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75分)‎ ‎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题干中的“封建时代”是指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或“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即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因此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西周,故答案为A。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后世继续这一制度,故“郡县时代”对应的是BC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察举制的体现,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分封制及其影响的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受宗法制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中“谱牒”“宗”都是宗法制的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宗法制的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下图为湖南省举行公祭舜帝大典盛况。湖南省省长与各界人士一同公祭舜帝,缅怀始祖。‎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封建国家的倡导 B.分封制的产物 C.君主专制的需要 D.宗法制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宗法制的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公祭舜帝,缅怀始祖是受宗法制的影响。故答案为D。要从当今的意义上分析,排除A;这种现象与分封制无关,排除B;当今社会开展这种活动仍然有积极影响,肯定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4.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 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把握。陈姓是异姓,说明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说明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封国内,陈胡公居于大宗地位,卿大夫是小宗,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陈胡公按照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确定继承人,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5.《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尊命即信天命,尊神即崇敬鬼神,尊礼即推崇礼制。根据所学可知,西周的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系列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维护通过宗法分封制所形成的等级秩序,防止僭越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故答案为C。ABD均不符合西周史实,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6.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王中肩”。 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春秋争霸战争 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 D.统一条件已成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长,诸侯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王权衰弱,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材料中的“周郑交质”“射王中肩”反映出分封制和宗法制被日益破坏和削弱。故答案为B。ACD项不能反映实质,不能反映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等级关系的破坏,排除A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7.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 )‎ A.仅男子可参与科举制            B.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观念 C.强调门第出生的九品中正制       D.皇帝任命下的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含义。根据材料中“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可知,这和宗族血缘有关。传宗接代是指一代一代传下去,继承祖业延续后代。故答案为B。其他三项均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8.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C.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郡县的长官由君主任免不得世袭,没有封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答案为D。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矛盾的是规定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排除A;B项属于选官用人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丞相为中央官制,郡县属于地方行政区划,C项与郡县制的作用无关,排除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郡县制 ‎9.《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朝以后,玉玺为天子独用,群臣不敢再用,反映了皇帝独尊和皇权至上,故答案为A。B项不符合材料所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所述矛盾,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已明确“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朝时发生变化,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皇帝制度 ‎1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题干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由皇帝任免,实现了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答案为A。B项材料没有反映;CD项不能说明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排除B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节度使制度 D.郡县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汉朝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这种省级组织的制度体现出“斑马式”的特点,故答案为A。B属于汉武帝时期的中央官制而非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唐朝设立节度使,后导致藩镇割据,排除C;D属于秦朝时期在全国推行的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郡国并行制度 ‎12.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监察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国小则亡邪心”,联系所学可知,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这一削弱王国实力的主张。故答案为C。贾谊这一主张是针对郡国并行制的弊端而提出,与A项矛盾,排除A;B项材料不能反映;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B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的颁布 ‎13.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内在含义。君主专制的刚性即皇权专制至上,即“家天下”;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实为通过考试选官的手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专制集权制度体系之内,即“公天下”。D项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做官,维护君主专制,符合材料主张。故答案为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是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与君主专制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A;君主专制可以体现“家天下”,但中央集权不能体现“公天下”,排除B;C项的君主不一定有专制权力,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 ‎1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西周的分封制在后期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侯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故“周之失,在于制”。秦朝实行暴政,导致秦的迅速灭亡。但秦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A项正确。“周之失,在于制”的“制”是分封制,排除B;“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制”是郡县制,排除C;根据BC项的分析,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 ‎15.“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和分析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不同时期对中书、尚书令权力的描述:“西汉为少府属官”“ 东汉亦属少府”到唐朝时“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以看出,中书、尚书令的地位不断提高。故答案为C。A项根据材料所述,不符合史实;从材料中的“居真宰相之任”可以看出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职权与宰相相差无几,但并不表明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排除B;D项“三省制”不是材料核心内容,且材料描述体现不出“曲折的发展”,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16.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从题干材料“避亲”“避籍”可以看出,这一制度是为防止形成家族势力和地方势力膨胀,进而造成地方割据。故答案为B。A明显错误,宗法体系在我国古代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所述目的与此不同,排除A;CD项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 ‎17.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 D.