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B.体育中考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10kg
C.初三女生身高约为1.60cm
D.初三男生跑完1000m用时2min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误差可以尽量减小,但不可避免
C.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永远存在差异
D.误差太大就成了错误,所以有时误差其实就是错误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B.
人在镜中成像
C.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
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光斑
第39页(共39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音调判断不同人发声的
D.在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全部消除噪声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减慢蒸发
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D.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放大的
7.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草叶上形成露 C.
湖水结冰 D.
第39页(共39页)
草叶上形成霜
8.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判断竹排“游”和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可能分别是( )
A.竹排和青山 B.青山和竹排 C.江水和竹排 D.江岸和青山
9.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图中符合实际的光路示意图是( )
A. B. C. D.
10.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
A. B. C. D.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像不断变大 B.像始终是实像
C.像始终是倒立的 D.像先变小后变大
12.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被压缩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
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1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 )(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
第39页(共39页)
14.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过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猎豹最大 B.褐海燕最大 C.旗鱼最大 D.三者一样大
15.某自动扶梯用20s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要30s,则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为( )
A.50s B.25s C.12s D.10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500mm= m
(2)20m/s= km/h
(3)7.9×103kg/m3= g/cm3
(4)6.3t= kg.
17.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如图所示是八架“歼10”战斗机在“空警2000”预警机的引领下,拉出绚丽彩带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歼10”战斗机相对于“空警2000”预警机来说,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8.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 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
19.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对于运动员奔跑快慢的比较,看台上的观众是采取 的方法,而裁判是采取 的方法.
20.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 (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声音.
21.把一滴水滴在平铺的透明塑料纸上,透过水滴看塑料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被放大了的 像(选填“虚”或“实”).
2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km.
第39页(共39页)
23.900cm3的水结成冰,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 cm3.(ρ冰=0.9g/cm3)
24.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以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刚出家门时做准备活动,他以2m/s速度行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 m,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25.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氟利昂在流经冰箱内部的冷凝管和压缩机时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
26.医生经常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时,烛焰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7.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
28.铝制的饭锅和饭盒的质量分别为500克和250克,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29.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g,体积为54cm3,此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cm3.(ρ铝=2.7×103kg/m3)
三、解答题
30.如图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 cm.
31.如图所示,温度计a的示数是 ℃,b的示数是 ℃.
第39页(共39页)
32.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光线OB,请画出入射光线AO.
33.请根据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符号.
34.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
3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反射面A应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这是为了 .跳棋子甲经A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36.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1所示.
第39页(共39页)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图2中 图所示烛焰的像.
37.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甲的温度/℃
35
40
45
49
54
58
63
67
…
乙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
(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甲是 ;(选填“蜡”或“海波”)
(2)在t=6min时,乙物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8.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图1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 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 ℃.
t/min
0
1
2
3
4
5
6
7
8
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2所示为水沸腾 (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第39页(共39页)
39.小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A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1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军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 g.
(3)如果量筒中盛有20ml的水,小军将物体A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2所示,物体A的密度是 g/cm3.
40.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
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S/mm2
A
钢
20
0.3
第39页(共39页)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
40
0.5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 的方法.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 有关.
41.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 .
42.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2)选用的器材;
(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43.甲乙两辆汽车从距离15km的地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9km后与乙车相距,求乙车的速度?
第39页(共39页)
44.某校物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前往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酿制白酒是先把发酵的粮食里的酒精从酒精槽中蒸煮汽化出来,其装置见图所示.因为汽化要吸热,所以需要在锅灶下加热,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气箱相通,然后“气酒”引入冷凝池再注入储酒罐.罐中的白酒的度数很高,一般不能引用,需要与适量的水勾兑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100mL白酒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该厂生产的一种瓶装白酒标签上标有“500ml、45度”的字样.试求:
(1)这种瓶装白酒的质量.
