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历史10月段考试题(附答案广东培正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二历史10月段考试题(附答案广东培正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培正中学高二第一次段考文科历史测试卷(2017.10.16)‎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要求:①通读题干,划出关键信息;②结合题目和运用知识,排除干扰项)‎ ‎1.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 A. 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B. 结束分裂实现集权已成为诸子共识 C. 先秦诸子阶级属性没有本质上区别 D. 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2.韩非把为学者(儒家)、言议者(纵横家)、带剑者(墨家侠者与侠客)、患御者(怕被征调作战的人)、工商买卖者等称为“五蠹”,这是因为他们( )‎ A.不利于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B.无益于百姓生计、人心安定 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无益于国家富强、君权巩固 ‎3.《吕氏春秋》载:“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伐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百姓)利莫厚焉。”此观点直接反驳的是 A. 老子的“无为”思想 B. 墨子的“非攻”思想 C. 荀子的“王道”思想 D. 孟子的“仁政”思想 ‎4.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孔子是守旧派的代表 B.孔子的某些思想违背了时代潮流 C.作者强调孔子思想的创新性 D.孔子对时代的解释缺乏证据 ‎5.古代书院从诞生开始便向社会下层和民间士子开放。即便如元明清时期好多书院改为“官办”也没有改变这一特点。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这表明古代书院 A. 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B. 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C. 反对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D. 承担了传承国家学术文化的责任 ‎6.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 ‎7.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 A. 尚力、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儒家思想 C. 以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的法家思想 D.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8.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那里?‎ A. 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 曲阜、孔庙 ‎9.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 儒家 B. 道家 ‎ C. 墨家 D. 法家 试卷第10页,总7页 ‎10.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汉初黄老学说显示了南方楚文化的影响,而汉武帝时期的儒家独尊,则是东方齐鲁文化的胜利。这说明秦汉时期 A.统治者的偏好决定政策走向 B.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C.忠孝仁义是百家的共同观点 D.帝国的政治文化渐趋定型 ‎11.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能,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反映了 A. “君权神授”的主张 B. “天人感应”学说 C. “大一统”的主张 D. “三纲五常”的学说 ‎12.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 )‎ A. 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 B. 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 C. 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D. 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 ‎13.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14.“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B.私学兴起于思想界的繁荣 C.专制集权统治遭到削弱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 ‎15.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 A.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 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 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16.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李贽 ‎17.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18.“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人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知行合一 ‎19.材料一 法律规定,夫妻口角后,妻上吊自杀,丈夫不受处分。如果是夫因此上吊自杀,妻要被判处“绞刑”。‎ 材料二 一对夫妻争吵互殴,丈夫气不过上吊自杀。地方官原来判处妻子“绞刑”,但后来皇帝指示:“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便改判“斩立决”。‎ 从这两则材料判断,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 B.皇帝尊重官员的判决,也遵照法律规定判刑 C.皇帝改判更严厉的处分,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 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 ‎20.一些网友在盘点2010年娱乐圈“雷”人“雷”事时,挑出新版电视剧 《三国 》许多雷人台词,其 试卷第10页,总7页 中包括刘备参加会盟时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穿越回去索取版权费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出自(  )‎ A.李贽的《藏书》 B.王夫之的《周易外传》‎ 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顾炎武的《日知录》‎ ‎21.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评论李贽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阻碍“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成长的主要因素是 A.专制政治腐朽黑暗 B.个体经济占主体地位 C.文化控制不断加剧 D.国人的思想并不开化 ‎22.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 迹象”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3.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说:“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 这种观点 A.肯定了工商业者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B.指出大贾富民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 C.论证了商人在合理限度内谋利的合法性 D.强调手工业者进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4.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中“反动”的含义是:‎ A、宋明理学丧失了统治地位 B、传统儒学已被彻底否定 C、传统儒学遭到了极力批判 D、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25.有学者认为,科学的进步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而中国古代生活上有保障的富人不屑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按该学者的理解,古代科技存在的不足是( )‎ A. 社会环境相对紧张 B. 知识阶层的贫困化 C. 主流意识认识不足 D. 生产力发层较落后 ‎26.下列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 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7.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28.中国古人以天干地支为年、月、日、时的序号。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说明:‎ A. 商周时期王权的天命观 B. 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C. 商周以来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的宇宙观 D.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 试卷第10页,总7页 ‎29.有人评论说:“《诗经》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这表明《诗经》‎ A. 注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B. 蕴涵人文主义精神 C. 具有深厚浪漫主义色彩 D. 引领诗歌发展方向 ‎30.