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注音,依次填入括号内(2分)
傣族人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村寨一般都建在水边,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他们在村里的饮水井上修建起一座神塔,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塔身上,镶qiàn着许多小镜子,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塔身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尘、杂物落入井里。傣家人就连小孩子们都自幼受到大人的影响,从不到井边玩耍,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bān。
2.默写(8分)
(1) ,一览众山小。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5) ,恨别鸟惊心。
(6)不畏浮云遮望眼, 。
(7)在《钱塘湖春行》中,用小动物来表现西湖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名著阅读(7分)
(1)、保尔为什么离开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2分)
(2)根据提供的内容,写出名著中的相关信息。(2分)
在__________ 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__________ 是保尔年少时的朋友,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讨厌的粘泥在靴子底下扑哧扑哧直响。路基两旁的人们狠劲地挖着土。铁器发出沉重的撞击声,铁锹碰着石头,铿然作响。雨像用筛子筛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冰冷的雨水渗进了衣服。雨水也冲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装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房的空架子,凄凉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东西,凡是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的,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门窗成了张口的大洞;炉门成了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好多地方露出了椽子。唯一没有遭劫的是四个房间里的水泥地面。每天夜里,四百个人就穿着里外湿透、溅满泥策的衣服躺在上面睡觉。大家在门口拧衣服,脏水一股股流下来。他们用最难听的话咒骂这恶劣的天气和遍地的泥泞。水泥地面上薄薄地铺了一层干草,他们紧挨着睡在上面,相互用体温取晚。衣服冒着气,但是从来没有干过。雨水渗过档窗洞的麻袋,滴落到地上。雨.点像密集的裹弹敲打着屋顶上残留的铁皮。冷风不断从破门缝里吹进来。厨房是一座破旧的板栩。早晨大家在这里草草吃完茶点,就到工地上去。午饭是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几乎跟煤一样黑的面包。城里能够供应的只有这些东西。
同志们为什么要筑路,筑路队伍遇到了哪些困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按要求加以修改。(4分)
①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 露:“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②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 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③中国水利部部长钱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 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④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威慑12亿 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①句语序不合理,应将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1分)
(2)②句重复累赘,应删去________ _________(1分)
(3)③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 ___后加上________ _____(1分)
(4)④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1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2012年10月10网友 “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某个城市的十字路口1小时内有600人闯红灯,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二: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友众说纷纭:
网友A:中国人法治观念淡薄,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存在从众心理,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不遭罚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所以造成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
网友C:一些红绿灯设置不合理,未考虑到今后道路的变迁、人流和车流的变化。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公共交通资源上存在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D:“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创新管理手段,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提示行人,起到既提示又警告的作用。
(1)、试概括材料一的内容:(1分)
