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北京市西城区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北京市西城区附答案)》 共有 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九年级统一测试 化学试卷2017.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39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I 12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3.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Zn B.Al C.Ag D.Fe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镁条 D.铁丝 ‎5.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O2 B.2O C.2O2 D.2O2-‎ ‎6.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7.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用过的金属饮料罐属于 ‎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 ‎8.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鼓励使用共享单车 B.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 C.鼓励自带布袋购物 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9.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NaOH固体 D.稀释浓硫酸 ‎1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 ‎12.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氧化铝 氯化锌 ZnCl2‎ 氧化镁 MgO2‎ Al2O3‎ 硝酸银 AgNO3‎ ‎ A B C D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C.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D.氢氧化钠固体用作干燥剂 ‎14.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34 Se 硒 ‎78.96‎ ‎15.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是34‎ 点燃 ‎ C.质子数是45 D.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16.下列关于2CO + O2 ====== 2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 ‎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将冷碟子压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火焰上罩干冷烧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少量硫酸亚铁 加入足量铜粉 ‎1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t2℃时,等质量的甲与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乙大于甲 ‎19.某加碘低钠盐的成分表如右图。下列有关该盐的说法 成分表 氯化钠含量:(60~80)g/100 g 氯化钾含量:(20~35)g/100 g 碘(以I计)含量[含在碘酸钾(KIO3)中]:(18~33)mg/kg 中,不正确的是 ‎ A.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 B.碘酸钾的含量为(18~33)mg/kg ‎ C.等质量的低钠盐比普通食用盐含钠元素的质量少 D.食盐中加碘说明碘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20.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某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生活现象解释〗‎ 小明在过春节时,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知识与化学有关。请回答21~25题。‎ ‎21.(2分)北京人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 面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其中富含糖类的 是_____。煮饺子时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完全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1分)炒菜锅多为铁制品。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3.(1分)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小明做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火就熄灭了。该操作是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4.(1分)下表是北京市2017年除夕夜空气质量的部分数据。‎ 时间 除夕 春节 ‎18时 ‎22时 ‎2时 PM2.5浓度(mg/m3)‎ ‎75‎ ‎269‎ ‎647‎ 空气质量 二级良好 六级严重污染 ‎“爆表”‎ 请结合数据,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 ‎25.(3分)小明去采摘草莓。‎ ‎(1)草莓大棚所用的塑料薄膜属于_____(填序号,下同)。‎ A. 有机合成材料 B. 金属材料 ‎(2)用发酵后的牛奶做肥料,种出的草莓又大又甜。发酵后的牛奶 含有C、H、O和N等元素。浇“牛奶”相当于施加了_____。‎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3)食用草莓前,需要用“食材清洗剂”泡5~1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小明用 ‎1 g氢氧化钙和2 L水配制成“食材清洗剂”,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26.(3分)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重要的溶剂。‎ ‎(1)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或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使用节水型马桶 ‎(2)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消毒,其溶剂是_____。‎ ‎(3)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27.(2分)北京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工作原理:通过集热塔上 的吸热器吸收太阳能,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 ‎(1)在上述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 或“化学变化”)。‎ ‎(2)与燃煤发电相比,太阳能热发电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请回答28~29题。‎ ‎28. (2分)自制汽水。在500 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勺白糖、1.5 g小苏打,注入凉开水,再加入1.5 g柠檬酸(C6H8O7),立即旋紧瓶盖,摇匀。