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
高 三 理 科 综 合
命题人:易红波 谢英峰 任俐 校对人:高三理综组 (2017.3.10)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蛋白质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真核细胞内形成染色体,原核细胞内是裸露的
B.只有蛋白质和DNA也可构成生物
C.均参与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的活动
D.DNA通过复制、转录、翻译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物质及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C、H、O、N是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C.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核糖的是酶
D.抗体、激素、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3.某比较大的动物种群,基因型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2:3(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Aa与AA 表现型相同,没有迁入迁出,不存在致死现象)。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才能随机交配,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理论上分析,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基因型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4/9 B.1/6 C.2/9 D.4/15
4.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但在发育的不同阶段细胞分化程度不同。
B.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属于细胞分化
D.种子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5.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
C. 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 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6.下列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D.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变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D.“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蒸发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图①中是用汽油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B.用图②所示装置蒸干NH4HCO3饱和溶液制备NH4HCO3晶体
C.在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可用图③装置灼烧海带
D.图④装置可收集干燥的HCl,若将碱石灰改成无水CaCl2,可用于收集干燥的NH3
9.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C.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D. X元素可能为金属,也可能为非金属
10.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数目最多的是
A.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分子式为C7H16且含有三个甲基
C.分子式为C5H10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D.分子式为C4H10O且能与钠反应
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是电源的正极
B.阳极的反应式是:2O2ˉ-4e-=O2↑
C.标准状况下,若阴极共产生22.4L气体,则
电路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NA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2.已知电离平衡常数:K(H2CO3)>K(HClO)>K(HCO3-),氧化性:HClO>Cl2>Br2>Fe3+>I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氯水中加入足量溴化亚铁溶液:2Fe2++2Cl2 +2Br-=2Fe3++4Cl-+Br2
B.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H2O=2HClO+CO32-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aClO ②NaHCO3的pH:①<②
13.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
B.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
C.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
D.在pH=9.0时,c(NH4+)>c(HCO)>c(NH2COOˉ)>c(CO32-)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14~1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8~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a)所示,a、b两物体,分别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由静止下滑,经B点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
B.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的短
C.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
D.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C.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铀核()衰变成新核和α粒子,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
16.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球B对墙的压力增大
B.球B对柱状物体A的压力增大
C.柱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柱状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17.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空间中的某一位置处,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B分别在Q下方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轨迹处在以Q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如图所示。若A、B所带电量很少,两者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A、B所带电荷量相等
B.小球A、B运动轨迹上的各点场强相同
C.小球A、B运动轨迹上的各点电势相等
D.小球A、B的角速度相等
8.如图所示,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平行板电容器与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为∝)连接,电源负极接地。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S,稳定后,一带电油滴恰能静止在电容器中P点。在开关S保持接通的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上运动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下运动
C.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下移动时,P点的电势不变
D.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左移动时,P点的电势升高
19.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的匝数n1=200匝,副线圈b的匝数n2=100匝,原线圈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中“12V、6 W”的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阻R2=16Ω,电压表V为理想电表。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Wb/s
C.电压表V的示数为22V
D.R1的电阻值为10Ω
20.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的正方形导线框a、b的边长均为l,电阻均为R,质量分别为2m和m。它们分别系在一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在两导线框之间有一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竖直面的匀强磁场区域。开始时,线框b的上边与匀强磁场的下边界重合,线框a的下边到匀强磁场的上边界的距离为l。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当线框b全部进入磁场时,a、b两个线框开始做匀速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A.a、b两个线框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B.线框a从下边进入磁场到上边离开磁场所用时间为
C.从开始运动到线框a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框a所产生的焦耳热为mgl
D.从开始运动到线框a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两线框共克服安培力做功为2mgl
21.如图所示,M、N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不计重力),从点P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进入N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N板的夹角为θ=30°,孔Q到板的下端C的距离为L,当M、N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板上,则
A.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CD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D.能打到N板上的粒子的最大动能为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为了验证动能定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的装置外,还备有下列器材:
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细沙。他们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桶时(细线与木板平行),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要完成该实验,则:
(1)还缺少的一个实验器材是 。
(2)实验时为保证细线拉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外力,首先做的步骤是 ;实验时为保证细线的拉力与沙、小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小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
(3)在(2)问的基础上,让小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该两点的间距为L、打下该两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1、v2(v1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n(mol)
0
20
40
60
80
100
n(N2O4)
0.40
a
0.20
c
d
e
n(NO2)
0.00
0.24
b
0.52
0.60
0.60
①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反应进行至l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
④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2)①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4(g)+HC≡CH(g) CH3CH=CH2(g);△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CH3CH=CH2(g)+ H2(g)的△H= ;
②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
③常温下,0.1 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c(H2CO3) c(CO32-)(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