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二中2017届高三历史2月检测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泰州二中2017届高三历史2月检测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泰州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20题 每题3分 共60分 ‎1.《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维护社会的安定 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区分血缘的亲疏 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2.下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是明前期作品。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或沿山路前往,并绘山石树木等。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 A. 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B.明代的绘画艺术 C.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D.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3.“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 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 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 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 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 ‎4.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A. 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 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5.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言论 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6.“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7.从下表(1876~1911年中外糖料贸易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增强 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 D.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一和图二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图一                  图二 ‎① 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贼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①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③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11.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个纲领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2.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要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 A.和平共处不称霸 B.尊重差异求合作 ‎ 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谋发展 ‎13.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14.公元前242‎ 年,罗马设立外事大法官,外事大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之时,一方面不能援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又无其它明文规定的诉讼程序可供依循,客观上使其只能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诉讼程序。“自由心证”裁量权的行使 A.以保障罗马帝国公民的权利为前提 B.反映出罗马法基于实际逐步完善 C.调节的是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 D.因随意解释法律而损害平民利益 ‎15.下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16.曾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 A.推行两党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 C.实行三权分立 D.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 ‎17.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明显地改变”的是 A.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B.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 C. 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度 D.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18.《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的描绘这样的地方,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据此判断该画家作品的风格是 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19.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主要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D.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20.世界某个组织类似于合作社形式的金融机构,成员国加入时需存入一笔认缴款,份额多少由其经济地位决定。该组织用各成员国缴纳本金组成基金库,向遇到金融困境的成员国提供国际收支融资,帮助会员国暂渡难关,并实施经济调整和改革。该组织成立之初的宗旨是 A.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 B.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C.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D.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二、材料题:共5题 第21题14分 第22题 14分 第23题12分 第24 25题各10分 共60分 ‎21.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2分)‎ ‎(2)结合秦朝、两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6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3分)‎ ‎22.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3分)‎ ‎(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9分)‎ ‎ ‎ ‎23.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 ‎——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1980年竞选胜利的里根,身边聚集了一批经济顾问,有弗里德曼、格林斯潘、拉弗、里斯顿、麦克拉肯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6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 ‎——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 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既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有所创新,人们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就是把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综合在一起。‎ ‎——刘绪贻《新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与效果。(4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经济学的理论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政策取得显著成就的时代原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材料三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2分)‎ ‎(3)材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5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而进行知识体系创新,牛顿和洛克生逢其时,用三部经典著作从三个不同领域共同诠释了理性的本质,成为英国近代知识体系创新的集大成者……‎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所有的求证求解都是完全数学化的,必要时附加推论,而每一个推论又都有证明或求解。只是在牛顿认为某个问题在哲学上有特殊意义时,他才加上一个附注,对问题加以解释或进一步推广。‎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材料三 人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进行知识体系创新的背景。(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特点,材料体现了牛顿哪些优秀品质?(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科学与思想解放的关系。(3分)‎ ‎21【答案】(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2分)‎ ‎(2)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2分)。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2分)‎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2分)‎ ‎(3)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3分)‎ ‎(4)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就给分 3分)‎ ‎22【答案】(1)“中体西用”思想一方面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宗旨,适应了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谋求国家富强,直面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3分)‎ ‎(2)说明:承认西方政制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2分)‎ ‎(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君主专制,“中体”受到冲击;(3分)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抛弃“中体”; (3分)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全盘否定“中体”。 (3分)‎ ‎ ‎ ‎23【答案】(1)措施: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健全干预经济机制;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3分)‎ 效果: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分)‎ ‎(2)变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1分)‎ 原因:经济“滞胀”;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失灵;“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 ‎(3)特征:多种理论综合基础上的创新。(1分)‎ 原因:新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 ‎(4)关系: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来源于经济发展状况,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2分)‎ ‎ ‎ ‎24【答案】(1)有利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2分)‎ 目的:巩固北魏统治。(1分)‎ ‎(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 ‎(3)不同:材料二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2分)‎ 因素:评价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历史的时代变迁等。(3分)‎ ‎25【答案】(1)背景: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建)。(1分)‎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的深入;近代科学的兴起。(1分)‎ ‎(2)特点:数学化;重视逻辑推理。(2分)‎ 品质:刻苦钻研;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等。(3分)‎ ‎(3)影响:推动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及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负面影响。(2分)‎ 关系:相互促进(或思想解放促进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1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