‎ ‎【资料】反应原理:3NaHCO3 + C6H8O7C6H5O7Na3 + 3H2O+ 3CO2↑‎ 请从28-A或28-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8-A计分。‎ ‎28-A ‎28-B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柠檬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制得的汽水呈酸甜口味,依据数据阐述 呈酸味的理由是_____。‎ ‎(1)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其计算式为_____。‎ ‎(2)加入柠檬酸后,立即旋紧瓶盖的原因 是_____。‎ ‎29.(2分)小学科学课中,采用如下实验探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将注射器活塞拉到40 mL刻度的位置,用橡胶塞封住管口,‎ 慢慢推动活塞,松手后观察到_____,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 mL汽水,再用橡胶塞封住管口,慢慢 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液体中有大量无色气泡逸出。由此实验得出的 结论是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30.(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白玉敏、唐楠楠等,原文有删改)‎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物美价廉、风味独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大豆蛋白制品。‎ 制作过程的操作如下:‎ 黄豆、‎ 黑豆等 磨豆 过筛 压制 豆腐 凝固剂 豆渣 点浆 煮浆 水浸 泔水 ‎“点浆”是制作豆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什么凝固剂能使豆浆变成豆腐呢?这是因为豆浆中的蛋白质微粒能吸附带同种电荷的离子,使蛋白质微粒之间相互排斥,聚不到一块儿,凝固剂可“消除”所带电荷,使蛋白质微粒凝聚。‎ 常用的凝固剂有盐卤、石膏和葡萄糖酸内酯。用盐卤(主要成分氯化镁)作凝固剂的豆腐风味独特,弹性好,但制作较难,产量低。用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作凝固剂的豆腐,产量较盐卤豆腐高,但豆腐中含未溶解的石膏小颗粒,使豆腐有涩味。用葡萄糖酸内酯(C6H10O6)作凝固剂的豆腐称为内酯豆腐,这种豆腐品质较好,保存时间长,但质地偏软,不适合煎炒。与传统盐卤豆腐和石膏豆腐相比,内酯豆腐可更好地保留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可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和老年性痴呆症。‎ 豆腐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 人们为了提高大豆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不断优化传统的生产工艺。近年来,研究人员研制了“全营养豆腐”制作的新工艺。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出品率、蛋白质利用率等都是评价豆腐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其中出品率是指豆腐的质量与原料大豆质量的百分比。蛋白质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是:‎ ‎×‎ ‎100%‎ 出品率 蛋白质利用率 ‎×‎ 原料大豆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研究人员以东北大豆为原料,通过大量实验寻找“全营养豆腐”最佳生产条件。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全营养豆腐”的出品率与蛋白质含量随“点浆”温度的变化关系。下表是在最佳生产条件下,“全营养豆腐”和普通豆腐的品质对比。‎ 指标测定(%)‎ 普通豆腐 全营养豆腐 出品率 ‎202‎ ‎422‎ 蛋白质含量 ‎6.52‎ ‎6.41‎ 蛋白质利用率 ‎36.35‎ ‎74.66‎ 水分 ‎86‎ ‎86‎ 脂肪 ‎2.593‎ ‎2.927‎ 粗纤维 ‎0.21‎ ‎0.63‎ 蛋白质含量/%‎ 出品率/%‎ ‎ ‎ 点浆温度/℃‎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制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原理的操作是_____。‎ ‎(2)“点浆”的原理是_____。‎ ‎(3)依据上图,可得出“全营养豆腐”的最佳“点浆”温度为80℃,其原因是_____。‎ ‎(4)对比上表数据,结合蛋白质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说明“全营养豆腐”制作工艺能 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原因是_____。‎ ‎(5)下列关于豆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豆腐是人们饮食中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B.内酯豆腐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高于盐卤豆腐 C.“全营养豆腐”比普通豆腐粗纤维含量高 D.为营养均衡,食用豆腐时尽量搭配蔬菜 ‎〖生产实际分析〗‎ ‎31.(3分)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属于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2)在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由氨气获得氢气,其反应类型与水电解制氢气相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氢原子 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3)尿素【CO(NH2)2】可以制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生成物分子种类 催化剂 反应物分子种类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滤渣 ZnO 过量稀硫酸 锌灰 固体B 混合 溶液A Na2SO4溶液 过滤池 多步处理 反应槽 多步处理 酸浸槽 ZnSO4‎ 溶液 Zn2(OH)2CO3‎ ‎32.(3分)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药膏、阻燃剂等产品的生产中。由锌灰(主要成分是Zn)生产活性ZnO的部分生产流程如下:‎ ‎(1)酸浸槽中,Zn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混合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3)固体B的成分可能是_____。‎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3.(5分)小明模拟旅游时汽车穿越山洞的情境,设计了一个游戏。游戏规则:当汽车上的物质与山洞中的物质能发生反应时,汽车才能载着原物质进入下一个山洞。山洞中可供选择的物质有:稀硫酸、碳酸钠、氧化铁、氢氧化钠、镁、二氧化碳。‎ 山洞1‎ 山洞2‎ 山洞3‎ 汽车 ‎(1)若汽车上的物质是盐酸。‎ ‎①山洞1中的物质是单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②山洞2中的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山洞3中的物质可以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 ‎(2)若汽车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山洞1中的物质为氧化物,则山洞2、3中的物质是_____,山洞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基本实验〗‎ ‎34.(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 A.