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高考关键词] 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平衡常数、平衡移动、转化率。3.特点:方程式特点、容器特点。4.关系:速率与平衡的关系、Q与K的关系。5.结合:速率、平衡理论与生活、生产的结合,数形结合(几种平衡图像)。
1.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至2 min,用X、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min后 Z的生成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min末Z的分解速率。
答案 (1)3X+Y2Z
(2)0.05 mol·L-1·min-1
(3)0.075 mol·L-1·min-1 0.025 mol·L-1·min-1
(4)等于
2.一定条件下反应C(s)+CO2(g) 2CO(g) ΔH>0,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K________,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3)若再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CO2的转化率________。
(4)若再充入一定量的N2,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答案 (1)K= (2)增大 增大 正反应
(3)增大 不变 正反应 减小 (4)不变 不变 不
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加快,平衡不移动( )
(2)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
(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NH3三者共存( )
(4)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且都等于0( )
(5)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容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1 mol N2和3 mol H2、2 mol NH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平衡状态中NH3的体积分数相同( )
(6)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 )
(7)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可以减小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但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 )
(8)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一定是正反应速率增大或逆反应速率减小( )
(9)任何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10)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11)对于反应Zn+H2SO4===ZnSO4+H2↑,增加Zn的质量(不考虑表面积变化),生成H2的速率加快( )
(12)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SO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1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条件使2SO2+O22SO3的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3)√
高考题型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1.(2016·北京理综,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答案 A
解析 A项,抗氧化剂属于还原剂,比食品更易与氧气反应,从而降低氧气浓度,减缓食品被氧化的反应速率,正确;B项,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与反应速率无关,错误;C项,着色剂是为了使食品色泽更能引起食欲,与反应速率无关,错误;D项,增稠剂是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与反应速率无关,错误。
2.(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2016·浙江理综,8B)
B.上图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2016·江苏,10B)
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不同(2015·天津理综,3C改编)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H2O2和1 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 H2O2和1 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2015·江苏,13D)
答案 A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项,该实验要求开始时温度相同,然后改变温度,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若是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导致反应时间加长,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错误;B项,酶在一定温度下催化效果最好,温度过高可能使酶(蛋白质)变性,失去催化活性,正确;C项,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不同,正确;D项,两试管做对比实验,如果第二支试管冒出气泡多于第一支,说明FeCl3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正确。
3.(2014·北京理综,12)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 mol·L-1·min-1
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a,错误;C项,起始时n(H2O)=3x mol,n(CH4)=x mol,随平衡的建立,消耗的n(CH4)=n(H2O)=a mol,平衡时=≠3,错误;D项,加压,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H4体积分数增大,错误。
2.[2016·全国卷Ⅱ,27(2)(3)]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
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 ΔH=-515 kJ·mol-1
②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 ℃,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于460 ℃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________。
答案 (2)不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
(3)1.0 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
解析 (2)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刚开始进行,主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尚未达到平衡状态,460 ℃以前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故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高于460 ℃时,丙烯腈产率降低,A项,催化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较高,若温度过高,活性降低,正确;B项,平衡常数的大小不影响产率,错误;C项,根据题意,副产物有丙烯醛,副反应增多导致产率下降,正确;D项,反应活化能的大小不影响平衡,错误。(3)根据图像知,当n(氨)/n(丙烯)约为1.0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学反应C3H6(g)+NH3(g)+O2(g)===C3H3N(g)+ 3H2O(g),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佳状态,而空气中氧气约占20%,所以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1∶7.5∶1。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思路
(1)看图像:一看轴(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2)想规律:看清图像后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通过对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2.几种特殊图像
(1)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如图甲、乙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0。
(2)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如图丙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L线的左上方(E点),A的百分含量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的A的百分含量,所以,E点v正>v逆;则L线的右下方(F点),v正<v逆。
考向1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常见图像
1.已知:2AB2(g)+B2(g) 2AB3(g) ΔH<0且压强p1<p2,下列图像中曲线变化错误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项正确;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B3的百分含量增大,B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由于平衡逆向移动,故升温瞬间v逆>v正,D项正确。
2.如图表示恒容密闭器中,反应X(g) 4Y(g)+Z(g) 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8 min时,反应停止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程度减少
答案 B
解析 8 min时X的浓度不再变化,但反应并未停止,A项错误;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X的浓度变化为1.0 mol·L-1-0.15 mol·L-1=0.85 mol·L-1,转化率为×100%=85%,B项正确;ΔH<0,正反应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即逆反应速率减小得快,D项错误。
考向2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陌生图像
3.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CO(g)+2H2(g) CH3OH(g) ΔH1<0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2<0
③CO2(g)+H2(g) CO(g)+H2O(g) ΔH3>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
图甲
(2)合成气组成=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乙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
答案 (1)K= 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数值应随温度升高变小
(2)减小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右移动,又使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 p3>p2>p1 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CO的转化率升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 (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要求可知,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故曲线a符合要求。
(2)由图乙可知,压强一定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③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又使产生CO的量增大,而总结果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反应①的正反应为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而反应③为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的影响,因此增大压强时,CO的转化率升高,故压强p1、p2、p3的关系为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