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 摸底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札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碑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A. 敬畏神灵 B.尊宗敬祖 C.以农立国 D.经济落后
25.右图是南昌西汉海昏候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菜政的局面 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
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26.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期太湖洞庭山区“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反映了南宋时期该地区
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B.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D.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27.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丞相制度被废除
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8.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
A.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B.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29.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
A.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B.“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C.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
30.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有计划的与敌人发行伪币与破坏法币的政策做斗争,允许被割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1941年4月,新四军在根据地创办了第一家银行,随后建立印钞厂,发行抗币,并禁止日伪货币在根据地流通。中共的这些举措
A.加剧了沦陷区的通货膨胀 B.挫败了日寇对国统区的经济封锁
C.为持久抗战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 D.使抗币成为国民政府的合法货币
31.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些决策有利于
A.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 B.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动 D.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
32.下列古代雅典政治生活中的现象,体现民主政治核心观念的是
A.用抽签方式选举议员和陪审员等
B.政府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生活的公民发放工资
C.陪审法庭依据诉讼人的演说了解案情、进行判决
D.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33.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
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A.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 B.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C.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D.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
34.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法案》,规定:由行政部门实施关税减让谈判并与国外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以1930年关税法案规定的关税(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税率)为标准,总统有最高不超过50%的税率减让和让外国商品维持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待遇的权利;实行无条件最惠国原则。根据这一法案
A.国会丧失贸易立法的权力 B.关税壁垒被废除,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C.行政机构在对外贸易中的权力扩大 D.美国确立了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地位
35.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的背景是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两极格局瓦解使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
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
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性因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主张把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促成忠君孝亲奉公守礼的社会风俗的形成。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造就一批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人,即君子。君子应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但他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孔子主张教学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要求学生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
——摘编自《论语》等
材料二 柏拉图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柏拉图认为理想社会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统治者,因此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他认为“哲学王”应该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热爱国家、坚持正义且勇敢、大度、机智、灵敏。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和理性的启发。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共同点。(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2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恩格斯《论历史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信息点涂黑。
44.(15分)
材料 明初,地方机构沿袭元朝行省旧制。洪武九年,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共同组成省级政权机构,分别执掌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再申报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往往形成被动局面。
宣德八年,朝廷发布设置“巡抚”的谕旨。及至万历年间,“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的新体制已逐步形成。但一般“巡抚”只是管辖一个省。而在正德年间农民起义及“倭寇”入侵往往涉及数省,于是明朝加派兵部尚书都察院御史以“总督”去总管数省,“总督”一职出现,督抚制度初步形成。但是官方法定规章上仍以“三司”分治省政为主,“巡抚”和“总督”始终是临时差派,仍被视为京官。清代,总督、巡抚正式演变成为省级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并且有较为完备的机构建制。
——摘编自唐进《中国国家机构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督抚制度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督抚制度的作用。(6分)
45.(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战争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成为一些国家发生革命的重要动力。“和平、面包、自由”是1917年的俄国革命、1918 年的德国革命和奥匈帝国境内革命的普遍口号。 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尝试保障和平从而保护列强利益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应运而生。在英国,由于大战后长期的经济不景气,民众和他们的领导人都不想再有新的战争,不论这种战争是由谁挑起的以及英国是否应该为正义而战。这种民意,对英国绥靖政策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社会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然而,仅仅过了20年,另一场大战就在1939年爆发。美国历史学家H·斯图尔特·休斯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欧洲现代史》中认为:“正是第一次大战,使得欧洲社会不可能在旧基础上重建。这次战争‘为未来洗好了牌’;它造成一种人们无法维持国内国际稳定的局面,从而下一次大战终于不可避免。”
——摘编自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
(1)根据材料,说明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认为第一次大战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7分)
46.(15分)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徐光启出生那年,上海县遭受倭寇侵扰,松江府又发生灾荒。徐家的生活日益窘困,祖母、母亲为了生活而从事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徐光启从小就对治产兴家、抗击倭寇有着直接的印象。1581年,徐光启二十岁时,考中了秀才。但此后两次京试进士,均落第。1596年,徐光启开始教私馆。在韶州时,遇见了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第一次听到有关西洋的自然科学学说。后来在南京又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加入了天主教。1604年,43岁的徐光启中进士,艰辛的科举之路使他反思:“若今之时文,真是无用”。他还曾设想废弃八股文,叫学生去学一些“有用之学”。他赴北京任职后,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先后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1633年徐光启主持编写《崇祯历书》,其中采用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创立的宇宙体系,引进了经、纬度及其有关的测定、计算方法等。另外徐光启还编写了《农政全书》。《农政全书》转录了很多古代和当时的农业文献,同时也收录了徐光启自己撰写的农业方面的专门论述,这部分论述都是徐光启经过试验和观察之后取得材料写成的,科学性较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徐光启接受并传播西学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光启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7分)
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 摸底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D
C
B
D
A
C
D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40.(25分)
(1)教育的功能方面,都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工具和保障。教育的目的方面,都是培养巩固政权的统治人才。教育的内容方面,都非常重视道德、知识、美育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方面,都提倡启发诱导;学以致用。(每点3分,其中角度1分,具体阐述2分;本题总分不超过13分)
(2)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变革激烈;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周王室统治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柏拉图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雅典城邦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哲学发展,自然科学受到重视。
(每点2分,本题总分不超过12分)
41.(12分)评分说明:
分值
要求
10~12
①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②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
①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②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4~6
①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
②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0~3
①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
②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示例:
论题:行动的目的与结果的背离
1918年—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政权,同时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打击了国内外敌人,捍卫了苏维埃政权。但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导致了1921年严重的经挤和政治危机。
可见,在战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部分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与目的出现了背离。
44.(15分)
(1)内容:巡抚负责一省军民大政;总督同时管理多个省份事务;总督、巡抚属于京官,由中央临时派遣。(每点3分,共9分)
(2)作用: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为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奠定基础。(每点2分,共6分)
45.(15分)
(1)原因:一战让人们认识到战争的极端残酷;一战加深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战与和平运动的发展。(每点2分,共8分)
(2)说明:一战打破了欧洲社会的原有秩序;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其引发的政治危机;绥靖政策的纵容。(每点2分,本题不超过7分)
46.(15分)
(1)因素:徐光启个人的生活环境;科举经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每点2分,共8分)
(2)贡献: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采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知识,发展传统天文、历法;编著总结性的科学著作。(每点2分,不超过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