16和18;
B、16O与18O的核外均有8个电子;
C、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D、标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mol,而16O2和18O2均为双原子分子.
【解答】解:A、16O和18O的质量数分别为16和18,质子数均为8个,故中子数不同,故A错误;
B、16O与18O的核外均有8个电子,故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错误;
C、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故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16O和18O的相互转化,故C错误;
D、标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mol,而16O2和18O2均为双原子分子,故0.05mol16O2和18O2中均含0.1mol氧原子即0.1NA个,故D正确.
故选D.
3.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时是否放热判断,即食即热型快餐就是利用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放热进行的.
【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不是发生化学反应,且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故A错误;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B正确;
C.熟石灰与水不反应,故C错误;
D.氯化钠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表示某有机反应,该反应的类型为( )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化合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由图示可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为乙烯,反应之后形成C﹣C键,应为加成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由图知,第一种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为乙烯分子,反应中断键原子与另一种分子断裂产生的原子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故选A.
5.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4018□、4019□、4019□+、4020□2+、4120□(□内元素符号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考点】核素.
【分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的种类.
【解答】解:1940□、1940□+中质子数都是19,所以是同一元素;
2040□2+、2041□中质子数都是20,所以是同一元素;
1840□﹣中质子数为18,所以是一种元素;
所以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三种.
故选B.
6.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
B.硒的氧化物以Se2O3形式存在
C.硒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根据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则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ⅥA族,非金属性O>Se,并利用类推法来解答.
【解答】解:A、氧的氢化物为H2O,硒与氧同主族,则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故A正确;
B、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ⅥA族,最高化合价为+6价,还有常见的+4价,但Se2O3中Se为+3价,不符合事实,故B错误;
C、因非金属性O>S>Se,则硒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差,故C正确;
D、S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则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故D正确;
故选B.
7.某烷烃分子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CH3 B. C. D.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烷烃的通式CnH2n+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求出该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烃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均是等效的,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烷烃的通式CnH2n+2,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所以有:12n+2n+2=72,即14n=70,
解得n=5,即分子式为C5H12.
含5个碳原子的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烃分子中12个氢原子的位置均是等效的,分子结构对称,只有D符合.
故选D.
8.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C.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D.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考点】实验装置综合.
【分析】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需要加热,且应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且氧气不溶于水;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解答】解:A.图示装置中制取的气体不需要加热,而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需要加热,且氯气易溶于水,需要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故A错误;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生成氧气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且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该装置可以制取和收集氧气,故C正确;
D.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H3,故D错误;
故选C.
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N2 B.HClO C.CH4 D.BF3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分析】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绝对值=8,则该原子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氮气分子中,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绝对值为8,则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故A正确;
B.次氯酸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为2电子结构,而不是8电子结构,故B错误;
C.甲烷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C错误;
D.B原子最外层为6电子结构,而不是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10.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D.如果将铜片换成银片,LED灯仍正常发光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
B.根据图中能量转化分析;
C、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锌仍然是负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D、如果将铜片换成银片,仍然符合原电池的条件,所以LED灯仍正常发光.
【解答】解:A.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
B.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
C、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锌仍然是负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故C错误;
D、如果将铜片换成银片,仍然符合原电池的条件,所以LED灯仍正常发光,故D正确;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该元素为Si;然后,具体分析各个选项.
【解答】解:A、Si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故A正确;
B、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反应,故C错误;
D、C的非金属性大于Si的,甲烷比硅化氢稳定,故D错误.
故选A.
12.向甲、乙、丙、丁四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在500℃时,10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做催化剂,10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丙.在45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丁.在50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温度越高、浓度越大、使用催化剂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温度可知,丙中反应速率最慢;
温度相同时,乙中使用催化剂,则反应速率最快,
甲与丁比较,甲中浓度大,反应速率快,则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乙、甲、丁、丙,
故选C.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考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
【分析】A.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属于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乙醇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石油裂解可以得到甲烷和乙烯,苯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
D.根据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可以带支链,也可以不带支链来解答;
【解答】解:A.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属于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是碳氢化合物,故A错误;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B正确;
C.石油的分馏不能得到甲烷、乙烯等,只能的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和重油,然后轻质油再经过裂解可以得到甲烷、乙烯等小分子烃,通过煤的干馏可得到苯,故C错误;
D.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无论带支链,还是不带支链,都含有4个C﹣C单键;碳原子可以形成碳环,可以带支链,也可以不带支链,都含有5个C﹣C单键,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考点】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分析】A.根据煤干馏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煤加强热使煤分解,可得到多种物质;
B.根据丙烷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清洁燃料;
C.根据大米发酵生成乙醇,乙醇具有醇香,乙醇可生成乙酸,进而进一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D.纤维素、蔗糖、葡和脂肪都能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解答】解:A.煤干馏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煤加强热使煤分解,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故A正确;
B.丙烷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一种清洁燃料,故B正确;
C.大米发酵生成乙醇,时间越长,乙醇浓度越大越香醇,同时有酯生成,从而具有香味,故C正确;
D.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与果糖;脂肪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葡萄糖为单糖,不发生水解,故D错误.
