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商水县2016-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带解析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周口市商水县2016-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带解析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图C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2.某摩天大楼中装配有运行速度约为8m/s、合  km/h的高速电梯,从大楼的一楼大厅乘坐该电梯到达顶楼需时约30s,若每层楼高3m,请估算该大楼共有  层.‎ ‎3.小华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演奏的各种乐器,这是因为当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虽然乐器发出声音的  相同,但  不同造成的.‎ ‎4.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  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5.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他的像与他相对于平面镜是  的.‎ ‎6.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 ‎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共16分)‎ ‎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第24页(共24页)‎ 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8.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9.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10.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它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 C.近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 ‎11.小朗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密度 B.质量 体积 C.质量 重力 D.密度 重力 ‎12.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C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 第24页(共24页)‎ ‎13.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14.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 ‎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第24页(共24页)‎ ‎16.如图所示,橡皮用细线栓作在水平面作圆周运动,请画出橡皮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 四、实验探究题(17题5分,18题8分,19题6分,共19分)‎ ‎17.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由图甲可知,该组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高度已经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中,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7cm,并调节光屏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近视眼 C.投影仪 D.放大镜 ‎(4)如图乙所示,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移动到  (选填A、B或C)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D、E或F)的像.‎ A 50cm﹣60cm B60cm﹣70cm C 70cm﹣80cm D放大 E缩小 F等大.‎ ‎18.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第24页(共24页)‎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如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如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第24页(共24页)‎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 ‎ 五、综合应用题(20题8分,21题9分,共17分)‎ ‎20.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2.56s.‎ ‎(1)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2)若行驶速度为300km/h的高速动车组跑该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3)能不能利用超声波通过此方法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并说出你的理由.‎ ‎21.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的几组数据后绘制出的m﹣V图象.求 ‎(1)该液体的密度.‎ ‎(2)量杯的质量.‎ ‎(3)600ml该液体的物重(g取10N/kg).‎ ‎ ‎ 第24页(共24页)‎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2.60cm ;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2.5m/s ,图C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4N .‎ ‎【考点】长度的测量;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1)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时一定要认清它们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这样才能进行正确测量和读数;‎ ‎(2)从图上得出小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v=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解:(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该木块左边对应的刻度是1.00cm,右边对应的刻度是3.60cm,该木块长度=3.60cm﹣1.00cm=2.60cm;‎ ‎(2)由图可知,小车行驶的路程s=450m,所用时间t=20s,‎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2.5m/s.‎ ‎(3)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 故答案为:2.60cm;22.5m/s;3.4N.‎ ‎ ‎ ‎2.某摩天大楼中装配有运行速度约为8m/s、合 28.8 km/h的高速电梯,从大楼的一楼大厅乘坐该电梯到达顶楼需时约30s,若每层楼高3m,请估算该大楼共有 80 层.‎ 第24页(共24页)‎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2)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上升的高度,上楼时通过的高度除以每层楼高即为楼层数.‎ ‎【解答】解:‎ v=8m/s=8×3.6km/h=28.8km/h;‎ 由速度公式:v=可知,‎ 电梯上升的高度:s=vt=8m/s×30s=240m;‎ 大楼共的层数为n==80层.‎ 故答案为:28.8;80.‎ ‎ ‎ ‎3.小华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演奏的各种乐器,这是因为当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虽然乐器发出声音的 音调 相同,但 音色 不同造成的.‎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当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乐器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相同;‎ 但由于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 ‎ ‎4.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 漫反射 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 所有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考点】漫反射;物体的颜色.‎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 第24页(共24页)‎ 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②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 ‎【解答】解:①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为粗糙,利用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位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②屏幕是白色的,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学们看到多彩的画面.‎ 故答案为:漫反射;所有.‎ ‎ ‎ ‎5.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6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他的像与他相对于平面镜是 对称 的.‎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所以这个同学和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 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人的大小有关,跟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1m时,他的像的大小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他的像与他相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故答案为:6;不变;对称.‎ ‎ ‎ ‎6.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解答】解:‎ ‎(1)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24页(共24页)‎ ‎(2)同学的头被撞疼,说明头受到力的作用,头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 ‎ ‎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共16分)‎ ‎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 ‎【分析】①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②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 ‎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解答】解:A、深夜跳广场舞时的音乐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噪音.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故B正确;‎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是因为声音通过水将声音传播给鱼儿,该现象说明了水能传声,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 故选D.‎ ‎ ‎ ‎8.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第24页(共24页)‎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C.‎ ‎ ‎ ‎9.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池底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 ‎【解答】解: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看到的池底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的是池底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底虚像,像在池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池水较浅.‎ 故选C.‎ ‎ ‎ ‎10.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它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 C.近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第24页(共24页)‎ ‎【分析】据图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而后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 ‎ ‎11.小朗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密度 B.质量 体积 C.质量 重力 D.密度 重力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分析】由球被踩瘪,我们首先可以判断出乒乓球的体积减小了,即球内气体体积减小了;然后根据没有破裂和质量的定义判断出球内气体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最后根据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判断出球内气体密度变化情况,根据G=mg判断重力的变化.