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莆田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历史必修一、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政治 ‎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国语》记载“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祀,国之大节”可知祭祀是国家重要的事情,结合所学,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鼎由最初的烧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变为一种礼器,成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重要的礼器用于祭祀,也是身份的象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故排除ACD,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需要掌握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地位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结合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地位和用途即可得出答案。‎ ‎2.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C项是秦朝推行全国的;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 ‎3.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解析】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强调的等级秩序在礼仪上的体现。材料中明确可以看出诸侯僭越用了天子的礼仪,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因此AB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化,材料只是冲击了天子的权威。‎ ‎4. 《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 A. 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B. 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C. 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D. 见面的礼节决定血缘亲疏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见面推手属于礼乐制的内容,推手位置的不同与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有密切关系,这属于宗法制的体现,故材料反映了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故B选项正确;A选项只反映了血缘关系的问题,过于片面,故A选项错误;C选项只反映了礼乐制度的一面,故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血缘亲疏决定了见面的礼节,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信息,注意两个方面的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学生容易片面理解,断章取义,因此错选A或C,同时,对于礼乐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应该正确认识,礼乐制是为宗法制服务的。‎ ‎5.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C。D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重点把握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王位世袭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要把握到这些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巩固统治以及对中国后世的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这些制度的内涵。关于“礼乐制”,要分“礼”和“乐”两个方面来把握,领会到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 ‎6. 根据所学知识及下侧示意图,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 西欧封建制度与西周的封建制度本质相同 B. 在西欧封建制度中一个人可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经济单位 D. 西欧封建制度体现了基于土地的领主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西欧封建制度是契约关系,与西周的封建制度本质不同;B项封君相对国王而言是封臣,因此在西欧封建制度中一个人可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但不能全面图中信息;C项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经济单位,但也不能全面反映图中的信息;图中西欧封建制度体现了基于土地的领主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领主给予附庸土地,附庸效忠领主,提供军事支持,所以本题最佳选项是D项。‎ ‎【考点定位】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等级君主制 ‎7. 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 )‎ A. 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 B.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C. 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 儒学强调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根据“臣等昧死”“臣诚愚鄙”可以看出皇权至尊和等级制度的严格,故答案选C。A项“全面”和B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题干没有反应“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排除D。‎ 点睛:注意绝对性的词语,特别注意提示语中的“全面”、“普遍”、“完全”、“彻底”等绝对性的选项一般不选。‎ ‎8.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分封制 、井田制、宗法制均不是秦朝实行的制度,“罢侯置守”中的“守”指的是郡守的意思,所以“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指的是秦朝实行了郡县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9.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汉承秦制”,意思是西汉继承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以排除BD;西周末期的分封制导致诸侯国分裂割据,历史的教训是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A;西汉初年,天下初定,为了稳固统治,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材料中“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是在强调继承者的资格,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进﹒郡国并行制 ‎【名师点睛】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中央和王国直接统治范围的相对缩小,有利于统治阶级把握各地的风土民情,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生产,从而推动整个西汉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10.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官府,统一货币发行,有利于货币市场的统一,避免了货币的泛滥,地方郡县铸币权的丧失使其势力得到了遏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汉本身就是统一的大帝国,统一并不是因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而形成,故B项错误。汉武帝这一举措是为了整治货币市场混乱的状况,并不会加重百姓赋税负担,故C项错误。汉武帝严禁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把铸币权收归中央,体现的是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出现的一个此消彼长的状态,并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故D项错误。‎ ‎11. 汉武帝曾经告诫大臣们,“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材料主要说明西汉( )‎ A. 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开始确立 B. 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 C. 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 D. 形成了完善的官员考核制侧度 ‎【答案】C ‎【解析】“汉承秦制”,西汉的选官与任官制度在察举制确立之前即已有之,即承袭秦朝的官制。因而“选官与任官制度开始确立”说法不妥,故A项错误。材料中汉武帝所言的侧重点在于要求积极察举孝廉,对于文官队伍的监察并非材料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孝”和“廉”是儒家的主要思想,察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则是儒家思想在政治领域的贯彻与践行,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考核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对文言文材料的阅读应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及自己储备的文言文知识,弄清材料意思,绝对不能像在语文课那样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与解决设问相关的有效信息。本题材料出自《汉书·武帝纪》,大意是:“身居要津而不能进荐贤才的官员应当退位;对于那些对举贤诏令置若罔闻的官吏,当以不遵朝命论。不能培养与发现贤才,就是不能胜任其职,应该罢免。”‎ ‎12. 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 A. 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 B. 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 C.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 D. 