下图是某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 三个“□”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 ‎ ① ‎ 丰满厚重 ‎ ② 豪放与婉约并重 ‎ ③ 以形写神 ‎ ‎④极摹人情世态 A.①③② ‎ B. ②①④ ‎ C. ①②④ ‎ D. ④①③‎ ‎31.“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这句元散曲的特点有 ‎①揭露官场黑暗,反映社会现实性 ②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③文句优美,清新俊逸 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2.中国的小说发展史大体说来,经历来了这样的沿革 A.志怪──传奇──话本──长篇   B.传奇──志怪──话本──长篇 C.话本──志怪──传奇──长篇   D.志怪──话本──长篇──传奇 试卷第10页,总7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52 分。(要求:①通读题目,划出关键词;②阅读材料的同时联系课本知识,并划出关键信息;③根据问题要求和分数来构思答案;④卷面要求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 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7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34.(12分)‎ 材料: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请回答:‎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试卷第10页,总7页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皇甫规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 ‎——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 材料二 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在近代之前能请的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摘縞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7分)‎ 培正中学高二第一次段考文科历史测试(2017.10.16)‎ 参考答案 ‎1.B 【解析】春秋战国的动乱,列国纷争,人们希望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结束分裂实现集权成为诸子的共识,故B答案符合题意;A答案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答案说法错误,先秦诸子阶级属性有本质区别,排除;D答案说法错误,排除。‎ ‎2.D 【解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认为,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变法革新。材料中的五类人他们都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遭到韩非子的排斥。故选D。AB项是D项的一个表现;C项说法错误,他们的存在并不一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B 【解析】材料中是说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不是反驳老子的“无为”思想,也不是反驳荀子的“王道”思想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故A、C、D错误;材料中是说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是反驳墨子的“非攻”思想,故B正确。‎ ‎4.B ‎ 试卷第10页,总7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模式自己的、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的部分因素不适合当时的时代潮流,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材料“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说明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古代书院从诞生开始便向社会下层和民间士子开放”可知,不存在打破官府教育垄断的情况,所以排除A选项。孔子创立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与材料的情况刚好吻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错在“反对”二字,材料无法体现出“反对”等级秩序的问题。材料突出表现的是招收对象的特点,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表明,孟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人性本善,在此基础上他们都认可教育对人的作用,B项正确。‎ ‎7.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民”之所忧,“民”之所思是强调以民为本,是强调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即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儒家思想,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而不是墨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故排除ACD;所以选B ‎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了独尊儒术而在长安设置全国最高学府——太学,进行入学教育,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长安的太学而非洛阳的书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长安的太学而非南京的国子监,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长安的太学而非曲阜的孔庙,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B 【解析】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种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故答案为B项。儒家强调等级秩序,限制自由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墨家在战国后逐渐消失,与材料中的“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不符,排除C项;法家用严刑峻法控制百姓,不符合材料中的“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排除D项。‎ ‎10.D 【解析】试题分析:思想的产生和政治统治对于思想的选择,都是基于现实的需要。秦汉时期,国家疆域基本定型(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疆域扩展);度量衡,文字,钱币得到统一,封建经济模式和体制基本确立;封建政治体系,如君主专制,郡县制也已形成,因此帝国的文化和政治也趋于定型。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文化体制也逐渐确立。A项的叙述忽视了客观现实对文化的影响,排除;B是对材料的否定;C两项则有悖于史实。‎ ‎1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的主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是强调为了让人们变善才立王的,这是天意,这是神的意志,是神授予君主的权力,即材料反映了“君权神授”的主张,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天人感应”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大一统”主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的学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儒学神学化或宗教化是指儒学将某种神秘力量引入或是以宗教神秘力量为手段加强思想统治。结合所学,为适应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故选D。先秦儒学重视人事和政治,对鬼神敬而远之,排除A;B是宋明理学的特征,排除;就哲学而言,汉代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排除C。故选D。‎ ‎13.C 【解析】由材料内容对照选项,三纲五常压抑人的个性和自然欲求,讲求严格的等级秩序,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极大,符合题意。 故选C。A项主要是涉及到政治方面;B项涉及的是主流思想;D项是为皇权赋予了神权色彩。均不符合题意。‎ 试卷第10页,总7页 ‎14.C 【解析】西汉汉武帝以来,儒学虽然曾受到冲击,但始终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A;私学兴起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官方学校,魏晋以后,学术下移民间,反映了统治者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受到削弱,故选C。‎ ‎1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柳宗元看来,佛教的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乐于奉佛,精神上则可以自由无束,故而佛教与孔子的学说的旨归并不是相矛盾的,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正因为儒释有其融合的地方,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错误,儒学仍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答案选C。‎ ‎16.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阳明的心学。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句,如“禅学”“反叛”“冥想”“直觉认识”,体现的是主观唯心思想。结合所学,王阳明的主张符合上述特点。故C项正确。