‎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当球被踩瘪时,虽然球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但由于球没有破裂,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气体体积减小,所以球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大,根据G=mg重力液不变,故C正确.‎ 故选C.‎ ‎ ‎ ‎12.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C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 ‎【考点】力的三要素.‎ ‎【分析】‎ 第24页(共24页)‎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 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C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A.‎ ‎ ‎ ‎13.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 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故选AC.‎ ‎ ‎ 第24页(共24页)‎ ‎14.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a、b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密度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 由图象可知,当Va=Vb=2×10﹣3m3时,ma=1kg,mb=4kg,‎ 则a、b的密度分别为:‎ ρa===0.5×103kg/m3,‎ ρb===2×103kg/m3,‎ 所以ρa<ρb,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密度的4倍,故A错误,BC正确;‎ 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BC.‎ ‎ ‎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第24页(共24页)‎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图中已经过入射点O作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30°画出反射光线OB;‎ 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OC,折射光线要比原来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 ‎ ‎16.如图所示,橡皮用细线栓作在水平面作圆周运动,请画出橡皮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考点】重力示意图.‎ 第24页(共24页)‎ ‎【分析】橡皮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橡皮的重心向下作重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橡皮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橡皮的重心向下作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 四、实验探究题(17题5分,18题8分,19题6分,共19分)‎ ‎17.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由图甲可知,该组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高度已经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 上 (选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中,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7cm,并调节光屏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D .‎ A.照相机 B.近视眼 C.投影仪 D.放大镜 ‎(4)如图乙所示,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移动到 B (选填A、B或C)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E (选填D、E或F)的像.‎ A 50cm﹣60cm B60cm﹣70cm C 70cm﹣80cm D放大 E缩小 F等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第24页(共24页)‎ ‎(3)(4)通过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cm﹣50cm=10cm.‎ ‎(2)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3)据图可知,此时的物距是15cm,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7cm,即此时的物距是8cm,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以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此原理的是放大镜;‎ ‎(4)据图可知,若将蜡烛移至20cm处,此时物距为30cm,处于二倍焦距以外,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像距在60cm﹣70cm之间,故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E.‎ 故答案为:(1)10;(2)上;(3)D;(4)B;E.‎ ‎ ‎ ‎18.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第24页(共24页)‎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27 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10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2.7 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相平 ,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分析】(1)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步骤:‎ 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 把固体浸没在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 ‎(2)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3)鹅卵石的质量由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各读出.‎ 鹅卵石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算出,最后算鹅卵石的密度.‎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第24页(共24页)‎ ‎(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据此结合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经分析得,测量鹅卵石的密度的骤为:‎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ρ;‎ 故选A;‎ ‎(2)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3)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砝码的质量为20g、5g,游砝所对的刻度值为2g,则鹅卵石的质量m=20g+5g+2g=27g.‎ 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cm3,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20cm3,则石子的体积V=20cm3﹣10cm3=10cm3.‎ 则鹅卵石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 ‎(5)量筒读数,视线与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偏小;根据ρ=可知,m不变.V偏小,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 故答案为:(1)A;(2)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3)27;10;2.7;(4)不变;(5)相平,偏大.‎ ‎ ‎ ‎19.如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第24页(共24页)‎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 和 弹簧测力计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如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武汉和上海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g值可能与地球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质量 .‎ ‎【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需要测出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2)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3)分析表二中数据,找出表中g值相同与差异最大的城市;通过第三行分析g值变化的原因.‎ ‎【解答】解:(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需要测出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2)从表中数据知: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①‎ 第24页(共24页)‎ 从表二中中获知,g值相同的城市是:武汉和上海;赤道和莫斯科g值差异最大;‎ ‎②从表二中可知,g值变化的可能原因是:g值可能与地球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 ‎③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位置无关,所以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质量.‎ 故答案为:(1)天平;弹簧测力计;(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①武汉和上海;②g值可能与地球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③质量.‎ ‎ ‎ 五、综合应用题(20题8分,21题9分,共17分)‎ ‎20.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2.56s.‎ ‎(1)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2)若行驶速度为300km/h的高速动车组跑该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3)能不能利用超声波通过此方法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并说出你的理由.‎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知道激光发射到返回的时间,求出单趟的时间,又知道激光的传播速度,根据s=vt求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2)知道高速动车组的速度,利用t=求高速动车组跑该距离需要的时间;‎ ‎(3)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解答】解:‎ ‎(1)由题意可知,光速v=3×108m/s,‎ 激光从地球到月球所有时间t=×2.56s=1.28s,‎ 由v=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v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 ‎(2)由v=得高速动车组跑该距离需要的时间:‎ t′===1280h;‎ 第24页(共24页)‎ ‎(3)由于地球与月球之间有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1)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105km;‎ ‎(2)若行驶速度为300km/h的高速动车组跑该距离,需要1280h;‎ ‎(3)不能利用超声波通过此方法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 ‎21.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的几组数据后绘制出的m﹣V图象.求 ‎(1)该液体的密度.‎ ‎(2)量杯的质量.‎ ‎(3)600ml该液体的物重(g取10N/kg).‎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 ‎(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利用m=ρV求液体质量.‎ ‎【解答】解:‎ ‎(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 第24页(共24页)‎ 液体的密度ρ=1g/cm3,;‎ ‎(2)代入ρ×20cm3+m杯=40g,﹣﹣﹣①‎ 得m杯=20g,;‎ ‎(3)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60cm3=60g.‎ 答:(1)该液体的密度1g/cm3;‎ ‎(2)量杯的质量20g.‎ ‎(3)600ml该液体的物重为60g.‎ ‎ ‎ 第24页(共24页)‎ ‎2017年2月4日 第24页(共24页)‎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