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滨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汉武帝曾经告诫大臣们,“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材料主要说明西汉 A.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开始确立 B. 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 C. 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 D.形成了完善的官员考核制侧度 ‎2.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 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3.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A.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 C. 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 ‎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 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 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5. 雅典“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强调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 C.城邦公民自由平等 D.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6.古罗马法规定:所谓欺诈债权人,就是在债权发生之后至债权得到清偿之前的这一阶段中,如果债务人使自己的财产减少(如挥玻财产、转让封产、场加自身负担的义务等),则该行为是对债权人的欺诈。这说明古罗马法 A.注重法律裁判程序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 审判过程重视证据 D.诚信成为立法原则 ‎7.有人说,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作者强调 A.君主立宪制确立了法权至上的原则 B.社会发展要求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C.“光荣革命”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 D. 英国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 ‎8. 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工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 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 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 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 ‎9.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彝民地区,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呼叮全体彝族民众“赶快团结起来,把军阀驭逐;设立夷(彝)人政府.夷(彝)族管理夷(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开始探索实行民族区城自治 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始建立 C. 民族政策有利于红军的战略转移 D.红军驱逐西南军阀创建革命根据地 ‎10. 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俊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到1938年初,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 在美国形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这表明中国抗战 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 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 C. 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11.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凡是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商店,在广场上、屋顶上或门前设置有固定旗杆者,每逢星期日及纪念日,均须悬挂国旗,日出时升旗,日落时降旗。”这反映了 A.中共对国家统一的服膺 B.党旗成为根据地的象征 C.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D.边区政府规范国旗悬挂 ‎12. 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级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截高乐时期的外交 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 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 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13.宋人记载的关于富民比例的资料显示,从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到神宗熙宁九年,富民的比例从接近20%,下降到不足10%。这一变化反映了当 A.户籍政策调整 B.城市经济发展 C.贫富差距减小 D.土地兼并严重 ‎14.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宫员禁止经商。然面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庆时期,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反映了明代 A.轻商观念发生改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政府史治日益脚致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15.鸦片故争后的头十年,中国人口依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到咸丰元年太平天国革命的前夕,人口达到43200余万,比1840年净增1900余万。这一状况表明当时中国 A.受到外国侵略影响 B.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C.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D.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16. 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 ‎17.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新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些决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 B.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功 D.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 ‎18. 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巡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在全欧开展 B.欧笑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19.到19世纪初期,许多下岗的机器纺织工、无地的农工、流浪汉和爱尔兰人等潮水般涌进英国手织业,其手织工人队伍迎来了大膨胀阶段,英国手织业发展到繁华旺盛的阶段。这反映出 A.英国手工业受到了机器工业冲击 B.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 C. 手工业成为机器工业的瓜耍补充 D.英国政府推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20. 1927年苏共十五大指出:如果说,在新经济政策初期,国营企业几乎起不到作用,而私人资本却相对地起着重大的作用,那么,在此时,社会主义工业等就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的作用了。该论断 A.为社会主义全面改造指明方向 B. 错误的估计了苏联实际 C.标志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放弃 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1. 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色各样的励志读物讲的都是华尔街的故事,而商业广告也致力于宜传这种对“成功”(即快速致富)的膜拜。比如汉密尔顿牌手表的广告词是:“你能告诉一个成功的男人他实现成功的时刻吗?”这种现象 A.有助于美国人民快速发财致富 B.成为美国闲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C.不利于美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D.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即将转变 ‎22.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7年、1941年和1945年的财政收入分别为8.7亿、20.24亿和216.519亿元法币。财政收人的不断增加 A.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B.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得益于加大关税的征收力度 D.显示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3.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否决了一项拨款57亿美元的公共工程和地区发展及21亿美元的学龄前儿盆教仃法案。到1973年他宣布已取消包括经济机会法在内的社会立法142项。这表明美国 A.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B. 实行战略收编政策 C. 总统破坏权力制衡 D.导致人民更加困苦 ‎24.《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行在强调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C. 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25.《新全球通史》“在此后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并借此在政府里谋求官职,同时在业余时间里,反思人的本质——即在白天信仰儒家思想,在晚上实践道家思想”。在作者看来 A.儒家与道家思想对立面相互排斥 B.道家思想成为儒家积极入世心态的一种补充 C.道家主张人与应该自然和谐相处 D.儒家思想邦助人们解决当时政治和社会难题 ‎26.《宋史·选举志》载:“中兴以来,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竟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亦惟荣辱深沉,不由学校,德行道义,取决糊名,工雕篆之文,无进修之志,视痒序(学校)如传舍(旅店),目师路如路人。”