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带解析山东省烟台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带解析山东省烟台市)》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自主练习 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四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二级 ‎2.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答案】1. C 2. A ‎【解析】‎ ‎1. 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据图可知,地球围着太阳转构成太阳系,月球围着地球转构成地月系,因此该图体现了两级天体系统。故选C。‎ ‎2.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与月球构成天体系统。属于级别最低的地月系。故选A。‎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8日凌晨0时19分,亚洲地区迎来一次流星雨,每小时有300余颗流星划过天际,中国是这一奇观的最佳观测地点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流星体属于 A. 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 绕卫星公转的天体 C. 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 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4. 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 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 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C. 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 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答案】3. D 4. C ‎【解析】‎ ‎3.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它们都围绕太阳公转。故选D。‎ ‎4. 流星体在到达地面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会减少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不遭受破坏。故选C。‎ 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一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材料中“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l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6.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 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A. 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 B. 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 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 D. 北京比上海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答案】5. D 6. B ‎【解析】‎ ‎5. 对于我国而言,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有效日照时间最短。故选D。‎ ‎6. 为了更好的采光条件,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上海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北京纬度高,因此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故选B。‎ ‎7. 下面是“北半球某区域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图示信息说明 A.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电离层 B. 黑子相对数与该区域降水呈负相关 C. 黑子数减少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增加 D. 黑子数增多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减少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黑子数多的年份降水量少,黑子少的年份降水量多,黑子相对数与该区域降水呈负相关。故选B。‎ 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海拔 B. 电网供电 C. 交通流量 D. 天气阴晴状况 ‎9. 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差的是 A. 拉萨 B. 成都 C. 上海 D. 北京 ‎【答案】8. D 9. B ‎【解析】‎ ‎ ‎ ‎9. 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而四川盆地因阴雨天多,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故选B。‎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与②地相比;①地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 角速度小,线速度与②地相等 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D. 线速度小,角速度与②地相等 ‎11. 当③(135°E)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 5时 B. 6时 C. 7时 D. 8时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 地球自转角速度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均相等,因此①②相等,线速度分布特点是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据图可知②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故选D。‎ ‎11. 据图可知,③位于赤道,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当③135°E地日出时,即地方时6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地方时,且位于135°E西侧,经度差15°时间差小时,据东加西减原则可 计算出北京时间为5时。故选A。‎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3. 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方时不相同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3.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即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据图可知,DEF与B点不在同一经线上,所以地方时不同。故选C。‎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 立秋 B. 处暑 C. 白露 D. 秋分 ‎15. 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的是。‎ A. 春分→清明 B. 小暑→大暑 C. 霜降→立冬 D. 大雪→小寒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 据图可知,每个节气之间间隔大约为15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我国教师节(‎9月10日)大致位于9月23(秋分)前半个月。由此判断,最接近的节气为白露,故答案选B项。‎ ‎15. 据图及地球运动规律可知,春分→清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移动,A错误;小暑→大暑,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正确;霜降→立冬,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错误;大雪→小寒,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先向南再向北移动,D错误,故答案选B项。‎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该地位于.‎ A. 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 0°一23°26′N之间 D. 0°一23°26′S之间 ‎17. 图中Q点表示的这一天 A. 太阳直射赤道 B.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答案】16. D 17. D ‎【解析】‎ ‎16. 据图可知,‎‎6月22日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从图中看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故选D。‎ ‎17. 据图可知,Q点日期为‎12月22日,为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 下图中①-⑤为0°一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 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B. 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C. 从赤道到北回归线 D. 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19. 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B.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C.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D. 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 ‎【答案】18. A 19. B ‎【解析】‎ ‎18. 据图可知,图中显示北半球0°-66°34′N的昼长情况为:①②时期昼长小于12小时,③等于12小时,④⑤大于12小时;则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昼长小于12小时但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运动。故选A。‎ ‎19. 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昼长大于12小时,但逐渐变短。故选B。‎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④层 B. ③层 C. ②层 D. ①层 ‎21.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层属于地幔 B. ③层属于地核 C. ②层只能纵波通过 D. ①层为岩石圈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对应的是②圈层。