(2)、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3)、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请你支招:(2分)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常建的《三衢道中》,完成6—8题。(7分)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6、 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梅子黄时
交代行程——______________
描绘景物——绿阴黄鹂
7、请说说诗中“不减”与“添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8、这首绝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种心情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记(节选)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0.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1.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2.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三)阅读《变色龙的“隐身术”》(秦自民 毛恪成),完成13~15题。(10分)
①变色龙与曾经称霸地球1.6亿年的恐龙都属于爬行动物,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变色龙属于有鳞目避役科,跟常见的晰蜴算得上是近亲。
②变色龙赖以在芸芸众生中立足的看家法宝是:身体能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改变颜色。变色龙的颜色可随环境温度、光线、湿度的不同而随时改变,使体色跟周围背景融为一体,难以辨别,其变化速度之快令人不可思议。那么,变色龙的隐身术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变色龙的变色是由于其透明的表皮之下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引起不同的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在各层之间交融交换而造成的。不过,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学家米歇尔·米林科维奇最近否定了这个说法。他发现,变色龙不是通过色素来改变颜色的,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透明的纳米晶体位于虹细胞层,在变色龙的色素细胞之下,变色龙可通过调节虹细胞内的纳米晶体结构来改变光线的折射。当变色龙状态平静时,纳米晶体呈密集网状分布,折射出蓝光。而当变色龙兴奋时,纳米晶体结构会变得松散,因此折射的光线呈黄色或红色等其他颜色。更深一层的虹细胞中有体积更不规律的晶体,可折射强光。虹细胞呈两层分布是进化的新特点。这令变色龙可以迅速在有效保护色和鲜艳颜色间转换,同时提供被动热防护。
④自然界最奇妙的特征之一就是“一物降一物”。尽管变色龙能随心所欲地变色,让自己的外表更具迷惑性,使自己成为危险的猎手,并躲避大多数敌害的攻击,但它不是非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洲树蛇的对手。树蛇最喜爱的食物恰好是变色龙,它能轻易看穿变色龙的伪装,而且树蛇本身也是一个伪装得很完美的伏击者。当变色龙捕食时,也许是因为注意力都集中在猎物身上的缘故,它没有觉察到危险的降临,而其行动又异常迟缓。因此很多时候,树蛇能轻而易举地将坚硬的毒牙插入变色龙的身体,变色龙常常来不及挣扎就成了树蛇的美餐。
⑤科学家受到变色龙随环境自动改变体色的启迪,研制出了一种对光线敏感的变色纤维,用它做成的变色军装,可随地貌的变化而交替呈现不同的颜色,即使用现代化的侦察仪器搜捕,也将无济于事。我们有理由期待,不久的将来,人类的隐身术将比变色龙更高一筹。
(选自《百科知识》2015·09A)
13.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介绍变色龙的?(3分)
1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⑴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之一”的作用。(2分)
⑵请指出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5.阅读本文后,你认为地球生物与自然环境应建立一种怎样的生存关系?(2分)
(四)阅读《花开不寂寞》,完成16-20题。(14分)
①那年初冬,我赋闲在家,整天无所事事,便隔三差五地爬上我居住的那座七层楼去散心。往往一待就是小半天,看云舒云卷,观日出日落。
②不知是被人淘汰呢,还是遭人废弃?楼顶平台上横七竖八地杵着 10 来盆叫不上名字的花木,它们荒芜落寞,无人问津。
③原先,我没怎么在意,总是视而不见;后来,随着登楼次数的增多,开始瞅那么几眼;最后,发自内心地关注起来。我知道那些花盆有几个是塑料的,有几个是粗瓷的,还有一个竟是用烂脸盆改装的。尽管材料不同,大小相异,但有一点是相近的,那就是每一个花盆里的花木或焦黄枯萎,或残枝败叶,弥漫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无奈。
④我曾想给他们浇水、修枝,但一想到“师出无名”便放弃了。
⑤我曾想给他们松土、施肥,但一想到这么高的楼层,即使花红叶绿,又有谁知?于是作罢。
⑥我唯一能做的是将花盆摆放整齐一些,再整齐一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⑦时光在我往返楼顶的脚步声中悄然流逝,那些花木依旧憔悴、萎蔫,每况愈下,先前的那种淡淡寂寞宛如一丛生命力极强的藤蔓,葳蕤着在平台上蔓延开了。不见一只蚂蚁来拜访,也没有一只飞虫来做客,唯有凄风苦雨常来造访,使寂寞更加黏稠、绵长。
⑧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寒风凛冽,霜冻过后花木的叶子全秃光了,这里愈发显得萧索、颓败。那棵栽在烂脸盆里的花木耐不住严寒,守不住落寞,连枝带叶枯死了。没有了生命的躯干,很快被朔风拦腰斩断,不知抛向何方。我不忍心看它们那副奄奄一息、苦苦抗争的身影,心里暗暗担忧:它们怕是熬不过这漫长的霜冻期。从此,我再没有登楼。
⑨一天,风和日丽,突然想起楼顶上的那些花木,便三步并作两步跨了上去。一抬头,往日寂寞、萧索的平台上一派新绿,几十株花朵正在花盆里迎风招展,竞相怒放。我目瞪口呆,简直难以置信,先前那些萎蔫、颓败和濒临死亡的生命里,竟然蕴藏着一个烂漫的春天、灿烂的花季。我上看下看,前看后看,却叫不出花名儿,只见粲然绽放的花朵姹紫嫣红,千姿百态。这样一边观花,一边感叹,一丝酸楚意味徐徐袭来,颇觉花儿开得不易,更觉花儿开错了地方,就在我遗憾地抬头天地之间,一双彩蝶不知从哪儿轻盈地飞舞过来,不一会儿,几只蜜蜂不期而至。这些小精灵们熟稔地绕着鲜花不停地狂舞、歌唱,蝶儿翩翩,蜂儿嗡嗡,刹那间,一个热热闹闹的世界奇迹般地呈现在花的笑靥上——花开不寂寞。
⑩凝望着这些生机盎然、生死共济的坚强花木,我突然大彻大悟:花木们无怨无悔的追求,千辛万苦的磨难,一点一滴的积蓄,不正是为了实现“花开不寂寞”这个坚定的信念,才百折不挠,活出了今天的精彩吗?