(2)这种白酒的密度.(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第39页(共39页)
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B.体育中考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10kg
C.初三女生身高约为1.60cm
D.初三男生跑完1000m用时2min
【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故A符合实际;
B、体育中考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4k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初三女生身高约为1.60m,故C不符合实际;
D、初三男生跑完1000m用时4min.此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误差可以尽量减小,但不可避免
C.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永远存在差异
D.误差太大就成了错误,所以有时误差其实就是错误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第39页(共39页)
【解答】解:A、误差的产生受测量工具、测量的人、测量方法等的影响,故A正确;
B、误差可以尽量减小,但不可避免,故B正确;
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它是永远存在的,故C正确;
D、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误差不同于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B.
人在镜中成像
C.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
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光斑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第39页(共39页)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景物在镜中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是一样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音调判断不同人发声的
D.在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全部消除噪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1)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音色来进行辨别的;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分别在是声源处、在传播中和在人耳处.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说法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说法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音色不同,而不是音调不同,故C说法错误;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说法错误.
第39页(共39页)
故选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减慢蒸发
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D.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1)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3)液体的沸点是随气压而变化,气压越高,沸点也就越大;
(4)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
【解答】解:
A、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也能变为水蒸气,故A错误;
B、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
C、高压锅是增大压强以提高沸点,这样锅内才能达到更高的温度,故C错误;
D、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形成降雨,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放大的
第39页(共39页)
【考点】漫反射;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分析】(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近视眼要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来矫正;
(3)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4)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
【解答】解:A、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可以通过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
C、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即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色光,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草叶上形成露 C.
湖水结冰 D.
草叶上形成霜
第39页(共39页)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符合题意;
B、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此过程放热.不符合题意;
C、湖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判断竹排“游”和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可能分别是( )
A.竹排和青山 B.青山和竹排 C.江水和竹排 D.江岸和青山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解:竹排相对于青山位置不断变化,则“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照物;两岸的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不断变化,则“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故选B.
第39页(共39页)
9.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图中符合实际的光路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潜水员看岸上的路灯,所以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故B、D不符合题意;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
A. B. C. 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
【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故选C.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第39页(共39页)
A.像不断变大 B.像始终是实像
C.像始终是倒立的 D.像先变小后变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小.根据这个知识点进行判断.
【解答】解: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的实像.
物体靠近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不断变大,所以光屏要远离凸透镜.
故选D.
12.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被压缩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
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根据质量定义分析,封闭的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被压缩之后,体积减小;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判断气体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
根据ρ=得,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气体的密度增大.
故选A.
1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 )(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
第39页(共39页)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要判断哪个金属块溢出的水最多,就得需要知道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哪个杯子里溢出水就最多;而要判断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我们可根据密度知识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为m铜=m铁=m铝,ρ铜>ρ铁>ρ铝,
所以V铜<V铁<V铝,
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
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
则V铜排<V铁排<V铝排,
所以铝块排出的水最多.
故选 C.
14.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过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猎豹最大 B.褐海燕最大 C.旗鱼最大 D.三者一样大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分析】根据v=求出猎豹、褐海燕和博尔特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
【解答】解:旗鱼的速度v1=108km/h=108×m/s=30m/s;
猎豹的速度v2===40m/s;
褐海燕的速度v3==≈83.3m/s;
比较可知,褐海燕速度最大.
故选B.
15.某自动扶梯用20s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要30s,则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为( )
A.50s B.25s C.12s D.10s
第39页(共39页)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设人沿扶梯上楼的路程为s,自动扶梯将人送上楼需20s,则自动扶梯的速度为;
而扶梯不动时人走上30s,则人的速度为.
知道自动扶梯是在上升的,而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就是扶梯速度加上人行走的速度.
【解答】解:设人沿扶梯上楼的路程为s,
则自动扶梯的速度为v1=;
人的速度为v2=.
故人沿运动的扶梯上去的速度:
v=v1+v2=+;
由v=得,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t=====12s.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500mm= 1.5 m
(2)20m/s= 72 km/h
(3)7.9×103kg/m3= 7.9 g/cm3
(4)6.3t= 6.3×103 kg.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解答】解:
(1)因为1mm=10﹣3m,所以1500mm=1500×10﹣3m=1.5m;
第39页(共39页)
(2)因为1m/s=3.6km/h,所以20m/s=20×3.6km/h=72km/h;
(3)因为1kg/m3=10﹣3g/cm3,所以7.9×103kg/m3=7.9×103×10﹣3g/cm3=7.9g/cm3;
(4)因为1t=103kg,所以6.3t=6.3×103kg.
