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第Ⅰ卷 (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聒噪 唯唯诺诺 靡费(mí) 咬文嚼字(jiáo)
B.怂恿 穷且益艰 央浼(měi) 载欣载奔(zài)
C.翱翔 唉声叹气 憎恶(zèng) 呼天抢地(qiāng)
D.苍茫 陈辞滥调 妍媸(chī) 直栏横槛(ji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二十年后,他漫步在自己母校的教室、食堂、操场,多么渴望和以前的同学、老师萍水相逢,尽言别后甘苦啊!
②这位微雕大师技艺精湛,他在只有黄豆粒大小的菩提子上雕刻了几十个形态各异的罗汉,相邻的罗汉间不容发,令人叹为观止。
③这位拾荒的老人几乎不和任何人有金钱上的来往,即使有,也是锱铢必较,可谁知道,老人是要拿所有收入资助贫困学生呢?
④“蓝瘦,香菇”这样的网络语言传播速度快主要是因为人们缺乏主见,一遇见类似的情况就趋之若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⑤清明节是传统节日,自古就有祭奠祖先、回忆家族往事的习俗,人们借此缅怀先人,表达黍离之悲,传承、培育家风,沐浴亲情恩泽。
⑥国学大师钱钟书对负责自己著作出版的编辑总是毕恭毕敬,因为他认为不能书出版了就得鱼忘筌,那不是君子所为。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黄车”入驻大学校园能有效缓解新生购车、丢车、和校园“僵尸车”的问题,但某些学生恶意使用和随意停放已影响到学校正常秩序。
B.国务院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方案》做了更符合老百姓实际情况的修订,因加大了向老百姓倾斜的力度被称为“最接地气”法案。
C.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文艺表演既展现了唐山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发展轨迹,又凸显了唐山人的抗震精神和当代唐山人民的幸福生活。
D.此次华北出现严重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由黑龙江省秸秆焚烧形成的污染气团,经过长距离传播,叠加当地的燃煤、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造成的。
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空巢青年,这一相对于空巢老人的称呼,忽然之间漫天席卷而来。打开网络,① 空巢青年一词,基本的共识是在外打拼、与父母②其他亲人分居、单身③独自租房的年轻人。④与身边符合空巢标准的年轻人聊起,大部分人表示⑤并没有听过“空巢青年”这一说法,⑥不认为自己是空巢青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对于
和
又
即使
也
/
B
对
及
且
然而
却
更
C
关于
/
而且
不过
一边
一边
D
/
以及
并且
只有
才
而且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B.项王军壁垓下(《项羽之死》)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项脊轩志》)
C.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D.燕赵之收藏(《阿房宫赋》) 幼稚盈室(《归去来兮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还矢先王(《伶官传序》) 翱翔蓬蒿之间(《逍遥游》)
B.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 行年四岁,慈父见背(《陈情表》)
C.奉晨昏于万里(《滕王阁序》)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D.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7.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是举荐,拜是用一定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升职叫迁升,降职叫左迁,平级调动叫转迁。
B.在古代,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起的;字是在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
