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30小题60分)、判断题(第31题~第40题,共10小题10分)、综合题(第41题~第44题,共4大题30分)共三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数字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曲线——城市人口总量
B.②曲线——人口死亡率
C.③曲线——人口自然增长率
D.④阴影部分——人口出生率
2.与图中Ⅳ人口增长阶段相符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巴西
C.德国 D.朝鲜
下图为2005—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负数表示人口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图。读图完成3—4题。
3.对2005-2010年部分省区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海省份人口净迁入
B.四川人口净迁出
C.贵州人口增长率大于上海
D.广东人口增长率大于浙江
4.图示人口变化,会带来
A.北京交通拥堵加剧
B.安徽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C.浙江农业人口大幅增加
D.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读右图漫画,完成5—6题。
5.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变缓 B.环境污染加剧
C.资源开发潜力无限 D.环境人口压力大
6.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人口数量呈负相关
B.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影响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D.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读某城市空间布局变化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城市三个发展阶段的空间布局。据此回答7—8题。
7.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
8.该城市空间布局从Ⅰ到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的发展
B.国家政策的扶持
C.矿产资源的开发
D.城市人口的增加
读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东京城市中心区为皇宫,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 B.地价
C.历史 D.交通
10.东京工业用地布局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四周,地价低廉
B.临近铁路,运输方便
C.住宅区外围,环境污染小
D.临湾分布,海运便利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南宋诗人翁卷在《乡村四月》中描写的江南初夏时节的农耕风光。读芒种节气图,完成11—12题。
11.诗句中描述的江南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
12.该图反映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水平低
C.商品率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
读我国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表及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完成13—14题。
1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城市人口总量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市用地规模
14.关于我国1978年—2010年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城市增速最快 B.大城市是城市人口的主体
C.特大城市增速最慢 D.超大城市应严格控制其规模
新长铁路自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已成为拉动江苏、浙江两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黄金线。读长三角地区图,完成15—16题。
15.对图中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南京的服务种类比芜湖多
B.泰州的服务范围比盐城大
C.杭州与南通城市等级相同
D.上海与南京的服务范围不重叠
16.对图中新长铁路建设意义不正确的是
A.完善江苏铁路网布局
B.加快盐城融入京津冀经济圈
C.促进苏南苏北区域联系
D.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读成都市建材市场(图中●所示)位置分布图,完成17—18题。
17.建材市场在城市中心少有分布,其影响因素是
A.地价
B.客流量
C.历史
D.交通
18.近年来建材市场不断向外移动,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规模向外扩展
B.分散城市服务功能
C.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
D.减少市中心环境污染
读江苏和新疆棉花总产量年际变化图(单位:万吨),完成19—20题。
19.造成江苏省棉花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收购价格下降
C.劳动力成本上升
D.市场需求下降
20.与江苏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
的独特优势条件是
A. 水质条件好
B.光照强,温差大
C. 土壤条件好
D.国家政策扶持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该地种植业、桑蚕业、渔业及其它部门的产值比是
A.50:10:40 B.40:50:10
C.40:10:50 D.10:40:50
22.对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 B.机械化水平高
C.商品率低 D.市场适应性强
读某工业部门生产成本比重变化图,完成23—24题。
23.该工业部门在Ⅰ时期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能源 D.劳动力
24.从Ⅰ→Ⅱ时期,该工业部门
A.布局逐渐远离原料产地,趋向市场
B.布局逐渐远离市场,趋向原料产地
C.由劳动力指向型转变为市场指向型
D.由原料指向型转变为劳动力指向型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完成25—26题。
25.若该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那么该
城市的主导风向是
A.西南风
B.偏南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6.若图中甲处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工业企业最可能是
A.水泥厂 B.印刷厂 C.化工厂 D.纯净水厂
右图为苹果手机在中国的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27—28题。
中国
27.从工业类型看,苹果手机生产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28.该手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多个国家,
其目的是
A.降低手机制造成本
B.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
C.发挥各地的技术优势
D.降低运输费用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该区域众多的侨乡,为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读粤港澳大湾区位置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独特区位优势是
A.科技水平高 B.国家政策支持
C.侨乡众多 D.产业基础好
30.为把该区域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产业门类,提高区域竞争力
B.发展海洋运输,加强对外联系
C.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区域创新,提升发展品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A,错误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将从现代型转为传统型。
32.“滴滴打车”使用的技术主要是GPS和GIS。
33.城市的中心是商业区,城市的四周是工业区。
34.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35.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这种现象称为逆城市化。
36.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甚至土地荒漠化。
37.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形成了工业地域。
38.网购与传统零售购物相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品质更有保证。
39.合理的城市空间规划和功能分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唯一出路。
40.“一带一路”战略是地域联系的纽带和合作平台,有利于区域间的共商、共建和共享。
三、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30分)
41.读甲、乙两国不同年龄和性别人口比例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甲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1分)
(2)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定为老年人口,并把占比达到 ▲ 作为老龄化的开始。乙国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 ▲ 等。(3分)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简述谋求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3分)
4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回答4~5题。(7分)
(1)图中①②③处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的是 ▲ 。(1分)
(2)该城市形成了环形放射状的道路
网,其对城市交通有何影响?(2分)
(3)若在甲布局化工园区,是否合理?
说明你的理由 ▲ 。(2分)
(4)欲在乙位置建设科技园区,其有利的条件有 ▲ 。(2分)
43.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8分)
(1)①地是美国著名的乳畜带,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1分)
(2)②地为冬小麦分布区,③地为春小麦分布区,两地小麦生产的共同社会经济条件有 ▲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造成两地小麦分布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3)④地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是 ▲ ,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 、 ▲ 。(3分)
(4)美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具有 ▲ 的特点,这体现了地理学 ▲ 的思想。(2分)
44.读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位置图及厂区相关企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简述宝山钢铁公司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2)在宝山钢铁公司附近集聚了大批工业企业。试分析这种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2分)
(3)2016年9月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与武汉钢铁公司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试分析钢铁企业重组带来哪些积极意义?(3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A
D
C
C
A
C
D
D
B
C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A
C
B
B
D
B
A
D
D
C
C
C
A
二、判断题(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B
A
B
A
A
B
B
A
二、综合题(共30分)
41.(7分)
(1)人口增长过快;儿童人口比重过大(任一点给1分)
(2)7% (1分)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推迟退休(任两点给2分)
(3)继续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科技;提高教育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倡导适度消费(任三点给3分)
42. (7分)
(1)①(1分)
(2)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2分)
(3)合理,处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下游;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沿线(任两点给2分;如答不合理,本题不得分;仅答合理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4)邻近文化中心,获得技术和人才支持;河流上游及主导风向垂直郊外,环境质量好;城市外围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2分)
43. (8分)
(1)市场(1分)
(2)地广人稀(1分) 热量条件差异(1分)
(3)商品谷物农业(1分)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任两点给2分)
(4)地域性(地域专业化)(1分) 因地制宜(1分)
44. (8分)
(1)便利的河海运输条件(1分);巨大的消费市场(1分);技术条件优越;工业基础雄厚;协作条件好;劳动力及高素质劳动者资源丰富等(1分)
(2)共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从而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2分)
(3)促进区域交流、分工与协作;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任三点给3分)