故答案为:(1)1.5;(2)72;(3)7.9;(4)6.3×103.
17.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如图所示是八架“歼10”战斗机在“空警2000”预警机的引领下,拉出绚丽彩带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歼10”战斗机相对于“空警2000”预警机来说,是 静止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被研究的物体是“歼10”战斗机,战斗机和预警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预警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
18.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 温度 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m/s.
【考点】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声速.
【分析】了解声速与介质、温度的关系,知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可直接解答.
【解答】解: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故答案为:温度;340.
19.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对于运动员奔跑快慢的比较,看台上的观众是采取
第39页(共39页)
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的方法,而裁判是采取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的方法.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
(2)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解答】解:百米赛跑时,观众看到谁跑在前面,谁跑得最快,是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经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终点计时员是利用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20.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声音.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解答】解:因为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即小于20次每秒,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
故答案为:低于.
21.把一滴水滴在平铺的透明塑料纸上,透过水滴看塑料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被放大了的 虚 像(选填“虚”或“实”).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平铺塑料纸上的水滴,中间厚边缘薄,是水凸透镜.
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一滴水滴在平铺的塑料纸上,水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
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虚.
第39页(共39页)
2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1.44×108 k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光传播的速度c=3.0×108m/s=3.0×105km/s,知道传播的时间,根据s=vt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解答】解:由v=可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s=ct=3.0×105km/s×8×60s=1.44×108km.
故答案为:1.44×108.
23.900cm3的水结成冰,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 100 cm3.(ρ冰=0.9g/c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水的质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求冰的体积.然后利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900cm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的体积.
【解答】解:
根据ρ=可得,水的质量为:
m=ρ水V水=1.0g/cm3×900cm3=900g,
因为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则冰的体积:
V冰===1000cm3,
所以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
△V=V冰﹣V水=1000cm3﹣900cm3=100cm3.
故答案为:100.
第39页(共39页)
24.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以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刚出家门时做准备活动,他以2m/s速度行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 1680 m,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 m/s.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知道小明三阶段的速度和时间,根据s=vt分别求出三阶段的路程,三者之和即为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然后将三段时间相加得出总时间,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v=得,小明三阶段的路程分别为:
s1=v1t1=2m/s×60s=120m,
s2=v2t2=5m/s×5×60s=1500m,
s3=v3t3=1m/s×60s=60m,
则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
s=s1+s2+s3=120m+1500m+60m=1680m.
小明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总时间:
t=t1+t2+t3=60s+5×60s+60s=42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v===4m/s.
故答案为:1680;4.
25.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氟利昂在流经冰箱内部的冷凝管和压缩机时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汽化 和 液化 .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冰箱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冰箱内部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解答】解: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体;
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第39页(共39页)
26.医生经常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信息 .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时,烛焰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
【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分析】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医院里医生利用听诊器来为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原理.
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会看到烛焰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27.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不能 (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 不能 (填“能”或“不能’)沸腾.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水的沸点会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解答】解:都不沸腾,A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不能沸腾.
B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不能;不能.
28.铝制的饭锅和饭盒的质量分别为500克和250克,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1 ,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2:1 .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
第39页(共39页)
【分析】铝的密度是一定的,所以不管制成什么样子,密度都不变.根据ρ=m÷v求得体积比.
【解答】解:因为同为铝,所以密度之比为1:1;质量比为2:1,根据ρ=m÷v,ρ一定,得出体积比为2:1
29.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g,体积为54cm3,此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44 cm3.(ρ铝=2.7×103kg/m3)
【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分析】根据公式V=求出铝球中铝的体积,用铝球的体积减去铝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根据ρ=可得,铝球中铝的体积:
V铝===10ccm3,
空心部分体积:
V=V球﹣V铝=54cm3﹣10cm3=44cm3.
