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入学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入学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歌谣在汉代受到相当的重视,有不少优秀作品被保留下来。其实民间文学(尤其是歌 谣)历代都很丰富,但是由于它的“草根”性质,一般不受重视,很少被记录,所以自生自灭,难以 流传。因此历史上民间文学的长久流传,往往要借助于官方渠道。上古、殷周时期,统治者为实 施宗庙祭祀,同时也兼以朝廷礼仪、自身娱乐,都设有不同规模的乐队,后世出土的不少殷周时 期的乐器,皆可证明其事。这里有一件事很重要,传说周公“摄政七年,制礼作乐”,为扩充“乐” 的功能,当时他采取了 “采诗”以“配乐”的做法。周王朝颇为重视通过“乐”来了解政情民风,此之谓“观乐”。《左传》记栽的“季札观乐”,就是著名的事例。总之,从周朝开始,就形成了采集 民间歌谣纳入官方之乐的做法,这成为礼乐制度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中的不少民 间作品,应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采集、收纳进来的。‎ 这一古老的“采诗”传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打击,至汉初 早已被废弃,只存在于一些儒生的记忆里。直到汉武帝时期,儒术独尊,才着手建立完善的礼乐 制度体系,包括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随着朝廷乐府机构的设立和活动的正规化,乐府文学(歌 辞)的建设也渐见起色,具体措施是发动文士写作歌辞,还有就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歌辞,双 管齐下,大规模进行。参与创作的有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士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所制作的歌辞,是 《郊庙歌辞》中的“郊祀歌”之类。民间歌辞是通过收集而来的,收集工作由乐府机构承担u 乐府机构的任务有两大项,除在各种礼仪场合奏乐之外,还有采歌谣。这是古老的采诗传 统在新朝代的再起。如何“采”法?《尚书》之《夏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 早有夏代“遒人”之官振木铎徇于路,宣传教令,这在汉代儒者说法中是被确认的,所以他们也仿 效实行起来,采集百姓讴谣的故事,以为礼乐制度之一环节。采讴谣的目的当然是“观风俗”“知政教得失”,符合礼乐精神的要求。‎ 通过文士撰作和采集民间歌谣这两种办法,汉代的乐府文学很快丰富起来,汉乐府歌辞成 为文学史上一大新景观。尤其是民间歌谣,虽然当初它们并未进入“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等乐 府歌曲的核心部分,只是存在于“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等非核心部分, 但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乐府歌辞的总体文学价值却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今天我们看到的汉代 优秀民间作品,大多是以此种方式被保存下来的。如《汉铙歌十八曲》‎ 中的多数歌辞,还有《日出 东南隅行》《昭君怨》等。从中国诗歌史角度看,除了上古先秦时期有《诗经》中的民歌外,唯有汉 代一大批乐府民歌,能够占据诗坛的半壁江山,这一景观,是其他朝代很少看到的。‎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谣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历朝历代都很丰富,但因为是底层的文学样式;般很少被记录,所以它们的发展是自由的。‎ B.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打击,采集民间歌谣纳入官方之乐这一做法到汉初已经被弃之不用。‎ C.官府采集百姓讴谣的目的是“观风俗”“知政教得失”,《夏书》中的“遒人以木铎徇于路”说明夏代已有专门的官员到民间采集百姓讴谣。‎ D.民间歌谣虽然当初没有进人乐府歌曲的核心部分,但是这些民间歌谣的存在,提高了汉代乐府歌辞的总体文学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汉代保留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歌谣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汉代对民间文学十分重视,而民间文学要想长久流传,往往要借助于官方的力量。‎ B.周朝时期,为了扩充“乐”的教化功能和了解政情民风的功能,周公采取“采诗”以“配乐”的形式制礼作乐,这种做法在后世也有沿用。‎ C.汉武帝时期因为独尊儒术,朝廷设立了乐府机构,负责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最终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体系,民间歌谣也随之繁盛起来。‎ D.除了《诗经》中的民歌外,中国诗歌史上还有汉代的乐府民歌能够与其他诗歌类型抗衡,这也说明了汉乐府歌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发现的殷周时期的乐器能够证明,在上古、殷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宗庙祭祀、朝廷的礼仪以及自身的娱乐等,都设立了不同规模的乐队。‎ B.汉代的乐府文学丰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朝廷发动文士写作歌辞,如当时最负盛名的司马相如等人参与创作;二是收集民间歌辞。‎ C.乐府机构采集民间歌遥这一做法是在汉朝实行起来的,开始成为礼乐制度的一个环节,这种效仿古老的采诗传统的做法符合礼乐精神的要求。‎ D.汉代的民间歌谣因存在于“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遥辞”中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最终成为十分优秀的民间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 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D.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2)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重过海印庵 宗清 三年重向虎溪游,石路依然碧水流。鸟背斜阳微带雨,寺门衰柳渐迎秋。‎ 弟兄谊重难为别,师友情深竟莫酬。叹息此身闲未得,天涯明日又孤舟。‎ ‎8.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两句写出异族祠堂香火旺盛,传达出对恢复中原的隐忧。‎ ‎(3)王海《次北固山下》 “ , 。”两句,写景中洋溢着新旧交替的喜悦,于人一种振奋情怀。‎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做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三棵树 李德霞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校回来,看着空空的土屋和一下子苍老了的娘,丫头抱着树干号啕大哭。