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诗词曲五首》习题AB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25课《诗词曲五首》习题AB卷(有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5 诗词曲五首 ‎01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侧畔(pàn) 折戟(jǐ)   铁未销(xiāo) 干戈(gē)‎ 寥落(liáo) 飘絮(xù) 宫阙(què) 琼楼(qióng)‎ 低绮户(qǐ) 踌躇(chóu chú) 潼关(tóng) 婵娟(chá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2)折戟沉沙铁未销 戟,古代兵器;销,销蚀 ‎(3)零丁洋里叹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4)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册 ‎(5)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 ‎(6)山河表里潼关路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D.应该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C)‎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东风不与周郎便 C.自将磨洗认前朝 D.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A.“向秀作《闻笛赋》,王质看棋回村时间过百年”的典故;B.“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典故;D.“曹操火攻失败”的典故。)‎ ‎5.下列诗句不含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C)‎ A.山河破碎风飘絮 B.身世浮沉雨打萍 C.惶恐滩头说惶恐 D.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A.“山河破碎”比作“风飘絮”;B.“身世浮沉”比作“雨打萍”;D.“白雪”比作“梨花”。)‎ ‎6.名句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水调歌头》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过零丁洋》中作者直抒胸臆,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02 课内精读 ‎(1)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7.(荆门中考)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世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8.(荆门中考)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二)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 ‎9.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 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10.(常德中考)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可以)‎ ‎11.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 被重写。‎ D.这首律诗,选点巧妙,内涵丰富,特别是反衬手法的运用,使诗意深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D.本诗是一首“七绝”。)‎ ‎(三)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题目。‎ ‎12.诗中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 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13.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简要分析。‎ 这两句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4.(咸宁中考)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解析: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 ‎(四)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 ‎15.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又恐”,一个是“何似”。‎ ‎16.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17.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 C.“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 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解析:D."至始至终"错了,作者的情感经历了“问月(迷惑)——向往——逃避——抉择——怨月——通达——祝福”的不同阶段。)‎ ‎03 拓展阅读 ‎(一)(黄冈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0-21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 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解析:B.说法错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19.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二)(湖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22-23题。‎ 虞美人梳楼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 ①溟濛(míng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②忒(tuī):太。‎ ‎20.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柔美的杨柳和红艳的海棠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杂品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春雨连绵,杨梆柔展,此情此景让远离乡关的词人触景伤情、悄不自禁。‎ ‎(三)(黔西南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 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22.“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称为社戏。‎ ‎23.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丰收、富庶的景象,并反映了农家安宁平和的生活情景?‎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24.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景。‎ 只要能生动表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和社日热闹欢乐的场面即可。(或者是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也可以)‎ ‎,  01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弄”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光物态人的情思,他在春晖沐浴下争奇斗艳,以景色迷人,“弄”以留客;“弄”字使整个画面山光物态活跃起来,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  02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笼中鹦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据《乐善录》改写)‎ ‎【附参考译文】‎ 有一个姓段的富商,养了一只鹦鹉,十分聪明,能接待客人并诵诗交谈,于是这个姓段的商人剪了它的两个翅膀上的羽毛,把它养在雕刻精美的笼子里面。熙宁六年,姓段的这个商人突然因为出事进了监狱。他出狱以后问鹦鹉说:“我在监狱半年,处处不得自由,是何等的痛苦。你在家里有人喂养,是多么的快乐啊!”鹦鹉说:“你只在监狱里呆了半年就已经觉得痛苦不堪了。而我在这笼子里呆了好多年了,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姓段的商人听了恍然大悟,当天就把它放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段忽系狱(拘禁)‎ B.女在家有人喂饲(通“汝”,你)‎ C.早已不堪(不能忍受)‎ D.即日放之(当天)‎ ‎(解析:C.“堪”的意思是“能忍受”。)‎ ‎4.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 姓段的商人剪了它的两个翅膀上的羽毛,把它养在雕刻精美的笼子里面。‎ ‎(2)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 我在这笼子里呆了好多年了,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自由对动物或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没了自由就没了快乐。一定要保护动物,善待动物,不可以伤害动物。‎ ‎03 名著阅读 ‎6.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名人传》中三位伟人属于后者: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7.《朝花夕拾》里有一个教唆孩子学坏的女人是衍太太。在书中,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父亲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和痛苦。‎ ‎,  04  语言运用 ‎8.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①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发愤(发奋等)。‎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③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右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有的澎湃激昂。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烂盛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