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期末复习(四) 三角形
01 知识结构
本章常考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常与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综合考查,且考查难度适中.
02 典例精讲
【例1】 (淮安中考)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值可以为2,3或4.
【思路点拨】 考虑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确定x的值.
【方法归纳】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要确定第三边x的取值,既要考虑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又要顾及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果只想到一方面得到x的取值就不准.
【例2】 AD为△ABC中线,BE为△ABD中线.
(1)猜想:△ABD和△ADC面积有什么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
(2)作△BED中BD边上的高;
(3)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中BD边上的高是多少?
【思路点拨】 (1)作AF⊥BC,根据三角形面积知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2)根据高的定义作出图形;(3)由三角形面积进行解答.
【解答】 (1)△ABD和△ADC面积相等.理由如下:作AF⊥BC于点F,
因为AD是△ABC中线,
所以BD=DC,AF是△ABD和△ADC的高.
所以△ABD面积为BD·AF,
△ADC面积为CD·AF.
所以△ABD和△ADC面积相等.
(2)如图,EM是△BED中BD边上的高.
(3)因为△ABC的面积为40,BD=5,
所以△ABD面积为×40=20.
因为BE为△ABD中线,
所以△BED的面积为10.
所以BD·EM=10,EM=4.
即△BDE中BD边上的高是4.
【方法归纳】 三角形的中线不但把边分成两部分,而且还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三角形有两边相等,而且这两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例3】 (南充中考改编)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CB,∠OBD=∠ODB.请说明:AB=CD.
【思路点拨】 根据已知条件寻找“边角边”条件,证明△ABD和△CDB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
【解答】 在△ABD和△CDB中,
AD=CB,∠ADB=∠CBD,BD=DB,
所以△ABD≌△CDB(SAS).
所以AB=CD.
【方法归纳】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识图确定出全等的三角形并确定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
【例4】 我国的纸伞工艺十分巧妙,如图,伞不论张开还是缩拢,△AED与△AFD始终保持全等,因此伞柄AP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角∠BAC,从而保证伞圈D能沿着伞柄滑动.试说明△AED≌△AFD的理由.
【思路点拨】 由题意可知AE=AF,AD=AD,DE=DF,根据三对边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可证明△AED≌△AFD.
【解答】 理由如下:因为E,F为定点,
所以AE=AF.
在△AED和△AFD中,
AE=AF,AD=AD,DE=DF,
所以△AED≌△AFD(SSS).
【方法归纳】 本题考查最基本的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应用;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加以论证,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注意掌握.
03 整合集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了防止变形,常常要在门框上钉两根斜拉的木条,这样做是利用了三角形的(C)
A.美观性 B.灵活性
C.稳定性 D.全等性
2.(南通中考)有3 cm,6 cm,8 cm,9 cm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昭通中考)如图,AB∥CD,DB⊥BC,∠2=50°,则∠1的度数是(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40° B.50° C.60° D.140°
4.如图,聪聪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本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聪聪画图的依据是(C)
A.SSS B.SAS C.ASA D.AAS
5.(邵阳中考)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C)
A.45 ° B.54° C.40° D.50°
6.小方画了一个有两边长为3和5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D)
A.11 B.13 C.8 D.11或13
7.如图,△ABD≌△CBD,若∠A=80°,∠ABC=70°,则∠ADC的度数为(C)
A.110° B.120° C.130° D.140°
8.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C)
A.BC=EC,∠B=∠E
B.BC=EC,AC=DC
C.BC=EC,∠A=∠D
D.∠B=∠E,∠A=∠D
9.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B=4,AC=3,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C)
A.S△ABD=S△ACD
B.△ABD比△ACD的周长多1
C.△ABD≌△ACD
D.AD的值可以为3
10.(台湾中考)在三角形中有较大的角对应较大的边,如图,有一△ABC,今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D点,以C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E点.若∠B=40°,∠C=36°,则关于AD,AE,BE,CD的大小关系,下列正确的是(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AD=AE
B.AD<AE
C.BE=CD
D.BE<C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在△ABC中,∠A=30°,∠B=70°,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12.如图所示,要测量池塘AB宽度,在池塘外选取一点P,连接AP,BP并各自延长,使PC=PA,PD=PB,连接CD,测得CD长为25 m,则池塘宽AB为25m.
