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2017届高三历史一调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临沂市2017届高三历史一调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 ‎ 第I卷 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24.武王伐商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取得胜利。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 )‎ A.提出了中央集权思想 B.形成了官僚政治理论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 ‎25.孔子认为:统治者只有通过”克己复礼”、“修己以安百姓”。才能达到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此主张( )‎ A.揭示了春秋时社会黑暗动荡的根源 B.有利于提高统治者的道德自律性 C.说明了礼乐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根源 D.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26.据《唐律疏议》记载,唐代政府规定了办公和批转公文的时限,凡内外百司所受的上奏文书皆印发其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否则会按“稽程”罪受到刑事处分。此规定( )‎ A.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了对官员监份 C.强化了中央集权休侧 D.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27.《宣(化)府镇志》记载:“先年宣大市中,贾店鳞比,名有名称。如云:南京罗缎铺、苏杭罗缎铺、潞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里许,贾皆争居之。”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鼓励商业活动 B.长途贩运业发达 C.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D.工商业已成主导 ‎28.皇室、贵族、官僚、地主都可以用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造成巨量的土地集中。但是,王朝更替,宦海风波,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多产之家往往多妻妾多子孙,而再多的田产也经不起一析再析,几代之后,集中的土地又会化整为零,这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 )‎ A.土地所有权在各阶层间的流动 B.小农经济不断受到冲击 C.土地兼并现象呈现减弱的趋势 D.土地占有权的非连续性 ‎29.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雍正十三年,命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而后恢复军机处。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构建上发生了实质变化 C.和总理事务王大臣分权制衡 D.逐渐成为强化皇帝权力的利器 ‎30.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 A.压制中国人民革命 B.扩大各自的在华利益 C.争取日本参加一战 D.共同来支配瓜分中国 ‎31.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成市的城市自治公所超过850个,镇自治公所超过530个,乡自治公所在1970个以上。据此可以推论出此时期( )‎ A.辛亥革命得到地方政府支持 B.民主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发展趋势 C.国家政府重视地方自治运动 D.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主实践活动 ‎32.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 A.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B.国民政府实行资本主义土地国有 ‎ C.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D.开始关心民生尤萁重视土地问题 ‎33.1948年,英、法、美占领区的“经济议会”在德国法兰克福通过一项“原则”,基本取消对经济的强制控制,允许居民不受限制购买个人需要的物品,并准许以公开的市场价格出售他们各自的商品和劳务。这项原则( )‎ A.旨在与苏联控制区进行全面对抗 B.体现出美欧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严重 C.说明盟国对德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D.有利于促进战后西德经济繁荣与发展 ‎34.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下列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 B.发展中国家正在追赶发达国家 C.当今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D.大国应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 ‎35.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 A.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B.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 C.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D.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整个北边的半个中国,这在后来遭到了中国历史学家的严厉谴责。这种批评固然正确,但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也是事实——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在这几个世纪中,出现了佛教经文和儒家经典的大百科全书;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一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像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印刷术的发明价值连城,被用来印制大量佛经;科学技术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它们至今才被充分理解一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比国内贸易大发展更引人注目的是对外贸贸易的突飞猛进……结果,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期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3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材料二 ‎ ‎ 美固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来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宋代的视角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的依据。(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10 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大国之路不同走向的主要因素。(3分)‎ ‎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就图示中至少3个角度进行史实论证,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肯定或提出新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做题目的题号涂黑。‎ ‎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即位之初,耶律德光(辽太宗)即下诏“选遥辇丸帐子弟可任官者”。会同初,得燕云十六州,曾以汉士平素所习之业选拔汉士,治理汉地,得名臣室昉等。会同三年,“东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贤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五年,又下诏求直言,选拔有才识者,果奏对称旨,则可擢置高位,表明了广泛延揽人才的愿望。……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耶律德光改革的主要措施。