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一中2015-2016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永春一中2015-2016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一定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定不是氧化剂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D.置换反应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如表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类别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生理盐水 明矾 液态KNO3‎ 蔗糖 B ‎ CaO 海 水 铜 乙醇 C 胆矾 铝合金 AgCl CO2‎ D 氢氧化钠 空气 Na2SO4溶液 食醋 A.A B.B C.C D.D ‎3.不可能通过观察法了解的金属钠的性质是(  )‎ A.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B.熔点为97.81℃,密度为0.97 g•cm﹣3‎ C.钠与H2O剧烈反应 D.钠在室温下氧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不同的产物 ‎4.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下列元素中,被称为“海洋元素”是(  )‎ A.氮 B.碳 C.铝 D.溴 ‎5.在10﹣9m~lO﹣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 g 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11.2L氯气与钠反应完全转化为氯化钠时得到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标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按照如图a图连接好线路发现小灯泡不亮,按照如图b图连接好线路发现小灯泡会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固体是非电解质 B.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C.NaCl能使溶液中的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NaCl溶液是电解质 ‎8.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3m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起初并无气体生成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浓硝酸可以盛放在铝制容器中 D.钠元素性质活泼,不可能应用在电光源上 ‎11.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 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 ‎12.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448体积的HCl 气体,制得的盐酸溶液密度为1.2g•mL﹣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16 mol•L﹣1 B.6.8 mol•L﹣1 C.13.9 mol•L﹣1 D.20.0 mol•L﹣1‎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Na2O2+H2O=2Na++2OH﹣+O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CO32﹣‎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14.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1:1 B.3:1:1 C.1:2:3 D.6:3:2‎ ‎15.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NaHCO3比Na2CO3稳定 B.在水中NaHCO3比Na2CO3溶解性大 C.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比Na2CO3多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6.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下列离子组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H+、Na+、SO42﹣、Cu2+ B.Ba2+、Mg2+、Cl﹣、SO42﹣‎ C.H+、K+、OH﹣、NO3﹣ D.NO3﹣、I﹣、H+、Mg2+‎ ‎17.只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的是(  )‎ A.Mg(OH)2( Al(OH)3) B.MgCl2(AlCl3) C.Mg(Al) D.MgO(Al2O3)‎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则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必须比水大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溶液的液面下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必须转入容量瓶中 ‎19.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lO2﹣ B.Cu2+ C.Al3+ D.Mg2+‎ ‎20.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Ba2+和NO3﹣ B.Na+和Cl﹣ C.Ag+和SO42﹣ D.Na+和NO3﹣‎ ‎21.把氢氧化钡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恰好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 B.Al(OH)3 C.AlO2﹣ D.Al3+和Al(OH)3‎ ‎22.“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23.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操作①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 C.操作②是蒸发浓缩结晶 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 ‎ ‎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 ‎24.在Al2O3、CO2、MgO、Na2CO3、NaHCO3、Cl2物质中 ‎(1)大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2)俗名是小苏打,且是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的是      ;‎ ‎(3)熔点高达2800℃,常用作耐高温材料的是      ;‎ ‎(4)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      ;‎ ‎(5)能用于制造漂白粉的是      ;‎ ‎(6)俗名是苏打,工业上用于造纸业的是      .‎ ‎25.化学源于生活,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 ‎(1)过氧化钠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做供氧剂,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即“氯碱工业”,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野外作业中用于焊接铁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一个铝制易拉罐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密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鼓起.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易拉罐又重新鼓起的原因      .‎ ‎(5)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Ba2+、NH4+、K+、H+、Na+、SO42﹣、CO32﹣、HCO3﹣、Br﹣等离子中的两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上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 ‎②向实验①的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③取原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④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火焰呈黄色.‎ 由以上实验判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为      .‎ ‎27.小刚、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二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Ⅰ.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肯定猜想      (填序号)是错误的.‎ ‎(2)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 III.①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有问题,理由是      .‎ 但只要将上述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 ‎②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      (填序号)是正确的.‎ ‎③已知小刚取5.0g白色粉末进行试验,生成的沉淀B经过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3.0g,则白色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白色固体中不含其它杂质)如何判断沉淀B已经洗涤干净?      .‎ ‎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一定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定不是氧化剂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D.