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珠海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2016珠海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①具有双层膜 ‎②均含有核糖体和少量的DNA、RNA ‎③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④水作为其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⑤均参与能量代谢,两者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⑥内部都含有酶.‎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 ‎2.有关于有氧呼吸(以C6H12O6为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B.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C.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全部来自C6H12O6‎ D.有氧呼吸的意义在于维持生命体的体温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3.下列哪一组是有氧呼吸过程所进行的(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密封的地窖中能够保存水果和蔬菜,主要原因是CO2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 B.对于多数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提高肥效 C.酿酒过程中应先通气后密封,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密封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D.进行体育运动时不小心引起皮肤表面擦伤,应用创可贴及时包扎创口,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 ‎5.日照适宜的时候,叶肉细胞一般不会进行下列哪一项活动(  )‎ A.释放CO2 B.释放O2 C.产生H2O D.产生ATP ‎6.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A.Mg2+的吸收 B.O2扩散 C.光反应 D.卡尔文循环 ‎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纸层折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根据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认 C.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可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8.下列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D.过程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关联 ‎9.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B.曲线中b点转向c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D.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10.严寒冬天,利用温室种植蔬菜,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及时擦干温室薄膜(玻璃)上的水膜,以防止透光减弱影响光合作用 B.提高室内温度并保持恒定,以提高蔬菜有机物的积累量 C.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D.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11.如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②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 ‎④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根据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cj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B图所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是A图中bc段或gh段 C.cd段细胞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点断裂导致染色体和DNA都加倍 D.图B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的比值是1:2:2‎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目前对癌变的研究普遍认为是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 D.细胞凋亡有利于人体正常发育 ‎14.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5.下列生物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 A.蓝藻大多数性状的遗传 B.人类某些由线粒体DNA控制的性状遗传 C.月季无性繁殖过程中性状的遗传 D.酵母菌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多数性状的遗传 ‎16.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体的雌蕊 B.人工授粉前,应套袋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体的雄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17.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为1: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18.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②杂种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③杂种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19.下列关于科学家运用科研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证实了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来自水的分解 D.卡尔文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了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0.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21.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个小桶分别模拟的是雌雄生殖器官 B.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可以不相等 C.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总数目可以不相等 D.每次抓取小球后一定要放回桶内 ‎22.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Y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Xb、aX、aY B.Xb、aXb、Y C.aXb、aXb、AY D.AY、aY、aY ‎23.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  )‎ ‎①DNA复制 ②纺锤体出现 ③联会 ④基因重组 ⑤着丝点分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 ‎24.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有两条相同性染色体的个体均为雌性个体 B.碗豆的高茎基因(D)和矮茎基因(d)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型为Dd的豌豆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D、d两种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25.某基因型为YyRr的动物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下列变化发生的时间开始于 DNA分子数目加倍 染色体数目由a→2a Y与y、R与r、分离 Y与Y、r与r、分离 Y(y)与R(r)自由组合 A ‎②‎ ‎①‎ ‎③‎ ‎③‎ ‎④‎ B ‎①‎ ‎④‎ ‎③‎ ‎④‎ ‎③‎ C ‎①‎ ‎④‎ ‎③‎ ‎④‎ ‎⑤‎ D ‎①‎ ‎②‎ ‎④‎ ‎③‎ ‎④‎ 注:①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②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③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④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⑤指受精作用时(  )‎ A.A B.B C.C D.D ‎2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27.小王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拍摄了以下照片,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  )‎ A. B. C. D.‎ ‎28.