(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耶律德光改革的意义。(9分)‎ ‎ ‎ ‎46.(15 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英、美之间是盟友,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彼此间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分歧。在战略上,有“先欧后亚”与“先亚后欧”之争,即同盟国是集中力量,先击败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呢,还是先击败东方的日本法西斯?丘吉尔是“先欧后亚”的主张者,而蒋介石则是”先亚后欧”的主张者。双方都把美国作为游说对象,争取美国能站到自己一方来。‎ ‎——摘自《蒋介石日记解读:宋美龄与丘吉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设计说服美国“先亚后欧”的理由。(8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英美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中“先欧后亚”战略。(7分)‎ ‎47.(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36年3月,陶行知在《生活教育》(1934年创刊)第3卷,第1、2期上先后发表《国难教育方案之实质》和《生活教育之特质》两篇论文,对生活教育作出了新的解释,从而使他的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立场开始转变。在前一篇论文中指出,当前的“生活”是国难当头,整个中华民族除了反抗敌人的侵略,没有法子可以获得民族解放,除了流血不会获得民族自由。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生活斗争是大众唯一的教育。他把当前的国难教育任务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联系起来,把大众共赴国难的生活作为教材,改变了过去把日常生活作为教材的基本立场。‎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9分)‎ 历史参考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A B D D B C C C A A ‎40. (25分)(1)特点:突出整体(或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以文化和商贸成就为主要研究依据。(4分)‎ 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或儒家文化)达到顶峰;文学艺术成就与杰作大批涌现;瓷器等手工业水平最高;三大发明等科技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革命”对欧亚大陆意义非凡(对外贸易突飞猛进);海上丝路取代陆路成为东西方主要贸易通道;逐渐摆脱对外国(阿拉伯)商人的依赖。(8分)‎ ‎(2)不同:不以单纯领土扩张为目的,而是要求向世界各地进行资本和商品扩张;不与传统大国(英国)军事争锋,积极扩张自己的海上实力。(4分)‎ 影响:促进美国崛起,逐步掌握世界霸权;客观上推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侵犯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6分)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理念、政治制度、世界各地的联系程度。(3分)‎ ‎【解析】(1)本题考查宋代的发展特征。第一小问特点,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宋代的视角有何突出特点可以从史观和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二小问依据,可以从宋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手工业的发展、科技成就、对外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美国不同于传统帝国的“单纯幅员扩张”,也不是英法“殖民帝国”,而是以“强大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建立的“无边界帝国”,也使得它避免像德国一样“争夺天空下的土地”而与殖民帝国冲突。这种观念使得美国能够摆脱“争夺地盘”的束缚,专心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帝国。它突破国界限制,有利于缓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防御与抵抗,比如在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造成了对其他国家主权的破坏以及经济利益的损害。‎ ‎41.示例:‎ 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2分)‎ 论证:角度一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春秋战目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分)‎ 角度二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秦朝创立了巾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分)‎ 角度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3分)‎ 角度四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巾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分)(以上任选三个角度回答即可)‎ 结论: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和生命力。(1分)‎ ‎【解析】具体答题过程中操作的细节,一是观点明确,二是史论结合,既不要空洞地说历史概念没有史实,也不要只列举史实而不知道把史实与主题随时进行结合,三是注意列举的史实要准确,要和准备结合的结论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具体来说,如果是按照图示角度来回答,首先表明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如果按文化理念的求变求新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如果按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中华民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等;如果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四大发明、京张铁路、袁隆平等;如果按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唐朝的兼收并蓄、洋务派的学习西方、当代的对外开放等。‎ ‎45.(15分)‎ ‎(1)措施:使用汉人管理燕云地区;选拔有德才的人为官;保护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6分)‎ ‎(2)意义: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吏治清明和提高行政效率;保护了燕云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9分)‎ ‎46.(15分)‎ ‎(1)理由:日本偷袭美国,而德国并没有;日本相对较弱,战争进程应更快;美国更多的战略利益在亚洲;亚洲资源丰富,日本易发展壮大。(8分)‎ ‎(2)评述:体现了大国利己的强权性;也体现了与苏联争夺欧洲的利益;延长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时间和牺牲。(7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解读材料并分析归纳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相关史实。结合史实,要想说服美国,可以从日德双方在力量上、亚洲的利益上、美国自身的利益等等进行出发来总结归纳。还有就是珍珠港事件。‎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反法西斯阵营的战略问题。结合所学,主要从各国的自身利益出发来解答这题。所以一方面体现了大国利己的强权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与苏联争夺欧洲的利益,另外可以从中国的角度出发进行回答。‎ ‎47.(15分)(1)教育思想:主张教育教国;提倡生活教育;主张将教育与国难相结合。(6分)‎ ‎(2)评述:生活教育体现了平民教育,有利于平民教育的发展;将生活教育与当时的抗战相结合,体现了教育为现实服务的精神;宣扬了抗日救国,有利于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9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