置换反应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B.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D.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复分解反应一定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一定为还原剂,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定不是氧化剂,故B正确;‎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如氢气与氯气反应时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故C错误;‎ D.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置换反应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 ‎ ‎2.如表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类别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生理盐水 明矾 液态KNO3‎ 蔗糖 B ‎ CaO 海 水 铜 乙醇 C 胆矾 铝合金 AgCl CO2‎ D 氢氧化钠 空气 Na2SO4溶液 食醋 A.A B.B C.C D.D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析】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解答】解: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明矾是硫酸铝钾晶体为纯净物,液态KNO3完全电离属于电解质,蔗糖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 B.CaO是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海水为多种物质组成为混合物,铜为单质不是电解质,乙醇为非电解质,故B错误;‎ C.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铝合金为混合物,氯化银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不能电离为非电解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是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空气为混合物,硫酸钠溶液是电解质溶液,食醋是醋酸水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 ‎ ‎3.不可能通过观察法了解的金属钠的性质是(  )‎ A.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B.熔点为97.81℃,密度为0.97 g•cm﹣3‎ C.钠与H2O剧烈反应 D.钠在室温下氧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不同的产物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物理性质.‎ ‎【分析】A、金属的颜色可以观察得到;‎ B、物质的熔点和密度是物质的本质特点,不能用眼看出;‎ C、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根据反应现象得出;‎ D、金属钠在空气中得到的氧化钠是白色的,加热得到的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的.‎ ‎【解答】解:A、金属的颜色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可以观察得到,故A错误;‎ B、物质的熔点和密度是物质的本质特点,不能用眼看出,故B正确;‎ C、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根据反应现象得出,属于眼睛可看的内容,故C错误;‎ D、金属钠在空气中得到的氧化钠是白色的,加热得到的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的,颜色不同,可以看出,故D错误.‎ 故选B.‎ ‎ ‎ ‎4.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下列元素中,被称为“海洋元素”是(  )‎ A.氮 B.碳 C.铝 D.溴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溴、碘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溴有“海洋元素”的美称.‎ ‎【解答】解: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有“海洋元素”的美称.而N主要在大气中,C、Al在矿石中,‎ 故选D.‎ ‎ ‎ ‎5.在10﹣9m~lO﹣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考点】纳米材料.‎ ‎【分析】利用题干中的信息可知纳米铜也是铜,但易于氧气反应并且速度很快,利用此知识解决判断即可.‎ ‎【解答】解:A.纳米铜和普通铜都是由铜元素组成,故纳米铜属于单质,故A错误;‎ B.普通铜加热才能与氧气反应,而纳米铜很易于氧气反应,故B正确;‎ C.纳米铜和普通铜中都属于铜元素,所以铜原子结构相同,故C错误;‎ D.纳米铜很易与氧气反应,应密封保存,故D错误.‎ 故选B.‎ ‎ ‎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 g 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11.2L氯气与钠反应完全转化为氯化钠时得到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标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求出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铵根离子中含10mol电子来分析;‎ B、氯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C、臭氧由氧原子构成;‎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解答】解:A、1.8g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铵根离子中含10mol电子,故0.1mol铵根离子中含NA个电子,故A正确;‎ B、氯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转化为氯化钠时得到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 C、臭氧由氧原子构成,故48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3mol,故为3NA个,故C错误;‎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分子个数,故D错误.‎ 故选A.‎ ‎ ‎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按照如图a图连接好线路发现小灯泡不亮,按照如图b图连接好线路发现小灯泡会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固体是非电解质 B.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C.NaCl能使溶液中的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NaCl溶液是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分析】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是电解质,但需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才能导电,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以此解答.‎ ‎【解答】解:A、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所以NaCl是电解质,故A错误;‎ B、NaCl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即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正确;‎ C、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但是它属于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故C错误;‎ D、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 ‎ ‎8.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BaCO3+2H+═CO2↑+H2O+Ba2+中H+表示强酸,但不能为硫酸或硫酸的酸式盐,应生成硫酸钡不溶于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因弱酸、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BaCO3+2H+═CO2↑+H2O+Ba2+中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②④⑤,‎ 故选C.‎ ‎ ‎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同位素及其应用;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 ‎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③两种粒子,质子数一样,离子带电,离子的电子数一定和质子数不一样,分子不带电,分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据此判断;‎ ‎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 ‎⑤元素不谈质量数,一种元素的原子可能有不同的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解答】解: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若为原子则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 ‎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②错误;‎ ‎③分子显电中性,离子带电,两种粒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如果一种为分子则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一种为离子则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这样就与题设矛盾,所以不可能为一种分子一种离子,故③正确;‎ ‎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Na+与Mg2+,故④正确;‎ ‎⑤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不谈质量数,一种元素可能存在不同的核素,同一元素的原子可能有不同的质量数,故⑤错误;‎ ‎⑥某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等于该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⑥错误.