‎ 娘说:“丫头,别上学了,回家跟娘种地吧。种地饿不死人。”‎ 丫头倔,丫头一抹眼泪说:“偏不,我还要考大学,我丫头说到做到!”‎ 娘说:“上大学不要钱?”‎ 丫头说:“我有三棵树,三棵树就是我的钱。”‎ 丫头真的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家家日子还不宽格,但乡亲们厚道,你三十他三十地把钱送来。丫头不接,一一挡了回去,丫头说:“大叔大婶的情我领了,我不能欠乡亲们太多……”‎ 娘说:“你不上学了?”‎ 丫头说:“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开学前几天,丫头去了村里的德叔家。德叔在农机站当站长,家里开着小卖部,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殷实得多。更重要的是,爹在世时,跟德叔是最要好的弟兄。其实,在丫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德叔就给丫头准备了一千块钱。德叔笑眯眯地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你啥时还我呀?”‎ 丫头说:“不是借,是贷,就按银行的利息算。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连本带利一块儿还。”‎ 德叔还想逗逗丫头,德叔说:“银行贷款还讲个财产抵押呢,你拿啥给我做抵押?”‎ 丫头拉着德叔的手出了屋,用手一指她家院里的三棵树说:“我有三棵树,我就拿三棵树做抵押。”说完,丫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哗哔哗,写了抵押单,交给德叔。‎ 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 丫头上了大学。上了大学的丫头从来不敢回家。除了舍不得那几块钱的路费,丫头还得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丫头到图书馆帮过工,到饭店洗过碗,啥来钱干啥。有同学问:“你家里没钱供你?”丫头说:“有,我有三棵树……”‎ 丫头大三时,不得不回家一趟。大哥在一家煤矿挖煤,死于矿难,矿上只给了很少的一点钱,少得离谱。丫头找到矿长,拍着桌子和矿长讲道理。矿长熊了,按规定赔了款。‎ 拿回赔偿金,大嫂取出两千块,要给丫头。大嫂说:“以前都是我不好,我对不起丫头妹妹。钱你拿着,你是大学生,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丫头把钱挡回去。丫头说:“我还年轻,吃点苦受点罪是好事。这钱是我大哥拿命换来的,就留着给侄儿上学用……”‎ 转眼,丫头大学毕业了。那时候,大学生很抢手,是香饽饽,丫头就被分配到市政府上班。领到第一笔工资,丫头田了村。丫头找到德叔,要赎回当年的抵押单。德叔说:“啥抵押单?我早扔了。”丫头吃惊地说:“那……我的三棵衬?”‎ 像当年丫头拉着德叔一样,德叔拉着丫头的手出了门,用手一指丫头豪的那三棵树说:“三棵树,本来就是你的。”‎ 丫头要接娘进城。临走时,邻居说:“你娘这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土屋和三棵树不如卖了的好……”‎ 丫头看着土屋,抚着树干说:“土屋是我的家,三棵树是我的根……我怎么舍得卖啊?留着吧。”‎ 一晃,几十年过去。土屋已日渐斑驳,倒是那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成了村里的一景。‎ 前年,有人相中了那三棵树,愿出大价钱要下来。那人打电话给丫头,问丫头愿不愿意卖,被丫头断然拒绝。‎ 如今,已是副市长的丫头,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要抽空回村一趟,看看父老乡亲,看看她的三棵树……‎ ‎(节选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写大嫂闹着分家,将米缸、面缸、红木柜搬走,三只羊赶走,甚至还要放倒三棵树的情节,既表现了家里的贫穷,又暗示了娘的软弱。‎ B.“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德叔原本只想试探丫头,孰料丫头早有主意,德叔因而“笑”;面对苦难,丫头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令德叔动容,因而“满眼都是泪”。‎ C.小说设计大哥遭遇矿难,大嫂成为寡妇,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钱,最后是丫头拿回了赔偿金等情节,意在表明善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 D.写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有人愿出大价钱买,丫头却断然拒绝,是因为以前生活艰难时都不曾卖掉,现在丫头做了副市长,自然不会因为钱而卖掉三棵树。‎ E.小说中对大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作用很明显,如从开始的蛮横无情到后来的心存愧疚,都衬托了丫头优秀的品质特征。‎ ‎(2)小说以“三棵树”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丫头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 记者:“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近10年。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 邬书林: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 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前10年的经验。‎ 记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邬书林: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两者并行不悖。‎ 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对于全民阅读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邬书林: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几年的两会,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0到6岁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使儿童通过阅读养成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找到快乐;6到12岁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使孩子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12到18岁是巩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打好这三个基础,终身阅读才有可能,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坚实的阅读习惯基础。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同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从近年调查情况来看,国民阅读率虽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较慢。