鸡的性别收ZW性染色体控制,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非芦花有b控制,鸡的羽毛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组成为cc时显白色,一只白羽母鸡(ccZbW)与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比例应是(  )‎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3: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2: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直接注明外,每空1分,共58分)‎ ‎29.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1)图1中暗反应发生在      中,a、b物质参与暗反应中的      过程.‎ ‎(2)图2中A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其中产生ATP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过程.写出图2过程的总反应式      .‎ ‎(3)图3表示春季和冬季日变化对温室栽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表1是对两个黄瓜品种的光合产物输出率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使用14 C标记的CO2对黄瓜叶片饲喂48小时后,经测定并计算得到相关数值.‎ 表一:‎ 季节 ‎ 品种 光合产物输出率(%)‎ 光合产物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 瓜(%)‎ 茎(%)‎ 根(%)‎ 冬季 长春密刺 ‎22.27‎ ‎2.34‎ ‎10.66‎ ‎2.53 ‎ 农大14号 ‎35.27‎ ‎3.98‎ ‎19.80‎ ‎5.11‎ 长春密刺 ‎51.99‎ ‎36.95‎ ‎8.78‎ ‎2.08‎ 春季 农大1号 ‎47.17‎ ‎23.03‎ ‎13.68‎ ‎3.71‎ ‎①图3中测定的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含义是      ,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      .‎ ‎②在光合产物输出率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由表1可知,冬季影响黄瓜产量的原因还与      和      有关.表中数据表明适合冬季栽培的品种为      ,原因是在冬季栽培条件下其光合产物输出率      ,而且向      中的分配比例较高.‎ ‎30.长春新碱为长春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生物碱.为了解长春新碱在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癌变后细胞膜上的      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转移.癌细胞内部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为验证癌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还是增多,需要用      对所观察的癌细胞进行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若癌细胞的线粒体较正常细胞减少,从而影响癌细胞中的      功能.(填选项前的符号)‎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H]B.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C.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D.[H]与O2反应生成H2O ‎(2)多数抗肿瘤药物是周期性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细胞分裂间期或分裂期.长春新碱作用于分裂期,抑制癌细胞分裂,请简要分析长春新碱可能的作用机制?      .‎ ‎(3)长春新碱一直癌细胞分裂的同时,也会促进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      所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为研究长春新碱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取肝癌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用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长春新碱培养24小时、48小时、96小时,统计结果如下:‎ 结合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1.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二为Ⅱ4体细胞中控制甲乙两病的基因所在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其判断理由是      .‎ ‎(2)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表现型有      种(考虑性别),III5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3)Ⅲ7的基因型为      ,其甲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I代的      号.若III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的来源是      (父方/母方/父方或母方).‎ ‎(4)若Ⅲ3与Ⅲ5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5)请在图二中对Ⅱ2的基因组成进行标注定位.并画出该细胞件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示意图.‎ ‎      .‎ ‎32.Ⅰ.某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如图基因M、m与基因D、d在一对常染色体上(无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的宽窄和植株的高矮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原因是:      .‎ ‎(2)用纯合宽叶高茎和窄叶矮茎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中雌雄植株杂交获得F2,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Ⅱ.某二倍体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植物,该植物群体全部开红花(纯合子),控制花色的基因(A或a)在X染色体上.‎ ‎(1)若发现一白花雄株,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白花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具体操作是:选      (植株)作为母本,授以      的花粉,套带培养,收获种子,种植直至植株开花,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 ‎①若子代      ,则可确定该白花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      ,则可确定该白花性状为隐性.‎ ‎(2)请写出(1)①的遗传图解.      .‎ ‎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①具有双层膜 ‎②均含有核糖体和少量的DNA、RNA ‎③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④水作为其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⑤均参与能量代谢,两者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⑥内部都含有酶.‎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特点有:‎ ‎(1)都含有双层膜结构;‎ ‎(2)都含有DNA分子;‎ ‎(3)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4)都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解答】解:①、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双层膜的细胞器,①正确;‎ ‎②、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核糖体和少量的DNA、RNA,是半自主细胞器,②正确;‎ ‎③、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③错误;‎ ‎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水分,光反应的阶段消耗水分,④正确;‎ ‎⑤、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可以用于暗反应阶段,⑤错误;‎ ‎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酶催化反应,⑥正确.‎ 故选:B.‎ ‎ ‎ ‎2.有关于有氧呼吸(以C6H12O6为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B.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C.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全部来自C6H12O6‎ D.有氧呼吸的意义在于维持生命体的体温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有氧呼吸 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产能情况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24[H]+6O212H2O+能量 大量能量 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 ‎【解答】解: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醋酸菌,A错误;‎ B、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 C、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来自C6H12O6和水,C错误;‎ D、有氧呼吸的意义在于维持生命体的体温和正常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 ‎ ‎3.