‎ ‎17.B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明儒学思想强调“忠”“义”等,而②③则是主要从个人利益得失考虑,是不“忠”不“义”的,①④均体现了“忠”的思想,所以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只能是B。‎ ‎18.B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与史实记忆能力。材料中“急穿芒履去登临”一句说明该学者是积极地接触客观事物,去感知“造化心”的。属于程朱理学的修养方式。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方法论的范畴,C、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格物致知 ‎19.C 【解析】 由材料中“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便改判“斩立决”可见纲常名教是不容破坏的。A项,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和B项皇帝尊重官员的判决,也遵照法律规定判刑从材料中看不出来;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与材料相悖;故选C项 考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0.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原文:“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出自顾炎武《日知录》。故选D。其他各项均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但是与题意不符。‎ ‎21.A 【解析】依据所学,李贽的思想、李贽的命运都是当时时代的反映,李贽是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思想家。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科举考试、理学这种传统的思想文化压制人的判断,明中后期虽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工商阶层的力量还是相当薄弱,导致李贽的悲观。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 ‎22.C 【解析】解题时紧扣“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等关键信息,明确应该是明清时期的思想家,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故A项排除;“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故B项排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与题意一致,故C项正确;“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孔教的主张,故D项排除。‎ ‎23.A 【解析】材料说的是农业和商业相互结合,财用足。指出了工商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商人的相关问题;D项分工合作材料也未体现。‎ ‎24.C ‎ 试卷第10页,总7页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也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B、D三项。所以答案选C。‎ ‎2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科学的进步应具各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和“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可以看出我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比较贫困,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的社会环境与题干无关;材料没有体现主流意识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CD不符合题意。‎ ‎26.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著名科技著作及科技发展特征。分析各选项,①项不符合本题,排除AD;科技总结阶段是指明清时期;③项可排除,三本著作分别是农业、天文历法、医学著作,不具备一脉相承的特点,排除BD;故本题答案选C项。‎ ‎27.D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28.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知,甲骨文的记载的内容,真实性强,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B项正确。题干强调商朝使用干支纪日,不等同于王权的天命观,排除A。题干强调商朝使用干支纪日,与宇宙观没有关系,且题干也没有涉及宇宙观,排除B。D项说法与题干“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信息矛盾,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易。材料“《诗经》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反映了《诗经》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即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故B答案符合题意;A答案表达不全面,排除;C答案说法错误,由材料“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可以看出《诗经》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再加上《诗经》本身就是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D答案与题意无关,排除。所以答案选B。‎ ‎3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知识。“以形写神”是绘画理论,AD项排除;汉赋的特点是丰满厚重;宋词的特点是豪放与婉约并重;明清小说的特点是极摹人情世态。所以B,选C 。‎ ‎31.D 【解析】①②④都在材料中体现,③无从体现,这句元散曲通俗易懂,但很难说是文句优美。‎ ‎32.A 【解析】小说演变过程: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出现话本;明清长篇小说成熟,蓬勃发展。‎ 主观题(共52分)‎ ‎33.(1)原因: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②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4分)‎ 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 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体系。 (3分)‎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2分) ‎ 理由: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4分)‎ ‎(3)市民社会趋势: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的兴起。 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6分)‎ 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 试卷第10页,总7页 富的文化娱乐生活。(6分)‎ ‎34.示例1:赞成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2分)‎ ‎(1)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2)明朝李贽的离经叛道,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倡导经世致用。(4)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到孔家店;(5)文化大革命期间,批林批孔运动。(每点2分,共10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赋分,但不超过10分)‎ 示例2:赞成儒学的复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2分)‎ ‎(1)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时,儒家学者复兴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5)两宋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阳明提倡心学,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6)19世纪末,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名义,进行戊戌变法。(7)儒家思想外传,成为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8)当前的“国学热”和全球孔子学院兴起,说明儒学正在复兴。 (任选其中5点给10分)‎ 示例3:对儒学的批判或者复兴儒学主要取决于人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立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理性扬弃。(必需史论结合方可得分)‎ ‎35.(1)特点:①历史悠久; ②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③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 日趋完善。(4分)‎ 原因: ①儒家仁义、民本思想的影响; ②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③防止疫病的扩散、传染;④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4分)‎ ‎(2)不同:①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而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创办;‎ ‎②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 ‎③中国古代对医生没有统一分类管理,英国对医生进行了严格类别管理。‎ ‎(7分)‎ 试卷第10页,总7页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