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器具
【双基巩固】
1.同学们已会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了,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
A.目镜和物镜 B.反光镜和目镜
C.反光镜和物镜 D.遮光器和反光镜
2.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请乙同学看,乙同学若想看清物像,应调节
(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光圈 D.反光镜
3.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小明同学发现视野太暗,想调节一下。请你告诉他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 )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 ( )
A.使物镜降至能看清物像
B.使物像对准光源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
D.防止污染镜头
6.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时,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7
7.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
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①和④ D.②和⑥
8.在观察临时玻片标本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水滴
9.下图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应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10.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对光时要看到白亮的视野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 cm
C.观察时用右眼看着目镜,左眼睁开,便于画图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聚光
11.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回答有关问题:
7
(1)写出图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1] ,[3] ,
[5] ,[7] ,
[10] ,[13] 。
(2)取送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右手握住[ ] ,
左手托住[ ] 。
(3)要使显微镜的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应转动[ ] ,观察时如果需要镜筒下降,两眼应看着[ ] 。
(4)目镜上刻有“15×”字样,表示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倍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了 倍。
【能力提升】
1.下列材料中,可以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是 ( )
A.一片树叶 B.一个手指头
C.一粒大豆种子 D.一块番茄汁涂片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 ( )
A.目镜上 B.载玻片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3.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7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如图)。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5.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6.(拓展探究)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内填写字母)
答案解析
7
【双基巩固】
1.【解析】选A。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作用是能将较微小的物体放大,从而清楚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显微镜最主要的构造是目镜和物镜,它们都是由凸透镜构成的,具有放大作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主要是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内。
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各人的视力不同,对物像的清晰度要求不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小,用于精细调节,甲同学看清物像后乙同学观察,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便可看清物像。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大,用于寻找物像。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反射光线并能调节光线的强弱。
3.【解析】选D。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方法。①在视野较亮时,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这样可以减少光线的射入量,避免刺伤眼睛;在视野较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可以增加光线的射入量,便于观察。②高倍镜下视野较暗,低倍镜下视野较亮。一台显微镜的通光孔的大小是不可调节的。
【规律方法】有关显微镜几个重要知识总结
(1)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重要的结构是光学部分中的目镜和物镜。
(2)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3)控制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应该用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
(4)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5)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如果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该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5.【解析】选C。观察玻片标本时,要先下降镜筒,这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目的是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
6.【解析】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7.【解析】选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没有螺纹的为目镜,有螺纹的是物镜。
8.【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显微镜视野中气泡的鉴别。如果玻片标本在制作时,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气泡,在视野中气泡是一些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圆圈,里面一般是一片空白,如用镊子轻压,气泡会移动或变形。
7
9.【解析】选D。本题考查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正确顺序应为③④②①,选D。
10.【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 cm;对光时要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聚光;观察时用左眼看着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
11.【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图中的[1]是目镜,[3]是转换器,其上安装的是[4]物镜,[5]是通光孔,[7]是反光镜,[10]是细准焦螺旋,[13]指向载物台的下方,为遮光器。
(2)取送显微镜时,右手要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不能随意甩动,防止反光镜、目镜等部件被甩出而损坏。
(3)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大幅度升降,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接触玻片标本,损伤物镜或玻片标本。
(4)目镜和物镜上的标识为该镜头放大的倍数,总的放大倍数则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答案:(1)目镜 转换器 通光孔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遮光器
(2)[11]镜臂 [8]镜座
(3)[9]粗准焦螺旋 [4]物镜
(4)放大15倍 150
【能力提升】
1.【解析】选D。本题考查玻片标本的基本要求。显微镜观察的材料需要满足薄而透明的条件。番茄汁做成涂片后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解析】选C。本题考查视野中污点的判断。如果视野中有污点存在,可以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否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遮光器和反光镜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要使视野变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镜筒下降,为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眼睛应从显微镜一侧注视物镜;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使物像更清晰。
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说明放大倍数最大。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小;物镜正好相反,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大。所以乙和丙组合放大倍数最大,故选A。
5.【解析】选B。由于显微镜成倒像,要想把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P”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图乙中物像较大,可以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7
6.【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第一步,视野由暗变明,显然是对光的过程,对光时需要调节反光镜。(2)第二步,视野中能看到物像,这是调焦的过程,首先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降镜筒,使物镜接近标本,然后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直到看到物像。(3)第三步,物像更清晰,这是调节细准焦螺旋的结果。(4)第四步,物像由视野边缘移到视野中央,这是移动玻片标本的结果,因为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显示物像是由右向左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该是由左向右移动的。(5)第五步,物像变大,视野变暗,这是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的结果。
答案:(1)反光镜 (2)B (3)C (4)右 (5)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