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单元过关检测(三)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解析:选D 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D项正确。
2.《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选A 据材料“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说明他们给民众带来了惊慌不安,即造成社会动乱,他们的任务仅仅是“改朝换代”,是“丑恶”的,结合所学,该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
3.从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其体现的本质是( )
A.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
B.晚清民国艰难的宪政道路
C.保守势力始终占据了优势
D.中央集权的不断削弱过程
解析:选B 由“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可知政局的不断变换,就其本质而言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艰难推进,故B项正确。
4.(2016·宜宾测试)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清廷不少大吏提出了“订一中外公例”的修律思路。20 世纪初,光绪帝颁布了“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产生的背景是( )
A.条约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中国近代外交法体系确立
C.维新变法的推广与深化
D.洋务运动增强了中国国力
解析:选A 据材料“19 世纪60 年代以后”“20世纪初……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可推知该方针产生的背景是条约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故A项正确。
5.(2017·安阳调研)下图为近代报刊以某事件为题材的新闻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事件( )
A.开始破坏着中国主权和领土
B.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推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的“武昌”“瑞徵逃上兵轮”可知指的是武昌起义后当时的湖广总督逃走的情景。我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是甲午战争后,故B项错误;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有利于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D项正确。
6.右图是1916年至1918年中国工人罢工次数示意图。在此时期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提出资本家不能干涉工会内部事务的要求。这说明( )
A.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解析:选B 工人罢工运动次数的越来越多,表明工人阶级在历史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故B 项正确。
7.(2016·梅州质检)“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该言论是为了(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促成重庆谈判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可以看出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实行党内合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与题目吻合,故B项正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属于党外合作,故C项错误;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故D项错误。
8.某次会议记录如下:
一、毛泽东同志报告宣传审查委员会决议案。主席(汪):赞成者举手(大多数,通过)。
二、蒋中正同志提出改良士兵经济生活案。主席:以赞成照原案交国民政府办理者举手,表决(通过)。
符合该次会议时期中国历史的史实是( )
A.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打败国民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同参加会议,主席是汪精卫,可知是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时期,B项是国民大革命中北伐战争的成果;A项是辛亥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打败国民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期间国共两党敌对。
9.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表。表中1932年前后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资本额
(元)
1931年12月
后税率(%)
1932年7
月后税率(%)
101
免
6
200
2
6
400
2.5
7
1 000
3.5
9
5 000
6.5
12
10 000
8
13
100 000
18.5
23
A.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
B.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日益艰难
C.中央苏区税收主要来自大商人
D.中央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左”倾
解析:选D 材料1932年前后,商业所得税税率的变化,可知苏区对商人征收重税,增加商人的财税负担,进而反映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出现“左”倾,故D项正确。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0.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表明(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生态
B.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D.国共两党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选A 1936年“中共开始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进而出现引起民间组织和口号的变化,故A项正确;推动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原因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至少对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是不赞成的,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酝酿抗日统一战线是在西安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
11.(2016·大连模拟)1939年5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游击队调整办法》中明文规定:“各游击部队因在敌后方无联络线,在地形险要、物资丰富条件下,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之补给的基点。”由此可见( )
A.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建立敌后根据地是抗日有效举措
C.国民党加强围剿敌后抗日根据地
D.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敌后根据地
解析:选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1937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各游击部队在敌人后方,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补给,所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有利于抗日的,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民党围剿敌后根据地,故C项错误;题干是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规定,并未谈到共产党的态度,故D项错误。
12.(2017·湖南四校联考)1938年,苏联军官巴季茨基曾来华担任第二战区阎锡山将军的军事顾问;1949年5月,已是中将的巴季茨基来华协助建立防空部队,为保卫上海免遭空袭作出贡献。巴季茨基两次来华,都是为了( )
A.协助国民政府的军事建设
B.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
C.帮助中国抵抗外来的侵略
D.服务于中苏两国的国家安全
解析:选D 苏联第一次帮助中国抗日是为了拖住日军避免日军入侵苏联,第二次是为了帮助中共,加强中苏关系,两次来华都是为了构建两国国家安全,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福州质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一 1869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井上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在要求修约收回权益方面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进展甚微。1917年8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1919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发生后,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两国在修约历程中的相似之处。(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有何特点?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12分)
(3)纵观中日两国修约过程,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4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日两国在修约的历程、民众参与、政府主导、利用国际局势不懈努力等方面归纳相同之处。第(2)问,中国的修约起步晚、历时长。结合时代背景,从国内国际环境、综合国力的强弱以及条约的内容及危害等方面分析原因。第(3)问,修约是外交问题,外交事务的出发点是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分析启示所在。
答案:(1)相似:长期性(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列强之间的矛盾;经历了从集体谈判到国别交涉的过程。(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特点: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原因:修约的前提不同(近代中国长期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不平等条约体制不同(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更强);国力的差别(中国长期贫弱);国际形势的不同(中国是列强争夺的重点)。(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启示: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 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4.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不说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12分)
解析:材料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间限定在近代史,即1840~1949年。近代史是救亡的历史,爱国事迹不胜枚举,材料是以义和团运动为例,“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表明我们爱国应该有一个标准即内涵问题。由此得出爱国不仅是为民族利益的挺身而出,更要明白社会的潮流,从而能够作答。
答案:(示例)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当中华民族遇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关天培、邓世昌及抗战时期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将士,就是爱国英雄。
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而义和团运动却盲目排外,仇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守护已经陈腐的旧观念、旧制度,其“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所以,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综上,只有将反抗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或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