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潮阳一中 姚宗辉
审题人:潮阳一中 刘振传
七校联合体第二次联考试卷
文科数学
参考公式:锥体体积 表示底面积,表示锥体锥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记集合A=,B=则
A. B. C. D.
2. 命题“”的否定为
A . B.
C. D.
3.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与的等比中项为,则
A.4 B. 3 C. 2 D . 1 正视图
4.向量均为非零向量,,,则的夹角
A. B. C. D.
5.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B)(C) (D)
6.从3双不同的鞋中任取2只,则取出的2只鞋不能成双的概率为
A. B. C. D.
7. 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则的面积为
(A) (B) (C) (D)
8. 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九章算术》商功章有题:一圆柱形谷仓,高1丈3尺3寸,容纳米2000斛,(注:1丈=10尺,1尺=10寸,1斛=1.62立方尺,圆周率取3),则圆柱底圆周长约为
A.1丈3尺 B.5丈4尺 C.9丈2尺 D.48丈6尺
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被切掉部分后所得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中 ,,点F在线段CD上,
设,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12.若正数满足,且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复数,则
14. 某校高中生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二年级抽取的人数为 .
15.已知函数 (a>0且a≠1),其关于对称的函数为.若f(2)=9,则
的值是
16.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P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17至21题每题12分,选做题10分,共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过程和演算步骤
17. 已知数列满足,其前项和为,对,都有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18. 某市为了了解本市高中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了近千名学生参加汉字听写考试,将所得数据进行分组,分组区间为:[50,60),[60,70),[70,80),[80,90),[90,100],并绘制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Ⅰ)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a值;从该市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参加考试的成绩低于90分的概率;
(Ⅱ)设A,B,C三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区间[80,90)内,M,N两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区间[60,70)内,现从这5名学生中任选两人参加座谈会,求学生M,N至少有一人被选中的概率;
(Ⅲ)试估计样本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组区间内 (只需写出结论) .
(注:将频率视为相应的概率)
19如图,在底面为菱形的四棱锥中,
,
点在上,且.
(Ⅰ)求证:平面;
(Ⅱ)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
平面?
若存在,指出的位置;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已知圆,经过椭圆
的左、右焦点 ,且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且
三点共线,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且.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当的面积取到最大值时,求直线的方程.
21已知函数.
(1)求函数在处切线方程;
(2)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
选做题:请同学们在22,23题中选一题解答把所选对应的题号的方框涂黑
2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
ρ=2cos,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曲线上的动点到曲线的距离的最大值.
23.(不等式选讲)设函数f(x)=|x+2|-|x-1|.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关于的不等式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七校联合体第二次联考试卷
文科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CABADC BABADC
二、填空题: 13 14 10 15. 25 16
17解:(Ⅰ),
∴.故是公比为3,首项为9的等比数列, ---5分
(Ⅱ)因为,所以,-------------------7分
所以,, -------------9分
.-- --------10分
故,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2分
18.解(1)---------2分
估计这名学生参加考试的成绩低于90分的概率为0.85--------4分
(2)从这5名学生代表中任选两人的所有选法共有10种,分别为:AB,AC,AM,AN,BC,BM,BN,CM,CN,MN, ---------------6分
代表M,N至少有一人被选中的选法共7种,分别为:AM,AN,BM,BN,CM,CN,MN -----8分
设”学生代表M,N至少一人被选中”为事件D,
P(D)=
∴学生代表M,N至少一人被选中的概率为 ----10分
(3)样本的中位数落在[70,80]内 ------12分
19、证明:(Ⅰ)∵在菱形中,,
∴.…………………………………………1分
∵,
∴.……………………2分
∵,
∴.
∴.……………………………………………………4分
∵,
∴平面.…………………………………………5分
M
(Ⅱ)
取PE的中点M,PC的中点F,连接BD交AC于O,连接OE,BM,BF,--------6分
∵菱形ABCD, ∴O是BD的中点
∵,∴E是PD的三等分点 --------7分
∴M是PE的中点,E是MD的中点,
∴OE是的中位线,∴BM//OE --------8分
∴BM//
同理MF//--------10分
又 11分
存在的中点,使得 12分
20、解:(Ⅰ)如图,圆经过椭圆的左、右焦点,
∴,解得.
∵三点共线,
∴为圆的直径.
∴.
∵,
∴.
∴.
由, 得.
∴椭圆的方程为. …………… 5分
(Ⅱ)由(Ⅰ)得,点的坐标为,
∵
∴直线的斜率为,设直线的方程为. --------------7分
联立 , 得.--------------8分
设,
由,得.
∵ -----9分
∴.
又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0分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直线的方程为 或. …………… 12分
21(1)
切线斜率,
切线方程 ……4分
(2)令,得 若,则 ------5分
当时,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7分
当时, 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9分
当时,在R上恒为增函数 ----10分
当时,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12分
22解 (1)ρ=2cos=2(cos θ+sin θ),
即ρ2=2(ρcos θ+ρsin θ),可得x2+y2-2x-2y=0,
故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1)2+(y-1)2=2.
(2)C1的普通方程为x+y+2=0,由(1)知曲线C2是以(1,1)为圆心的圆,
且圆心到直线C1的距离d==,
所以动点M到曲线C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23. .解 (1)函数f(x)可化为f(x)=
当x≤-2时,f(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