下列哪一组是有氧呼吸过程所进行的(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解答】解: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可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可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①正确;‎ ‎②表示水的光解,发生在光合作用过程中,②错误;‎ ‎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正确;‎ ‎④表示ATP的合成,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④正确;‎ ‎⑤丙酮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可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正确.‎ 故选:A.‎ ‎ ‎ ‎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密封的地窖中能够保存水果和蔬菜,主要原因是CO2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 B.对于多数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提高肥效 C.酿酒过程中应先通气后密封,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密封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D.进行体育运动时不小心引起皮肤表面擦伤,应用创可贴及时包扎创口,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1、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无氧呼吸)、高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 ‎2、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3、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 ‎4、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解答】解:A、密封的地窖中能够保存水果和蔬菜,主要原因是CO2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A正确;‎ B、对于多数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提高肥效,B正确;‎ C、酿酒过程中应先通气后密封,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密封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C正确;‎ D、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染伤口深处并大量繁殖,D错误.‎ 故选:D.‎ ‎ ‎ ‎5.日照适宜的时候,叶肉细胞一般不会进行下列哪一项活动(  )‎ A.释放CO2 B.释放O2 C.产生H2O D.产生ATP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1、光合作用的阶段:‎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2、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 ‎3、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2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 或C6H12O62乳酸+能量 (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日照适宜的时候,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所以不会释放CO2,A错误;‎ B、由于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所以会释放O2,B正确;‎ C、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H2O,C正确;‎ D、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ATP,D正确.‎ 故选:A.‎ ‎ ‎ ‎6.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A.Mg2+的吸收 B.O2扩散 C.光反应 D.卡尔文循环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中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与蛋白质无直接关系,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属于酶促反应,相关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解答】解:A、叶绿体吸收Mg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叶绿体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氧气扩散是自由扩散,与蛋白质无关,B正确;‎ C、光反应中ATP的合成属于酶促反应,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与蛋白质有关,C错误;‎ D、卡尔文循环属于暗反应,与蛋白质有关,D错误.‎ 故选:B.‎ ‎ ‎ ‎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纸层折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根据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认 C.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可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1、分离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液度高的扩散速度快,结果从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2、细胞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运输效率较高,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运转和交换.‎ ‎3、;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答】解:A、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则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A正确.‎ B、有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应以二氧化碳的多少和是否产生酒精来确定,B错误;‎ C、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可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D错误.‎ 故选:A.‎ ‎ ‎ ‎8.下列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D.过程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关联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据图分析:①为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是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 ‎【解答】解:A、过程①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A错误;‎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错误;‎ C、光反应①产生[H],暗反应②消耗[H],细胞呼吸③既产生也消耗[H],C正确;‎ D、过程④ATP水解释放能量,所以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D错误.‎ 故选C.‎ ‎ ‎ ‎9.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B.曲线中b点转向c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D.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表示CO2浓度不变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bc表示光照强度相同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CO2浓度呈正相关.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曲线由a点转向b点时,由于光反应增强,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增多,还原C3化合物的量也就增多,因此,叶绿体中C3的浓度会下降,A错误;‎ B、曲线中b点转向c点时,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减小,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B正确;‎ 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c段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C正确;‎ D、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也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与横坐标的影响因素无关,D正确.