故选D.
15.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
A. B. C. D.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根据平衡时C%的大小判断出平衡移动的方向,再根据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而找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象.
【解答】解:A、因为Q线为400℃,P线为100℃,而平衡时Q线对应的C%小,即温度从100℃增大到400℃,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因为Q线为400℃,P线为100℃,根据先拐先的原则,这个图象表达本身就是错误的,故B错误;
C、因为Q线为400℃,P线为100℃,而根据先拐先的原则,这个图象表达本身就是错误的,故C错误;
D、因为Q线为400℃,P线为100℃,而平衡时P线对应的C%小,即温度从100℃增大到400℃,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6.二噁英是一类物质的统称,这类物质的母体是,其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如果被氯原子取代,所得物质的毒性是KCN的100倍.当两个氯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时,所得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二氯代物可以取代同一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取代不同苯环上的氢原子,先定其中一个氯原子位置,移动另一氯原子,书写判断.
【解答】解:先确定一个氯原子的位置,再确定另一个氯原子的位置,如图、,共有10种,故选D.
1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X、Y化合价分别为+2、+3,分别处于ⅡA、ⅢA族,W有﹣2价,处于ⅥA族,原子半径与X、Y相差较大,可知W处于第二周期,X、Y处于第三周期,故X为Mg、Y为Al、W为O,Z有+5、﹣3价,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W形成不大,二者应同周期,故Z为N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X、Y化合价分别为+2、+3,分别处于ⅡA、ⅢA族,W有﹣2价,处于ⅥA族,原子半径与X、Y相差较大,可知W处于第二周期,X、Y处于第三周期,故X为Mg、Y为Al、W为O,Z有+5、﹣3价,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W形成不大,二者应同周期,故Z为N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X(Mg)>Y(Al),故A错误;
B.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不能直接得到NO2,故B错误;
C.非金属性W(O)>Z(N),氧气氧化性强于氮气,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水,故C正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不能溶于弱碱氨水,故D错误,
故选C.
18.根据反应:2Ag++Cu═Cu2++2Ag,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银或石墨
B.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
C.Y是硫酸铜溶液
D.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由方程式2Ag++Cu═Cu2++2Ag可知,反应中Ag+被还原,应为正极反应,则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Cu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在装置图中X为Ag或石墨,Y为硝酸银溶液,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铜为负极,电极X的材料是Ag或石墨,为原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铜)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银或石墨),故B正确;
C.Y为硝酸银溶液,Ag+被还原,为正极反应,故C错误;
D.X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极反应式为Ag++e﹣═Ag,故D正确.
故选C.
1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族序数
B.第2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均为6
C.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呈酸性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A.主族元素中F、O没有正价;
B.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为C元素,则原子核电荷数一定为6,但中子数不一定为6;
B.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
D.氨气溶于水,溶于显碱性.
【解答】解:A.一般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族序数,但主族元素中F、O没有正价,则O、F除外,故A错误;
B.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为C元素,则原子核电荷数一定为6,但中子数不一定为6,如13C的中子数为7,故B错误;
C.因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C正确;
D.绝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为酸性,但氨气溶于水,溶于显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20.将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分析】A.从图示观察起始温度即为实验时环境温度;
B.根据图示所测溶液温度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c酸V酸=c碱V碱进行计算;
D、根据一个反应无法得出此结论.
【解答】解:A.从图示观察起始温度即为实验时环境温度,因此该实验开始时温度是20℃,故A错误;
B.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
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体积为30mL,则碱的体积为20mL,c(NaOH)==1.5mol/L,故C错误;
D.只是该反应放热,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故D错误;
故选B.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21.在①178O、1②188O、③2311Na、④2412Mg、⑤146C、⑥147N中:
(1) ① 和 ② 互为同位素(填序号,下同);
(2) ⑤ 和 ⑥ 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③ 和 ④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
【分析】(1)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称同位素;
(2)同位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
(3)原子表示法中,左上角的数值是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值是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解答】解:(1)①178O、和②188O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故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①;②;
(2)147N和146C的质量数相等均是14,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不能互称同位素,故答案为:⑤;⑥;
(3)2311Na和2412Mg的中子数相等,均为12,但质子数不相等,分别为11、12,质子数不相等,不是同一种元素,故答案为:③;④.
2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三周期VIA族 ,Q、R、T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Al>C>N (用元素符号表示),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R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式为 .
(2)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Q 弱于 W(填“强于”或“弱于”).
(3)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有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Q、R处于第二周期,T、W处于第三周期,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T为Al,可推知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Q、R处于第二周期,T、W处于第三周期,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T为Al,可推知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
(1)W为S元素,原子序数为16,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VIA族;
原子的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Q、R、T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Al>C>N;
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2对电子,其电子式为;
氨气中存在3个氮氢键,氨气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VIA族;Al>C>N;;;
(2)酸性硫酸>碳酸,故元素的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C元素弱于S元素,
故答案为:弱于;
(3)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为O元素,氧元素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水与氧气,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故答案为:2H2O22H2O+O2↑.
