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鸡泽一中2017-2018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北鸡泽一中2017-2018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2018学年度鸡泽一中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个小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 ‎1.据《中国史纲》记载,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  )‎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2.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3.据秦琅琊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4.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 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 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 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 D.全面推行郡县制 ‎5.“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 A.重农抑商 B.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 D.削弱相权 ‎6.巩固秦统治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7.《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  )‎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发展了分封制度 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 ‎8.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9.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1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论述“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1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制之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行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在此作者旨在强调 (  )‎ A.封建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郡县制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周代即有“烽火戏诸侯”之说。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著名诗句,可见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应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认为“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 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中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4.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5.王谢是南北朝时期的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唐朝刘禹锡曾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空前强化 C.势家大族趋于消失 D.政权基础发生变化 ‎16.元朝在行政管理上采取了复式行政结构,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多见,所谓的复式行政结构,便是指各级之间的上下从属关系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线的。下列符合这一结构的是( )‎ A.继承制 B.郡国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 ‎17.美国史学家狄力普·巴素在《鸦片战争和世界贸易制度》中说:“多边世界贸易的必要条件,已将鸦片战争变为与生命攸关的必需品……如果说糖蜜或米对鸦片是有效的转变的话,这冲突可能被称为糖蜜或米战争。”此观点(  )‎ A.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 B.是在为英国发动战争辩护 C.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D.反映了战争对中国的促进作用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9.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 A.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20.1900年西方国家发行了《迎接龙的挑战》的明信片。下列对该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势力深入长江沿岸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D.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 ‎21.日本佐原笃介讲述某次战争时,说中国人“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竟冲头阵,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乃后队存区区之数,尚不畏死,倏忽间亦中弹而倒”。这次战争是指(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C.三元里抗英斗争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2.中国近代史上,爱国军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 他率领“致远”舰英勇抗敌,壮烈牺牲。‎ 乙 他指挥中国军队,在枣宜堵截日军,英勇殉国,被称为军人的楷模。[KS5UKS5U]‎ 丙 他在台湾率领抗日义军,振臂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丁 他在山海关保卫战中,率300官兵,力战殉国。‎ A.林永升、张自忠、邓世昌、安德馨 B.邓世昌、张自忠、徐骧、安德馨 C.邓世昌、吉鸿昌、刘永福、宋哲元 D.徐骧、邓世昌、林永升、张自忠[KS5UKS5U]‎ ‎23.近代史上,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B.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战略战术失误 D.社会制度落后 ‎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 B.七七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八一三事变 ‎25.下图是最近发现的“八路军办事处”胸章。请你判断:这一胸章出现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6.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7.‎2012年3月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宣布鉴于名古屋否认“南京大屠杀”,原定举办的“日本文化周”活动将推迟举行。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28.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9.《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KS5UKS5UKS5U]‎ ‎30.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31.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 ‎32.下列对太平天国《资政新篇》评价正确的是( )‎ A.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解放 B.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D.根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 ‎33.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 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法》 D.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 ‎34.右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3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 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 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两个小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 ‎3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 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摘编自《郡县制的来历与内乡县的历史沿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的特点。(6分)‎ ‎ ‎ 材料二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2)图一和图二、图三所示的中央官制在被称作什么制度?( 4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该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官制变化的主要趋势.(2分)‎ ‎37.(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排日行动再发展下去,也许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由参谋部本部作战部提出计划。”[KS5UKS5UKS5U]‎ ‎——引自1931年7月《日本陆军省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 材料二 “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一万零四百人,而在其周围有二 十二万中国军队。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居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为了这个目的,迅速开始行动,排除抵抗,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 ‎ ——引自‎1931年9月24日《日本政府关开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KS5UKS5U]‎ 材料三 “九月十八日事件之发生,我方不外毅然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 ‎        ——引自‎1932年8月25日《日本外相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 请回答:‎ ‎(1)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是真实的?哪是虚假的?为什么?(6分)‎ ‎(2)关于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4分)‎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驳斥材料三的日本“出于正当防卫”的观点。(4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B 6.C 7. C 8.D 9.B 10.C 11.C 12.B 13.C 14.B 15.D 16.D 17.C 18.A 19. C 20.C 21.B 22.B 23.D 24.C 25.C 26.D 27.D 28.C 29.D 30.B 31.B 32.B 33.C 34.C 35.D ‎ ‎36.(16分)‎ ‎(1)①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具有“公天下”的色彩 ‎③注重对地方的考核和监察,利于行政效率和官员素质提高(6分)‎ ‎(2)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4分)‎ ‎(3)特点:相权分散;三省职责分明、互相牵制(4分)‎ ‎(4)官员权利被削弱,皇权加强。(2分)‎ ‎37.(14分)‎ ‎(1)材料一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九.一八”的事变前日本政府制订的“方案大纲”。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是虚假的,它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站在侵略者立场上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护的材料。(6分)‎ ‎(2)材料二说日本“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材料三说日本“出于正当防卫”。(4分)‎ ‎(3)材料二说明“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制订好了发动“军事行动”侵略的“方案”和“计划”;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军队并未先进攻日军,是日军“先发制人”,“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器”。所以材料三中说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4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