租佃制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这种加强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措施,造成了机构臃肿庞杂,效率很低,故答案为A。科举制与机构臃肿庞杂和效率低下无关,排除B;理学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与“无效率”的行政体制没有关系,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宋朝措施的特点 ‎18.科举时代流行着“科名以人重,人亦以科名重”(科名: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的格言。这句格言说明了科举制( )‎ A.其人才选拔标准仍无法摆脱“门第”束缚 B.因其人才选拔方式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C.助长了追求功名的不良社会风气 D.养成了知识分子不务实际的学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科名以人重,人亦以科名重”的意思是,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所以显得重要,人们因而高度敬重科举,而由于科举选拔出大量的人才,人们对科举出身者十分敬重,这说明科举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故答案为B。A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 ‎19.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信息“推举”“孝廉”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察举制,该制度容易导致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即材料所述“多有贵戚书信相命”,故答案为C。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AD两项表述错误;B项所述为九品中正制,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察举制 ‎20.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 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曹魏、西晋、东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下降,这是九品中正制造成的有利于士族地主、不利于庶族地主(寒门子弟)的局面,故AB两项认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故C项认识正确,也不符合题意;而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D项认识不正确,但符合题意,答案为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 ‎21.三省六部制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此制度的积极作用是( )‎ A.使封建选官用人制度得以完善 B.分解相权,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扩大议政范围,有利于政治民主 D.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中,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其积极作用在于分工明确,彼此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故答案为D。三省六部制不属于选官用人制度,排除A;分解相权,皇权得到加强,B项说法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为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政治民主无关,排除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2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行宰相权,参预朝政”,说明唐高宗继续沿用分割宰相权力的办法来达到进一步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目的,所以答案选B。A 项科举制与材料无关,CD项与唐高宗的政治意图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23.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从枢密院、三司以及分化事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中央官制特点,故答案为C。西周、秦朝的中央官制与材料所述不符,清朝已无宰相,排除ABD。‎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即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故答案C。A项说法正确,但不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不能反映内阁制度日渐成熟,排除B;D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25.“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文中的“内授”是指( )‎ A.宰相的意见 B.皇帝的命令 C.内阁首辅的主张 D.翰林大学士的批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并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和行政处置权,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的“票拟”必须经过皇帝认可即“批红”之后才是有效的,故答案为B。根据上述分析排除CD项;内阁形成时已无宰相,排除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内阁 ‎26.朱元璋曾告诫子孙:“我朝今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皇权,稳固统治 B.扩张皇威,恫吓群臣 C.诫勉皇子,勤政为国 D.排斥异姓,巩固内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其“告诫子孙:‘我朝今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故答案为A。B项只是方式,并非主要目的;C项与材料不符;D项说法错误,排斥异姓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27.“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内阁制度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表明君主拥有实权,即内阁并没有削弱皇帝的权力,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相反成为君主专制强化的工具。故答案为 A。B项错误,材料是从内阁与君主的权力关系角度,分析内阁的缺陷;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内阁 ‎28.“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上文表明明朝内阁的设立( )‎ A.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 B.协调了君相矛盾,是皇权弱化的产物 C.随侍皇帝左右,实质上等同于宰相 D.仅备皇帝随时顾问,不具有决策权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明代内阁的设立客观上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故答案为A。明朝内阁的设立强化了君权,排除B;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与宰相差别明显,排除C;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内阁 ‎29.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程序是“阅读奏折--请皇帝旨--拟皇帝旨意--皇帝过目确定--下发旨意”,从中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答案为B。军机大臣不能参与决策,不能纵论军机和谋划战事,排除AD;C项不符合“主要职能”的要求,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军机处 ‎30.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和军机处 二、材料解析题(25分)‎ ‎3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史记》中记载,“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宋史》中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汉”对“秦”制以及“宋”对“唐”制的继承与发展情况。(12分)‎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汉高祖建汉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什么教训?(2分)请你结合具体史实对材料中所体现的汉代政治制度进行评价。(4分)‎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3)请回答:明太祖朱元璋从秦朝灭亡中吸取了什么教训?(2分)你同意材料中明太祖的看法吗?请进行简要分析。(5分)‎ ‎【答案】(1)汉朝:继承——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发展——郡国并行制、(汉武帝)中朝制度。(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宋朝:继承——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发展——设“二府三司制”,建禁军,派文臣做知州管行政,转运使管财政,设通判监察地方官员。(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2)汉高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因此刘邦建汉后恢复了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评价:分封制的恢复,在建汉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汉初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势力的发展,出现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发生了“七国之乱”。(4分)‎ ‎(3)明太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设立宰相。(2分)朱元璋的看法不合理(1分)。秦朝亡于暴政,并非由于丞相的设置;汉唐盛世的出现也是因为统治者重用人才,特别是一些贤明宰相起了重要作用;小人专权乱政的现象存在,根本上并非由于丞相制度的存在。(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根据秦、汉、唐、宋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比较汉与秦、宋与唐的政治制度内容的异同点。“继承”即为相同之处,“发展”即为变化和创新,据此可以作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可以看出,汉高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在对秦亡的错误认识的基础上,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应当辩证分析郡国并行制的作用,由于存在分封,因此分封制下封国拥有较大独立性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对汉朝加强中央集权带来很大危害。可以列举事例,加以说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郡国并行制·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