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邬书林: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盲率是34%,最近这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文盲率是4%。解决阅读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盲,我国的文盲问题才刚刚解决,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坚信孩子的阅读率会越来越高。其次,现有的阅读率的统计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要把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也纳入其中。第三,我国的国民阅读率的确亟待提升。‎ 不过,现在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阅读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的人数大增。我最近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不要以为通过手机阅读就不是阅读,不要以为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就不好。相反,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根据美国所做的一项统计,网络时代科学家的阅读量比原来增长了25%,普通民众也增加了5%。因为不需要跑图书馆了,买书便宜了,看书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视传统阅读,更要关注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两者并行不悖。我相信,随着阅读意识的提高,阅读设施的完善,阅读氛围的浓厚,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赶上先进国家的。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邬书林认为全民阅读经过10年的努力有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国家重视程度,还是全民参与程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B.邬书林在总结经验时主要从对阅读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上做出了总结,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人的修养的。‎ C.记者由李克强总结在两会上说的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切入问题,准确恰当,并且突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重视。‎ D.邬书林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随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超过先进国家的。‎ E.记者与被采访者邬书林就全民阅读的情况以及经验等问题展开了访答,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引人深思。‎ ‎(2)邬书林认为要提倡全民阅读,需要做好哪些工作?(6分)‎ ‎(3)邬书林对全民阅读相关问题的回答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6分)‎ ‎(4)邬书林认为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原因是什么?请从个体角度谈谈如何提升阅读率。(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耐心和勇气常能帮助我们去对付善于搅和的人,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不要让对方有 的机会。 ‎ ‎②然而最重要的是,中国要始终尊重俄罗斯,在它遇到16年来最大经济困难的时候,‎ 不对其趾高气扬,更不 。 ‎ ‎③位于火奴鲁鲁、迈阿密、纽约的三家酒店购买了一种新型的耐洗的射频识别标签,用以防止人们拿走他们的毛巾、亚麻织品和高级绒毛浴袍。这种 已然成为某些人旅游之外的乐趣。 ‎ A.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B.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 C.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D.趁火打劫 浑水摸鱼 顺手牵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地面建筑,不太重视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 B.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扩大,而东部地区的薪酬吸引力在下降,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东部地区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民工荒”现象。‎ C.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标志,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设计了两条安全线。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A.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B.位于票面两边的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C.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 D.位于票面两边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 ‎16.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人所需要警惕的是,只把做官当作了读书的目的,     ①     。读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一个人精神情怀的陶冶与涵养,在于帮助一个人获得高尚的品格、卓越的识见,以及因为对自然社会的洞悉了解而养成的既有所敬畏又无所挂碍的智慧与勇气。书读得好不好,理解得对不对,     ②     。如果把读书与实践加以割裂,那么既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浪费,    ③      。‎ ‎17.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了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下图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会徽。