C.古人纪月日,有很多特殊的称谓,比如说,用“朔”“望”“既望”“晦”分别标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十六和三十。
D.相传大禹治水,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九州”来指代中国。在古代,所谓的“河”“江”专指黄河、长江。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宋代司法重程序
吴钩
“包公戏”中的包拯,是一个权力大得吓人的法官,集侦查、控诉、审判、执行四权于一身,但“包公戏”展现的完全不是宋代的司法制度,因为宋朝司法特别强调“分权与制衡”。为实现“分权与制衡”,宋朝的立国者建立了一套非常繁琐的司法程序。
首先,侦查与审讯的权力是分立的,宋代的缉捕、刑侦机构为隶属于州、路衙门的巡检司以及隶属于县衙门的县尉司,二者合称“巡尉”,相当于今天的警察局,其职责是缉拿、追捕犯罪嫌疑人,搜集犯罪证据、主持司法检验等,但按照宋朝的司法制度,他们不可以参与推勘,更不能够给嫌犯定罪。宋朝的一道立法规定:“诸道巡检捕盗使臣,凡获寇盗,不得先行拷讯,即送所属州府。”
案子进入州府的庭审程序之后,先由一名法官审查事实,叫做“推勘”。这位推勘官将根据证人证言、证物、法医检验、嫌犯供词,将犯罪事实审讯清楚,能够排除合理怀疑。至于犯人触犯的是什么法,依法该判什么刑,他是不用管的。被告人画押之后,便没有推勘官什么事了。但如果审讯出错,则由他负责任。
这一道程序走完,进入第二道程序。由另一位不需要避嫌的法官,向被告人复核案情,询问被告人供词是否属实,有没有冤情。这道程序叫做“录问”。如果被告人喊冤,前面的庭审程序推倒重来,必须更换法庭重新审讯。这叫做“翻异别勘”。如果被告人未喊冤,那进入下一道程序。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案子的卷宗移交给另外一位独立的法官,这名法官将核查卷宗是否有疑点,如发现疑点,退回重审;如没有疑点,则由他根据卷宗记录的犯罪事实,检出嫌犯触犯的法律条文,这叫做“检法”。推勘与检法不可为同一名法官,这就是宋代特有的“鞫谳分司”制度。宋人相信,“鞫谳分司”可以形成权力制衡,防范权力滥用,“狱司推鞫,法司检断,各有司存,所以防奸也”。
检法之后,将案子移交给一个判决委员会。判决委员会负责起草判决书,交委员会全体法官讨论。若对判决没有异议,则集体签署,将来若发现错案,所有署名的法官均追究责任。这叫做“同职犯公坐”。对判决持异议的法官,可以拒不签字,或者附上自己的不同意见,这叫做“议状”,日后若证实判决确实出错了,“议状”的法官可免于问责。
判决书必须获得全体法官签署,才可以进入下一道程序:送法院的首席法官(即知府、知州)做正式定判。首席法官定判后,还需要对被告人宣读判词,询问是否服判。这时被告人若称不服判,有冤要伸,那么将自动启动“翻异别勘”的程序——原审法官一概回避,由上级法院组织新的法庭复审,将前面的所有程序再走一遍。原则上刑案被告人有三次“翻异别勘”的机会。
如果被告人在听判之后,表示伏法,那么整个案子告一段落,州府衙门呈报中央派驻各地的巡回法院(提刑司)复核。巡回法院若发现疑点,案子复审。若未发现疑点,便可以执行判决了。但如果是死刑判决,且案情有疑,则必须奏报中央法司复审。
宋代刑事司法程序之繁复、严密,堪称历代之冠,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会觉得过于“繁琐”。
《人民周刊》(2016年第19期)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勘”是庭审程序的第一个环节。推勘官通过人证、物证以及法医检验等内容,排除对案情的怀疑,将案情审讯清楚。
B.“巡尉”是宋代负责各州、路、县衙门缉捕和刑侦的司法机构,主要负责缉拿嫌疑人,搜集证据、法医检验等各项工作。
C.“翻异别勘”原则上有三次。一旦被告人触发此程序,官府就要对案件另设法庭,重新审理,且原审法官一概回避。
D.“检法”是由一名独立的法官把有疑点的卷宗进行重审,无疑点的卷宗根据嫌犯犯罪事实,检出所触犯法律条文的程序。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被告人在画押后可以在复核案情环节通过喊冤申诉,只有在被告人承认供词属实的情况下,审理才能进入到下一程序。
B.“诸道巡检捕盗使臣,凡获寇盗,不得先行拷讯,即送所属州府”的规定充分证明了宋代缉捕、刑侦机构无权审讯的事实。
C.被告人伏法后,对于普通判决,州府衙门只需呈报提刑司复核,对于有疑点的死刑判决,该衙门则必须呈报中央法司复审。
D.推勘官不用对被告人犯了什么法,判定什么罪,以及画押后的司法程序负责,他们只需对自己审讯案情是否出错负责。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刑事司法程序之繁复、严密,今日看来也过于“繁琐”,所以对现在的司法部门在制定和履行司法程序时借鉴意义不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判决委员会全体法官讨论判决书后,或签字,或不签字,或附“议状”。法官们要认真对待,否则,会因此付出代价。