故选C。‎ ‎21. 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选B。‎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贮油气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 沉积岩 B. 喷出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23. 能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A. B. C. D. ‎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 贮油气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沉积岩。故选A。‎ ‎23. 据图可知,箭头“三进一出”的位置为岩浆,“三出一进”的位置为岩浆岩的位置。故选C。‎ 干涸湖底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 东南丘陵 B. 四川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黄土高原+‎ ‎25. 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风力堆积作用 C. 流水堆积作用 D. 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 结合材料“湖底干缩龟裂”“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反映了干旱地区因风力侵蚀作用是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故判断可能分布于我国的干旱地区,结合选项只要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故选C。‎ ‎25. 据上题分析可知,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故选A。‎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50分)‎ ‎26.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跋乌,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日中出现的跋乌指的是_______(黑子/耀斑),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层(填字母)。‎ ‎ (3)图丙中,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晨线/昏线);从图乙中提供的信息看,各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________性的特点。‎ ‎(4)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乙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答案】(1)木星 水星 金星 ‎(2)黑子 B ‎(3)昏线 同向 ‎(4)太阳辐射 纬度 ‎(5)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的太阳光照 距日远近适中(或适中的日地距离)‎ ‎【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据图可知,①为木星②为水星③为金星。‎ ‎(2)太阳大气分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其中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3)顺地球自转方向从夜进入昼为晨,从昼进入夜为昏。据图可知,图中界线为昏线。各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即都绕日自西向东公转。‎ ‎(4)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外部条件是指安全的运行轨道和稳定的光照;自身条件是具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 ‎27.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乙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圆外箭头(①:②)正确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是__________。‎ ‎(2)在乙图A、B、C、D、E各点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 ‎(3)乙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节气),地球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点(填字母)附近,该日我国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处于甲图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位置出发再回到A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恒星年/回归年)。‎ ‎【答案】(1)② (2)C 6‎ ‎(3)夏至 A 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4)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回归年 ‎【解析】(1)地球绕日公转逆时针自西向东,所以②表示正确。‎ ‎(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地区,据图可知,C点位于热带。据图可知,D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因此地方时为6时。‎ ‎(3)据乙图光照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可判断为夏至日时。据甲图地轴北端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为夏至日,D为冬至日,F为春分日C为秋分日。夏至日我国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4)据上题分析可知D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位置出发再回到A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回归年。‎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科学家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下图为青藏高原移动示意图。‎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材料1图中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板块a为________板块,板块b为______板块。‎ ‎(2)根据材料l图示,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出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地质构造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大致是____________。‎ ‎(5)青藏高原的地貌是在内力以及各种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当前,在喜马拉雅山 上的尖峰______作用明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是______作用。‎ ‎【答案】(1)印度洋(或印度);亚欧 ‎(2)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向东运动引起的挤压。‎ ‎(3)形成各种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或使岩层弯曲隆起、断裂、上升或下沉等)‎ ‎(4)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 ‎(5)冰川侵蚀;流水侵蚀 ‎【解析】(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 ‎(2)据材料一并结合图可知,因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向东运动引起的挤压,所以青藏高原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3)由于青藏高原的移动,产生水平挤压力,形成各种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 ‎(4)据材料二图可知,陆地上地壳的厚度与海拔高度有关。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 ‎(5)当前,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尖峰即角峰应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是流水侵蚀作用。‎ ‎29. 读“北半球某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乙处的岩石类型属_________岩,形成该类岩石的地质作用是______作用。‎ ‎(2)图中丁处(河口附近)形成的地貌为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______怍用和海水的顶托作用。‎ ‎(3)该岛.山脉从成因上看属______山。甲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其成因。‎ ‎(4)丙处位于河流凸岸,指出河流对丙处和丙处对岸作用的差异。‎ ‎【答案】(1)变质 变质 ‎(2)三角洲 流水沉积(堆积)作用 ‎(3)褶皱 山谷(或谷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 ‎(4)丙处以堆积(沉积)作用为主;丙处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乙处的岩石为大理岩,属变质岩;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 ‎(2)据图可知,丁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地貌,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3)据图可知,山脉从成因上看属褶皱山,甲处为山谷,甲处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因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 ‎【点睛】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做题需明确:(1)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经冷凝作用,只能生成岩浆岩;且沉积岩和变质岩能相互转化;变质作用一般需要接触岩浆的过渡地带,受高温高压条件而形成;各类已经生成的岩石若裸露于地表,经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都可能形成沉积岩。(2)山麓地带的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3)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谷底或盆地。但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