‎ 所以①②⑤⑥不正确.‎ 故选D.‎ ‎ ‎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3m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起初并无气体生成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浓硝酸可以盛放在铝制容器中 D.钠元素性质活泼,不可能应用在电光源上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碳酸盐与酸反应首先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C、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 D、钠的焰色反应成黄色,黄色光的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解答】解:A、碳酸盐与酸反应首先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向3m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起初并无气体生成,生成碳酸氢钠,故A正确;‎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B正确;‎ C、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浓硝酸可以盛放在铝制容器中,故C正确;‎ 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对道路平面的照明度比高压水银灯高几倍,故将钠应用于电光源上,故D错误;‎ 故选D.‎ ‎ ‎ ‎11.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 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Br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因Br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Br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A正确;‎ B.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SO2作还原剂,被氧化,故B错误;‎ C.Br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则Br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故C错误;‎ D.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2×(1﹣0)=2mol,故D错误;‎ 故选A.‎ ‎ ‎ ‎12.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448体积的HCl 气体,制得的盐酸溶液密度为1.2g•mL﹣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16 mol•L﹣1 B.6.8 mol•L﹣1 C.13.9 mol•L﹣1 D.20.0 mol•L﹣1‎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先根据n=计算出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从而可得出溶液质量,然后根据V=计算出该溶液体积,最后根据c=计算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设水的体积为1L,HCl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下HCl的物质的量为: =20mol,氯化氢的质量为:36.5g/mol×20mol=730g,‎ ‎1L水的质量约为1000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0g+730g=1730g,‎ 所得溶液体积为:≈1441.67mL≈1.44L,‎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13.9 mol•L﹣1,‎ 故选C.‎ ‎ ‎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Na2O2+H2O=2Na++2OH﹣+O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CO32﹣‎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电子不守恒;‎ B.漏写氧化剂水;‎ C.反应生成碳酸钙、HClO;‎ D.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 ‎【解答】解: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 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为2H2O+2Al+2OH﹣=2AlO2﹣+3H2↑,故B错误;‎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a2++2ClO﹣+H2O+CO2=2HClO+CaCO3↓,故C错误;‎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正确;‎ 故选D.‎ ‎ ‎ ‎14.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1:1 B.3:1:1 C.1:2:3 D.6:3: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钠和稀盐酸、水都反应,镁和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0.3molMg、Al 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0.9mol,实际上n(HCl)=1mol/L×0.1L=0.1mol,所以镁和铝都剩余.‎ ‎【解答】解:钠和稀盐酸、水都反应,镁和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0.3molMg、A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0.9mol,实际上n(HCl)=1mol/L×0.1L=0.1mol,所以镁和铝都剩余,‎ 根据2Na~H2↑可知,0.3molNa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0.3mol×=0.15mol,‎ 镁和铝都剩余,所以二者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生成根据氢原子守恒得生成氢气的量==0.05mol,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0.15mol:0.05mol:0.05mol=3:1:1,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选B.‎ ‎ ‎ ‎15.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NaHCO3比Na2CO3稳定 B.在水中NaHCO3比Na2CO3溶解性大 C.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比Na2CO3多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为碳酸钠;‎ B、Na2CO3较NaHCO3易溶;‎ C、比较化学式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从而判断放出二氧化碳的量;‎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一样多.‎ ‎【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错误;‎ B、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故B错误;‎ C、Na2CO3和NaHC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所以碳酸氢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所以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比Na2CO3多,故C正确;‎ D、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质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 ‎ ‎16.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下列离子组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H+、Na+、SO42﹣、Cu2+ B.Ba2+、Mg2+、Cl﹣、SO42﹣‎ C.H+、K+、OH﹣、NO3﹣ D.NO3﹣、I﹣、H+、Mg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互促水解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常见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解:A.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O3﹣、I﹣、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 ‎ ‎17.只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的是(  )‎ A.Mg(OH)2( Al(OH)3) B.MgCl2(AlCl3) C.Mg(Al) D.MgO(Al2O3)‎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均与NaOH溶液反应的混合物,不能只利用NaOH溶液除杂,结合氢氧化铝、氧化铝的两性来解答.‎ ‎【解答】解:A.只有Al(OH)3与NaOH反应,则只用氢氧化钠溶液能除杂,故A不选;‎ 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只用NaOH不能除杂,故B选;‎ C.