(11)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有少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步履维艰,度日如年,他们中的一些人因自身的劣势而自惭形秽,无意苦争春,错失了人生平台上那一次又一次展示自己花季的绝好机会。其实,有时候,我们就像平台上那些无人问津的花木,遭人遗忘,饱经风霜,不时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这种时候,对于人的生命而言,信念才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尽管坚持信念,要忍受寂寞漫长的霜冻期,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艰辛,但只要“花开不寂寞”的信念还在,不懈进取,寂寞的人生平台上总会开出绚丽的事业之花。
16.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楼顶的花可能是被人淘汰或废弃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2分)
17.第⑧段的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 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8.请简要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妙处。(3分)
19.文章意在写花开不寂寞,为什么开头部分却极力描述花的荒芜落寞,无人问津,寂寞黏稠、绵长呢?(3分)
20.请简要谈谈你对标题“花开不寂寞”的理解。(3 分)
三、作文(50分)
21. 请以“原来春天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答案
1、(1)zhài、dǎi 、嵌、斑 2、略
3.(1)保尔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复活节蒸用的面团上了。被神父勒令退学。 (2) 朱赫来、谢廖沙 (3) 冬天马上就要到来,木柴和粮食供应成为目前最严峻的问题,为了供应城市木材,要在三个月内修一条铁路。(1分)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武装土匪扰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2分)4、答:①“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语序不当,将“每天”移至“至少”之 前,②“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赘余,删去“大约”或“多”。 ③“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危机”。④“饮用水质已经成为威慑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改为“饮用水质已成为威胁12亿中国人生存 的尖锐问题”。
5、(1)内容:“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①、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②、存在从众心理,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③、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④、交通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⑤、一些红灯设置不合理,未考虑到今后道路的变迁、人流和车流的变化。(答满3点给满分)
(3)支招: ①、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②、加强执法力度,对违规者要严格执行处罚,③创新管理手段,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起到既提示又做警告行人的作用。(答满2点给满分)
6、(1)交代时令、泛溪山行
7、“不减”与“添得”相对照,既暗示了往返期间季节的推移变化-一-已经从春天进入初夏。也细微地表达出旅人归途中的喜悦。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1分)诗人是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先说写景,首先是“睛”宇,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其次是一路的“绿阴”。日日晴则必然骄阳当空,有了绿阴就凉爽得多,走起路来也轻松得多,此二可喜也。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2分)
9.⑴可:大约。⑵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⑶趋:快走。⑷观:景象(景观)。
10.⑴(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翻译成使动用法亦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⑵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
11.⑴清 ⑵伟(奇)
12.选文表达的感情:《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13.本文从变色龙的变色原理,天敌和对人类的启迪三个方面来说明。
14.⑴“之一”表明只是众多自然界最奇妙特征中的一种,(1分)并不是全部(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了变色龙变色的原理。
15.地球生物要主动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1分)地球生物也要不断克服自身缺点,这样才能成为大自然的强者。(1分)
16.①叫不上名字。②花盆较随意,有塑料的、粗瓷的、烂脸盆改装的。(1分)③我曾想给他们浇水、修枝、松土、施肥,可见无人打理。(1分)
17.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特点,渲染了凄凉的气氛(1分),为下文花木枯死做铺垫(1分),烘托了我内心的落寞之情(1分)。
18.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精灵们热闹纷飞的场景(1分),衬托花朵盛开的艳丽(1分),点名“花开不寂寞”的主题,表达作者对眼前之景的喜爱,及内心的欢愉(1分)。
19.对比手法(或欲扬先抑),用憔悴、萎嫣的花木与花开后的灿烂景象形成对比(1分),暗示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1分),突出花开不寂寞的主旨(1分)。
20.“花开不寂寞”既概括了文章内容,指那些憔悴、萎嫣的花木粲然绽放后,招来彩蝶、蜜蜂,形成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1分)同时,也能点明文章的主旨,即只要信念还在,不懈进取,寂寞的人生平台上总会开出绚丽的事业之花。(2分)(言之有理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