实验室制取氧气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A中药品若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 ‎(3)B中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操作是 ‎_____。‎ ‎35.(5分)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溶解 ‎②过滤 ‎③_____‎ A B C ‎(1)步骤①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中过滤器的制作如右图,正确的顺序 是_____(填序号)。‎ ‎(3)步骤③的名称是_____。当观察到_____时,停止加热。‎ ‎(4)在上述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利用到氯化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答一条即可)。‎ 滴有酚酞溶液的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36.(2分)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 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能证明盐酸和氢氧 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 ‎37.(3分)以铁、铜、铝为例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实验用品:铁丝、铜丝、铝丝、铝块、电池、小灯泡、酒精灯、火柴、镊子等。‎ ‎(1)将铝块拉成丝、砸成片,说明铝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同学们要测试金属铜的导电性,可选取铜丝、电池和_____。‎ ‎(3)证明铝比铁的导热性强。分别在长度和直径都相同的铝丝和铁丝的一端各 滴上一滴石蜡,……,观察到铝丝上石蜡比铁丝上的石蜡先熔化,说明铝 的导热性比铁强。请补全实验操作_____。‎ ‎〖实验原理分析〗‎ ‎38.(5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甲的试管中放入少量MnO2,滴管中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乙、丙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依次加入适量的80℃的水。白磷均不燃烧 ‎②打开K1、K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到乙中白磷不燃烧,丙中白磷燃烧 ‎③一段时间后,丙中导管内液面上升 ‎①关闭K1,打开K2,甲的试管中充满CO2,滴管中放入浓NaOH溶液;乙试管中放入足量的铁粉,丙中放入约半试管的稀盐酸 ‎②将浓NaOH溶液滴入甲试管中,一段时间后,打开K1‎ ‎(1)实验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对比乙和丙中的实验现象,说出本实验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 ‎(2)实验1:步骤③的现象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打开K1,乙中的现象是_____。‎ ‎〖科学探究〗‎ ‎39.(7分)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铜与盐酸、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但却发现化学老师用铜与浓硝酸制备出了NO2气体去做物理实验。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在实验室对铜与硝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实验I 实验II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m g铜片 ‎5 mL稀硝酸 铜片逐渐消失,‎ 有无色气泡产生,试管中上部有红棕色气体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m g铜片 ‎5 mL浓硝酸 铜片逐渐消失,‎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探究一】实验I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硝酸(HNO3)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和含氮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铜溶液呈蓝色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NO NO2‎ 颜色 无色 无色 红棕色 气味 刺激性 刺激性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3)NO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硝酸和NO气体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猜想与假设】无色气体可能是:①NH3 ②NO ‎【进行实验】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对产生的无色气体进行检验。‎ N2‎ 弹簧夹 稀硝酸 水 水 A B C ‎ 铜片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B、C中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2. 将C中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一定量稀硝酸,关闭活塞 A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B中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无色气体 ‎3. 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敞口置于空气中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4. 取少量B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试管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操作1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 ‎(2)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正确,理由是_____。‎ ‎(3)无色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探究二】为什么实验II中的溶液呈绿色而不是蓝色?‎ ‎【猜想与假设】①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②硝酸铜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方案。‎ 方案1‎ 配制饱和硝酸铜溶液并稀释至不同的浓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 加水稀释实验II所得的绿色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3‎ 取实验II所得的绿色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4‎ 配制饱和硝酸铜溶液,……‎ ‎【反思与评价】‎ ‎(1)“方案1”和“方案3”中,能验证猜想②的是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方案2”不能验证猜想①的原因是_____。‎ ‎(3)“方案4”也可验证猜想②,该方案是:配制饱和硝酸铜溶液,_____。‎ ‎(4)通过实验I、II与已有知识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答一条即可)。‎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