‎ 故选:A.‎ ‎ ‎ ‎10.严寒冬天,利用温室种植蔬菜,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及时擦干温室薄膜(玻璃)上的水膜,以防止透光减弱影响光合作用 B.提高室内温度并保持恒定,以提高蔬菜有机物的积累量 C.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D.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冬季光照强度较弱,光照时间较短,要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适当增加光照;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适当的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温室薄膜上的一层水膜会降低透光率,影响光合作用,所以要及时擦干;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来自其光反应过程,而不是呼吸作用,且增加温室中氧气的含量,能促进呼吸作用,加快有机物的消耗.‎ ‎【解答】解:A、温室薄膜上的一层水膜会降低透光率,影响光合作用,所以要及时擦干,A正确;‎ B、提高室内温度并保持恒定,能促进呼吸作用,加快有机物的消耗导致产量下降,B错误;‎ C、冬季光照强度较弱,光照时间较短,可以增加光照时间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C正确;‎ D、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适当的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 故选:B.‎ ‎ ‎ ‎11.如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②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 ‎④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周期的概念.‎ ‎【分析】分析题图:图A中乙→乙为一个细胞周期,乙→甲为细胞间期,甲→乙分裂期;图B中a、c持续的时间长,是细胞分裂间期,b、d持续的时间短,是细胞分裂期,由题图中的箭头指向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a+b)或(c+d).‎ ‎【解答】解: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①正确;‎ ‎②b段是分裂期,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分裂间期,②错误;‎ ‎③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均要消耗ATP,故c、d两段都要消耗ATP,③正确;‎ ‎④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④错误.‎ 故选:C.‎ ‎ ‎ ‎12.根据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cj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B图所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是A图中bc段或gh段 C.cd段细胞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点断裂导致染色体和DNA都加倍 D.图B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的比值是1:2:2‎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A图:A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ab和fg段表示前期;bc和gh段表示中期;cd和hi段表示后期;de和ij段表示末期;ef段表示分裂间期.‎ 分析B图:B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解答】解: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ej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正确;‎ B、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A中的bc或gh段,B正确;‎ C、cd段细胞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点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不变,C错误;‎ D、图B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体单体、核DNA的数目的比值是1:2:2,D正确.‎ 故选:C.‎ ‎ ‎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目前对癌变的研究普遍认为是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 D.细胞凋亡有利于人体正常发育 ‎【考点】细胞的分化;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细胞分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在一生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为止.‎ ‎2、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衰老是生界的普遍规律,细胞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也在不断地新生和衰老死亡.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几个阶段.可见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3、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细胞凋亡的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细胞凋亡肩负着维持各种组织器官固有体积和形态功能的作用,还会使机体内异常细胞得到及时清除,去除潜在隐患.‎ ‎4、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等.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解答】解:A、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正确;‎ 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 C、目前对癌变的研究普遍认为是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C正确;‎ D、细胞凋亡有利于人体正常发育,D正确.‎ 故选:B.‎ ‎ ‎ ‎14.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之前,经过①,凋亡诱导因子与将要凋亡的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的过程,由于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过程具有特异性,因此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凋亡基因控制合成新蛋白质,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决定的,是细胞的主动死亡,C错误;‎ D、凋亡基因是机体固有的,控制着细胞凋亡的过程,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ABD.‎ ‎ ‎ ‎15.下列生物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 A.蓝藻大多数性状的遗传 B.人类某些由线粒体DNA控制的性状遗传 C.月季无性繁殖过程中性状的遗传 D.酵母菌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多数性状的遗传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而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及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据此答题.‎ ‎【解答】解:A、蓝藻为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 B、线粒体DNA控制的性状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 C、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月季无性繁殖过程中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 D、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其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多数性状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 故选:D.‎ ‎ ‎ ‎16.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体的雌蕊 B.人工授粉前,应套袋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体的雄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只能进行自交,要进行杂交实验,需要进行人工异花授粉,其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解答】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因此进行杂交实验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防止自花传粉,A错误;‎ B、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后应套袋,待雄蕊成熟后再进行人工授粉,B正确;‎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C正确;‎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故选:A.