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
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
2.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171.2mm B.1.712dm C.0.1712km D.0.1712m
3.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者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
4.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
5.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减少大气污染 D.降低噪声污染
6.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人体内脏的情况,这是因为(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B超声波的振幅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7.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第23页(共23页)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立竿见影
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
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9.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蜡烛位于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D.烛焰位于d点时,呈放大的虚像
10.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1.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12.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于( )
第23页(共23页)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的状态
C.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D.物体的位置
13.用托盘天平测量时,将待测物体和砝码放错子位置(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若天平平衡时左盘内放有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是4g,则待测物体的质量是( )
A.124g B.122g C.118g D.116g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图象,由图象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甲、乙密度的大小
15.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
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1)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
(2)如图2所示,用A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用B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3)甲、乙两车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 行驶,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行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车均向 行驶.若以沿同一方向行驶的速度比甲车,还快的丙车为参照物,甲、乙两车均向
第23页(共23页)
行驶.
17.请在以下横线上,填写完整,这一能量转化的装置、器具或设施.
电能→内能: ;化学能→电能: ;电能→机械能: .
18.人讲话依靠 的振动发出声音,鼓声依靠 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 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 的振动发出声音.
19.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
20.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 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
21.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第23页(共23页)
2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23.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4.小丽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四条即可.
答: .
25.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第23页(共23页)
(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后,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首先 ,然后 ,直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2)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称量标尺上游码所处化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26.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长0.96m的引火线引爆,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8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27.某实心铜雕的质量为445kg,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大小一样的蜡制品,求需用多少千克的蜡?
[ρ铜=8.9×103kg/m3,ρ蜡=0.9×103kg/m3].
第23页(共23页)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
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
【考点】长度的估测.
【分析】最接近15cm的是哪个物体,首先要对15cm的长度有多长有个大概的印象,再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
比较方便的是,张开手掌,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大约是20cm,与此进行比较.比较符合的只有圆珠笔的长度.
【解答】解:由分析知:圆珠笔的长度最接近15cm;
故本题的答案为:D.
2.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171.2mm B.1.712dm C.0.1712km D.0.1712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根据测量知识,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在读数时的数值要保留下一位,即有一位是估计值,就会解答此题.
【解答】解:
A、171.2mm,其中2是估计值,1是毫米,所以是A正确的;
B、1.712dm,其中7是厘米,1是毫米,2是估计值,所以B是正确的;
C、0.172km,照这样计算,应是172m,与事实不符,因此C是错误的;
D、0.1712cm,其中第一个1是分米,7是厘米,第二个1是毫米,2是估计值,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C.
第23页(共23页)
3.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者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要看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解:以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为参照物,演员与布景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演员是运动的,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故选B.
4.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
【分析】汽车上坡,又下坡,用全程的路程和全程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解:s=60m+60m=120m,
t=10s+6s=16s,
汽车上下坡全程的速度为:v===7.5m/s.
故选A.
5.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第23页(共23页)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减少大气污染 D.降低噪声污染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城区汽车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此它们的共同点是降低噪声污染.
故选D.
6.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人体内脏的情况,这是因为(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B超声波的振幅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考点】声与信息.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解答】解: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人体内脏的情况,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的道理,即“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故选C.
7.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第23页(共23页)
【分析】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
【解答】解: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发出的光不能射到我们的眼中,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C.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立竿见影
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
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光的反射现象,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A、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蜡烛位于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第23页(共23页)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D.烛焰位于d点时,呈放大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像离透镜越远,像越大.
【解答】解:A、图中a点:ua>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中a距离透镜最远,则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
B、c点:f<uc<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C点离透镜更近,所成的实像比a、b更大,故B正确;
C、b点:f<ub<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d点:ud<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C.
10.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凝华的生成物是固态的;
A中冰冻衣服变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第23页(共23页)
B中“冰花”是固态的,是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C中“白气”是液态的,是由人嘴中呼出气体中锋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D中河水结冰是液态到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B.
11.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解答】解: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清晰起来.
故选:A.
12.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于(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的状态
C.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D.物体的位置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解答】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故A、B、D错误.
故选C.
第23页(共23页)
13.用托盘天平测量时,将待测物体和砝码放错子位置(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若天平平衡时左盘内放有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是4g,则待测物体的质量是( )
A.124g B.122g C.118g D.116g
【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分析】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无论放置情况如何,一定是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解: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
所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所以,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所以物体的质量:m=100g+20g﹣4g=116g.
故选D.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图象,由图象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甲、乙密度的大小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对应的体积关系,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两者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
当甲、乙的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
根据ρ=可知,ρ甲<ρ乙.
故选C.
第23页(共23页)
15.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
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考点】密度的计算.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明确甲乙两个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V甲=V乙,可得
,故选项A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1)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 1mm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5.24cm .
(2)如图2所示,用A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3.2 cm.用B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3.23 cm,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所选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不同 .