C.宋代的司法程序中有多个可以触发对案件重新审理的程序,这样可以降低冤假错案发生的几率,案件审理也更加严密。
D.宋代司法特有的“鞫谳分司”制度,是为了形成权力制衡,防范权力滥用。该制度体现了宋朝司法公平公正的一面。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章旷,字于野,宋江华亭人。旷倜傥不衿小节。丁丑,赐进士出身,授沔阳知州,勤吏治,摧强豪,兴文教,楚人士执卷就门者,舟接于沔阳湖。
崇祯十六年春,贼陷承天。旷号召忠勇城守,以奇计缚首迎贼者数十人,磔之。贼掠骑至,旷乘城击却之。贼帅马世大益发兵来攻,民尽惊溃,向迎贼者党率众应贼,将缚旷降。旷乃携印出左右请由小路旷曰彼将谓我胆落必要我于小路吾疾驱由官道彼不测也已而贼党果伏小路要之,不得。遂走诣北抚王扬基,请兵复沔,愿以身先之,痛哭辕门下,不听。乃单舸归华亭,鬻田宅,夫人出所织布千匹助之,得数千金,走汉、沔间收兵。崇祯十七年春,与贼三战,复沔阳州,安残黎,储刍粮,募死士,为复失地计。何腾蛟上其功,擢佥事,知衡州。
旷至衡州,开东盐输长沙,以资军实,岁饷兵十万余金,腾蛟赖以不匮。衡州奸民通骄帅渔利,旷密捕扑杀之,民得安堵。已而归岳州,监马进忠、王允成军,以死护湖外。单舸下洞庭,进忠、允成迎之,愿受节制。
永历元年春,清孔有德大举侵岳,旷率满大壮孤军御战,战不胜,退长沙,腾蛟已先奔,旷殿溃卒,南行转战三百里。及南岳市,满大壮战死。旷入衡州,执腾蛟手泣曰:“长沙不溃,旷犹得婴城死战,今湖南瓦裂,何以谢百姓两年来剜髓供输也!”四月,清兵犯衡山,腾蛟走永州,旷独率亲军千余人次白牙市,牵制敌兵于南犯之路。时上在武冈,刘承胤遏援兵不出。旷知事不可为,慷慨悲愤,不粒食,唯啖瓜果,因卧病不起。
将终,召门生部将,出酒相饮为别,命小胥拊拍板,从枕上悲歌,令座客和之,声益哀厉。板阕,和者歇,惊视旷,已薨矣。
(摘自王夫之《永历实录》卷七章旷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走诣北抚王扬基 诣:求见
B.旷倜傥不衿小节 衿:夸耀
C.率亲军千余人次白牙市 次:驻扎
D.板阕,和者歇 阕:停止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旷乃携印出左右/请由小路/旷曰/彼将谓我胆落/必要我于小路/吾疾驱由官道/彼不测也/
B.旷乃携印出/左右请由小路/旷曰/彼将谓我胆落/必要我于小路/吾疾驱/由官道彼不测也
C.旷乃携印出/左右请由小路/旷曰/彼将谓我胆落/必要我于小路/吾疾驱由官道/彼不测也
D.旷乃携印出左右/请由小路/旷曰/彼将谓我胆落/必要我于小路/吾疾驱/由官道彼不测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章旷勤于政事。章旷在沔阳知州任上,打的当地有势力的豪强,,兴办文化教育,楚地有很多人到他门下去求教。
B.章旷全力抗敌。贼人攻城,章旷英勇抗击,杀了几十个投降敌人的人;战败以后,变卖田宅,召集士兵收复失地。
C.章旷忠心不屈。清军入侵岳州,章旷孤军抵抗,战败后,转战三百多里,得不到援兵后,不吃一粒米,最终卧病不起。
D.章旷多才多智。章旷在衢州开发盐业为何腾蛟的军队提供补给,打击奸民骄帅,并且监管马进忠、王允成的军队。
1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帅马世大益发兵来攻,民尽惊溃,向迎贼者党率众应贼,将缚旷降。(4分)
(2)旷犹得婴城死战,今湖南瓦裂,何以谢百姓两年来剜髓供输也!(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8分)
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
辛愿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茅屋下,白发老书生。
邂逅对床 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
15.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6.词的下片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一书记载鹏鸟腾空而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描写楼阁随地形而建,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中表现物是人非内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风华绝唱“冷红生”
简梅