‎ ‎ ‎ ‎17.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为1: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F2出现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 B、F2性状分离比应该为3:1,B错误;‎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正确;‎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现象而不是实质,D错误.‎ 故选:C.‎ ‎ ‎ ‎18.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②杂种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③杂种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子一代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4种,比例为1:1:1:1;自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1:2:2:4:1:2:1:2:1.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 ‎【解答】解:①杂种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不符合;‎ ‎②杂种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2:4:1:2:1:2:1,不符合;‎ ‎③杂种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符合;‎ ‎④杂种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符合;‎ ‎⑤杂种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1:1:1:1,符合.‎ 故选:B.‎ ‎ ‎ ‎19.下列关于科学家运用科研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证实了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来自水的分解 D.卡尔文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了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考点】伴性遗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解答】解:A、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来自水的分解,C正确;‎ D、卡尔文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了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正确.‎ 故选:A.‎ ‎ ‎ ‎20.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考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据此答题.‎ ‎【解答】解:A、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A错误;‎ B、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B错误;‎ C、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 D、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单存在,D正确.‎ 故选:AB.‎ ‎ ‎ ‎21.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个小桶分别模拟的是雌雄生殖器官 B.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可以不相等 C.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总数目可以不相等 D.每次抓取小球后一定要放回桶内 ‎【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 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解答】解:A、两个小桶分别代表产生雌雄配子的雌雄生殖器官,A正确;‎ B、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必须相等,比例为1:1,B错误;‎ C、两个小桶内的球数目可以不相等,但是每个桶内的大球和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这样也可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C正确;‎ D、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减少实验的误差,D正确.‎ 故选:B.‎ ‎ ‎ ‎22.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Y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Xb、aX、aY B.Xb、aXb、Y C.aXb、aXb、AY D.AY、aY、aY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 ‎【解答】解: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Y的精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A的染色体和Y染色体自由组合,则含有a的染色体和Xb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产生了一个AY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Xb、aXb、AY.‎ 故选:C.‎ ‎ ‎ ‎23.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  )‎ ‎①DNA复制 ②纺锤体出现 ③联会 ④基因重组 ⑤着丝点分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 后期 减II后期 ‎【解答】解:①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会发生DNA复制,①正确;‎ ‎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②正确;‎ ‎③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错误;‎ ‎④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④错误;‎ ‎⑤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⑤正确.‎ 故选:C.‎ ‎ ‎ ‎24.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有两条相同性染色体的个体均为雌性个体 B.碗豆的高茎基因(D)和矮茎基因(d)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型为Dd的豌豆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D、d两种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解:A、若为ZW性别决定,同型的ZZ染色体决定的是雄性,A错误;‎ B、碗豆的高茎基因(D)和矮茎基因(d)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 D、基因型为Dd的豌豆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D、d两种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D正确.‎ 故选:D.‎ ‎ ‎ ‎25.某基因型为YyRr的动物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下列变化发生的时间开始于 DNA分子数目加倍 染色体数目由a→2a Y与y、R与r、分离 Y与Y、r与r、分离 Y(y)与R(r)自由组合 A ‎②‎ ‎①‎ ‎③‎ ‎③‎ ‎④‎ B ‎①‎ ‎④‎ ‎③‎ ‎④‎ ‎③‎ C ‎①‎ ‎④‎ ‎③‎ ‎④‎ ‎⑤‎ D ‎①‎ ‎②‎ ‎④‎ ‎③‎ ‎④‎ 注:①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②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③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④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⑤指受精作用时(  )‎ A.A B.B C.C D.D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某基因型为YyRr的动物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DNA分子数目加倍发生在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数目由a→2a发生在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与y、R与r、分离发生在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Y与Y、r与r、分离发生在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y)与R(r)自由组合发生在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故选:B.‎ ‎ ‎ ‎2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考点】受精作用.