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选择题
1.被毛泽东高度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的两场斗争是( )
A.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B.渡江作战和追歼国民党军队残余
C.平抑全国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
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解析:选C。根据教材所学基础史实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为C项。
2.观察宣传画《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当时中国农民热情参军主要是为了( )
A.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B.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得稳定的建设环境
C.解放全中国,巩固土地改革成果
D.打倒美帝国主义,解放世界被压迫的民族
解析:选B。图片中的信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说明参军是为了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环境。
3.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中心任务
B.“一五”计划是根据中共“八大”决议制定的
C.“一五”计划建立在三大改造实现的基础上
D.“一五”计划规定了我国过渡时期总任务
解析:选A。开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其基本任务之一。
4.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三大改造的成果
解析:选C。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时间和背景。时间是1957年2月,背景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地反映在各个方面。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解析:选D。注意抓住时间是“1960年底”,“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1953-1956年底,人民公社体制推行是在1958年,由于“大跃进”运动造成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及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出现严重困难局面,因此,毛泽东亲自深入农村调查。
6.1966年6月,毛泽东在《七律·有所思》中写道:“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诗文中的“有所思”主要是指( )
A.如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B.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
解析:选D。本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1966年6月”可知毛泽东的诗词发表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新中国成立初需急迫解决的问题,B项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C项是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
7.有人说“当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当我们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候,毛泽东思想已经失去了它的时代意义”。那么,对毛泽东思想时代意义的理解应该是( )
①从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有些具体问题时过境迁,但却依然是现实实践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反腐败问题等
②从它的具体论述来看,有很多原则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③从它的内在精神来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④毛泽东晚年犯了很大的错误,所以毛泽东思想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④说法不正确,故应排除。
8.台湾李敖先生说:“我喊毛主席万岁,因为毛泽东精神永放光芒!时代愈发展,我们愈加需要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他一扫千余年来吾民族文弱不武的积习,他一扫百余年来自卑奴性的固疾,他不为任何敌人所吓倒,倒是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毛泽东的精神给了吾民族以灵魂,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喊毛主席万岁就是要呵护这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灵魂。”李敖的核心观点是( )
A.毛泽东思想应该是其个人思想,毛泽东思想应该表达为毛泽东的精神
B.毛泽东的精神继承中华文明传统精华,可以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
C.毛泽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所以,必须重喊“毛主席万岁”口号
D.毛泽东的精神是民族的绝对真理,世世代代继承下去才是唯一的选择
解析:选B。从材料中李敖的观点看,重在表现毛泽东的精神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以此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2: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指什么?
(2)列举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完善的四个阶段,并说出每个阶段的一篇著作的名称。
(3)我们应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
解析:第(1)问结合建国前后的中国国情进行分析。第(2)问考查基础知识,需要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四个发展阶段和每个阶段的著作。第(3)问对于毛泽东的功绩和失误,我们一定要辩证分析,分清主次。
答案:(1)革命实际指中国需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设实际指中国已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思想发端(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初步形成(土地革命初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走向成熟(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发展和丰富(解放战争时期到建国后),《论人民民主专政》。
(3)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晚年他也犯了严重的错误,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习思考
1.为什么抗美援朝的决策对新中国领导人来讲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教材P116)
提示:(1)从国际上看,新中国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的包围,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2)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不时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3)新中国经济困难,面临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尚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抗衡。
2.为什么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教材P117)
提示:《论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它成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3.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什么会出现重大波折?(教材P118)
提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对当时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和判断,加上毛泽东的个人威望不断上升而导致的个人崇拜等因素,因此否定了中共八大所提出的对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重大波折。
二、自我测评(教材P119)
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什么被称做“新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有哪些经验教训?
提示:新中国的建立只是宣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以及过渡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自己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对于过去革命年代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而言,相对于苏联的现成模式而言,这都是一种新的探索。
成果:①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顺利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工业、农业、文教、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经验教训: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指标必须符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等。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提示:可结合的具体史实很多,如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历史贡献,以及包括“文革”在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发生的过失与错误。总之,要注意全面和客观地评价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功过。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19)
阅读材料后谈一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召开之际对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了哪些思考?
提示: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经济建设做了全面细致的思考,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思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