1852年1月8日,林纾出生于闽县玉尺山。初名群玉,字琴南,年长后号畏庐。后以所居之处多枫树,取“枫落吴江冷”诗意,又别署“冷红生”。五岁时,父亲因租两条船运盐建宁,不幸遇风浪,船触礁而破,资财赔偿殆尽。窘迫中,仅靠母亲和姐姐做针线度日。十一岁时,林纾师从当地塾师薛则柯学古文辞,薛先生极喜欧阳修文与杜甫、岑参的诗歌,对他说,“若熟此,可增广胸次”,给他开启了学识与修养的大门。平日里,林纾将零用钱积攒,用于购买旧书摊残破的《汉书》、子史,“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到痴迷的地步。至二十余岁,已校阅古籍不下两千余卷。
自1874年起始,林纾随石颠山人学画达二十六年,石颠山人赞其“孺子而不局于成法”,断定他日后将大有作为。果不其然,林纾北上之后,画品画艺名震京城。他还擅长拳、剑术,常佩戴青露长剑,状若游侠。又曾豪言“一支笔靠在南门城楼没人搬得动”,被乡人视为“狂生”。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882年,林纾乡试后中举。然而此后,林纾“七上春官,屡试屡败”。1895年春,林纾最后一次入京应试,而此时,甲午战争正历惨败之际,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同在北京的数千名举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林纾悲愤不已,国难当头,他愈发对端坐读书的生活产生怀疑,从此看淡仕途,终身写作、画画、教书。
1897年的一个夏日,马江画舫,精通法语的王寿昌手捧小仲马《茶花女》原著,抑扬顿挫地口述。林纾铺纸几案,凝神倾听。终于,他以“信、达、雅”的文言文,一挥而就……几个月后,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轰然问世。这部书开启了林纾此后二十多年翻译救国道路,林纾也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译界的开山祖师和泰斗。
后来,林纾与他人合作,翻译了一百六十三种十一个国家九十八个作家的作品,其中许多著名作家如巴尔扎克、狄更斯等,都是由他首次推介到中国。不审西文的他以“译笔清腴圆润,有如宋人小令”,风靡海内外,《黑奴吁天录》《不如归》《孝女耐儿传》《爱国二童子记》《吟边燕语》等,每出一本,洛阳纸贵。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庐隐等著名作家,青少年时期都受过林译小说的熏陶。在大量的译作序、跋里,林纾向读者交代译书的目的,有的警醒国人“救国保种”,不要沦落至犹太人“知有家,而不知有国”的悲惨境地;有的劝导青年学生应当“归本于实业,爱国图强”。其赤子之心、救国改良热情,激荡神州。
由于涵读《史记》《左传》、韩柳文章多年,林纾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因此,林译小说在遣词、布局、设色、谋篇上,能将各个作家的风格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凭借清丽婉约、驯雅飞扬的古文,兼容并收,打开了一扇世界交流之窗。林译小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忠实”原则,常对原著加以删节、润饰、创造,这招致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批评。究其原因,与林纾不懂外文,需与口译合作,口授笔追有关,但林译小说“故意”大刀阔斧的改动亦随处可见。拿《黑奴吁天录》来说,相较原著,竟然削去了多半。林译小说为现代翻译理论提供了可贵的、经典的实践支持,引发了对译者是否应介入翻译的深入思考……
然而,时局裂变,瞬息沉浮,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中国传统的道德和文化进行总攻击。作为中西文化引桥的林纾,以锐利谨慎的目光穿过风雨动荡的时局,于纷纷扰扰中,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而痛哭,并坚决护卫着千年儒学传统的贞志。
当看到西化风潮日益汹涌猛进,中华文化传统濒临边缘,为了“力延古文之一线”,已六七十岁高龄的林纾,每日仍奋笔疾书,编撰了《修身讲义》《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古文辞类〉选本》《左孟庄骚精华录》《中学国文读本》等几十部作品,以拳拳之心,融毕生所学,润泽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林纾一生成就非凡,但他最推崇的是中国语言之光——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曾赞他是“抑遏掩蔽,能伏其光气者”。他也颇为自负地认为,“六百年中,震川外无一人敢当我者。”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根基,他呕心沥血,直至临终已不能言,犹以指在琮儿手掌上写道:“古文万无灭亡之理,其忽怠尔修!