只有Al与NaOH反应,则只用氢氧化钠溶液能除杂,故C不选;‎ D.只有Al2O3与NaOH反应,则只用氢氧化钠溶液能除杂,故D不选;‎ 故选B.‎ ‎ ‎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则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必须比水大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溶液的液面下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必须转入容量瓶中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A.根据萃取的原理判断;‎ B.分液时要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 C.蒸馏时,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测量馏分的温度;‎ D.配制溶液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解答】解:A.萃取时,所选择的萃取剂不溶于水,且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必须比水大,故A正确;‎ B.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故B正确;‎ C.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目的是测量蒸汽的温度,故C错误;‎ D.配制溶液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必须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导致实验结构偏小,故D正确.‎ 故选C.‎ ‎ ‎ ‎19.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lO2﹣ B.Cu2+ C.Al3+ D.Mg2+‎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金属镁和铝能溶于盐酸,镁离子能和烧碱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铝离子和过量的烧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解答】解:金属镁、铝溶解于盐酸,得到氯化镁和氯化铝,加入过量烧碱后镁离子成为氢氧化镁沉淀,铝离子变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再过滤后滤液中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氯离子、氢离子.‎ 故选A.‎ ‎ ‎ ‎20.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Ba2+和NO3﹣ B.Na+和Cl﹣ C.Ag+和SO42﹣ D.Na+和N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Ag+、Cl﹣以1:1结合生成沉淀,Ba2+、SO42﹣以1:1结合生成沉淀,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Ag+、Cl﹣以1:1结合生成沉淀,Ba2+、SO42﹣以1:1结合生成沉淀,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钠,含离子为Na+和NO3﹣,‎ 故选D.‎ ‎ ‎ ‎21.把氢氧化钡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恰好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 B.Al(OH)3 C.AlO2﹣ D.Al3+和Al(OH)3‎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设明矾为1mol,则溶液中含有1molAl3+,2molSO42﹣,使SO42﹣恰好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发生SO42﹣+Ba2+=BaSO4↓、Al3++4OH﹣=AlO2﹣+2H2O,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设明矾为1mol,则溶液中含有1molAl3+,2molSO42﹣,由反应SO42﹣+Ba2+=BaSO4↓可知,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需要2molBa(OH)2,则加入4molOH﹣,则发生Al3++4OH﹣=AlO2﹣+2H2O,所以最后溶液中存在AlO2﹣,‎ 故选C.‎ ‎ ‎ ‎22.“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 ‎【分析】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Cl,火焰呈黄色,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 ‎【解答】解:A.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Cl,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故A正确;‎ B.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故B正确;‎ C.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故D正确.‎ 故选C.‎ ‎ ‎ ‎23.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操作①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 C.操作②是蒸发浓缩结晶 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 ‎【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的升降或电子的得失;‎ B.过滤操作中需要使用漏斗和烧杯、玻璃棒;‎ C.操作②是MgCl2溶液得到MgCl2晶体;‎ D.置换反应中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 ‎【解答】解:A.发生复分解反应Mg2++2OH﹣=Mg(OH)2↓,故A正确;‎ B.过滤操作中还使用玻璃棒,故B错误;‎ C.MgCl2溶液得到MgCl2晶体需要蒸发浓缩结晶,故C正确;‎ D.只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未发生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 ‎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 ‎24.在Al2O3、CO2、MgO、Na2CO3、NaHCO3、Cl2物质中 ‎(1)大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CO2 ;‎ ‎(2)俗名是小苏打,且是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的是 NaHCO3 ;‎ ‎(3)熔点高达2800℃,常用作耐高温材料的是 MgO ;‎ ‎(4)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 Al2O3 ;‎ ‎(5)能用于制造漂白粉的是 Cl2 ;‎ ‎(6)俗名是苏打,工业上用于造纸业的是 Na2CO3 .‎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分析】(1)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碳酸氢钠的俗名是水苏打;‎ ‎(3)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800℃;‎ ‎(4)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 ‎(5)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 ‎(6)Na2CO3俗名是苏打.‎ ‎【解答】解:(1)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大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CO2;‎ ‎(2)碳酸氢钠的俗名是水苏打,且是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3)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800℃,常用作耐高温材料;‎ ‎(4)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 ‎(5)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 ‎(6)Na2CO3俗名是苏打,‎ 故答案为:(1)CO2;(2)NaHCO3;(3)MgO;(4)Al2O3;(5)Cl2;(6)Na2CO3.‎ ‎ ‎ ‎25.化学源于生活,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 ‎(1)过氧化钠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做供氧剂,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 ‎(2)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即“氯碱工业”,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NaOH+H2↑+Cl2↑ .‎ ‎(3)野外作业中用于焊接铁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Al2O3+2Fe .‎ ‎(4)将一个铝制易拉罐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密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鼓起.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易拉罐又重新鼓起的原因 2Al+2OH﹣+2H2O=2AlO2﹣+3H2↑ .