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和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和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著作或报纸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或创办的是(  )‎ A.《莱茵报》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新莱茵报》‎ 解析:选A。《莱茵报》是德国资产阶级激进分子创办的报纸,马克思大学毕业后被聘为该报的主要撰稿人,后担任主编。‎ ‎2.人民网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提出工人的贫困是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依然存在,即使整个社会财富达到了顶点,对工人来说依然是持续不变的贫困。由此推理可知,马克思主义(  )‎ A.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B.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 C.指出工人运动的根本原因 D.指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 解析:选B。由题干中的“工人的贫困”和“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可知,当时的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直接阐述民生问题,但已经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民生问题。A、D与题干无关,C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理解。‎ ‎3.《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下列相关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恩格斯无私的经济援助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基本保证 B.《资本论》凝结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心血和汗水 C.恩格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巨大帮助 D.《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内容都是由恩格斯亲自撰写的 解析:选D。马克思逝世前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仅留下大量手稿,没来得及出版,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而不是亲自撰写。‎ ‎4.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中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布尔什维克党起重要领导作用 B.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以暴力革命为主 解析:选C。A、B、D三项均属于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同点,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是十月革命的特点,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下图是1924年苏联政府发行的1卢布银币的图案,该图案反映出当时苏联实施的经济政策使苏联(  )‎ A.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解析:选D。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当时苏联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1卢布银币中的图案刻画了工农之间的紧密关系,反映出工农联盟的巩固。‎ ‎6.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实际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有(  )‎ ‎①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②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 ③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阶级斗争学说”的深刻认识 ④参与中共一大制定党的纲领的重大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中共一大于1921年召开,故④错,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B项。‎ ‎7.毛泽东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上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敌,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 A.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 B.统一部署百团大战 ‎ C.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D.组织实施战略反攻 解析:选C。从材料中“敌人密集……”可知此时敌人集中力量进攻山东地区,由此可判断此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重点进攻,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在地域范围上与此不符。‎ ‎8.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注意分阶段、分类别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①②③④时间分别是:1927年、1938年、1940年和1957年。‎ ‎9.邓小平说:“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获得正确的认识。”这针对的是(  )‎ A.“批林批孔”运动 B.四五运动 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解析:选D。“两个凡是”实际上是教条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由此不难看出邓小平针对的是“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10.江泽民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 B.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C.邓小平同志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邓小平同志创造了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解析:选D。D项说法明显错误,它夸大了邓小平的个人作用,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并不是杰出人物个人创造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材料1:1858年马克思致信给恩格斯说: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材料2: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写道: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请回答:‎ ‎(1)材料1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已经“迫在眉睫”,他主要的根据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这一点吗?(6分)‎ ‎(2)在两则材料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观点是什么?(6分)‎ ‎(3)怎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创立过程中的这种思想?(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论断。材料1中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已经来临;而材料2是在巴黎公社失败后,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形势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尚未成熟。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说法有矛盾,而正是这种矛盾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对革命斗争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他们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充满生命力的。‎ 答案:(1)依据: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并上升为主要矛盾。举例:欧洲出现的三大工人运动。‎ ‎(2)资本主义的罪恶决定了无产阶级要进行坚决的革命斗争。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处于发展上升的时期。‎ ‎(3)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对革命斗争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他们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充满生命力的。‎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红旗》《解放军报》社论 材料2: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 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3: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 ‎——摘自1978年3月13日邓小平 ‎《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所涉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问题?(4分)‎ ‎(2)材料1和材料2的态度有什么区别?其实质是什么?(8分)‎ ‎(3)材料3的观点在当时有何意义?(8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本题考查“文革”结束后,中共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涉及其背景、影响等知识点。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如何看待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 ‎(2)区别:材料1采取的是教条主义态度,材料2采取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质是要不要打破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要不要纠正“左”的错误。‎ ‎(3)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13.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2: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3: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 ‎(2)依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6分)‎ ‎(3)依据材料3,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6分)‎ 解析:第(1)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即“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计划协调”“工业”及“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等,挖掘其内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计划性”;第(2)问,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即“20世纪50年代”;第(3)问,材料3第一句话反映的历史信息为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第二句话反映的是实行开放;第三句话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注意的是答案应具有概括性、精炼性;第(4)问,设问开放,但答案组织要依据材料反映的历史知识进行相应的提炼与概括,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 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