‎ ‎【分析】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 ‎【解答】解:A、受精卵中细胞核基因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而细胞质基因全部来自于母方,A错误;‎ B、受精作用的实质就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正确;‎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C正确;‎ D、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都发生减半,而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又恢复为原来亲本的染色体数,D正确.‎ 故选:A.‎ ‎ ‎ ‎27.小王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拍摄了以下照片,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  )‎ A. B. C. D.‎ ‎【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A染色体开始缩短变粗,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说明细胞处于减数一次分裂前期;‎ 图B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图C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D中已产生四个细胞核,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故选:B.‎ ‎ ‎ ‎28.鸡的性别收ZW性染色体控制,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非芦花有b控制,鸡的羽毛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组成为cc时显白色,一只白羽母鸡(ccZbW)与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比例应是(  )‎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3: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2: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并且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C_ZBZ﹣)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C_ZB_),由此可以确定亲本中的芦花公鸡基因型为CCZBZB.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CCZBZB交配,子一代才能都是芦花鸡,即CcZBW、CcZBZb.如果子一代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是CCZBW(芦花母鸡)、CcZBW(芦花母鸡)、ccZBW(白羽母鸡)、CCZbW(非芦花母鸡)、CcZbW(非芦花母鸡)、ccZbW(白羽母鸡)、CCZBZB(芦花公鸡)、CcZBZB(芦花公鸡)、ccZBZB(白羽公鸡)、CCZBZb(芦花公鸡)、CcZBZb(芦花公鸡)、ccZBZb(白羽公鸡).‎ ‎①根据以上可知,子二代中公鸡:母鸡=1:1,①正确;‎ ‎②芦花鸡中公鸡:母鸡=: =2:1,②错误;‎ ‎③公鸡中芦花:白羽毛=: =3:1,③错误;‎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 =3:3:2,④正确.‎ 故选:A.‎ ‎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直接注明外,每空1分,共58分)‎ ‎29.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1)图1中暗反应发生在 叶绿体基质 中,a、b物质参与暗反应中的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过程.‎ ‎(2)图2中A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 ,其中产生ATP量最多的是 C (填字母)过程.写出图2过程的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 ‎(3)图3表示春季和冬季日变化对温室栽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表1是对两个黄瓜品种的光合产物输出率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使用14 C标记的CO2对黄瓜叶片饲喂48小时后,经测定并计算得到相关数值.‎ 表一:‎ 季节 ‎ 品种 光合产物输出率(%)‎ 光合产物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 瓜(%)‎ 茎(%)‎ 根(%)‎ 冬季 长春密刺 ‎22.27‎ ‎2.34‎ ‎10.66‎ ‎2.53 ‎ 农大14号 ‎35.27‎ ‎3.98‎ ‎19.80‎ ‎5.11‎ 春季 长春密刺 ‎51.99‎ ‎36.95‎ ‎8.78‎ ‎2.08‎ 农大1号 ‎47.17‎ ‎23.03‎ ‎13.68‎ ‎3.71‎ ‎①图3中测定的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含义是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 冬季比春季光照强度弱、温度低 .‎ ‎②在光合产物输出率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同位素示踪法 .由表1可知,冬季影响黄瓜产量的原因还与 光合产物输出率 和 光合产物在植物各部分的分配 有关.表中数据表明适合冬季栽培的品种为 农大14号 ,原因是在冬季栽培条件下其光合产物输出率 高于长春密刺 ,而且向 茎 中的分配比例较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a表示ATP,b表示[H];图2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B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①是氧气,②是水;图3中,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于春季,这是由于冬季的光照弱且光照时间短,气温和地温较低,春季的光照强且光照时间长,气温和地温较高的原因.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图1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叶绿体基质中,a表示ATP,b表示[H],它们可以参与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 ‎(2)图2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产生的ATP最多.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3)①图3中,白天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黄瓜叶片吸收CO2的量表示,此量为净光合速率.由于冬季光照强度和温度较春季的要低,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于春季.‎ ‎②可以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光合产物输出率.据表分析,冬季影响黄瓜产量的原因除与①中涉及因有关外,还与光合作用的产物在植株各部分分配有关.表中冬季时农大14号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率和光合产物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尤其是茎中高于长春密刺,有利于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的进行,故适合冬季栽培.‎ 故答案为:‎ ‎(1)叶绿体基质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细胞质基质 C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3)①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冬季比春季光照强度弱、温度低 ‎②同位素示踪法 光合产物输出率 光合产物在植物各部分的分配 农大14号 高于长春密刺 茎 ‎ ‎ ‎30.长春新碱为长春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生物碱.为了解长春新碱在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癌变后细胞膜上的 糖蛋白 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转移.癌细胞内部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为验证癌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还是增多,需要用 健那绿 对所观察的癌细胞进行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若癌细胞的线粒体较正常细胞减少,从而影响癌细胞中的 CD 功能.(填选项前的符号)‎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H]B.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C.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D.[H]与O2反应生成H2O ‎(2)多数抗肿瘤药物是周期性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细胞分裂间期或分裂期.长春新碱作用于分裂期,抑制癌细胞分裂,请简要分析长春新碱可能的作用机制? 抑制纺锤体形成 .