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
24.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
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
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
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
25.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26.
表2为不同文献关于秦始皇逝世、秦二世继位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推定的历史事实是
A.李斯和赵高对胡亥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B.公子扶苏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
C.秦始皇猝亡是胡亥得以继位的重要原因 D.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生前认可
27.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28.
表3为唐贞观、天宝年问南北方户数对照表。据此可知
A.南方人口增长较北方快 B.北方经济恢复较为迅速
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I).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南迁
29.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
30.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的广州民夷冲突中,由夷人肇事的冲突占81. 8%,每个冲突都有明晰的事故原因,也并未因此而发展为群体性的抗夷事件。鸦片战争后近10年间,华人无故袭击夷人的事件占87. 5%,事件升级为群体事件的比例达50%。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民众的传统心态受到冲击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形成 D.清政府借民夷冲突维护统治
31.图6为1868---1907年外国在华航运所占市场份额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美、英、日 B.英、日、美 C.英、美、日 D.日、英、美
32. 19世纪60年代,在从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淮军集团到洋务集团的权力演变过程中,以总理衙门成立为代表,清廷呈现出权力外移的趋势,最终形成了整合各种新势力和新制度的洋务体制,与王朝旧体制并存。这种二元化体制
A.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 B.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C.抑制了半殖民地化的发展趋势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3.在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中,蒋介石把“礼义廉耻”视为救国建国的根本所在,强调把“礼义廉耻”的道德精神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他把“礼义廉耻”解释为“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清清白白的辨别,切切实实的觉悟”。其本质意图是
A.强化对意识形态的控制 B.恢复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C.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D.重塑民族精神实现民主建国
34.图7是1952年创作的宣传画《修造机车支援战争》。
这一作品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B.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
C.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D.传统文人画的复兴
35.从1994年起,国务院把国有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均实行33%的税率。这一改革
A.标志国企改革进入产权制度创新阶段
B.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构建
C.表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D.体现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智低下、民德浇薄。政府制定了一套教育政策,采取开办民众学校、通俗讲演、通俗教育馆等形式对下层民众进行通俗教育。1912-1918年全国开办为失学儿童创设的半日学校共1746所。通俗教育馆主要开展博物、图书、体育、音乐、讲演、出版等活动,民众在购票后即可入内。讲演一直是政府开展社会教育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讲演员定时到城镇公共场所讲演国家观念、国民道德、公共卫生等内容。江苏通俗讲演最为兴盛,但其办理成绩优良的也不过三五处,毫无成绩的则为三十一处,其他省份更不及此。
——据毛文君《近代中国1911-1937城市民众教育馆述论》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采取“以民教民、能者为师”的方针,积极开展农村冬学运动和职工教育运动。据统计,仅1953年,全国农民参加冬学(农校)的人数就达到4885万,参加职工业余学校的工人也达到300多万,一些大型的工矿业还办起了职工夜大。当时上到国家级出版社,下到县乡扫盲学校,各地出版了很多种不同文化水平的“识字课本”。有面对工人的,也有面对农民的,还有专门教城市家庭妇女的。在运动中,一位普通解放军战士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扫盲学校的教师每天从报纸上和《时事手册》上找些有关国家大事的文章念给学员听,农校还请农林局的人来讲农业技术课。各地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协助政府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如组织乡村抗旱大队、参加修路、进行社会服务活动等。
一 据吴敏先、方海兴《论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通俗教育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民国初年通俗教育相比,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16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重要得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一一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15分)【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幕府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引荐亲信士人加入府署、参与行事决策的制度,由来已久。晚清社会剧变,推动幕府不断革新。
鸦片战争前的陶澍幕府,充其量也只有魏源等一二十名幕友;鸦片战争后的曾国藩幕府总数有400-500人,李鸿章幕府有304人(含洋员)。幕府人员除了原有的儒生、朝廷命官外,又新增了留学生、洋人以及新式学堂学生等。幕府的职能,由明清时期处理刑名、钱谷等琐碎事务,逐渐转为办理洋务、外交事务为主。督抚们还应形势需要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局”“所”,冠冕堂皇地委任自己的幕僚管理,而无须朝廷另外指派司道大员。幕僚的薪水从公费中支出,不再由幕主自掏腰包。
——据李志茗《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幕府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幕府改革的影响。(7分)
46. (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狄青(1008-1057),北宋名将,出生贫寒,但为人慷慨,尚节义,慎密寡言。宋仁宗宝元初年,西夏李元昊反,狄青随军出征,屡立战功,“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范仲淹日:”此良将材也”,以《左氏春秋>授之。狄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惠州团练使等职。皇佑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仁宗任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平定了南方侬智高的叛乱。宋仁宗先后擢升狄青为枢密副使、枢密使。
——据《宋吏·狄青传》
材料二狄青在枢密院任职的四年间,欧阳修三次上书弹劾“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后来狄青被贬到陈州,不久即郁闷而死。狄青死后,宋仁宗为他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武襄”。宋神宗把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高规格礼节来祭祀。宋代的《说狄青》、杂剧《狄青扑马》等均塑造了其忠孝节义的形象。
——据张春晓《从接受反差到形象神化——试论狄青形象的文学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青在政坛崛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中期以后狄青形象日益受到推崇的原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