材料中作者 A.肯定政府大兴文教培养治世人才 B.鼓励创办私人学校 C.批评官学偏离立德育人的办学宗旨 D.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7.葛长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人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科说明宋明理学 A.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B.主张先有理后有物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28.有人说,我国历史上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为什么我国民族太重实用呢?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古代只注重实用导致科技落后B.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 C.地大物博的环境导致人们懒惰 D.固守农耕文明不利科技发展 ‎29.关羽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正一派通士编造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 A.还原了历史的绷节,增加历史的真实 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 C.丰富了正统史学说观,扩充历史的内涵 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 ‎30.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西塞罗强调苏格拉底 A.把哲学讨论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社会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D.否定了神或命运对宇宙自然的决定作用 ‎31.有人指出,无论是作为思想启蒙,还是作为实践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以自己特有的 方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由此表明五四新文化运动 A.宣传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推动了中国壮会各阶层的思想解放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担负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 ‎32.我国从l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l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旅 “科教兴国”战略 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郑重声明:“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按照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此外,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发官员均应宣誓或郑重声明拥护本宪法。‎ ‎——摘编自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 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监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失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谕此,任众处罚。”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4分)‎ ‎(3)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4分)‎ ‎3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粮食逐渐成为各国之间自力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随着美国在全球粮食市场上主导地位的逐部确立“粮食”日渐成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政治意图、遏制战略对手的重要手段,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真正注意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70 年代初,全球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在世界范围内歉收,一些主要国家的粮食产量和输出量大幅出现下降。前苏联也改变了以往屠宰牲畜,以降低粮食需求的做法,开始进入国际粒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加剧了国际粮食 供求紧张状态。世界上出现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到80年代,仅非洲饥饿人口就达1.5亿,每年有500万儿童饿死。‎ ‎——摘编自安毅《世界格局调整中各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贸易、流通与储备政策》等 材料二 ‎——据张颖《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演进及前瞻》等编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粮食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粮食状况的发展趋势及原因。(10分)‎ ‎3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摘自朱熹《朱子家训》 ‎ 材料二 康有为坚决反对封建礼教中的一些陋习,他不但阻止女儿裹足并成立了不裹足会,希望通过破除这种愚昧的残忍行径减轻更多妇女的痛苦,他把教育作为开展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们关心时事、独立思考、通经致用、挽救世变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他著书立说,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中描绘了理想政治蓝图,希望通过社会变革,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他一生有很多探寻中国道路地实践,其中“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是影响比较大的政治实践。虽然变法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但这些变法的具体方案无疑是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的先进性举措。‎ ‎——摘编自《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并指出其时代意义。(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家国情怀”的表现并指出其时代背景。(7分)‎ ‎3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文明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或多项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各个文明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有相互冲突、相互协作。文明互动更多地强调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和了解,强调各种文明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结合材料,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围绕“文明互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1-10:CBDDB BABCA 11-20:ABDAB DDBCA 21-30:CAADB CCDDB 31-32:D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 分)‎ ‎33.(12分)(1)宣誓主体广泛;突出宪法的权威;体砚三权分立、权力制约;手扶《圣经》 宣誓,彰显宣誓的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4分)‎ ‎(2)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宣誓。(4分)‎ ‎(3)树立法治信仰。凝聚共识力量;强化民主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4分)‎ ‎34.(14分)‎ ‎(l)历史背景:“冷战”的影响;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苏联政策调整;气候灾难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4分)‎ ‎(2)趋势1: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分)‎ 波动原因:中苏关系恶化;国内政策失误及自然灾害;上升原因:政策调整(尤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等因素。(4分)‎ 趋势2:粮食进出口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净进趋势增长。‎ 波动原因: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长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4分)‎ ‎35.(1)家国情怀,重德修身,家庭和谐,读书明理。(4分)‎ 继承和弘扬了儒家伦理思想,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分)‎ ‎(2)去除封建陋习;用教育启迪民智;从理论上寻找治国出路;以变法改变社会现状。(4分)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刻。(3分)‎ ‎36.(12分)‎ 示例:‎ 论题:元明清时期“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推动了中西方文明的发展。(2分)‎ 元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将西方文化带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影响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促使部分中国人(士大夫阶层)开始面向世界。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剧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战胜封建势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启蒙思想家也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基督教神学。中国文化成为推动欧洲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动力之一(8分)‎ 总之,元明清时期,中西方文明的互动,推动了双方的社会发展和世界的进步。(2分)‎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