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答案】B ‎【解析】“以史为鉴”的意思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材料讲的是皇帝害怕自己出现负面的历史形象,二者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由于皇帝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担心自己在史书上留下负面形象,加之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这就使得史官对皇帝的评价对于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说明青史留名是制约皇权的力量,故B项正确。史官不代表儒家,本题主要叙述古代史官在史书中评价皇帝对于皇权具有限制作用,与儒家伦理制约皇权并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仅能说明史书评价对于皇权具有限制,不可过分解读为“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故D项错误。‎ ‎13. 钱穆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胡重要环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并未体现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B项错误;据材料‚作者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郡县制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14.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 提高胃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胡决策权 C. 旨在限制皇权胡滥用 D. 体现了权利的制衡性 ‎【答案】D ‎【解析】由“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宰相委员制,相互分工、相互制约,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宰相一致原则”需要时间,不会提高行政效率;B项不选,皇帝真正的决策权在皇帝手里;“宰相一致原则”是针对宰相实行的,并非针对皇权,C项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 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 “宰相一致原则”可以判断出体现了分权制衡。‎ ‎15.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A项表述错误。题干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说明君权加强,相权受到削弱,体现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题干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也扩大了。故D项错误。‎ ‎16. 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 A. 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 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 C. 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 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 ‎【答案】D ‎【解析】材料并未提及司法部门,也没有提及维护纲纪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讲的是监察人员的任职要求,而不是机构的职责与功能,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权力制约的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宋代的监察御史必须具有两任县令经历,明朝监察御史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两个规定都体现了监察御史的资历要求,即在工作经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故D项正确。‎ ‎。‎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 )‎ A. 加强官僚政治 B. 削弱贵族集团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D ‎ ‎ 点睛: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宋朝”“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8.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元朝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长官,明朝改用流官治理,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地方的权力受到了削弱,故A项排除;改土归流的实施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而不是降低,故B项排除;改土归流加强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改土归流中央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地方政策的延续性,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变化,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改土归流”,即加强了中央集权。‎ ‎19.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 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 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 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 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具体考查明代朱元璋的治国 理念。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排除A;根据材料“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可以看出朱元璋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B项正确;“尊儒尚法”(或者“外儒内法”)一直都是汉武帝以后封建社会的治国理念,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从体现D项。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朱元璋的治国理念 ‎20.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A项中“专管军务”、D项中“专理邢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中“设有官衙”的表述由题目中无法看出。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光绪……谕军机大臣……凡有旨……皆书于册……议大政……得旨则与”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决策权,得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C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21.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东汉察举制荐举的是那些熟悉儒家经典和道德声望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项正确.;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是在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东汉的察举制并没有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郡县制,故D项错误。故选B。‎ ‎22. 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 )‎ A. 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 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C. 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 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材料叙述了古代民间将科举及第的美化与神化,表现了古代民间对于考中科举的进士、举人的崇拜以及对于科举及第的崇拜,并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作用,故答案为D。ABC三项都是在论述科举制本身的作用,但材料讲的是民间人士对科举的态度,这三项与材料不符。‎ ‎23. 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 )‎ A. 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 B. 反对君主独断专行 C. 主张加强控制地方 D. 建议扩大选官范围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中张玄素认为,隋朝是亡于“其君自专”,即君主独断专行。材料中张玄素并非为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故A错误。由材料可知,张玄素反对君主独断专行,故B正确。张玄素主张广任贤良,高居深视,但不能体现加强控制地方,故C错误。张玄素主张广任贤良,建议扩大选官的数量,但是并未扩大选官范围,故D错误。‎ ‎24.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 A.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材料文字“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可知,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项表述“战争频繁”、D项表述“广泛使用”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 ‎25. 《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由此可以推论出( )‎ A. 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 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 ‎【答案】B ‎【解析】《诗经》的国风中多为北方民歌,《楚辞》是南方文学成就的反映,根据材料文字“‘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可知,“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是在南宋时期,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稻”“黍”不是外来的农作物,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楚辞》成书时间略晚于《诗经》,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 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 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 ‎26. 《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政府处理经济问题“最下者与之争(与民争利)。”