故答案为:44.
三、解答题
30.如图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 2.50 cm.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分析】图中硬币直径的长度通过两个直角三角板转化到了刻度尺的对应位置,我们就可以在刻度尺上直接读出这段长度的值了,当然,明确分度值、找准起止点是必须注意的.
【解答】
第39页(共39页)
解:读图可知,两个三角板竖直直角边所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长度就是硬币的直径.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我们还应该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又因为这段长度从5cm开始,到7.50cm结束,所以硬币的直径就是7.50cm﹣5cm=2.50cm.
故答案为:2.50.
31.如图所示,温度计a的示数是 ﹣7 ℃,b的示数是 13 ℃.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1)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分度值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解答】解:a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7℃;
b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3℃.
故答案为:﹣7;13.
32.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光线OB,请画出入射光线AO.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
【解答】
第39页(共39页)
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入射光线AO即可,如图所示:
33.请根据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符号.
【考点】透镜及其分类.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主要看出射光线是靠近了主光轴还是远离了主光轴.
【解答】解:两条平行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如图:
.
34.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 音调 发生了变化.
【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第39页(共39页)
(2)声音的音调与与刻度尺伸出的桌面的长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
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刻度尺,刻度尺振动,会听到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时,声音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音调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3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反射面A应选用 透明玻璃板 (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这是为了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跳棋子甲经A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1)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所以既能看到玻璃板前面蜡烛在后面成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样通过再找一个蜡烛与玻璃后面的像重合的办法,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像的位置,因此,A应选用透明玻璃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跳棋子甲经A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透明玻璃板;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虚.
36.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1所示.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 调整(选填“上”或“下”).
第39页(共39页)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3)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图2中 A 图所示烛焰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首先要调整光屏凸透镜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求得焦距.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解答】解:
(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上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20cm=u=2f,所以f=10cm;
(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后,此时u=25cm,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因此需要将光屏左移;故A图正确.
故答案为:(1)上;(2)10;(3)左;A.
37.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甲的温度/℃
35
40
45
49
54
58
63
67
…
乙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
(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甲是 蜡 ;(选填“蜡”或“海波”)
(2)在t=6min时,乙物处于 液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第39页(共39页)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1)蜡是非晶体,而海波是晶体,根据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进行判断;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不断吸热,晶体温度不变,晶体全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就会升高.找出关键的温度点,可判断每一时间段物质所处的状态.
【解答】解:(1)甲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甲应是非晶体蜡;乙温度达到48℃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乙是晶体海波;
(2)熔化过程中对应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熔点,由上表数据可知该温度是48℃.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在t=6min时,物质已经熔化完毕,因此处于液体状态.
故答案为:(1)蜡;(2)液.
38.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图1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秒表 .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 5 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 99 ℃.
t/min
0
1
2
3
4
5
6
7
8
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2所示为水沸腾 时 (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第39页(共39页)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用秒表测量加热时间;
(2)水沸腾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从图表中读出加热时间和水的沸点;
(3)水沸腾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据此可以推断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
(4)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解答】解:(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还需要用秒表测量加热时间;
(2)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从第5min开始沸腾,沸点是99℃;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水沸腾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4)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2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故答案为:(1)秒表;(2)5;99;(3)不变;(4)时.
39.小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A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1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右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第39页(共39页)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军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 32.4 g.
(3)如果量筒中盛有20ml的水,小军将物体A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2所示,物体A的密度是 3.24 g/cm3.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1)调节天平时,应向指针偏转较大一面的对侧移动平衡螺母.
(2)注意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
(3)据图读出物体A的体积,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物体A的密度.
【解答】解:(1)图中指针向左偏转的幅度大,说明左侧质量大,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如图所示天平的分度值是0.2g,物体A的质量m=20g++10g+2.4g=32.4g;
(3)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液面凹面底部平行,已知物体A和水的总体积V1=30cm3,
所以VA=V1﹣V=30cm3﹣20cm3=10cm3;
已知物体A质量mA=22.4g,物体体积VA=10cm3,
所以物体A的密度:ρ===3.24g/cm3.