“悠悠百年,自有能辨之者”,一曲绝唱从天野掠过!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1日24版)
相关链接:
①林纾性格热情,扶危济困是他经过做的事情。林纾的大部分稿酬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他自己不会外文,却资助了许多学生到国外深造。林纾的挚友王灼三、林述庵早逝,林纾毅然把他们的孤儿收养在家中十多年,亲自教诲。
(贺志刚《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②“林纾的改良思想并不适用当时激烈变动的时代潮流,但却反映了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于国家盛衰、民族存亡的艰难时刻,表现出了文化自觉与自救的责任担当。”
(2016年7月“林纾与近现代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王涛)
1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林纾从幼年起研习、校阅古籍,达到痴迷境地,尤喜欢欧阳修文与杜甫、岑参的诗歌,这给他开启了学识与修养的大门。
B.甲午战争惨败,让林纾悲愤不已,开始对端坐读书的生活产生怀疑,从此看淡仕途,走上了写作、画画、教书之路,
C.林纾不懂西文,所以他翻译外文小说需要与精通外文者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这是他的译作常与原著有所出入的原因之一。
D.林译小说没有遵循传统的“忠实”原则,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批评,但却能引发我们对现代翻译理论的深入的思索。
E.林纾十分推崇桐城派的大师吴汝纶,并认为除归有光外,六百年里,无一人能与他相比,这显现出林纾为人的狂妄。
19.林译小说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20.为什么说林纾“表现出了文化自觉与自救的责任担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21.除在文化上取得突出成就外,林纾还有哪些个人魅力?请结合材料说明。(6分)
22.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漫画的寓意,不超过15字。(2分)
寓意:
23.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字”是我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 ① ?关于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但一直 ② 。直到最近几十年,我国考古学家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及人类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画或彩绘出的符号,同时,还有少量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这些符号,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由此可见, ③ 。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北京k157次列车的一名列车员,为了阻止车厢中三个孩子乱扔垃圾,要求家长管束孩子。孩子家长拒绝并说:“我们不乱扔垃圾,你还不下岗了!”而列车员回呛说:“火葬场的职工还闲着,你怎么不去让他们也有点事情做。”事后,列车员的言论引发了争论,有人力挺,有人质疑。
对列车员的言行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调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部分答案:
10.A
11.12.C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3.①汉字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②但一直没能确定汉字的起源时间 ③我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5分;写对1处2分,对2处4分,对3处5分)
辛愿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辛愿青春年少时,即有仕途功名的愿望。据史载,辛愿才高学博,精于《春秋》三传,而谙熟杜诗韩文。然他“雅负高兰,不能从俗俯仰”(见《金史。隐逸传》),以至于与当局者格格不入。尤其老年,穷困潦倒,甚是凄凉。河山亭临别前,元好问、李献能二人曾设宴为辛愿饯行,辛愿当时无限叹喟:“平生饱食有数,每见吾二弟必得美食。明日道路中,又当与老饥相抗去矣,会有一日,辛老夫子僵卧柳泉、韩城之间,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含王遂,狐狸亦可,蝼蚁亦可”。(元好问《中川华》)。李献能、元好问即词中钦叔、裕之,二人皆辛愿忘年挚友。写此词时,元好问三十三岁,已于前一年中进士,但未选;李献能三十一岁,已于贞祐三年(1215)登第。词人在河南孟津(今为孟县)的河山亭道别二友,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留别词。
“谁识”三句,凌空飞来,劈头发问,直泻胸中隐痛。“虎头峰下客”为词人自居。(虎头峰位于河南巩县)以“谁识”反问,郁怒之中隐含一缕少年豪气,撼人肺腑。“清朝无路到公卿”,道出了他不得进仕的真谛,也是对“清朝”的极力讽刺。“萧萧”两句则把笔墨拉回到暮年凄凉的现实中,“茅尾”前转以加之“萧萧”一词,更见环境的凄寒。“白发老书生”以枯槁憔悴,就仿佛站在眼前了。
词下片笔峰陡转,写挚友重逢的喜悦和对二人的深挚祝愿。“邂逅”二句写出了挚友相逢后的喜悦。“对休”一词表现了三人深厚的友谊,“二妙”古时常用以指文华匹配的两人,词中“二妙”自然是指李献能、元好问二人。“挥豪落笔”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挥豪落纸如云烟”句,这里是赞李献之、元好问二人的惊人才华。“他年”三句,转入对二人的鼓励与期望。意为:你们将来一起进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视,而不必以朋友为念忘记了今日的欢聚之情吧!“蓬瀛”,借指翰林院。“蓬灯”为御前所用蜡烛。取典于《新唐书。令狐冲出传》“绹为翰林院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莲花烛送还院。”
这首词题为“留别”,但全词不着一字,上片大抒感慨,下片写邂逅相逢,转写期望。真是欲语还休,明言彼而暗及此。实是一种出奇制胜的笔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