下列政策体现“与之争”的是( )‎ ‎ ①“工商食官” ②盐铁官营 ③均田制 ④市易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文字“政府”、“与民争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盐铁官营”、④“市易法”都属于这类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工商食官”是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工商业的政策,那时没有私营工商业者,无所谓“与民争利”。③“均田制”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按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农民使用,不符合“与民争利”。A、B、C三项组合含有①或③,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组合符合题意,正确。‎ ‎27.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 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 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 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 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说的是汉初政府抑制商人的举措,后半部分强调的是汉初对商人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打破了,故答案D最符合题意。AC中叙述的内容严重不符合史实;B项结论与材料内容没有必然联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应该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1)积极作用: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 展,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的。‎ ‎(2)消极作用:‎ ‎①封建社会晚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②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 ‎③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 ‎④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恶化。‎ ‎⑤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28. 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 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 A. 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 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答案】C ‎29. 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 )‎ A. 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 B. 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 C. 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D.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 ‎【答案】A ‎【解析】“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说明“征发无度,税无定准”,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排除D。‎ ‎30. 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 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 C. 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 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商业经济的情况,没有涉及小农经济的信息,排除A;由材料“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可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故选B;材料中农民毕竟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故排除C;工商食官制度出现于周代,时间不符,排除D。‎ ‎31.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A ‎【解析】唐朝的镇只掌防戍守御,而宋朝的镇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说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涉及坊市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也不能反映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故C项错误;D项是无关项,应排除。故选A。‎ ‎32.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宋代成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这种现象( )‎ A. 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B. 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 C. 打破了坊市的限制 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宋代商品经济虽有进一步发展,但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仍然低下,材料反映出“范氏”和“郭氏”通过经商致富,但为官后不再经商,这说明宋代人普遍在思想观 念上仍然不认可商人的社会地位,故选A项。这种现象不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打破了坊市的限制,故C项排除。不认可商人的社会地位,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始终贯彻实行,是主要的经济政策,但部分朝代和历史阶段统治者对商业的态度和政策有微调,如何选择判断需以材料信息为主要依据。‎ ‎33. 下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从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 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削弱 B. 赋税收入不断增加使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C. 非农业税的激增反映了北宋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土地兼并严重直接导致了北宋时期农业税的变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从材料来看,从997年到1077年,农业税有所波动但是非农业税持续增多。这就说明此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因此他所缴纳的税收变多。结合所学知识,这个时期是中国宋代,因此可以看出这是当时北宋放松以上政策的影响。A选项没有注意到1021-1077年农业税有所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中期出现了统治危机,不是“长期保持财政充裕”,不选B;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兼并问题。‎ ‎34. 明清时期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6个,当时城市人口增长与全国人口增长大体保持同步,但并没有形成同期日本、俄国所出现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小农经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B. 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C. 日本、俄国的实力超过中国 D. 城市化进程没有实质性变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清时期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保守性、封闭性制约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35. 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B. 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D.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答案】C ‎【解析】 乾隆时期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从事粮食生产的人数减少,为了养家糊口,必须要购买粮食。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发生了重大转变,排除A;人口处于流动中,难以准确反映崇明地区买米数量上的变化,排除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与题干无关,排除D;结合所学,明清时期,棉花、茶叶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故选C。‎ ‎36. 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 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可以得出题干所述时间未清代,而棉纺织业开始兴起是在元代,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新的生产关系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表明纺织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故D项正确。‎ 点晴:解题时需要理解纺织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联系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综合分析。‎ ‎37. 据记载,洪武五年五月明太祖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反映出( )‎ A. 重农抑商不适应时代发展 B. 政府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C. 政府干预以实现休养生息 D. 土地兼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当时出现了贫困者,政府如何救助,并未提出其出现的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救济贫困着,并未强调对农业的重视,故B项错误;材料中“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说明政府进行调节,以保障人民度过难关,体现的是政府的作用,故C项正确;土地兼并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点睛:注意分析题目中的“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得出关键信息是政府帮助贫困者,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土地兼并无关。