‎ ‎(5)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H2O+CO2↑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方程式;‎ ‎(2)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即“氯碱工业”,氯化钠和水通电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3)金属铝可以和氧化铁之间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铁和氧化铝;‎ ‎(4)金属铝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氢气,利用瓶内压强变化来解释;‎ ‎(5)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2)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即“氯碱工业”,氯化钠和水通电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 ‎(3 )金属铝可以和氧化铁之间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铁和氧化铝,即2Al+Fe2O3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 ‎(4)CO2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O2被吸收,使罐内气体压强减小而被外界大气压压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O2═CO32﹣+H2O,金属铝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氢气,导致罐内气体压强又增大而重新鼓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5)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 故答案为:HCO3﹣+H+=H2O+CO2↑.‎ ‎ ‎ ‎2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Ba2+、NH4+、K+、H+、Na+、SO42﹣、CO32﹣、HCO3﹣、Br﹣等离子中的两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上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 ‎②向实验①的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③取原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④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火焰呈黄色.‎ 由以上实验判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NH4+、Na+、CO32﹣、Br﹣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Ba2+、H+、SO42﹣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为 K+、HCO3﹣ .‎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分析】①取上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则白色沉淀为碳酸钡,一定不含SO42﹣;‎ ‎②向实验①的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沉淀为AgBr,一定含Br﹣;‎ ‎③取原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气体为氨气,一定含NH4+;‎ ‎④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火焰呈黄色,则一定含Na+,再结合离子的反应及离子共存判断.‎ ‎【解答】解:①取上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则白色沉淀为碳酸钡,一定不含SO42﹣,则一定含CO32﹣、可能含HCO3﹣;由CO32﹣、Ba2+结合生成沉淀,可知原溶液一定不含Ba2+,由C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一定不含H+;‎ ‎②向实验①的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沉淀为AgBr,一定含Br﹣;‎ ‎③取原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气体为氨气,一定含NH4+;‎ ‎④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火焰呈黄色,则一定含Na+,不能确定是否含K+,‎ 综上所述,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NH4+、Na+、CO32﹣、Br﹣;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Ba2+、H+、SO4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为K+、HCO3﹣,‎ 故答案为:NH4+、Na+、CO32﹣、Br﹣;Ba2+、H+、SO42﹣;K+、HCO3﹣.‎ ‎ ‎ ‎27.小刚、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二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Ⅰ.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 2NaOH+CO2=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Na2CO3 ,可肯定猜想 ① (填序号)是错误的.‎ ‎(2)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CaCO3 .‎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搅拌 ;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漏斗 .‎ III.①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有问题,理由是 滴加澄清石灰水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 .‎ 但只要将上述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过量的 CaCl2 (填化学式)溶液,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 ‎②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 ③ (填序号)是正确的.‎ ‎③已知小刚取5.0g白色粉末进行试验,生成的沉淀B经过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3.0g,则白色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36.4% .(假设白色固体中不含其它杂质)如何判断沉淀B已经洗涤干净? 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分析】Ⅰ.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Ⅱ.(1)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2)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②操作1加水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操作2是将沉淀和溶液分开,为过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漏斗;‎ Ⅲ.①滴加澄清石灰水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将氢氧化钙换成氯化钙即可;‎ ‎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将碳酸根沉淀完全,得到沉淀B(碳酸钙),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显红色,则证明粉末中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③沉淀B为碳酸钙,质量为3.0g,物质的量为=0.03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得出碳酸钠的质量,据此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解答】解:Ⅰ.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Ⅱ.(1)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说明猜想①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Na2CO3;①;‎ ‎(2)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则沉淀B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CaCO3;‎ ‎②操作1加水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操作2是将沉淀和溶液分开,为过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漏斗,‎ 故答案为:搅拌;漏斗;‎ Ⅲ.①当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同时存在需要证明时,首先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滴加澄清石灰水虽能除碳酸根,但是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所以此方案不行,将氢氧化钙换成氯化钙即可,‎ 故答案为:滴加澄清石灰水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CaCl2;‎ ‎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将碳酸根沉淀完全,得到沉淀B(碳酸钙),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显红色,则证明粉末中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说明猜想③正确,‎ 故答案为:③;‎ ‎③沉淀B为碳酸钙,质量为3.0g,物质的量为=0.03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则碳酸钠的质量为:0.03mol×106g/mol=3.18g,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3.18g=1.82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36.4%;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36.4%;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则沉淀洗涤干净.‎ ‎ ‎ ‎2016年8月15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