‎ ‎(3)长春新碱一直癌细胞分裂的同时,也会促进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 基因(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为研究长春新碱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取肝癌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用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长春新碱培养24小时、48小时、96小时,统计结果如下:‎ 结合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定范围内,长春新碱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抑制癌细胞效果越好 .‎ ‎【考点】恶性肿瘤的防治.‎ ‎【分析】分析柱形图:图示表示在不同浓度长春新碱中分别培养24h、48h、96h后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长春新碱浓度的升高,癌细胞的存活率越低,说明长春新碱对癌细胞的凋亡有诱导作用,且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导作用越显著.‎ ‎【解答】解:(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癌变后,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健那绿染液可以对活细胞中的线粒体着色,为验证癌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还是增多,需要用健那绿对所观察的癌细胞进行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和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形成H2O)均发生于线粒体内,因此癌细胞的线粒体减少会影响这些过程的进行,而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及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均发生细胞质基质中.‎ ‎(2)长春新碱作用于分裂期,抑制癌细胞分裂,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分裂期延长.‎ ‎(3)细胞的凋亡是基因(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根据图解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培养天数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癌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说明苦长春新碱对癌细胞的凋亡有诱导作用,且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导作用越显著.‎ 故答案为:‎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糖蛋白 健那绿 CD ‎(2)抑制纺锤体形成(抑制着丝点断裂等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3)基因(遗传物质) 一定范围内,长春新碱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抑制癌细胞效果越好 ‎ ‎ ‎31.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二为Ⅱ4体细胞中控制甲乙两病的基因所在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其判断理由是 Ⅱ1与Ⅱ2不患乙病,而后代Ⅲ1患乙病 .‎ ‎(2)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表现型有 8 种(考虑性别),III5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3)Ⅲ7的基因型为 DdXaY ,其甲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I代的 1 号.若III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的来源是 母方 (父方/母方/父方或母方).‎ ‎(4)若Ⅲ3与Ⅲ5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5)请在图二中对Ⅱ2的基因组成进行标注定位.并画出该细胞件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示意图.‎ ‎  .‎ ‎【考点】伴性遗传;细胞的减数分裂;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分析甲病:Ⅱ3与Ⅱ4没有甲病而儿子Ⅲ7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 分析乙病:由于Ⅱ1和Ⅱ2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1患乙病,而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D、d表示).‎ ‎【解答】解:(1)根据分析,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1正常,Ⅲ1患乙病,Ⅲ3患甲病,所以Ⅱ1的基因型为DdXAXa,则Ⅱ2(患甲病)的基因型为DdXaY,他们的后代表现型有2×2×2=8种(考虑性别).Ⅲ5正常,Ⅱ4患乙病,Ⅲ7患甲病,所以Ⅲ5的基因型为DdXAXA或DdXAXa.Ⅱ3正常,Ⅲ4患乙病,Ⅲ7患甲病,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DdXAXa,因此Ⅲ5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3)由于Ⅲ7患甲病,其父亲患乙病,所以其基因型为DdXaY,他的甲病致病基因a来自于母亲Ⅱ3,而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于外祖母I1.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基因型为XaXaY,其父亲为XAY,所以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4)根据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DDXaY或DdXaY,Ⅲ5的基因型为DdXAXA或DdXAXa,若Ⅲ3与Ⅲ5婚配,所生子女中患乙病的概率是×=,患甲病的概率是×=.因此,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2=.‎ ‎(5)已知Ⅱ2(患甲病)的基因型为DdXaY,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与Ⅱ2不患乙病,而后代Ⅲ1患乙病 ‎(2)8‎ ‎(3)DdXaY 1 母方 ‎(4)‎ ‎(5)‎ ‎ ‎ ‎32.Ⅰ.某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如图基因M、m与基因D、d在一对常染色体上(无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的宽窄和植株的高矮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不遵循 .原因是: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2)用纯合宽叶高茎和窄叶矮茎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中雌雄植株杂交获得F2,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宽叶高茎:窄叶矮茎=2:1 .‎ Ⅱ.某二倍体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植物,该植物群体全部开红花(纯合子),控制花色的基因(A或a)在X染色体上.‎ ‎(1)若发现一白花雄株,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白花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具体操作是:选 开红花的多株雌株 (植株)作为母本,授以 白花雄株 的花粉,套带培养,收获种子,种植直至植株开花,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 ‎①若子代 株全部开白花,雄株全部开红花 ,则可确定该白花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 子代全部开红花 ,则可确定该白花性状为隐性.‎ ‎(2)请写出(1)①的遗传图解.  .‎ ‎【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文:基因M、m与基因D、d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遗传;基因A、a在X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A、a或基因A、a与基因D、d可自由组合,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Ⅰ(1)基因M、m与基因D、d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用纯合宽叶高茎(MMDD)和窄叶矮茎(mmdd)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MmDd),由于两对基因的连锁,所以F1自交获得F2,F2的基因型是1MMDD、2MmDd、1mmdd,所以表现型为只有宽叶高茎和窄叶矮茎 两种,用隐性亲本(mmdd)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1MMDD、2MmDd)测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宽叶高茎:窄叶矮茎=2:1.‎ Ⅱ(1)现有一窄叶白花突变体雄株,欲知其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应该选群体中开红花的多株雌株 与之杂交,若子代无论雌雄株全开红花,则可确定白花为隐性,若子代雌株全部开白花,雄株全部开红花,则可确定白花为显性突变.‎ ‎(2)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Ⅰ(1)不遵循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宽叶高茎:窄叶矮茎=2:1‎ Ⅱ(1)开红花的多株雌株 白花雄株 ‎①雌株全部开白花,雄株全部开红花 ②子代全部开红花 ‎(2)‎ ‎ 2016年8月20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