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民版选修1历史专题四一积贫积弱的北宋课时作业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人民版选修1历史专题四一积贫积弱的北宋课时作业含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选择题 ‎1.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 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 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 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 解析:选D。宋太祖对军权进行改革后,使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消失。但是来自辽和西夏的外部威胁并没有消失。‎ ‎2.观察下图,导致北宋禁军人数不断增加的因素包括(  )‎ ‎①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②统治者奉行养兵政策 ‎③北宋国力不断增强 ‎④边境战事的不断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北宋禁军人数的增多,使北宋的“冗兵”局面不断加强,“两积”局面形成,国力不断削弱。将带③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政府纵容土地兼并 C.混乱不休,人民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良田 解析:选B。北宋政府实行纵容土地兼并的政策,认为富人兼并土地是为国守财,从而导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造成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日益激化。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带来的后果。‎ ‎4.宋辽边境“生育番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使辽的统治趋向腐朽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解析:选D。解题关键是理解“戴白之人,不识干戈”的意思:头发花白之人都没见过战争。这说明了澶渊之盟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 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仅有近20万人,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140万人之多。‎ 请回答:‎ ‎(1)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2)养兵政策是否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为什么?‎ ‎(3)养兵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答第(2)问,要注意把北宋政府的养兵政策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关措施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回答第(3)问,要注意理清北宋养兵政策与“冗兵”现象、“积贫”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防止“内患”。‎ ‎(2)北宋的养兵政策并没有导致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北宋统治者设置了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的没有统兵权,统兵的没有调兵权;更戍法的推行使“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在这种军事体制下,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无法提高。‎ ‎(3)北宋政府的养兵政策使北宋军队的数量激增,出现了“冗兵”现象。军队数量的增加,又导致军费开支高涨,使北宋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的局面。‎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2: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 ‎——《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3: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请回答:‎ ‎(1)据材料1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1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2、3,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 解析:最大限度地提炼材料信息和最大限度地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回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两个重心。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先看设问,知道题目要求回答什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有目的地阅读材料。三则材料中提供了“真宗咸平四年”“冗吏”“内忧”“外患”以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可以判断朝代和所出现的问题。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和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十分严重。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 ‎(2)材料3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原因:北宋官僚臃肿,‎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3)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中心的王安石变法。‎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思考(教材P41)‎ 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宋为了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过度的集权: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制,每年又通过科举制和恩荫赏赐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职,造成了北宋的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为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识,养兵之策造成军队数量庞大但战斗力较弱;军队、官员的激增必然导致财政开支的激增,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造成了“冗费”。冗官、冗兵、冗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造成了北宋的积贫积弱。‎ 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提示:北宋消极防御的国策及统治者的昏聩。‎ 二、自我测评(教材P43)‎ ‎ 为什么说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可从官僚体制、军事、财政三方面作答,反映北宋政权的“三冗”(冗员、冗兵、冗费)问题;从体制上找原因,不合理的集权统治是其症结所在。‎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43)‎ ‎ “三冗”给北宋王朝带来了什么后果?‎ 提示:“冗官”造成北宋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政府财政不堪负荷;“冗兵”使得北宋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养兵负担沉重;“冗费”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