13.如图,△BAE≌△BCE,△BAE≌△DCE,则∠D=30°.
14.如图,在Rt△ABC中,∠ACB=90°,BC=2 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 cm,则AE=3cm.
15.在△ADB和△ADC中,下列条件:①BD=CD,AB=AC;②∠B=∠C,∠BAD=∠CAD;③∠B=∠C,BD=DC;④∠ADB=∠ADC,BD=DC.能得出△ABD≌△ACD的条件的序号是①②④.
三、解答题(共50分)
16.(10分)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且BF=CE,∠B=∠E.
(1)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不再加辅助线),使△ABC≌△DEF,你添加的条件是AB=DE(答案不唯一);
(2)添加了条件后,试说明:△ABC≌△DEF.
解:若添加AB=DE,
因为∠B=∠E.
又因为BF=CE,
所以BF+FC=CE+FC,即BC=EF.
所以△ABC≌△DEF(SAS).
17.(10分)尺规作图:如图,已知△ABC.
求作△A1B1C1,使A1B1=AB,∠B1=∠B,B1C1=BC.(保留作图痕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如图所示:
18.(10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AC=2AB,点D是AC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D重合,连接BE,EC.试猜想线段BE和EC的数量及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BE=EC,BE⊥EC.理由:
因为AC=2AB,点D是AC的中点,
所以AB=AD=DC.
因为∠EAD=∠EDA=45°,
所以∠EAB=∠EDC=135°.
又因为EA=ED,
所以△EAB≌△EDC.
所以∠AEB=∠DEC,EB=EC.
所以∠BEC=∠AED=90°.
所以BE⊥EC,
即BE=EC,且BE⊥EC.
19.如图所示的A,B是两棵大树,两棵大树之间有一个废弃的圆形坑塘,为开发利用这个坑塘,需要测量A,B之间的距离,但坑塘里存有污水不能直接测量.
(1)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测量方案;
(2)在你设计的测量方案中,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为什么?
解:(1)过点B画一条射线,在射线上选定O,D两点,使OD=OB;
再作射线AO并在AO上截取OC=OA,如图所示.
连接CD,测出CD的长就得到AB的长.
(2)需要测量线段OA,OB,OC,OD,CD的长度.理由如下:
在△AOB和△COD中,
OA=OC,∠AOB=∠COD,OB=OD,
所以△AOB≌△COD(SAS).
所以AB=CD.
20.(10分)如图,点B,E分别在AC,DF上,若∠AGB=∠EHF,∠C=∠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试判断∠A与∠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G=FH,试问:AB=FE吗?为什么?
解:(1)∠A=∠F.
理由如下:
因为∠AGB=∠DGF,
∠AGB=∠EHF,
所以∠DGF=∠EHF.
所以BD∥CE.所以∠C=∠ABD.
又因为∠C=∠D,所以∠D=∠ABD.
所以AC∥DF.所以∠A=∠F.
(2)AB=FE.理由如下:
由(1)知∠A=∠F,
∠AGB=∠FHE.
又因为AG=FH,
所以△ABG≌△FEH(ASA).
所以AB=FE.
21.(12分)如图所示,图(1)展示了当n=1时的情况,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0;图(2)展示了当n=2时的一种情况,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
(1)当n=3时,请在图(3)中画出使三角形个数最少的图形,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4.
(2)试猜想:当有n对点时,按上述规则画出的图形中最少有多少个三角形?
(3)当n=2 017时,按上述规则画出的图形中最少有多少个三角形?
解:(1)如图.
(2)2n-2个三角形.
(3)当n=2 017时,能画出最少三角形的个数为2×2 017-2=4 032(个).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