故答案为:(1)右;(2)32.4;(3)3.24.
40.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控制因素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
琴弦的横截面积
第39页(共39页)
编号
L/cm
S/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
40
0.5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 控制变量 的方法.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D、E 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 粗细 有关.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琴弦的粗细,长度,以及弦的材料都会影响其音调,结合控制变量法可逐一做出探究.
【解答】解:(1)由实验过程可知,音调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探究时每次只探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而控制其它的量不变,故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她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故对照表中数据可知,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琴弦.
(2)若选用表中编号为A、B的琴弦,对照表中数据可知控制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D、E;(2)粗细.
41.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汽化 ,后 液化 .
第39页(共39页)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 用酒精灯对容器A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2)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以及液面上气体流动的快慢.
【解答】解:(1)当将海水放在太阳下照射时,海水吸热会由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罩会由水蒸气变成小液滴,发生液化现象,整个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
(2)可以从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上改进该装置,可把A换成直径更大的容器,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也可以用酒精灯对容器A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故答案为:(1)汽化;液化;(2)用酒精灯对容器A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42.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2)选用的器材;
(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分析】(1)可以设计光学和力学实验,力学实验主要考虑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力的作用效果、惯性、摩擦力、能量转化、浮力等等.
(2)光学实验,可以考虑光的折射、放大镜等等.
【解答】解:实验一:
(1)研究的物理问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第39页(共39页)
(2)选用器材:削好的木制铅笔;
(3)实验过程及现象:将削好的木制铅笔,夹在左右食指之间,稍用力后,接触笔尖的食指特别疼;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效果越明显;
实验二:
(1)研究的物理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2)选用器材: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
(3)实验过程及现象:在玻璃杯内倒满水,把铅笔斜放入水中,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这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削好的木制铅笔;
(3)将削好的木制铅笔,夹在左右食指之间,稍用力后,接触笔尖的食指特别疼;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效果越明显.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43.甲乙两辆汽车从距离15km的地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9km后与乙车相距,求乙车的速度?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知道甲车的速度和行驶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可求出甲车行驶的时间,即乙车行驶的时间;求出乙车行驶的路程,再利用速度公式求乙车的速度.
【解答】解:由v=得,甲车行驶的时间:
t甲===0.25h,
则乙车行驶的时间t乙=t甲=0.25h;
乙车行驶的路程:
s乙=s﹣s甲=15km﹣9km=6km,
乙车的速度:
第39页(共39页)
v乙===24km/h.
答:乙车的速度为24km/h.
44.某校物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前往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酿制白酒是先把发酵的粮食里的酒精从酒精槽中蒸煮汽化出来,其装置见图所示.因为汽化要吸热,所以需要在锅灶下加热,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气箱相通,然后“气酒”引入冷凝池再注入储酒罐.罐中的白酒的度数很高,一般不能引用,需要与适量的水勾兑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100mL白酒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该厂生产的一种瓶装白酒标签上标有“500ml、45度”的字样.试求:
(1)这种瓶装白酒的质量.
(2)这种白酒的密度.(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考点】密度的计算.
【分析】(1)由题可知,“45度”是指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为45mL,可求出500mL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酒精的质量和水的质量,二者之和就是白酒的质量;
(2)知道白酒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白酒的密度.
【解答】解:(1)由题可知,“45度”是指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为45mL,
则5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体积:V酒精=5×45mL=225mL=225cm3,
白酒中所含水的体积:V水=V白酒﹣V酒精=500mL﹣225mL=275mL=275cm3;
根据ρ=可得,酒精的质量为:
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225cm3=180g;
第39页(共39页)
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水=1g/cm3×275cm3=275g;
所以,500mL白酒的质量为:
m=m酒精+m水=180g+275g=455g;
(2)这种白酒的密度:
ρ===0.91g/cm3.
答:(1)这种瓶装白酒的质量为455g;
(2)这种白酒的密度为0.91g/cm3.
第39页(共39页)
2017年2月4日
第39页(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