‎ ‎38. 《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药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 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 《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 《滇南本草》书中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D. 《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文字“《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滇南本草》……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可知,其中关于“玉米须”的记载也是不可信的。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题文信息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39.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 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这带来的影响是( )‎ A. 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B. 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 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经济政策。据“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朝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对外贸易的繁荣”可得出主要是针对对外贸易,而是国内市场,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阐释的明朝修改海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没有对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制度的落后,而不是题意的原因,故D项排除。‎ ‎40. 《聊斋志异》集中描写女商贾的作品有《大男》、《珊瑚》、《侠女》、《王成》、《黄英》、《青梅》、《小二》、《鸦头》、《柳生》、《细柳》、《农妇》、《阿纤》、《阿绣》、《刘夫人》《辛十四娘》、《白秋练》以及《云萝公主》共计十七篇。以下解读材料错误的是(  )‎ A. 传统义利观有所改变 B.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C. 女性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 重农抑商的政策受到巨大冲击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中国古代重男轻女,重农抑商,而《聊斋志异》集中描写女商贾,说明女性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和传统义利观有所改变,侧面折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故排除ABC。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故D不符合所学,故选D。‎ 二、 材料问答题(共三大题,共40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 材料一 “专制”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专制”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 ‎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 ‎ 材料二 近代学者钱穆一直批判“中国专制论”之说,他在抗战时期所著的《国史大纲》中指出,中国政制的演进,首先历经先秦去“封建而跻统一,后有汉代‘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之政府’,到隋唐,‘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竟选’”。他认为传统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与民众也并非如西方社会那般对立,他还强调,‎ 士人本来受教于农村,通过“选贤与能”进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实现“天下为公,士人主导”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 ‎ ‎——据钱穆《国史大纲》等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梁启超、钱穆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钱穆所持观点的主要原因。‎ ‎【答案】 (1)观点:梁启超等认为中国专制论。 ‎ 依据:法律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先秦分封制崩溃导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秦汉时期世袭贵族政治衰微,失去了对君权的制约;民众的自由平等理念薄弱;历朝君主不断侵蚀相权使专制不断强化。 ‎ 观点:钱穆等认为中国并非专制论。 ‎ 依据:战国的秦去除分封而实现国家统一;两汉的士人组成平民政府逐渐成型;隋唐科举制度扩大了平民政权的基础;传统政治的理性使政府与社会关系相对和谐;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权力 ‎ 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面临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梁启超的观点出于清末反封建帝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革命);钱穆出于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树立民族精神抗日保国的需要(民族独立)。‎ ‎【解析】第(1)问,梁启超的观点和论据,据材料概括观点“中国专制论”,并据材料“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封建衰而专制起”“贵族政治之消灭”“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概括其论据。钱穆的观点和论据,据材料概括出观点“中国并非专制论”,并据材料“先秦去封建而跻统一”“士人之政府”“隋唐,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士人主导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概括出其论据。‎ 第(2)问,结合当时的社会性质和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 ‎42. 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8至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当时出现的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且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 ‎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 请回答: ‎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的观点?‎ ‎ 说明理由。‎ ‎【答案】(1)观点一:同意。 ‎ 理由:宋代城市经济大大超过前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工商业市镇开始形成;交子出现;市场形式多样,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海外贸易兴盛,对外贸易港口城市迅速发展。明清时期虽然有所进步,但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商品经济总体不如宋朝。‎ 所以认为宋代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19世纪前的最高水平是合理的。‎ 观点二:不同意。 ‎ 理由:明清时期都市文明大大超过宋朝:工商业市镇大批兴起,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区域性的市场网络;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大量使用;商业资本发达,区域性商帮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处于转型期。‎ 所以认为宋代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19世纪前的最高水平是错误的,明清时期才是最高水平。‎ ‎【解析】第一小问属于开放型题,首先需明确表明你的观点,可以的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第二小问,注意“19世纪前市镇货币经济地位商帮资本主义萌芽”。如同意,理由可从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进行说明;如不同意,理由可从明清时期都市文明超过宋朝的表现进行说明。‎ ‎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则;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视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现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要求日益严苛。‎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巡视制度的作用和启示。‎ ‎【答案】(1)特点:巡视有法律保障或重视巡视立法建设;巡视官员的品级较低,但权力较大;巡察方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或巡视官员选拔条件严格。 ‎ ‎(2)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员腐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 启示:要不断加强巡视立法建设或巡视制度要法制化、科学化;要不断加强巡视官员的选拔;要不断创新巡视方式,提高巡视的时效性。‎ ‎【解析】(1)依据“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可知,巡视制度有立法保障;依据“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可知,巡视官员位轻权重;依据“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现问题,讲求实效”可知,巡视的具体方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依据“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可知,巡视官员的资质十分重要。‎ ‎(2)巡视官员的直接职能是监督地方官员,因此其直接作用也就是加强监督、抑制腐败;对地方腐败现象的抑制也在客观上巩固了统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从材料可知,“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因而巡视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加强专制集权的重要制度。‎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从巡视制度的法制化、监督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