请简要描述其形状特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 ‎——《人民日报》‎ 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长郡中学高三入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2.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混淆概念。原文的意思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建立礼乐制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C项说朝廷设立的乐府机构“负责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混淆了概念,而且“最终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体系”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3.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强加因果。被收集并保存在“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中的民间歌谣本身就是优秀的 民间作品,并不是因为被保存下来才成为优秀作品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 ‎5B 解析:“金”用以止众,“鼓”用以进众。古代军队行军作战时离不开金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曹刿论战》中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证。‎ ‎6C 解析:依据原文“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慕氏家族只是被张守约捉拿,被斩首的是逃到夏国的部落余众。‎ ‎7(1)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首。(5分,“檄”,名词作动词,下军令;“置”,动词,放弃;“居”,动词,停留,引申为“过了”;“械”,名词作动词,用枷锁拘捕;“斩于市”,“于市斩”,在街市上斩首,介词结构后置。五处,一处1分)‎ ‎(2)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5分,“或”,有人;“如……何”,怎么办,怎么对付/应付;“歉岁”,荒年;“甚于河患”,“于河患甚”,比水患还要厉害,介词结构后置;“图”,打算,想办法解决。五处,一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前两联描绘了微雨斜阳的秋韵图景。(2分)诗人三年后再次来到虎溪,眼前的石路依然旧时模样,碧水也依然脉脉流淌。(1分)天边一轮斜阳渐渐下坠,点点微雨中,(1分)寺门前的老柳树呈现出一种秋的风韵。(1分)‎ ‎9.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与师友们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2分)颈联写于师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离别时依依不舍;(2分)尾联则想象自己明日孤舟向天涯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之感,抒发了浓浓的离愁别绪。(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以“三棵树”为题,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激发阅读兴趣。②“三棵树”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文章,始终和小说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行文更加紧凑。③以“三棵树”为题,突出小说的主旨,“三棵树”是头人生之根的象征,表现了丫头不忘根本,不忘家乡的品质。(每点2分)‎ ‎(3)①有主见、有志气,努力上进。她是村里唯一去城里上高中的女孩子,娘劝她在家种地,她坚决不同意,后来考上大学,最后做了副市长。②乐观面对苦难,节俭勤劳。面对异常贫穷的家庭情况,以三棵树为精神支柱,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期间为了省钱,很少回家,自己挣学费、生活费。③包容,不记仇。大哥死干矿难,她找矿长据理力争,拿回了赔偿金。不和嫂子记气,赔偿金自己不拿一分,留给侄儿上学。④善良、孝顺,知恩图报。丫头考上大学,面对乡亲们的援助,她心存感激;参加工作后把娘接到城里;当了副市长,每年都要回村里一趟,看望父老乡亲。(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①对父母长辈要心存孝心。大嫂起先不知孝道,分家时将家里像样点的东西全都拿走,使原本贫困的家雪上加霜,大哥死于矿难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丫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积极乐观,安慰娘,后来把娘接到城里尽孝。小说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②做人应心存感恩,别人有难时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在丫头考上大学之后,乡亲们二十、三十地送来钱;德叔在丫头交学费的事上,全力帮助,对于这一切、丫头都深深记在心里,一直心存感恩。当副市长后,还每年回村里一趟,看望父老乡亲。③在贫困和苦难面前,应具有自强和不懈努力的精神。面对贫穷和苦难,丫头没有悲观绝望,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以一种不懈的努力和自强精神,战胜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最终带着母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④显达不忘本,根扎得越深,人生之路走得越远。丫头由一个农村小姑娘走进城里读高中,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到市政府上班.到最后当上了副市长,一路走来,她没有忘记三棵树、忘记乡亲、忘记娘的恩情。不忘记根本的人,在事业、人生之路上才不会迷失,才会走得更远。(每点2分,如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E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2)①国家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造全民阅读条件;③按照阅读规律办理,养成阅读习惯;④专家学者要做好阅读表率并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 ‎ (3)①有条理。如:邬书林在谈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时,使用了“首先”“其次”“第三”这样的词语,层次清晰。②有说服力。如:邬书林在谈全民阅读情况及新技术提升阅读效能等问题时,列举数据,既客观又有说服力。③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我国全民阅读的相关问题。如:对近十年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做得如何持肯定态度;对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时,承认问题确实存在,并指出亟待提升。 ‎ ‎ (4)原因:①历史原因。我国一直存在文盲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②统计指标还不完善。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尚未纳入其中。 ‎ 做法:①提高阅读意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要充分意识到阅读不仅能获取知识,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国民素质。②注重多种方式的阅读。既要重视传统的纸质阅 读,更要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子阅读。③遵循阅读规律,制定阅读计划,努力做到终身阅读。 ‎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人的修养的”理解错误,原文中邬书林说“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C.“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重视”无中生有。D.“一定会超过”理解错误,原文是说“一定会赶上”。(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 ‎(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域,题目所问“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其实就是记者提的第三个问题,那么答题区域就是邬书林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这段话中“打好这三个基础”前的三句话即是分别从国家、各级政府、全民三个角度提出的做法,另外不要忽略本段最后针对“专家学者”提出的建议。 ‎ ‎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为一篇访谈文章,邬书林的回答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从这个角度来看,邬书林的语言严谨规范,有理有据。可抓住他的回答中的突出特点,如“首先”“其次”“第三”,可见条理清晰;“1/10”“80%”等数据,可见严谨有说服力;“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可见客观公正。 ‎ ‎(4)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第一问,可从文中总结归纳,倒数第二段邬书林的回答中前两点即是国民阅读率低的原因。第二问,可结合文本相关信息和自身实际,文中第五段和最后一段都谈到国民阅读的经验和方法,分别从阅读意识和阅读方式的角度概括即可。 ‎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浑水摸鱼,也作“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攫取不正当的利益。趁火打劫,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顺手牵羊,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14.C(A主语残缺,B“劳动力”与“扩大”搭配不当,D不合逻辑,“切忌”与“不要”否定不当。‎ ‎15C ‎16.示例:①就扭曲了读书的价值;②都需要“实践”来查收与验证;③又容易使读书人变得眼高手低。(第①点1分,第②③点各2分)‎ ‎17.会徽内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脚相连,组成里约面包山形象。该设计基于富有感召力、多样性、自然性。该图寓意着要全世界与奥林匹克追求卓越、相互尊重和友谊的观念连接起来,增强合作伙伴同奥运会的联系。(6分,言之有理即可)‎ ‎18.立意:“批判者”与“建设者”各代表一类人。写作时,可以选择“批判者”与“建设者”中任一种人或其表现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这两种人或其表现进行比较。‎ 新课标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 ‎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精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完3分为止;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没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参考译文】‎ 张守约,字希参,是濮州人。(他)凭借父祖的功勋主管原州截原寨。(他)担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中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的利弊,(建议)都被采纳。欧阳修推荐他有智慧谋略、通晓边塞事务,(他)被提拔为融州知州。峒族将领吴侬凭恃险要地势而成为边境祸患,(张守约)捕杀了他。欧阳修又推荐张守约可以担任将帅,(他)担任了定州路驻泊都监,调往秦凤(任职)。在职六年,查出生羌隐瞒一千顷田地用来招募射手,修筑硖石堡、甘谷城,评定功劳(数他)最多。‎ 夏人万名骑兵前来侵犯边境,张守约恰好巡视边境,与他们相遇。(张守约)挑选五百名骑兵迎战,寡不敌众,阵势稍微后退。夏人从两边包抄,张守约在阵前挺身站立,亲自擂响战鼓,发强弩射杀敌方的首领,敌人于是退走了。河州羌族部落首领率三万人马在敦波驻扎,想收复失地,张守约渡过洮水打败了他们,取出他们藏在地窖里的粟米给自己的部队吃。年老体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往南山,张守约的部下想堵截他们,说可以缴获很多。张守约说:“他们不敢迎战,只是逃命罢了,擅自出击的人斩首!”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带领敢死队在高山上擂响战鼓,竖立战旗,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张守约)于是担任岷州知州,降服他手下的大小首领一千七百人。(朝廷)提升(张守约)为西上阁门使,镇戎军主管,调往环州任职。慕氏家族强横凶狠难以节制,鼓动部落滋事,(张守约)统率军队征讨并擒获他们,部落余众逃到夏国。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首。跟随(皇帝)征讨灵武,到达清远军,劝告高遵裕命令士兵保护好粮饷,以防备被(敌方)抢劫,(但高遵裕)不听从劝告,结果兵败而归。张守约有捍卫海南咸平的功劳,不被记功。‎ ‎(张守约)进职为环庆都钤辖、邠州知州,又调任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兼任康州刺史。夏人在南牟驻军十万,畏惧张守约的威名,带领军队退走了。任泾州知州,泾水经常冲毁城墙,每年春天都必须加固堤坝,所花费用无法计算。正值饥荒之年,(张守约)废除了这一劳役。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河神祠原来在河南岸,(张守约)祷告后把它迁到河北岸,(用这种方法)来制止河水泛滥。有一天夜里雷雨大作,第二天,河水改向南流,河的北岸就成为沙滩。(朝廷)召(张守约)回朝担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张守约)在途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