(3)甲、乙两车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 西 行驶,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东 行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车均向 东 行驶.若以沿同一方向行驶的速度比甲车,还快的丙车为参照物,甲、乙两车均向 西 行驶.
【考点】长度的测量;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
第23页(共23页)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铅笔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7.24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7.24cm﹣2.00cm=5.24cm;
(2)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1cm,左端与4.0cm对齐,末端刻度值为7.2cm,物体的长度为7.2cm﹣4.0cm=3.2cm;
图中刻度尺B的分度值为1mm,木块的左端与3.00cm对齐,末端刻度值为6.23cm,物体的长度为:6.23cm﹣3.00cm=3.23cm;
(3)甲车速度大,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甲车速度大,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两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两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东运动;
若以沿同一方向行驶的速度比甲车还快的丙车为参照物,甲、乙两车均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1)1mm; 5.24cm; (2)3.2;3.23;所选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不同;(3)西;东;东;西.
17.请在以下横线上,填写完整,这一能量转化的装置、器具或设施.
电能→内能: 电水壶 ;化学能→电能: 干电池 ;电能→机械能: 电风扇 .
【考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分析】能量的转化普遍存在,根据题干现象中消耗和获得的能量,可联系实际举出实例.
【解答】解: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有:电水壶、电暖气等;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有:干电池、蓄电池在对外供电时等;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有:电风扇、洗衣机、电动机等.
第23页(共23页)
故答案为:电水壶;干电池;电风扇;(答案不唯一)
18.人讲话依靠 声带 的振动发出声音,鼓声依靠 鼓面 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 琴弦 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 空气柱 的振动发出声音.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人说话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笛子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声带,鼓面,琴弦,空气柱.
19.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
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0.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 光的折射 形成的 虚 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右 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 虚 像(填“实”或“虚”).
第23页(共23页)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来分析.
【解答】解:我们看到的第一条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我们看到的另一条鱼变大,这是因为鱼缸的右侧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鱼恰好在焦距以内,所以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光的折射;虚;右;虚.
21.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人看到球,是球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做出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解:球反射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因此,从球反射出的光线是入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线是反射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由此可以做出法线ON.
平面镜与法线相互垂直,因此过入射点O做法线的垂线即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第23页(共23页)
2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
【解答】答: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壁液化形成的.
23.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凸透镜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情况不同,以及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解答】解:(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23页(共23页)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去掉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聚的弱,所以应该使光屏远离透镜.
故答:光屏的中央;放大;远离.
24.小丽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四条即可.
答: (1)甲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乙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2)甲物质的熔点是40℃;
(3)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4)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并且能够识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解答】解:甲图象中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乙图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从甲图中可知:固态该物质的初温是20℃、熔点是40℃、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继续吸热,但保持不变.
从乙图中可知:该物质的初温是20℃、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故答案为;
(1)甲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乙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2)甲物质的熔点是40℃;
(3)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第23页(共23页)
(4)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25.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后,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首先 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然后 调节平衡螺母 ,直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2)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称量标尺上游码所处化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38.4 g.
【考点】天平的使用;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分析】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在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
(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3.4g,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10g+5g+3.4g=38.4g.
故答案为:(1)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2)38.4.
26.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长0.96m的引火线引爆,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8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已知引火线长和引火线燃烧的速度,可求爆炸的时间,又知人跑的速度和离安全区的距离,算出时间,比较即可.
【解答】解:因为v=,所以引火线燃烧的时间:t1===120s,
第23页(共23页)
点火者跑到500m以外安全区的时间:t2===100s,
因为100s<120s,所以能跑到安全区.
答:能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27.某实心铜雕的质量为445kg,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大小一样的蜡制品,求需用多少千克的蜡?
[ρ铜=8.9×103kg/m3,ρ蜡=0.9×103kg/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根据实心铜雕的质量除以铜的密度求出铜雕的体积,复制一个大小一样的蜡制品,蜡制品的体积和铜雕的体积是相同的,用蜡制品的体积乘以蜡的密度就是需要蜡的质量.
(2)根据铜雕和蜡制品的体积相等,列一个方程,铜雕的体积用铜雕的质量除以铜的密度,铜雕的质量和铜的密度都是已知的;蜡制品的体积用蜡的质量除以蜡的密度来表示,蜡的密度已知,只有蜡的质量是未知的,就可以求出蜡的质量.
【解答】解法一:
解:根据ρ=,且m铜=445kg,可得实心铜雕的体积
V铜===50×10﹣3m3
由题设,可知V蜡=V铜
所以有m蜡=ρ蜡V蜡=0.9×103kg/m3×50×10﹣3m3=45kg
答:复制这样的蜡制品,需用蜡45kg.
解法二:
解:根据密度公式ρ=,且V蜡=V铜,可得
=
即有m蜡=ρ蜡=×0.9×103kg/m3=45kg
第23页(共23页)
答:复制这样的蜡制品,需用蜡45kg.
第23页(共23页)
2017年1月25日
第23页(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