23.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是H2O和CO反应生成CO2和H2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CO2和H2的总能量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2O和CO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答】解:从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CO2和H2的总能量小于H2O和CO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小于;放热.
2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2 .
(2)t1~t2时间段,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
(3)t2时,生成M的速率与消耗N的速率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D.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1)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求算;
(2)根据v=计算M的平均反应速率;
(3)t2时刻MN物质的量相同,但不会的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1)有图象可知, ====2,故答案为:2;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mol•L﹣1•min﹣1,故答案为: mol•L﹣1•min﹣1;
(3)t2时刻生成M的速率==mol/(L•min),消耗N的速率==mol/(L•min),t2时,生成M的速率与消耗N的速率不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
(4)A、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可能时1:1,也可能不是1:1,故A错误;
B、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当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这个关系总是成立的,反应方向一致,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的依据,故C错误;
D、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是平衡标志,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5.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C11H12O3 ;
(2)有机物A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羟基、羧基 ;
(3)0.5mol 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11.2 L;
(4)该物质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②③④ (填序号).
①能与NaOH溶液反应②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③能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④可以燃烧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11H12O3,故答案为:C11H12O3;
(2)有机物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3)能与钠反应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则0.5mol有机物可生成0.5mol氢气,体积为11.2L,故答案为:11.2;
(4)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有机物可燃烧,反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CD .
A.水B.稀硫酸
C.溴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则A的结构简式是 CH3CH2OH .
(3)某同学在学习A的知识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为:
①在试管里加入2mL A;
②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
③立即将铜丝插入盛有A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④闻生成物的气味,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第④步操作中,铜丝表面的变化是 由黑色变成红色 ;写出第③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OH+CuOCH3CHO+Cu+H2O .
(4)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成乙酸,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1)甲烷性质稳定,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具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乙醇;
(3)乙醇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得到乙醛和红色的铜以及水,乙醇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乙醛和铜以及水;
(4)乙酸酸性比碳酸强,乙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溴水、高锰酸钾可鉴别,故答案为:C D;
(2)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答案为:CH3CH2OH;
(3)乙醇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得到乙醛和红色的铜以及水,所以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红色,乙醇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乙醛和铜以及水,方程式为CH3CH2OH+CuOCH3CHO+Cu+H2O,
故答案为:由黑色变成红色;CH3CH2OH+CuOCH3CHO+Cu+H2O;
(4)乙酸酸性比碳酸强,乙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证明酸性强弱,方程式为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故答案为: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27.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接 e ,接 f接d , c 接a.
(2)U形管中所盛试剂为 无水CuSO4 .
(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 吸收Cl2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装置③之后再连接一个装置③.当观察到现象时,确保结论正确.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 紫色石蕊试液 ,如果观察到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退色 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1)分析装置可知装置②是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生成气体通过装置④中的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通过装置③的四氯化碳吸收氯气,剩余气通过硝酸银溶液吸收HCl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2)实验室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
(3)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
(4)G装置用来检验HCl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的干扰;
(5)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退色,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解答】解:(1)分析装置可知装置②是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装置④中的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通过装置③的四氯化碳吸收氯气,剩余气通过硝酸银溶液吸收HCl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efdca,
故答案为:efdc;
(2)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可用来检验水,
故答案为:无水CuSO4;
(3)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可用来吸收氯气,
故答案为:吸收Cl2;
(4)①装置用来检验HCl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的干扰,在③吸收氯气之后要检验氯气是否完全除去,在装置③之后再连接一个装置③,当观察到现象第一个装置③中CCl4显浅黄绿色,第二个装置③中CCl4无颜色变化时,能确保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第一个装置③中CCl4显浅黄绿色,第二个装置③中CCl4无颜色变化;
(5)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石蕊试液,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退色,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退色.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8.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请计算:
(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原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体积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碱石灰增重0.600g生成CO2与H2O的总质量,根据质量守恒,为CH4与反应的O2的总质量,设CH4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方程式表示出消耗氧气物质的量,再根据CH4与反应的O2的总质量列方程计算.
【解答】解:(1)由题知0.600g为生成CO2与H2O的总质量,根据质量守恒,也是CH4与反应的O2的总质量,
设CH4的物质的量为xmol,由反应CH4+2O2CO2+2H2O可知反应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xmol,
则:44x+36x=0.600
解得:x=0.0075,
标准状况下0.0075mol甲烷的体积为:V(CH4)=0.0075mol×22.4L/mol=0.168L=168mL,
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168mL×2=336mL,
所以碱石灰吸收后所剩余的体积为:840mL﹣168mL﹣336mL=336mL,
答: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为336mL;
(2)原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体积比为:168mL:mL=1:4,
故答案为:1:4.
2016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