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五中2017-2018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太原五中2017-2018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太原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 高 二 政 治(文)‎ ‎ 命题、校对:王凤龙、肖军(2017.12)‎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4月15日是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按照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把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汇集强大社会正能量,动员各方力量,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需要人们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表现在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某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展、名言警句文化长廊等;校园内的道路命名为爱国路、尊师路、成才路、弘德路等。如果让你以此为素材写一篇报道,你认为合适的关键词是 A.精神产品 经济融合 文化竞争 ‎ B.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 优秀文化 道德修养 ‎ D.深远持久 熏陶情操 文化素质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回答3—4题。‎ ‎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 ‎ ①智慧之结晶,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②保护之契机,唤醒国民重视与关注 ‎ ③生活之导引,保障人类活动有章可循 ④宣传之窗口,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二十四节气”是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 ‎③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竹书纪年》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等史书典籍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 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的成果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 6.我国西部各族人民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日、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 ‎①来自于西部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③相互吸收,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 ④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手段,入驻企业从273户增至1053户,营业收入翻了近两番,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引擎。这表明 ‎①文化创意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方向性保证 ②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韩非子》记载着这样一则寓言:诤臣箕子因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担忧。理由是“象箸必不加于土碗,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箕子“象箸之忧”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差异 ②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差异 ‎ ③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客观的借鉴作用 ④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的反映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近期进入了评审、网络投票阶段。从所征集的作品和说明中可以发现,很多作品引入了中国传统的太极两仪、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甘石星经等思想观念,注入了中国龙、火凤凰、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古老图腾,添加了麒麟、貔貅、赤兔、熊猫等文化元素。这一征集活动的开展 ‎①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增加了文化自信 ②再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拓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为时代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提高了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国家领导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指出,我们要坚守文艺理想、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这一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②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杂技是我国最早面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茶、扇、服饰、戏曲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观众欣赏杂技,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味新的时代气息。杂技艺术的发展说明 ‎①面向世界的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屠呦呦带领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肘后备急方》的治疟验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去汁,尽服之。”但用传统的“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疗效,屠呦呦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对此正确认识是 ‎ ①从《肘后备急方》获取灵感——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 ②“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疗效果——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盲从 ‎ ③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提取物——传统文化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助推 ‎ ④数亿人因“中国神药"而受益一一坚持文化自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获得感”是广大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种切身感受,带有沉甸甸的民意分量,是检验党和政府工作“含金量”高低的一把重要“标尺”。要增强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获得感”‎ ‎ A.以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作品占领全部文化市场 B.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检验真假文化作品的唯一标准 C.应当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与活动 ‎ D.以大众利益为出发点,以大众文化为发展方向 ‎14.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该节目版权和模式的自韩国某电视台相同的综艺节目。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但也有人认为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容易迷失自我。此种观点 ‎①意识到了有选择的引进国外节目,会巩固我国电视节目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 ‎③是封闭主义的表现,不利于我国电视节目博采众长 ‎ ‎④具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认为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应更注重原创 ‎ A. ‎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5.2017年4月18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推进会在上海举行。该工程将在梳理研究中华神话资料、考古发现和各民族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舞台、影视美术作品。此举旨在( )‎ ‎①创造优秀文化作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 ‎③增强文化软实力,抵制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④寻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16.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从企业层面讲,需要做精、做细,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日复一日的重复来培养“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终极目标还在于对创新的追求,实现中国制造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涵养中国制造应当 ‎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 ②价值引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臻于至善 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断地改变人生定位 ④逆向思维,抛弃旧说,全盘创新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利于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引领思潮,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 ③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④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习近平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文明作用都是不可替代 ‎ ‎②培育中华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引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做慈善的方式,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承爱心、善心,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善行都会惠及他人,净化心灵,沉淀浮躁。公益众筹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 ②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这段话蕴含的道理相近的是 ‎①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陆九渊) ②德不称其位,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符)  ③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哲学的眼光去分析当下中国面对的复杂环境,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这表明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指导作用 D.哲学能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正确方法 ‎22.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3.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 A.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 ‎25.(6分)能源是支持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各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虽然中国人均能耗水平比OECD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少很多,但是我们仍然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消费的理念,崇尚节约,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观念的认识。‎ ‎ 26.(8分)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对于资源利用、环境、人口、产业与民生问题等带来积极影响。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口向外迁移,迁向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即“逆城市化”。现在我国不少地方也有体现,如不断兴起的“古镇”热,春节期间,不少大城市出现“空城”的场景。以及节假日出现的“围城”现象。‎ 古镇旅游与消费逐渐成为热点,这就是一种逆城市化的表现,对此现象你怎么看?运用文化知识加以分析。‎ ‎27.(8分)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从不同角度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这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这是“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这是“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气象。‎ 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运用文化多样性有关的知识分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途径。‎ ‎28.(8分)中国古诗词中既有修身明志的警言佳句,也有风花雪月的绵柔细语,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激发了大众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报道。‎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积极影响。‎ ‎29.(8分)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仅仅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实现伟大理想,没有平凡的大道可走,长征永远在路上。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只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30.(14分)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无论收视率、点击率、还是微信微博热度都持续走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剧本还原真实的反腐生态,能够照进现实,让观众看了觉得不矫情、不做作,紧扣时代脉搏,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部诚意之作。在玄幻、仙侠、戏剧说、穿越等“架空历史”类电视剧充斥荧屏的当下,《人民的名义》“横空出世”,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它的出现,不仅为主旋律现实主义电视剧扛起了大旗,也为当前电视剧创作领域吹起的新风,激扬了正气。‎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应该怎样正确进行文艺创作,唱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旋律。(12分)‎ ‎(2)结合当前改革发展的大形势和自身实际,请你为新时期如何正确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两条发言要点,每条不超过30字。(2分)‎ ‎【高二文科政治参考答案】‎ ‎1—5 BCCCA 6—10 ACDCB 11—15 DACDB 16—20 ABBDC 21—24 CDDB ‎25.(6分)①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崇尚节约、绿色消费观念是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从而促进了两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2分)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崇尚节俭、绿色的消费”观念会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2分)③崇尚节约、绿色消费观念是各民族共有的,是对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传统美德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2分)‎ ‎26.(8分)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伴随着经济发展,古镇旅游的持续升温反映了人们在消费习惯、生活理念的转变;(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古镇旅游充分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源,刺激了经济发展;(2分)‎ ‎③传统文化若顺应社会变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古镇旅游作为逆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2分)‎ ‎④古镇旅游展示出的强大吸引力,归根结底是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古镇旅游成为热点,不仅能够反映出城镇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也能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2分)‎ ‎27.(8分)①寻找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共性与普遍规律,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包容; 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李杰个性,和睦相处;④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传播途径,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加深彼此理解。依托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扩大不同文化的影响范围;⑤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 ‎28.(8分)①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2分)③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④提升公民综合素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2分)  ‎ ‎29.(8分)①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有利于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走好今天的长征路。(2分) ‎ ‎②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只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走好今天的长征路。(2分) ‎ ‎③伟大的长征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走好今天长征路。(2分) ‎ ‎④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鼓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走好今天的长征路。(2分)‎ ‎30.(14分)(1)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群众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坚持文化创作为人民服务,为时代发展服务。(3分) ②创作立意体现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3分) ③文化创作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3分)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在时代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创新,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3分)‎ ‎(2)示例:①爱国爱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②把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梦想交织在一起,为之努力,为之奋斗。③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