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八中2016-2017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衡阳八中2016-2017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试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衡阳市八中2016年下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理)‎ 命题人:陈玉玲、刘海龙; 审题人:胡健 一、选择题(共40小题,1—30题1分/个,31—40题2分/个,共50分)‎ ‎1.下图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A.狼和兔 B.狼和红狐 C.兔和鼠 D.昆虫和青草 ‎2.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 000人,则B最多能养活2 0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3.下表是对能量从植物传递到鳞翅目幼虫(植食性)的定量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项目 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 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 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J)‎ ‎419‎ ‎209.5‎ ‎146.6‎ ‎62.9‎ A.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是419 J 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约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C.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第一营养级至少需同化1047.5 J的能量 ‎4.分析如图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可能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 D.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5.下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图中d1/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6.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共同进化 ‎7.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8.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 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9.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10.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A.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池塘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1.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 B.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自身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 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 B.孟德尔分离定律体现在杂合子产生配子过程中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影响表现型 ‎13.孟德尔在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他做出的“演绎”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14.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香味基因为隐性基因 B.F2中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5:1‎ C.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128株 D.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的基因型及产生配子的数量 ‎15.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D.一段时间后,aa个体明显减少 ‎16.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果实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17.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 B.F1产生的基因组成为DR的卵细胞和基因组成为D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 ‎18.关于如下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 .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 .图1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基因型Aa的子代占所有子代1/2的原因之一 D .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16‎ ‎19.如果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20.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Ⅰ~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21.下列是动物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22.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②属于有丝分裂图像,①和③属于减数分裂图像 B.图②所代表生物的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通常情况下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有4种染色体组成 C.图③是某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D.图④可代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且①②位于图④的BC段 ‎23.某生物的基因组成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A.4种和1种 B.4种和2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2种 ‎24.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根据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生成 ‎25.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D、d之间自由组合 D.可以用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研究自由组合定律 ‎26.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图中的A、a、B、b、C分别表示染色体。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丙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B.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C.乙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7.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生育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A.1 B.1/2 C.1/4 D.1/8‎ ‎28.如图为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若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Y染色体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9.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所使用的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直接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实验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很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30. 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为( )‎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D.实验一和实验三 ‎31.岩羊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 ‎,分别控制有角和无角,雄性个体有有角和无角,雌性个体只有无角,下列杂交组合可以从子代表现型推断性别的是 A. ♀Aa×♂aa B. ♀aa×♂AA C. ♀aa×♂aa D. ♀Aa×♂Aa ‎3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l,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受粉,则后代应为 A.红色:粉色:白色=4:4:1 B.粉红色:红色=3:3:1‎ C.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l ‎33.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中的黄色个体和黑色个体一定均为纯合体 B.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C.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34.假如某一年生植物的高度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常染色体上,每对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一株35cm植株甲aabbccdd与一株75cm植株乙AABBCCDD杂交得到F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如果F1自交,子二代中株高70cm有1/32‎ ‎②如果F1自交,子二代中比例占据最高的植株高度是55cm ‎③如果F1测交,测交后代中株高最高的是55cm ‎④如果F1与基因型为AaBBccDd植株杂交,后代植株高度范围在45cm~75cm之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5.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能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图是 ‎36.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 I 上还是片段 II 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I ; I B.II -1;I C.II-1 或 I ; I D.II -1 ; II -1‎ ‎37.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8.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9.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3∶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0.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B.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用32P标记的DNA,但检测不到用35S标记的蛋白质 C.两实验的结论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与DNA酶混合后,再加入含RNA型菌的培养皿,仍能引起转化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50分)‎ ‎41(2分/空,共16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_______;若①一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_____;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 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____ ,W2表示____;‎ 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除第(4)为4分外,其余均2分/空,共16分)、‎ 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黄绿叶 浓绿叶 黄叶 淡绿叶 基因型 G_Y_(G和Y同时存在)‎ G_yy(G存在,Y不存在)‎ ggY_(G不存在,Y存在)‎ ggyy(G、Y均不存在)‎ ‎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则F1只有2种表现型,具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片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种群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形(Rr)和长形 (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体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请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43(1分/空,共6分)、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 ‎44(2分/空,共12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性基因。‎ ‎(2)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Ⅲ-2基因型为_________。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高二期中理科生物答案 ‎1-5CDABD 6-10ACBAD 11-15CBDDC 16-20CDCBB ‎21-25DBABC 26-30CCCBB 31-35BAACC 36-40CDCDB ‎41、(1)生产者、分解者 (2)光合作用; ①<②+④+⑤‎ ‎(3)基本不变;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或答“生产者的同化量”);‎ ‎(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 ‎42、(1)4; GgYy ‎(2)GGyy与ggYy或Ggyy与ggYY(写出一种即给分);‎ 黄绿叶:浓绿叶=1:1或黄绿叶:黄叶=1:1‎ ‎(3)GgYy和Ggyy; Ggyy ‎(4)能(1分) 遗传图解如下(3分)【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可以不写】‎ ‎43、(1)染色体; 减数; 受精(作用)‎ ‎(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GH; CD和MN ‎44、(1)常; 显 ‎(2) (3)X; AaXbY;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